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有個蘇州的年輕人(姑且稱他為文公子),人很聰明,什麼事都一學就會,只是沒有長遠打算,仗著祖上留下的豐厚家產,每日坐吃山空。
幾年下來,只出不進,這些家產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必須要謀個出路了。
他打聽到北方有個地方的扇子特別好賣,就花了兩個月備齊了貨,運到那個地方去。
哪知這一年,天氣很反常,當地入夏之後總是下雨,沒有什麼暑氣。等天氣轉好,已是秋天了。
剛需是沒有了,還好當地的一些闊少爺為了附庸風雅,還是需要幾把蘇杭扇子裝裝派頭的。
但是,等到開箱取扇時,他徹底傻眼了。
由於之前連日的陰雨潮溼,題有詩畫的上等扇子受潮粘連在一起,一揭就破損了。
不值錢的次等無字白扇倒是沒壞,他將這些白扇賣了,勉強湊了個路費,灰頭土臉地回去了。
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他沒死心,繼續嘗試。奇怪的是,無論他賣什麼,必是落得個虧本的結果,如果有人跟他合夥,也會跟著走衰運。
多次折騰下來,那點家產終於徹底敗光了。他只好幹點零工混混日子,別人看他這樣,自然取笑他,好在他這人一向心胸開闊,並不往心裡去。
偶然的出海航行,巧遇「奇貨可居」:
有一天,他的幾個舊日鄰居合計著出趟船,倒賣貨物去海外,剛好被他知道了。
出海遠航是有風險的,但是他想想自己如此落魄,又沒有娶妻生子、無可牽掛,不如就跟著他們走一趟,見識見識,也不枉此生了。
領頭的人也好心,同意了,還幫他找其他人借錢置辦貨物。
結果眾人聽說是文公子要借錢,紛紛推脫,勉強湊出了一兩銀子。置辦貨物是不可能的,就叫他隨便買點零嘴,路上好吃。
他很慚愧,就用這點錢買了幾大筐桔子,想著到時可以給大家解渴。
當時他買的這桔子滿大街都是,叫「洞庭紅」,個大皮紅,非常便宜,雖然帶著酸味,但是耐儲存,放置一段時間後就會甘甜無比。
結果,其他人看到他運來那幾筐桔子上船,都忍不住調侃他,他很難為情,上船以後,就沒好意思說出請吃桔子的事。
航行了一段時間後,船到了目的地,其他人都下船做買賣去了,只有他無事可做,想起自己那桔子,打開一看,還挺好,就搬了一筐,坐船頭剝了吃。
結果,岸上路過的人看到了,都好奇地圍過來,問他賣不賣。他豎起了一個手指頭,心想先喊價一文錢一個。
結果,就有人給了他一塊銀錢,估摸有一兩銀子,並拿起一個桔子吃了。吃完居然又掏出十塊銀錢,說再來十個。
文公子這才明白過來,對方以為是一兩銀子一個呢。其他人也看懂了,紛紛按這個價格跟他買。
來買的人越來越多,他看看供不應求,假裝不賣了,眾人主動要求加價。
正在這時,有人急匆匆趕來,說全部要了。他跟那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每個桔子三兩銀子的價格成交了。
其他人回到船上,聽說了他的事,都紛紛讚嘆,就建議他也倒騰些貨物回去賺差價。
不過,他之前賠怕了,僥倖轉了一次運,哪敢再冒險呢?
福也有雙至,「可遇不可求」的好運送上門?
一行人乘船返程。路上遇到大風天氣,就把船停泊在一個陌生小島邊。那島荒涼破敗,眾人都只在船上玩樂,只有他想上去看看。
走著走著,他驚奇地發現草叢中躺著一個碩大的龜殼,足有一張大床那樣大。
他心想出海一趟,卻什麼稀奇東西都沒買,不如就把這個大殼拖回去給人看看。
當他吭哧吭哧地拖回龜殼時,眾人都樂壞了,他們固然對它的巨大感到驚訝,但是同時又笑他傻氣:這東西有什麼用?能拿來吃還是能佔卜?
回到自己國家的港口後,有人發現了船上的這個大龜殼,鄭重地來打聽,並問他賣不賣。
同行的人開玩笑說,他要賣一萬呢!沒想到,對方大笑起來,說這是哄人呢,這寶物哪裡就值這麼點?
原本坐著的眾人,紛紛驚愕地站了起來,眼睜睜地看著文公子跟對方議價,最後居然以五萬兩的天價賣出了那殼兒。
有眼不識寶,謎底揭曉:
交易完成了,眾人都很疑惑,龜殼的買家這才得意地道出真相:
龍有九子,其中有一種叫鼉龍,它活到一萬歲時才能蛻殼成龍。蛻下的殼裡有二十四條肋,每條肋裡均藏著一顆巨大的夜明珠。
見大家還是不信,他便從中取出一顆來,果然是一件光彩熠熠的稀世珍寶。
在一片目瞪口呆中,只聽買主更得意地說道:
每一顆夜明珠的市場售價正好五萬,等於說,另外二十三顆,是文公子白送給自己的。
那麼,文公子後悔嗎?
倒也沒有,他倒很想得開,說如果不是對方識貨,這東西就只是一件廢物啊。
而且,他的命運也因此改變了。他置辦了許多田莊,娶妻生子,過上了富足安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