24萬名從業者面臨轉型壓力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亟需調整

2021-01-13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亦君 見習記者 韓颺)今年5月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

  由於從業人員多、產值大,野生動物養殖業退出轉產、處置補償工作經濟壓力和脫貧壓力較大。8月10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一決定一法」實施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表示,報告首次披露了受影響的從業人員數量和產值。

  報告顯示,受「史上最嚴野生動物禁食令」影響的物種涉及蛇類、雁鴨類、雉雞類、竹鼠、豪豬、果子狸等六大類,相關從業人員超過24萬、在養動物估值超110億元、設施投資估值約74億元。

  灰雁養殖。圖片來源:陝西省渭南市林業局

  報告顯示,此次執法檢查對全國31個省「全覆蓋」,對全國超過1萬家交易市場及經營戶進行停業整頓,查辦了近500件野生動物違規交易案件。在肯定「一決定一法」執行效果的同時,報告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包括轉型轉產難、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亟待調整、執法監管機制和相關法律制度亟待修改完善、缺乏防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理念和制度設計等問題。

  野生動物養殖戶脫貧轉型壓力大

  2020年7月28日,工作人員放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獐。圖片來源:江蘇省林業局

  「史上最嚴野生動物禁食令」發布後,部分未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野生動物養殖企業面臨轉型轉產。報告顯示,多個地方反映,目前對於需要轉型調整的養殖企業相關配套的補償、處置、轉產的政策措施尚未及時跟進和明確,很多養殖場處於「賣不得、殺不得、養不起」的尷尬局面,養殖戶經濟損失較大。

  報告還建議,對各類養殖場戶要精準施策,不要「一刀切」「一關了之」「一殺了之」,要從物種、檢疫、資金、技術、信息、設施、保管、運輸、加工利用、合理補償等各環節、各渠道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在8月10日下午的分組審議中,野生動物養殖戶退出轉產補償標準以及資金分配成為討論熱點,多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中央財政給予一定程度支持。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康表示,廣西的蛇類、竹鼠養殖量分別佔全國70%及60%,不少縣把野生動物養殖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扶持項目,退出、轉產、處置、補償等工作的經濟壓力很大。

  她表示,廣西初步測算轉產轉型補償資金大約需30億元,目前只落實了6億多元,建議中央給予資金支持。

  列席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也認為,考慮到各地財力、政策不一,建議中央、地方分別承擔補償資金,避免增加原本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負擔。

  另有委員建議,將保障養殖戶有效轉型轉產納入到環保督察或考核範疇,以有效保證養殖戶的正當權益。

  由於野生動物養殖業大多分布於貧困地區,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加快貧困地區養殖戶補償措施落實到位,適當提高補償標準,確保貧困地區養殖戶不因轉產而致貧返貧。有委員認為,應建立專項養殖脫困戶貸款代償金,對貸款養殖貧困戶因禁令而無法償還貸款的,可以由補償金和代償金聯合償還,並給予轉產信貸支持。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飛躍以貴州省舉例,全省雖只涉及3億餘元資金,但涉及養殖單位1579家,其中有貧困戶293家以及6000多貧困戶參與入股分紅。「具體到每個養殖戶的損失是很慘重的,甚至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他表示,目前各地補償標準不一,建議今後出臺類似涉及千家萬戶老百姓利益的重大決策,全國的補償標準應該大體統一,允許有個過渡期,具體由地方實施。

  對於能夠轉型做藥用等其他用途的在養野生動物,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竇樹華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非食用利用養殖審批規定,針對科研、藥用、展示等野生動物的審批、檢驗檢疫等具體規定,明確審批條件、程序、提交材料、規範檢驗檢疫,防治疫源疾病的傳播擴散,降低養殖主體的經濟損失。他表示,一些養殖戶採用泡酒方法將蛇類轉為藥用,但是相關標準不完善、管理不健全,無法判斷是否為藥用。「養殖戶很為難,地方政府也很為難,建議這方面的政策、標準儘快明確。」

