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2020-11-24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

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

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小琳的婆婆說身體不好,沒法幫忙帶孩子,李奶奶就放棄和老姐妹遊山玩水的悠閒生活,加入了帶娃大軍。

帶了4年外孫,一碗滾熱的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

4年來,每天早上女兒女婿沒起,她就開始給外孫準備吃的,還要做女兒女婿的早飯,家裡的衛生,也全是李奶奶包的。

不是說心裡沒有不滿,尤其是親家光鮮亮麗來看孫子時,李奶奶更是內心不平。但這些,都抵不過對女兒的愛。

母愛總是這樣,只要孩子好,自己吃再多的苦,也是幸福的。

就在前幾天,4歲的軍軍生了病,李奶奶也覺得腦袋迷糊,好像被傳染了,在衝藥的時候,就沒掌握好水溫。

軍軍被燙,哇的一下哭出來,小琳聽到聲音就衝了進來,一下就推開了李奶奶:「你幹什麼?要燙死孩子嗎?

李奶奶身體雖不舒服,但這卻遠不及女兒的舉動,來的心痛。她回想起自己這幾年的任勞任怨,不禁自嘲起來,起碼保姆還有工資,自己做這麼多,連一句體諒與感激都得不到。早知今日,就算是閒的沒事做,也不會自找苦惱,來給女兒帶孩子!

毫無疑問,小琳是不孝的,可發生在李奶奶身上的事情,也絕對不是個例。

我曾看過一個問題:「婆婆和媽媽,你更想誰幫你帶孩子?」答案出奇的統一,回答的都是媽媽。

但是據我了解,現在很多媽媽,都不願意幫女兒帶孩子。這不是因為媽媽們重男輕女,只想幫兒子,不想幫女兒,實在是現實的情況,讓媽媽們不得不這麼做。

姥姥帶外孫,很容易吃力不討好,為什麼?

去年,我舅媽也當了姥姥,但是她只幫著帶了一個月的孩子,就說什麼也不幹了。

原來,舅媽去了以後,就發現只要有她在,女兒女婿就懶得不行。可她覺得自己也上了年紀,憑什麼又要帶孩子,還要伺候他們?而且在孩子的事情上,她還必須聽女兒女婿的安排,哪裡和他們的觀點不一樣,就要看臉色。

舅媽脾氣比較暴,想來想去,直接買票回了老家,任憑表姐怎麼說,她也不為所動。表姐還為此和我抱怨過,說舅媽不疼她。

我反問:「那你疼舅媽沒?」她愣了愣,然後啞口無言。

其實,姥姥幫忙帶外孫,說白了就是心疼女兒。

女兒有了新的家庭,孩子總是和爺爺奶奶更親,反而自己累的不行,女兒也不心疼自己,這樣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真沒幾個人受的了。

換一個角度想,如果是婆婆帶娃,就算是為了維護婆媳關係,那也是心懷感恩,而不是像自己媽媽這樣,毫不客氣。

所以說,真不能怪姥姥不愛幫忙帶孩子,他們內心的委屈,很多女兒,都覺得理所當然。

老人沒義務幫忙帶孩子,子女應該要感恩

1)老人忙碌一輩子,老了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子女不該不滿

其實不僅是姥姥,婆婆也是一樣。我曾和一位比較瀟灑的阿姨聊過天,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阿姨很坦然的說:「我不幫帶孩子是自私。但我辛苦了一輩子,想安享晚年有什麼錯?」

是的,老人忙碌了一輩子,辛苦帶大了孩子,老了才停下忙碌的腳步,想過過自己的生活,並不能說自私,大愛給了都給了你,你真不該不滿,而應該支持。

2)老人在老了後,願意幫忙帶孩子,子女應該懷感恩心

事實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我們既然已經為人父母,就不能強硬的要求,自己的責任要由老人幫著承擔。

如果實在沒辦法,只能麻煩老人來幫忙照顧,那也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而不是挑三揀四,挑老人的問題。

3)老人與年輕人帶娃始終有代溝,子女應該尊重

在生活上,不要覺得家裡有老人在,就什麼事情都讓她們做。她們只是來幫忙照顧寶寶的,而不是來做保姆,照顧年輕人的生活起居。

而在心裡,也要尊重老人,就算他們哪裡做的不對了,也別開口「教訓」他們。畢竟有代溝是必然的,挑剔與不滿,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真有什麼事情,就好好和老人交流,不要產生隔閡,平白惹老人們傷心。

