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百葉,金錢肚,傻傻分不清楚?別急,告訴您牛肚的美味做法

2021-01-08 Sung叔探店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草根美食評鑑的Sung叔探店,最近跟您聊了很多小吃和特色美食,像是烤鴨、羊蠍子、炒肝兒、滷煮等,還沒看到的朋友歡迎您關注Sung叔探店,我們一起尋找身邊的誠意美食。

今天跟您說一種大江南北都喜歡的食材,它屬於內臟類,那就是牛肚,也就是牛的胃。其實,Sung叔說得並不夠嚴謹,因為牛肚很難說是一種,而是至少四種食材,之所以這麼說,還要從一頭牛的消化道結構說起。

牛的四個胃

牛是反芻動物,反芻就是需要消化道內的食物返回口中繼續嚼,為了實現這樣的功能,牛的胃被分成了四個部分,四個部位分別是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褶皺胃。其中瘤胃裡面充滿微生物,就像一個化學處理室,將食物中(草、飼料等)的纖維素等物質分解;蜂巢胃則負責啟動反芻行為,並可以隔絕牛不慎吃下的異物;重瓣胃負責將磨碎的食物去除水分,送入下一個地點。什麼?這三個部分聽起來不像胃的功能啊,沒錯,第四個胃,也就是褶皺胃,負責分泌胃液消化食物。所以嚴格來說,褶皺胃才是真正的胃,前三個更近似變異的食道。

瘤胃(牛肚)
蜂巢胃(金錢肚)

朋友們,是不是看得有些一頭霧水?Sung叔用咱們吃貨的語言翻譯一下:瘤胃表面是疙瘩狀突起,看起來像手巾一樣,是不是眼熟了,這就是很多人說的牛肚。瘤胃的內壁有分隔組織叫肚領,瘤胃和食道連接處一般被叫做肚頭;蜂巢胃形狀比較有特徵,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金錢肚;重瓣胃有大量薄瓣,瓣上有小凸起,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百葉或毛肚;而褶皺胃有人叫做砂瓜,相比前三樣要少見一些。當然,不同地方的叫法也略有不同,比如有的地方也會把牛的瘤胃叫做毛肚,咱們就不考據這些了。

重瓣胃(毛肚、百葉)
褶皺胃

看到這,您就能明白,其實說牛肚,可至少是四種食材,這些食材口感不同,所以烹飪要點和做適合的吃法也不一樣,今天Sung叔就好好給您講講,這牛肚(們)的小門道,以及到底怎麼做才好吃。

先說說牛肚,也就是牛的瘤胃。這部分口感較韌,細小的突起也可以留住汁水保存味道,所以無論是切條煮熟後涼拌、炒、涮或者和其他內臟煮成牛雜,都是不錯的做法。今天Sung叔給您介紹一個有特色的牛肚菜。

臘八蒜燒牛肚

現在已經是冬天,許多北方家庭都醃製了臘八蒜,臘八蒜口味酸辣,是深受歡迎的調料。您可能不知道,臘八蒜也可以是牛肚的好搭檔,其獨特的口味可以有效去除內臟的腥氣,酸辣的口味和牛肚的口感相得益彰。做臘八蒜燒牛肚,與正常的燒牛肚工序接近,只需要其他調料爆鍋後同時加入臘八蒜和牛肚翻炒悶煮即可。這樣做的臘八蒜燒牛肚,風味獨特,香而不膩,是很好的下酒菜。如果不喜歡自己做,在北方的很多魯菜、京菜和東北菜的館子裡也可以點到這道菜。

牛的蜂窩肚,表面呈網狀、蜂窩狀突起,依然是韌的口感。所以可以採用與牛肚同樣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蜂窩肚口感更好,那些突起花紋可以富集汁水,而且花紋分布比較美觀,如果泛泛地涼拌或者燒有些浪費。