  報告建議,完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標識等溯源管理制度,制定、完善藥用野生動物利用的審批和檢疫檢驗等規定,妥善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引導規範繁育利用。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亟需調整完善

  鴯鶓養殖。圖片來源:陝西省渭南市林業局

  報告還指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相關名錄調整滯後,不能適應現實需要。現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自1989年1月14日發布以來,系統性整體調整工作遲滯。同時現行「三有」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00年發布實施,尚未作出調整。

  在分組審議中,不少代表、委員提及對保護名錄的動態調整,特別是可以進行人工繁殖、飼養技術成熟的野生動物的名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科院院士李家洋表示,當前飼養的畜類多是歷史上人工馴化的結果,野生動物和飼養動物之間並未如表面所見,存在巨大鴻溝。他建議,若對野生動物種群、結構、繁殖飼養等各個方面研究得較清楚,應及時將其從相關名錄尤其是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撤下,相關機制也應有提出與批准的主體,並在一定時間限度內公布。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程立峰指出,現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自1988年發布以來,僅2003年調整增加一個物種「麝」;現行「三有」名錄,即《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00年發布實施後,至今未作出調整;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17年才發布第一批。

  根據有關資料,在自然界已經鑑別發現的脊椎野生動物46900多種,無脊椎動物130多萬種,絕大多數是不需要進行保護和管控的,但是目前我國的重點名錄和「三有」名錄,兩個加起來才有204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的野生保護動物才454種。

  程立峰認為,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三有」名錄有大量重疊交叉,從法理上,3個名錄不應該重疊,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沒有發揮地方名錄的保護管理作用。保護名錄調整不及時,法律規定的制度落實不到位,野生動物保護管控的範圍過窄。

  李家洋表示,要科學設置國家畜禽遺產目錄等相關名錄,並實行動態管理。目前我國相關名錄較多,實際執行中有關名錄、目錄中存在物種交叉,影響了制度的嚴肅性,不利於野生動物監督管理。同時,要定期更新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特別是可以進行人工繁殖飼養技術成熟野生動物的名錄。

