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偶遇「海中變色龍」鈍鼻六鰓鯊,它比恐龍還古老

2021-01-08 記者倪好

鈍鼻六鰓鯊(Bluntnose sixgills)是一種特殊的鯊魚,堪稱海中活化石,至今已經存在了大約2億年。它們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區,能歷經這麼久的時間存活下來,依靠的就是一身絕技。

作為最古老的鯊魚,它跟現存的很多鯊魚都有著親緣關係,但是由於行蹤飄忽不定,目前科學家對它知之甚少。美國佛羅裡達自然歷史博物館一直都在尋找鈍鼻六鰓鯊的蹤跡,最近,鯊魚專家加文·奈勒(Gavin Naylor)和他的研究小組,就幸運地與鈍鼻六鰓鯊取得了親密接觸。

奈勒乘著潛水器到達了墨西哥灣水下1000米左右的地方,鏡頭中突然出現了一直長約5米的鈍鼻六鰓鯊,它離潛水器相當近,時不時張開嘴並眨著藍色的眼睛。

奈勒表示:「六鰓鯊的鰓部特徵很明顯,大部分鯊魚都是五對腮裂,而它有六對,背鰭也比一般鯊魚更靠近尾巴。這隻六鰓鯊似乎對潛水器充滿了好奇,始終鼻子輕推它。」

據駕駛潛水器的工程師說,鈍鼻六鰓鯊的遊動速度很緩慢,然而當它吞掉了附著在潛水器上的誘餌後,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開始撞擊潛水器,力量極大。所以研究小組不得不放棄利用鏢槍做標記的計劃,僅對這隻鈍鼻六鰓鯊進行了近距離拍攝。

同一天,奈勒他們又在不遠的地方,發現了另一隻鈍鼻六鰓鯊,完成了標記任務,奈勒和隊員們成為第一批成功用潛水器標記鈍鼻六鰓鯊的團隊。

對於鯊魚專家們來說,研究六鰓鯊就像古生物學家研究恐龍一樣。事實上,它們的出現時間比大多數恐龍還早,在二疊紀-三疊紀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中,由於海平面突然改變、海洋嚴重缺氧等,有大約96%的海洋生物消失,而鈍鼻六鰓鯊卻活了下來。

雖然不能完全了解鈍鼻六鰓鯊倖存的原因,但是研究者們做出了一些推斷。首先,鈍鼻六鰓鯊不挑食,基本上所有小型魚類、甲殼類,以及海洋哺乳動物都是它們的食物來源;其次,它們能夠通過改變身體顏色,吸引或者偷襲獵物;此外,鈍鼻六鰓鯊還是卵胎生鯊魚,它們一胎少則幾十條幼鯊,多則可達上百條。