滷水金錢肚

因此,無論在哪,都會認為蜂窩肚最好的做法是滷水滷製,做好的成品有一個好聽而吉利的名字,叫做滷水金錢肚。這道菜可以先隨調料蒸,再入滷水煮,也可以直接在滷水中煮。滷金錢肚的滷水需要老滷,配置比較複雜,而且金錢肚質地較韌,想做到酥而不爛、軟而不失嚼勁,需要火候的掌握。因此,Sung叔建議,想吃到地道的滷水金錢肚,還是去您所在城市風評不錯的粵菜館子或者茶餐廳去品嘗。當然,蜂窩肚本身口感較好,採用家常做法也能夠獲得一道美味的菜餚。

接下來說說百葉/毛肚。在市面上,您會見到白色和深色的牛百葉,這裡您要知道,牛的重瓣胃本身不可能顏色潔白,所以白色的牛百葉自然是漂過或者發過的,您不要購買。深色的牛百葉中,一般認為發黃的是吃草和莊稼長大的;發黑的是吃飼料長大的,如果條件允許,發黃的自然要好一些,無論發黃還是發黑,購買牛百葉最重要的就是食材新鮮。

這樣的百葉儘量不要購買

百葉口感爽脆,無論是涼拌還是爆肚、或者是燙火鍋,都是非常棒的食材。不管採用什麼做法,最關鍵的就是時間不要過長,過長了口感變老,上好的百葉可就糟蹋了。吃百葉,最過癮的吃法當然是切成大片,放在紅彤彤的牛油火鍋裡燙上幾秒鐘,這樣的美味會讓您欲罷不能,忘掉高嘌呤的顧慮。

燙毛肚

至於牛「真正的胃」,也就是褶皺胃,可以採用跟剛剛說的牛肚一樣的做法。這種食材,Sung叔喜歡的是煮熟後切條拌著吃或者切片炒著吃,這裡是不是暴露了Sung叔口味傳統的特點,哈哈。

說到這裡,相信您對牛肚應該有了了解,別急,關於牛肚的話題還沒說完。明天,Sung叔將跟您說說各地做牛肚好吃的店鋪,裡面有今天Sung叔沒有說到的做法,歡迎您關注Sung叔探店,咱們一起尋找身邊的誠意美食。

