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幫女兒帶娃3年,如今要走小外孫抱腿挽留,場面讓人動容

2020-12-03 艾媽育兒日記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時下有很多家庭需要老人幫忙帶娃,老人們願意犧牲自己的空閒時間來幫忙,子女分擔育兒的壓力,顯然這是一種愛的奉獻。

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稍有不留意可能就會出現意外。

很多老人都坦言自己幫子女帶孩子,其實心理壓力比身體上的疲勞更加令人覺得疲憊。

總擔心帶不好孩子落埋怨,對於老人而言,幫子女帶孩子真的是一件有挑戰性的事。

案例: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視頻,東北的王女士一直在幫女兒帶外孫。從伺候女兒月子開始,一帶就是三年。

王女士心疼女兒,也心疼外孫,想著反正自己已經退休了,沒什麼事能幫忙就多幫忙一點。

王女士年輕的時候對於女兒的教育十分嚴格,可是如今在帶外孫的時候,王女士卻溫柔了許多。

王女士自己也說,這可能是出於補償心理,總希望把沒有給到自己孩子的愛都給到外孫身上。

可是近來王女士的兒媳懷孕了,兒子希望王女士能夠幫忙照顧一下妻子和即將出世的孩子。

面對兒子兒媳的請求,王女士自然不能推卸。想著外孫已經三歲了,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王女士覺得也挺放心的。於是她和女兒商量過後便決定收拾行李去住到兒子家。

做好決定的第二天一早王女士便要離開了,習慣和姥姥膩在一起的小外孫,馬上發現了情況的不對。

好像是意識到姥姥不會再回來一樣,小外孫死死地抱著姥姥的大腿挽留,不讓姥姥出門。

這場面很是讓人動容,王女士不禁溼了眼眶,趕緊把外孫抱起

不住地安慰外孫稱「姥姥還會再回來。」這樣難分難離的場面,著實令人很動容,在場的女兒女婿也都跟著落下了眼淚。

分析:

老人幫忙帶娃多年,孩子和老人自然是有感情的,對於老人也有一定的依賴心理,面對老人的突然離開,孩子自然難以接受,而老人也是十分捨不得。

隔輩親不是說說而已,老人們對小孫子的寵愛要比對子女的寵愛更多。

老人帶娃要注意什麼

(1)避免過度溺愛

很多老人帶娃的時候總是會出於本能地對孫輩們過於寵溺,這就無形中縱容了孩子身上的錯誤行為。

於是有老人帶娃的家庭中有很多孩子,最後都成了嬌縱蠻橫的小霸王。顯然,過度寵愛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並不有利,甚至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發展以及性格形成。

(2)避免被慣有認知所誤導

老人們總是相信自己身上有更多的帶娃經驗,於是對於一些科學育兒方式並不十分贊同。

老人們更加相信自己的經驗之談,這在無意中就使得自身被錯誤的育兒理念所誤導,因為當年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時下的教育環境。

如果老人過分固執堅持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同時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引導。

(3)不要過於大包大攬

老人對於子女和孫輩的愛總是沒有盡頭的,很有可能在帶娃的過程中,對於子女的生活也大包大攬。

這無意中會使老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疲憊,而子女們卻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

老人們也要懂得把握愛的尺度,鼓勵子女們承擔起愛的責任。畢竟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夠替代的。

需要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更需要年輕父母們掌握與老人相處的智慧。

在育兒裡面有所分歧時,良好的溝通以及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更有助於矛盾的化解。大家對於需要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模式有哪些看法呢?