行動上也多孝順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能感受到兒孫繞膝的幸福,為他們的晚年,增加一抹溫馨的色彩。如果老人真的不願幫忙,那就別再勉強。

畢竟,他們其實已經老了,有享受晚年的權利,而我們,也不能一輩子去依賴他們。

相關焦點

  • 姥姥幫女兒帶娃3年,如今要走小外孫抱腿挽留,場面讓人動容
    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稍有不留意可能就會出現意外。很多老人都坦言自己幫子女帶孩子,其實心理壓力比身體上的疲勞更加令人覺得疲憊。總擔心帶不好孩子落埋怨,對於老人而言,幫子女帶孩子真的是一件有挑戰性的事。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怕是你也不知道,有一種心疼叫:見不得女兒餓著肚子帶孩子。媽媽,永遠都是那個竭盡所能給我們一切的人,就如現在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帶外孫的路明明很苦,卻從來沒影響姥姥成為帶娃c位的事實。為啥?女主是個職場媽媽,平時上班媽媽在家幫她帶4歲的女兒。跟好多家庭一樣,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的衝突是這個家不和諧的音符。女兒熬夜加班,媽媽早起為她煮養肝粥,她氣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 【育兒薦讀】「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怕是你也不知道,有一種心疼叫:見不得女兒餓著肚子帶孩子。媽媽,永遠都是那個竭盡所能給我們一切的人,就如現在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帶外孫的路明明很苦,卻從來沒影響姥姥成為帶娃c位的事實。為啥?女主是個職場媽媽,平時上班媽媽在家幫她帶4歲的女兒。跟好多家庭一樣,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的衝突是這個家不和諧的音符。女兒熬夜加班,媽媽早起為她煮養肝粥,她氣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 姥姥帶了3年的外孫要回家,抱懷裡不鬆手,姥姥帶娃的心酸誰能懂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父母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帶已經是一種常態了。誰讓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父母工作又那麼忙。生了孩子只能交給長輩帶。會有心理負擔、失去自己的生活:姥姥看護外孫,心裡負擔會比較重。因為孩子畢竟是「外姓人」,就怕一不留神把孩子磕著、碰著對不起自己的女兒。長大一點又怕教育不好孩子給女兒添堵。而且做了姥姥也代表年紀不會太小,人老了本來各項機能就在退化,體力跟不上,卻還要陪孩子玩,教孩子走路,哄孩子睡覺。不管熱了還是冷了,都要以孩子為重。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截然不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
    不過當今社會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老人也選擇在退休之後繼續幫兒女分擔壓力,其中幫子女帶娃就是最常見的現象。01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大不相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不過,很多父母儘管是自願幫助子女帶娃,但是與下一代人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摩擦。不少老人都感慨這是"苦差事",一心為兒女著想有的時候卻得不到理解。
  • 為啥現在大多是「姥姥帶娃」?正因為有媽媽在,女人才敢放心生娃
    二、聽聽3位姥姥,帶娃背後隱藏的真實原因1、張阿姨,帶外孫6年我這輩子就得了這一個寶貝女兒,和她爸爸退休後閒來無事總是很想她。後來她嫁到廣州,好幾次打電話說和婆婆矛盾太深,帶娃從醫產生摩擦,於是孩子爸爸當即決定去廣州照顧她。
  • 「我媽在,我才敢生娃」,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又是誰來幫忙帶娃?中國新聞網 2018 年的一項關於「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三千多名網友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姥姥願意幫忙帶娃?丁香媽媽後臺的一則讀者留言道出真相。「有我媽在,我才敢生娃。」
  • 「超精緻姥姥」帶娃火了,奶娃時不忘養生護膚,網友:一點不耽誤
    這位姥姥,如同很多老人一樣,在女兒有了孩子後,就幫著女兒帶起了外孫。不過,她與現下很多老人不同的是,即使是擔起了幫帶娃的工作,卻也絲毫不想為此,而委屈自己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少老人在帶孫子後,廣場舞不去跳了,小公園不去晨練了,整天都在圍著孩子轉,各種操心費力。但這位姥姥卻覺得,帶娃只是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了一樣可做的事。