相關焦點

  • 毛肚、金錢肚、牛百葉分別是啥?還在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漲知識
    毛肚、金錢肚、牛百葉分別是啥?還在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漲知識相信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有過疑問,那就是毛肚,金錢肚,百葉傻傻分不清楚,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牛百葉選黑的好還是白的好?金錢肚金錢肚是牛的第二個胃,也叫網胃!成蜂窩狀!一般人都可以吃金錢肚,特別是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人,更是要多吃!
  • 毛肚、牛肚、百葉、黃喉.你們都是誰?涮火鍋4大天問,一篇講清楚
    涮火鍋的四大天問:毛肚是不是就是百葉?黑毛肚和白毛肚哪個好吃?牛肚和毛肚是不是一個東西?黃喉到底是什麼東西?吃火鍋時腦海裡浮現出這四個問題,代表你是個有求知慾的人;雖然這種求知慾往往開始於涮火鍋前,結束於吃飽後,非常的不持久。
  • 毛肚、千層肚、金錢肚……同樣是牛肚,分別來自牛的哪個胃?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牛肚,我們常見的有片狀的毛肚、絲狀的千層肚和網狀的金錢肚等。然而,最近有網友稱,這些不同樣子的牛肚,實際上是來自於牛不同的胃,這是不是真的呢?為了尋找答案,我們在出售牛肉的市場裡,找了幾種不同樣子的牛肚,可是對於各種牛肚分別長在哪裡,商戶們也看法不一。
  • 傻傻分不清「毛肚」和「百葉」?看完這個,讓你吃得明白
    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都喜歡吃一些肉類,而且很多人的口味比較重,他們更喜歡吃一些動物的器官,比如說毛肚,豬腦等等,特別是在重慶吃火鍋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些食材,這個火鍋就是缺少靈魂的。豬腦這些動物的器官,很多人還是很難接受的,但是說到毛肚和百葉,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吃,而且它們也是一種必點的食材。但是很多人還是分不清毛肚和百葉的,作為同一種器官,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吃了這麼多年火鍋,黑毛肚,黃毛肚,毛肚梗,牛肚你分得清嗎?
    吃了這麼多年火鍋,黑毛肚,黃毛肚,毛肚梗,牛肚你分得清嗎?火鍋這些年來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了,不知道吃什麼,很多人就會想到吃火鍋。吃火鍋通常需要準備多種多樣的食材,所以很多人更願意去飯店吃火鍋,只用勾上幾下各種食材就擺在你面前了,吃完也不用收拾,非常方便。
  • 涮火鍋毛肚百葉有啥區別 牛身上的胃名稱很多
    隨著這些火鍋的流行,火鍋店裡以往青島人鮮見的食材也火了起來,其中最突出的當屬打著「空運」「新鮮」等字樣的毛肚和牛百葉了。雖然叫毛肚和百葉,但這兩種都是牛的胃的一部分。因為牛是反芻動物,與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有四個胃,正是這四個胃造就了四種不同的牛肚。毛肚:涮時七上八下宋世維在青島市場賣肉已經有二十多年,目前的肉攤在樂陵路市場。
  • 年輕人,你點的是這個牛肚,還是那個牛肚?
    點菜時,最少不了的就是那脆嫩爽口的涮毛肚,雖然菜單上沒找到毛肚,但是看到「牛肚」心想也差不多,於是就美滋滋地點了。上菜之前,小編幻想是這樣的: 誰想到端上來的「牛肚」是這樣的:嗯??怎麼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呢?看起來分量也少了很多。
  • 毛肚,牛肚和百葉,看著很相似的三種食物,它們的原料到底是什麼
    今天要來說的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三種食物,毛肚,牛肚和百葉,有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吃過它們,但是印象中感覺它們就像是同一種食物,但是名字不一樣而已,其實它們確實是來源是相同的,但是也有差異。毛肚,牛肚和百葉來源都是牛的胃,而牛因為是食草動物,並且食量很大,需要消化掉草裡面大量的粗纖維,對於它們的消化系統負擔也是很大的,所以牛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進化出了四個胃,分辨是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在過去其實牛的胃部組織,大多也都是直接丟棄的,但是後來因為火鍋的流行,這些食材也成為了獨特的美食。
  • 牛百葉與毛肚都取自於牛身體,兩者怎麼區分?哪個做出來更好吃?
    首先我認為要探討牛百葉與毛肚哪個更好吃,需要先把兩者分清楚,因為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外界人混淆的一個問題。各種說法都有,「毛肚就是牛百葉」「毛肚是黑色的,牛百葉是白色的」等等...那麼到底哪個聲音才是正確的呢?牛百葉與毛肚的區別在哪裡?