育兒難題找艾媽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艾媽育兒日記,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

相關焦點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 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 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
  • 姥姥帶了3年的外孫要回家,抱懷裡不鬆手,姥姥帶娃的心酸誰能懂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父母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帶已經是一種常態了。誰讓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父母工作又那麼忙。生了孩子只能交給長輩帶。小胡家就是這樣,小胡剛做完月子就去上班了,孩子姥姥把孩子接到自己家照顧。這樣一來小胡夫妻都很放心,姥姥一有時間就拍一些照片或視頻發給小胡夫婦,或者晚上跟他們視頻。就這樣孩子跟著姥姥一起住了三年,中間只有周末或節假日,父母才能跟孩子團聚,孩子跟姥姥的感情比跟父母的感情都深。一轉眼孩子滿三周歲的,是要上幼兒園的年紀了。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怕是你也不知道,有一種心疼叫:見不得女兒餓著肚子帶孩子。媽媽,永遠都是那個竭盡所能給我們一切的人,就如現在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帶外孫的路明明很苦,卻從來沒影響姥姥成為帶娃c位的事實。為啥?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個人,被傷害一萬次還會輕易的原諒你,那一定是媽媽。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個人,年過60還在拿著手機學習育兒視頻,那一定是姥姥。當過媽媽,養大了女兒,還要心疼她一輩子。
  • 【育兒薦讀】「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怕是你也不知道,有一種心疼叫:見不得女兒餓著肚子帶孩子。媽媽,永遠都是那個竭盡所能給我們一切的人,就如現在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帶外孫的路明明很苦,卻從來沒影響姥姥成為帶娃c位的事實。為啥?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個人,被傷害一萬次還會輕易的原諒你,那一定是媽媽。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個人,年過60還在拿著手機學習育兒視頻,那一定是姥姥。當過媽媽,養大了女兒,還要心疼她一輩子。
  • 為啥現在大多是「姥姥帶娃」?正因為有媽媽在,女人才敢放心生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多數幫忙帶娃的老人都是姥姥,有奶奶帶的家庭太少了。要知道,這在以前的風俗中,嫁出去的姑娘很少有娘家人幫忙帶娃。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一現象也在慢慢被打破。二、聽聽3位姥姥,帶娃背後隱藏的真實原因1、張阿姨,帶外孫6年我這輩子就得了這一個寶貝女兒,和她爸爸退休後閒來無事總是很想她。後來她嫁到廣州,好幾次打電話說和婆婆矛盾太深,帶娃從醫產生摩擦,於是孩子爸爸當即決定去廣州照顧她。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截然不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
    01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大不相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不過,很多父母儘管是自願幫助子女帶娃,但是與下一代人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摩擦。不少老人都感慨這是"苦差事",一心為兒女著想有的時候卻得不到理解。
  • 「超精緻姥姥」帶娃火了,奶娃時不忘養生護膚,網友:一點不耽誤
    這位姥姥,如同很多老人一樣,在女兒有了孩子後,就幫著女兒帶起了外孫。不過,她與現下很多老人不同的是,即使是擔起了幫帶娃的工作,卻也絲毫不想為此,而委屈自己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少老人在帶孫子後,廣場舞不去跳了,小公園不去晨練了,整天都在圍著孩子轉,各種操心費力。但這位姥姥卻覺得,帶娃只是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了一樣可做的事。