人類對於鈍鼻六鰓鯊的了解還很少,成功地標記有助於跟蹤它們的行為,這無疑將對這種遠古鯊魚的研究提供更多資料,或許也能找到鈍鼻六鰓鯊在地球上存活了這麼久的確切原因。

相關焦點

  • 會「變色」的鯊魚,它一旦與環境融為一體,沒有獵物能成功逃脫
    筆者-小文在恐龍還未誕生之前,在海洋就有一種無比兇猛的生物出現了,它們是肉食世界中的佼佼者,尖銳的牙齒能瞬間將眼前的獵物撕成兩半,就算是滄龍這類大型肉食動物也不敢隨意招惹它們,它就是人們熟悉的海洋霸主——鯊魚。
  • 深海神秘的古老鯊魚,體長不輸於大白鯊,但科學家知之甚少!
    要知道那時的地球還沒有有牙齒的動物,鯊魚那10天就能換一組牙齒的技能簡直「開怪了」,也是令其從底棲無脊椎動物慢慢演化成現代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原因之一。當然中間上位的辛酸曲折就不說了,直到現在,依舊有部分鯊魚品種保留了其祖先底棲物種「不拋頭露臉」的習慣,悠然在深海中遊蕩。
  • 科學家能復活恐龍嗎?在琥珀中的蚊子真的是使恐龍復活的方法嗎?
    科學家能使恐龍復活嗎?恐龍統治了地球1.4億多年,之後由於巨大的小行星撞擊而結束了統治。是否有可能將這些久違的爬行動物從死地帶回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博物館的恐龍研究員Susie Maidment蘇西博士解釋說,要恢復古老的爬行動物侏羅紀公園風格將是多麼困難。
  • 探險家驚見「史前巨鯊」比恐龍更古老
    2019年7月,美國海洋科學探險隊「OceanX」在巴哈馬海域,意外發現了1尾體型龐大的史前巨鯊——「灰六鰓鯊」(Bluntnose sixgill shark),並成功為它植入了標籤,還給它錄了影。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深海裡標記這種生物,他們成功創造了歷史。
  • 5種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個個都兇猛異常,其中一個是恐龍的祖先
    雖然有很大一部分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滅絕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曾在地球上出現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5種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個個都兇猛異常,其中一個是恐龍的祖先! 第一種:兔鱷
  • 中國發現迄今最古老帶毛四翼恐龍
    北京時間9月28日消息,據美國連線網站報導,始祖鳥生活於侏羅紀,同時有著鳥類及恐龍的特徵,以往被公認為是鳥類的祖先,從恐龍進化而來。然而,最近在中國的遼寧省發現了比始祖鳥還要更古老的有翅生物化石,有力地填補了恐龍與始祖鳥之間的進化空白。
  • 古老的鱷魚:生物大滅絕,恐龍淘汰,鱷魚為何成功存活下來?
    古老的鱷魚:生物大滅絕,恐龍淘汰,鱷魚為何成功存活下來?2001年11月,許多遊人湧向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地理學會總督的展廳,參觀正在這裡展出的一條巨大無比的古代鱷魚復原模型。它生活在大約1.12億年前尼日的大河深處,兇殘無比。根據它的頭骨構造和滿嘴粗大尖銳的牙齒,科學家們推測不僅河中的魚兒是它的食物,甚至中生代的霸王一一恐龍,也常常成為它「餐桌」上的美味。其實,帝王鱷還不算是最大的鱷魚,生存於美國晚白堊世的一種叫做恐鱷的鱷魚,體長達到15米,是已知鱷魚中的超級「巨人」。
  • 科學家猜測:它也許就是一隻恐龍
    它又是誰?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發現於19世紀的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但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表明: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始祖鳥之所以得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化石顯示,它有鋸齒狀的牙齒及和恐龍一樣的骨骼,這一點雖然與現代鳥類完全不同,但當時之所以把它稱為「鳥」,是因為化石顯示它長有羽毛。
  • 西班牙特魯埃爾省琥珀中發現恐龍羽毛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毛髮
    西班牙特魯埃爾省琥珀中發現恐龍羽毛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毛髮在其中一件中,科學家發現了恐龍的羽毛,而在另一件中,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的毛髮。《科學報告》 雜誌引述了相關記述。所發現的這些東西距今1.05億年和1.1億年前,相當於白堊紀早期。
  • 為什麼直到現在,科學家都還解釋不清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可見恐龍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實在是太長,那麼已經存在了這麼長時間的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為什麼直到現在,科學家都還解釋不清恐龍是怎麼滅絕的?而恐龍這種古老的生物在存在了約1.8億年後,似乎停止了進化演變,在與新興物種得競爭中,恐龍逐漸成為了被淘汰的那一批。
  •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原標題:   近日,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克裡斯蒂亞諾·達爾索薩在距羅馬40公裡的普萊內斯蒂尼山的一處石牆中挖掘出3塊恐龍化石,這一發現驚動了拉齊奧和南埃特魯裡亞文物保護局。
  • 這種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血液比黃金還貴,而如今幾乎瀕臨滅絕了
    人們都說恐龍是這個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如今要是想見到恐龍,不是在動畫片裡面那就是在博物館裡面看到的恐龍化石了。不過小妖最近上網的時候,就發現了這種比恐龍還要古老的一種生物,不過現在幾乎瀕臨滅絕了,你能猜到這是什麼生物嗎?
  • 長脖子的除了長頸鹿還有它,恐龍中的「大高個」
    蜥腳類恐龍興起於侏羅紀中晚期,在白堊紀的時候,蜥腳類恐龍已經完成了多次進化,成為當時成功的陸生食草恐龍。蜥腳類恐龍族群新蜥腳類恐龍又細分為兩個主要的支線,分為梁龍超科和大鼻龍類。在這些恐龍中,只有大鼻龍類有支類存活到早期和晚期白堊紀,這些龍是圓頂形龍和巨龍的成員。大鼻龍因為頭骨上鼻部的開口大過眼部而區別於別的蜥腳類恐龍。和梁龍科相比,大鼻龍基本都更大、更高、更壯。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恐龍羽毛,我們印象中恐龍,或從開始就是錯的
    ,相信很多人都停留在侏羅紀公園的電影中,畢竟這些科幻電影中的恐龍都是沒有羽毛存在的。  而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的羽毛。  原來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發現了大量的琥珀,而這裡的琥珀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他們大多形成於9,000萬年前。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6種被人類殺死的古老生物,恐龍魚上榜,最後一種有近5千年歷史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大自然在億萬年的生物演變過程中,誕生出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物種,這些物種有的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而有的則從古老的年代一直生活到今天。
  • 海中「變色龍」
    說起會變色的動物,你一定會想起變色龍。變色龍能夠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身體的顏色。但是,變化身體的顏色這個本事不是變色龍的專屬,海洋裡也有很多動物掌握了這個本領,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會變色的傢伙都是誰?蝴蝶魚蝴蝶魚是海洋中的變色高手,具有很強的偽裝能力。它們豔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蝴蝶魚的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
  • 最古老的「彈弓舌」
    基於化石發現地點的晶體輻射定年法測定結果,科學家最終將其判定為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古老變色龍。然而,倫敦大學學院脊椎動物形態學和古生物學教授、阿爾比大學專家Susan Evans讀到這份研究報告時,立刻認出了這一標本——它根本不是變色龍。Evans隨即發郵件給Daza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在寶石學家Peretti的幫助下,Daza立馬對化石進行了重新整理、分析。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對恐龍形象的定義,人類有一些先入為主了,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當中,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恐龍形象,這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們的心中,認為恐龍就是長這個樣子的,如果在電影裡面所刻畫的恐龍形象,是像鳥類一樣又有翅膀或者像魚類一樣擁有鱗片的生物,我們會認為恐龍是長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