  • 毛肚和百葉有什麼差別?應該買白色還是黑色?你都懂嗎?
    平時大家在吃火鍋的時候,通常會在菜單裡看到毛肚和百葉這兩種食材,有些人很愛點,有些人就算不點但也見過。由於毛肚和百葉並不常見,只有吃火鍋時會遇到,因此很多人不懂該怎麼挑選,只看外表的話,有黃色、白色和黑色的,分不清哪種比較好,於是就根據價格來判斷了。
  • 吃了這麼多年火鍋,你知道百葉和毛肚到底都是啥嗎?
    統統來一盤嘴裡念叨著「七上八下」心裡吃得美滋滋~~~但是你知道百葉和毛肚有什麼區別嗎?黃喉到底是誰的喉?小郡肝到底是誰的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吧!01毛肚和百葉,到底是個啥?先告訴你個秘密,牛是反芻動物,它有四個胃各司其職,震驚嗎?
  • 欲罷不能的麻辣金錢肚,聽說牛有四個胃?怪不得一隻吃個不停
    不同的牛肚來自於牛不同的胃;從美食角度上看,肚板色澤分為陽扇與陰扇。陽扇色澤淺、肚毛短、肚板厚,這個就是瘤胃,俗稱叫草肚;陰扇肚毛長、肚板薄,而且色澤比較深,肉質比較柔軟,這個就是皺胃,俗稱叫牛肚。網胃的肚毛為交錯狀,像網狀一樣,俗稱叫金錢肚。裡面包裹著瓣胃,像書籍一樣一頁一頁的疊在一起,俗稱叫牛百葉。
  • 「毛肚不是肚」,那它到底是什麼?吃了10多年,今天總算明白了
    毛肚這種食材對於經常去吃火鍋的朋友來說可能不陌生,大家去吃火鍋的時候,必點的就是像毛肚、肉片這些菜,這些美食好吃是好吃,但是這些食材到底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毛肚不是肚」,那它到底是什麼?吃了10多年,今天總算明白了肉片大家都知道,一般就是牛肉片或者羊肉片這些,但是毛肚的話就很多人不知道了,聽名字很多人就以為是牛肚,其實是不對的,毛肚可不是牛肚,而是牛胃。
  • 黃喉不是喉,毛肚不是肚,郡肝不是肝,它們到底是什麼東西?
    導語:黃喉不是喉,毛肚不是肚,郡肝不是肝,它們到底是什麼?真相在此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美食,光是看名字就能知道是什麼菜做的,比如最常見的酸辣白菜、清蒸鱸魚、紅燒豬蹄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
  • 牛有4個胃,每個都能吃,最愛吃的毛肚排第3,第1個很少見
    美食君最喜歡吃牛肚、黃喉、鴨血、娃娃菜、金針菇、凍豆腐……美食君能把整個火鍋店的菜單都背下來,因為火鍋實在是太好吃了,好吃到每一樣我都喜歡!在眾多食材中,牛肚最受大家歡迎,幾乎每一桌的點菜清單上都會有。想想新鮮的牛肚在滾燙的湯底中涮熟,立即夾到有白芝麻、辣椒麵、鹽和花生碎調成的幹碟中,牛肚的爽脆加上辣椒麵的鹹、香、辣、鮮,經過唇齒間的交合,慢慢呈現出來。
  • 從北京爆肚,到重慶毛肚火鍋,牛肚的兩種美食命運,哪種更好吃?
    老北京最著名的四樣傳統美食,涮肉、烤鴨、雜醬面、爆肚,涮肉烤鴨我們已經在前面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今天我們談談北京爆肚,尤其是想和南方的毛肚吃法做一個比較,聽聽老饕食客們的見解,究竟哪種吃法更美味更過癮。
  • 「毛肚」和「百葉」有啥區別?估計十人九不知,看完長見識了
    相信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會點毛肚這樣的食材,那麼吃了這麼多年的毛肚,你知道毛肚和百葉之間有啥區別嗎?其實它們從外觀上看,除了顏色有些不同之外,估計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了吧,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就長見識了。
  • 黃喉、毛肚、百葉牛三寶,一盤全包了
    能做到在上海開店48家,全國77家,被譽為上海牛肉火鍋的隱形老大,「鎮店之寶」絕不止鮮牛肉一項,牛黃喉、牛百葉、黑毛肚「三寶組合」也留住了不少吃貨!牛黃喉不是牛喉嚨,處理起來有妙招據左庭右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牛黃喉、黑毛肚、牛百葉是吃牛肉火鍋的必點菜。為了讓顧客能一次性享受到這三種美食,左庭右院設計了」三寶組合「,由上述三道菜組合而成。
  • 吃火鍋毛肚要如何涮?一般涮多久比較好
    毛肚煮多久 牛肚(毛肚)加工工藝:先將牛百葉100斤清洗乾淨。將1-1.6斤富磷聯(腸肚水發劑)加入100斤40度溫水攪拌溶解,再加入牛百葉攪動一下,保溫靜止醃製30-50分鐘。然後將醃製液和牛肚一起倒入鍋內煮到七成熟,熄火悶2-5小時,即可出鍋,撈入涼水。
  • 牛上腦不是腦,毛肚不是肚,那它們到底是什麼吃?我們到底吃了啥
    其實我們中國人對食物命名可以說是天馬行空,也可以說是隨意了不少名字取的稀奇古怪,比如佛跳牆狗不理等等,而日常吃的牛肉那真的把一頭每個部分都重新命名了,這難道讓非常容易誤會了和看不懂,比如我們吃火鍋長吃的牛上腦,牛肚肥牛黃喉這些你知道是什麼嗎?牛上腦不是腦!黃喉不是喉!牛肚不是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