  • 「我媽在,我才敢生娃」,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又是誰來幫忙帶娃?中國新聞網 2018 年的一項關於「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三千多名網友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姥姥願意幫忙帶娃?丁香媽媽後臺的一則讀者留言道出真相。「有我媽在,我才敢生娃。」
  • 世道真變了,生女兒既要買車買房,還要帶外孫
    世道真變了,生女兒既要買車買房,還要帶外孫鄰居周女士小時候,對於父母每日起早貪黑工作,就為了給她的弟弟多攢點老婆本的行為,就很看不慣,那時小小的周女士就下定決心:自己以後就只生一個女兒,絕不像父母一樣,大半輩子都只是為兒子婚房操勞著。
  • 「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
    文|文兒如果孫子和外孫同時都需要人帶,作為老人該選擇去帶哪一個呢?如果帶了一個沒帶另一個,後果是遭埋怨,老人是否能接受?最近,我小姨就遇到這種情況。當初表姐家孩子沒人帶,我小姨去幫她帶孩子了。外孫不滿1歲的時候,表弟家孩子也出生了。
  • 民間故事:娃姥姥的帽子,咋不能戴?奶奶:老人東西,小孩戴不得
    農村的夜晚還是挺涼的,姥姥竟然脫下自己的帽子戴在娃的頭上,讓小慧眼角都有些溼潤。仿佛這帽子不是戴在小孩的頭上,而是她的頭上,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體會到有母親疼的感覺。想必這個後媽,是真心喜歡這個外孫吧。她很感動,娃姥姥身體不好,於是小慧想拿回帽子還回去,「娃,把帽子還給姥姥,姥姥身體不好怕冷。」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其實趙大媽是很多奶奶的縮影,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三四線的小縣城,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奶奶帶,夏天要回老家務農,帶不了就給錢,秋收一過,還沒等歇一歇,就又被叫了回去,每天窩在樓上帶娃做飯做家務,連下樓呼吸個新鮮空氣都很奢侈。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小王子知道,你們都想看的槽點是: 奶奶姥姥,究竟應該誰帶孫? 一篇好好的討論生兒生女的文章, 怎麼會扯到奶奶姥姥帶娃上面去的, 這不是跑偏嗎? 如果真像反駁的這樣,那為什麼媽媽們都更願意姥姥帶娃呢?一個比較多人肯定的答案是:姥姥帶娃,家庭更和睦。
  •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你家也許就是這樣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 飲食差異。 姥姥是為了女兒而照顧外孫子以及女兒婆家全家,做的大部分飯菜都是基於女兒的口味,而姥姥認為外孫子是女兒身上掉下來的肉,姥姥會更加疼女兒和外孫。對於女兒、女婿、外孫也是一視同仁的照顧。
  • 「媽媽在,我才敢生二胎」姥姥帶娃成潮流,有人疼的寶媽真幸福
    文|秘籍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姥姥帶娃也開始流行起來,小區樓下帶娃的老人當中,姥姥和奶奶的數量也是旗鼓相當的,甚至有些時候姥姥還比奶奶多一些。這種情況大家也理解,畢竟姥姥帶娃,沒有那麼多的家庭矛盾,家庭氣氛可能會更和諧一些。
  • 「最嫩外婆」走紅,產房外第1次抱外孫,路人:才生完就溜達了?
    大家的興趣點不在新生兒,而是關注抱孩子的這位女性,不是孩子媽媽卻被當成孩子媽。「最嫩外婆」走紅,第一次抱外孫,被人當成孩子媽這位懷裡抱著新生兒的女性,是孩子的外婆,她皮膚白皙、容貌嬌好,雖然簡單的將頭髮紮好盤在了腦後,但也是育兒路上一道別樣的風採。
  • 「外甥狗,吃完就走」,為啥孩子抗拒去姥姥家,背後原因很無奈
    每年過年、中秋,這一大家子人就會聚在一起。這不,今年玲玲帶著8歲的兒子在爸媽家住了小一個月了。和爸媽生活在一起的弟妹不幹了,言語中總是夾槍帶棒的。而兒子也總是吵吵著要回奶奶家去。在來外公外婆家之前,兒子還興高採烈的對媽媽說要去外婆家找鄰居家的小哥哥玩。
  • 把孩子從1個月帶到4歲,反手就跟奶奶親,姥姥心裡有苦說不出
    如今孩子上幼兒園了,需要老人照顧的也就越來越少了。小張和老公對待老人的態度也越來越不好了。就連老人一手帶大的小外孫都跟自己不親了,小外孫總是嫌棄姥姥,說奶奶好,奶奶親。小張和老公,還有小外孫的做法,讓老人滿心的苦楚,卻不知該跟誰說。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忙著上班,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聽到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會說:疼外孫也是白疼,無論多疼外孫,以後也是跟那邊親。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文|秘籍君父母們,你家孩子是誰在帶?如今有不少雙職工家庭,孩子出生後,就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城市幫忙帶娃。如果隨後生了二胎,等老人把老二帶到上完小學,往往也已經過去將近十年時間。這時候,老人也從曾經的五十來歲進入六十歲,有的甚至已經快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