相關焦點

  • ...執法檢查報告:24萬名從業者面臨轉型壓力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亟須...
    在肯定「一決定一法」執行效果的同時,報告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包括轉型轉產難、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亟待調整、執法監管機制和相關法律制度亟待修改完善、缺乏防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理念和制度設計等問題。野生動物養殖戶脫貧轉型壓力大「史上最嚴野生動物禁食令」發布後,部分未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野生動物養殖企業面臨轉型轉產。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長江江豚擬升為一級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比如黃胸鵐,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為過度捕獵導致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次調整擬新增為一級保護動物。」「以雀形目為代表,被捕捉做鳴禽的,如歌百靈、雲雀、畫眉等;做觀賞的,如各種相思鳥、鴉雀等,這些鳥類看似數量眾多,但面臨著嚴重盜獵壓力。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會極大提升對盜獵、非法貿易和利用的打擊力度。」陸軍說。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範圍大大增加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受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比如黃胸鵐,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為過度捕獵導致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次調整擬新增為一級保護動物。」「以雀形目為代表,被捕捉做鳴禽的,如歌百靈、雲雀、畫眉等;做觀賞的,如各種相思鳥、鴉雀等,這些鳥類看似數量眾多,但面臨著嚴重盜獵壓力。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會極大提升對盜獵、非法貿易和利用的打擊力度。」陸軍說。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主要變化介紹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比如黃胸鵐,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為過度捕獵導致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次調整擬新增為一級保護動物。」「以雀形目為代表,被捕捉做鳴禽的,如歌百靈、雲雀、畫眉等;做觀賞的,如各種相思鳥、鴉雀等,這些鳥類看似數量眾多,但面臨著嚴重盜獵壓力。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會極大提升對盜獵、非法貿易和利用的打擊力度。」陸軍說。
  •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須儘快調整」
    我國第一次野生動物普查是1995年到2000年,現在正進行第二次野生動物普查。英美等國家做得很好,每年統計一次。這種統計除了專家之外,還吸收大量民間力量。比如北美有個繁殖鳥的統計。把全國分為好多單元,一撥人負責一塊兒,這樣效率很高,得出的結果準確。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做,只是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由各省調查,再把數據匯總。但是我們國家專業人員極度不足。光西藏、新疆,調查起來就非常困難。
  • 野生動物養殖產業轉型調整 亟待積極穩妥推進
    野生動物養殖產業轉型調整亟待積極穩妥推進禁令之下養殖場面臨賣不得殺不得必須養尷尬局面  武夷山康耀蛇類養殖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野生動物蛇類養殖和經營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經營範圍為蛇類馴養、繁殖、零售、批發、蛇文化展示、觀賞、旅遊觀光。
  • 不服請來電|綠會徵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意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言:6月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公布了第二版更新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是野保界的大事兒!哪些野生動物保護升級?哪些保護降級?還有哪些以前未被納入國家保護之列,這次已經被明令列入?如果您有相關建議或意見,請在7月16日前,向中國綠髮會政研室反饋。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一把刻度模糊的卡尺
    作者:韓雪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項目協調員);趙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保護主任);呂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繼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後,2月27日,國家林草局表示,將加快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保護名錄》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將調整,修訂「三有」動物名錄
    會上, 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維勝介紹,對濫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活動,國家林草局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各有關部門近年來多次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項執法行動,也取得了很多戰果和成效,但是仍未從根本上遏制這一現象。
  • 【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處置及蛇類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政策文件
    1.201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發布公告,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物種名錄(第一批)》,將滑鼠蛇(水律蛇)、眼鏡蛇納入《名錄》,自2018年11月1日起執行。2.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未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交易和食用。
  • 北京調整野生保護動物名錄 買賣畫眉八哥將受罰
    今天本市最新的「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正式發布,並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記者上午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經過激烈的「角逐」,57種動物被首次納入保護範圍,其中12種動物首次晉級「一級保護動物」,野豬、白鷺和小??
  • 國家林業局詳解《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_ 解讀...
    這9種野生動物為何能被允許利用?——國家林業局詳解《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林業局近日發布了《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於7月1日實施,暹羅鱷、虎紋蛙等9種野生動物被納入。
  • 國家林業局詳解《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_滾動...
    差別監管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我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技術日益成熟穩定,並達到一定規模,對緩解野外資源保護壓力,帶動部分區域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以往法律法規對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和野外來源的野生動物,沒有實行區別對待的監管措施,在全社會廣泛關注野生動物保護形勢下,野生動物繁育利用活動經常招致社會誤解和抵制。」
  • 北京市級保護動物名錄將調整 八哥等可能入選
    北京18年來將首次調整市級保護動物名錄。前日,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向社會徵集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建議,八哥等動物有望列入保護名錄。  部分野生動物「亟須保護」  據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王民中介紹,1989年3月,北京制定了市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有168種動物。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兩部門公開徵求意見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胡璐)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國擬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行調整。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門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調整,遵循了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多個原則。
  •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施行,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73種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近日修訂完成並公布施行。名錄中,屬我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果子狸、狼、大白鷺等共173種。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既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國家生物安全的必然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和《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三條,我省對《山西省重點保護名錄》進行了調整。參照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調整的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原則,本次調整後,《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173種。
  • ...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寫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共同發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其中小熊貓仍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變。(拓展閱讀:誰升級誰降級誰坐板凳不變,不服請來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集意見)小熊貓(Ailurus fulgens)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喜馬拉雅特有哺乳動物,根據形態和生物地理的差異,將其分為兩個亞種甚至兩個物種——喜馬拉雅小熊貓(A.fulgens)和中國小熊貓(Ailurus styani)。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在即 專家:保護名錄待擴圍,建議禁食野生...
    如今,「食野味」成為眾矢之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也愈發高漲。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事實上,僅將討論局限於「野生動物能否食用」是不夠的。
  • ...獵殺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據了解,《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北京版野保條例表決通過 規定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24日表決通過《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將於2020年6月1日實施。條例規定北京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及以這些動物為原材料製作的食品。條例明確指出,禁止獵捕、獵殺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據了解,《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於2019年8月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