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者動物;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動物沒得選,但有些人是真的狗。
因為最近解約糧食的影響,加之官方對於大胃王的批評,讓各大平臺的大胃王都有所收斂,紛紛開始轉型之路。
但是沒想到有些人覺得人這條路走不通了,決定開始走動物大胃王這條路。
而最終最受歡迎的,無疑就是讓狗來充當大胃王進食者的角色。
我個人覺得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萌寵是比較能夠引起觀眾喜歡的,但是貓這種東西,怎麼吃都吃不多,更不用說那些寵物豬或者小兔子,所以狗這個容錯率,在咱們看來食量還是相當可以的,就被推了上去。
其次,狗在能吃也比不過牛或者驢這樣的,但是你要知道能吃是一部分的節目效果,另外一部分你也得好看,雙向發展,而且驢和牛的價錢比起狗來說,屬於經濟的牲畜,自然捨不得。
最後,綜合方面下來,狗無疑是大胃王主播最合適的動物選。
所以就出現了以下幾種視頻類型:
一.吃過量的食物
那狗在能吃他的胃也有個承受極限,肉是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啊,吃得多了,沒個數,自然是折壽。
二.稀奇百怪的零食
要麼就是數量取勝,你是三十多種,那我就直接跳到100多種;要麼就是靠偏取勝,淨是些損壞狗的味覺的東西,跳跳糖還有辣椒等。
有的狗邊吃邊流眼淚,但是最終還是吃完了。
因為馴養之後的狗,說實話大部分都沒有野性,連護食這樣的行為都不允許在家養犬當中出現,所以一般你給他什麼他吃什麼,或者不想吃的時候,這些人就直接塞了進去。
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喜愛,只是有一個工具的陪伴而已,平常就當成是消遣的工具,想要掙錢了就把他們當成是引流的工具。
當然只不過在狗的心目中,他還是那個他喜歡的主人。
這就是人和動物之間的區別,越是這樣的對比鮮明,越是人的冷漠就能夠凸顯一部分狗的溫情。
為什麼很多狗的電影能夠賺人熱淚,說實話忠誠是一部分,更多的是人類所失去的在動物身上體現出來的強烈反差,讓人動容。
而且有個網友的觀點把我弄笑了:自己吃狗糧,點擊率更高。
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個道理。
寵物雖然職責或者說他根本就沒辦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他也畢竟是一條人命。
這些話只是說給部分還有良知的人聽,因為有些人它已經被利益蒙蔽了雙眼,你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好的就是一笑了之,那些不服氣的就覺得你嫉妒他,說不定還啐一口,罵一句:『多管閒事』。
所以感化很難,一部分是平臺認識到進行整治,一方面是我們的譴責,指望他自己良心發現有些困難。
所以好人在選擇對於狗的食物上,應該是那種更加健康和全面的,能夠提供寵物的基礎生命保證,以及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