  • 世道真變了,生女兒既要買車買房,還要帶外孫
    世道真變了,生女兒既要買車買房,還要帶外孫鄰居周女士小時候,對於父母每日起早貪黑工作,就為了給她的弟弟多攢點老婆本的行為,就很看不慣,那時小小的周女士就下定決心:自己以後就只生一個女兒,絕不像父母一樣,大半輩子都只是為兒子婚房操勞著。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賈惠 我的都是孩子姥姥帶,做奶奶的只顧自己享福,還把我趕回娘家生孩子,月子裡都不來,生孩子來看都不看一眼。 @女人如花花似夢 我女兒生兩胎,三個孩子,奶奶沒帶過一天,坐月子也沒給孩子買過一套寶寶衣,尿布也沒一塊,現在雙胞胎我給帶一個,哎,沒辦法自己怕自己姑娘累死了,人家怕啥了。
  •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你家也許就是這樣
    前幾天還好,慢慢的婆婆做飯就開始糊弄了,要麼做一些油膩膩能下奶的湯湯水水,要麼就做一些簡易的疙瘩湯。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 飲食差異。
  • 「媽媽在,我才敢生二胎」姥姥帶娃成潮流,有人疼的寶媽真幸福
    文|秘籍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姥姥帶娃也開始流行起來,小區樓下帶娃的老人當中,姥姥和奶奶的數量也是旗鼓相當的,甚至有些時候姥姥還比奶奶多一些。這種情況大家也理解,畢竟姥姥帶娃,沒有那麼多的家庭矛盾,家庭氣氛可能會更和諧一些。
  • 媽媽48歲生二胎,女兒帶娃回娘家,孩子:這舅舅我拒絕喊
    她是獨生女兒,自己結婚比較早,現在孩子已經三歲多了。自從她結婚之後,媽媽好像就閒下來了,以前女兒小的時候,媽媽還能幫著照顧一下,以此來打發自己時間,現在女兒上了幼兒園,外婆就閒下來了,想要二胎的心又蠢蠢欲動。
  • 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結果確實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也很扎心
    這個故事裡,孩子更喜歡姥姥,不喜歡奶奶,原因在於姥姥和奶奶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那麼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區別在哪裡呢?她們對孩子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態度呢? 為什麼現在大多是姥姥帶孩子而不是奶奶? 1、 教育觀念不合 姥姥和奶奶的教育觀念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孩子出生後,趙大媽盡心盡力地照顧了一年多,大家都知道帶娃是個體力活,再加上趙大媽原本身體就不好,這一年著實是不好過。 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 「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
  • 章子怡把女兒送姥姥家暫住,孩子從「公主」變「翠花」,差距很大
    02姥姥帶娃的路子有多野?看章子怡女兒就知道了,差距很大章子怡和汪峰有一個女兒,孩子名字叫醒醒,平時章子怡夫妻倆很寵愛這個女兒,對孩子幾乎有求必應。有一次,章子怡趕著要去錄製節目,就把女兒醒醒送去姥姥家暫住一段時間。
  • 明明跟姥姥長大卻更喜歡奶奶,4歲女孩說的原因,讓媽媽扎心了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有好多家庭,都是姥姥在帶孩子。主要是因為姥姥心疼自家女兒,覺得女兒每天除了上班還要帶娃,著實太辛苦了。還有就是,寶媽們覺得自己媽媽照顧著才貼心。寶媽小林家也是如此,小林是單親家庭,從小和媽媽一起相依為命。
  • 「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
    我小姨脫不開身,就跟兒子兒媳說先帶外孫,然後她每月出2000塊錢給孫子請保姆或讓姥姥來帶。當時,她兒媳很不高興,但也沒說什麼。如今,外孫帶大了,孫子也不用她帶,我小姨就想回兒子家養老。可是,她兒媳竟然說:「我不歡迎你來養老,你給誰家帶娃讓誰養你。」我小姨也很委屈,跟我們抱怨說:「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呢?」
  • 把孩子從1個月帶到4歲,反手就跟奶奶親,姥姥心裡有苦說不出
    就連老人一手帶大的小外孫都跟自己不親了,小外孫總是嫌棄姥姥,說奶奶好,奶奶親。小張和老公,還有小外孫的做法,讓老人滿心的苦楚,卻不知該跟誰說。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忙著上班,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而很多的媽媽們都覺得讓姥姥帶孩子,自己才會更放心。其實,姥姥帶孩子,不僅讓老人受累,還更讓老人受委屈,無處說道。
  • 外孫的回答讓姥爺寒了心
    所以,現在姥姥、姥爺帶外孫、外孫女,比爺爺奶奶幫兒子帶孩子的現象更普遍。 張大爺,就是其中的一個。 張大爺今年63歲,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女兒結婚以後,就一直住在娘家,生了孩子也是他們幫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