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尼採發了瘋?孤獨?不被人理解?或正如你我一樣

2021-01-10 陽光大暖男lgy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常常有人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孤獨。有的只是擅長將自己隱藏在人群裡罷了,當夜幕降臨,卸下了防備和虛偽的面具之後,孤獨也將悄然而至。

很多人總是將寂寞和孤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相混淆。寂寞多是被迫的,有個人陪伴或許就能輕易地解決吧!正如新海誠名作《秒速五釐米》在片尾曲的歌詞裡這樣寫到:

如果只是寂寞了的話,是誰都無所謂對吧!

說的那麼果斷,簡直讓人難以接受,然而事實不正如此嗎?

而孤獨卻要複雜得多,是你選擇了它,無論你如何努力的嘗試融入人群,盡力的將自己變成一個社交能手也無法消除一絲一毫。它就像溶入在血液裡一樣,成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被掩蓋被隱藏,但是卻無法消除。

我們這一代是迷茫的一代,但也是孤獨的一代。你是否一遍遍的刷新著朋友圈,儘管同樣的事情剛剛做過,一直重複地忍受著像詛咒一樣的孤獨。社交網絡的出現使信息的交流變得更加便捷,然而卻無法將那遙不可卻的心靈之間的距離拉近那怕一絲一毫。在這個朋友圈裡,每個人似乎的過的很愜意很忙碌,遊玩、聚餐、戀愛,似乎就只有自己過的很孤獨。在這個朋友圈隱藏著最孤獨的人,他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運動,一個人學習。

尼採是19世紀末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上帝死了」「重估一切價值」等驚世之論就出自他的口,「超人意志」是他為人類找到新的生存價值。尼採是一個極度孤獨的人,一生也不被人理解,他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發表之後,他將此書寄給了他僅有的幾位「朋友」,得到的卻是不被理解的嘲笑。他就像梵谷一樣,生前才華橫溢卻不被人理解和賞識。

尼採的一生是孤獨的。他沒有任何朋友,一生都在躲避世人,與他為伴的只有他的黑暗和那奇怪的哲學。他就像赫爾曼·黑塞小說《漂泊的靈魂》裡的主角克努爾普一樣,在他精神失常的10年間,他背井離鄉,到處流浪,似乎在尋找一種從未找到的東西。

在義大利米蘭,他曾邂逅並愛上一位可愛的姑娘,然而向她求婚時卻遭到了拒絕。此前他也曾談過幾次戀愛,但均已失敗告終。失戀的打擊甚至使他對女人產生了仇視心理。

1889年,在義大利都靈,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採據說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夫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即使是在精神錯亂中,在鋼琴上即興彈奏幾個小時也會使他感到莫大的快樂。正如他所言:「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種錯誤」

健全時,他從未享受過寧靜安詳,現在卻有了,仿佛是上帝憐惜他才讓他發了瘋。

有一次,他發現妹妹在哭,卻不明白她為何落淚,便問道:「伊莉莎白!你哭什麼?咱們不是過得很幸福嗎?」在一個場合他聽見有人在談論書籍,他蒼白的臉上頓時神採飛揚:「書!我也寫過一些書」但這一絲轉瞬即逝。

他說出了別人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敢說的真理,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代價。

毫無疑問,尼採思維太過活躍,因而過早的衰竭。他與時代抗爭,結果心理失去了平衡。

1900年,在新世界的門檻裡,尼採撒手人寰,終年56歲。在尼採面前,人們的虛榮、鄙俗、偽善、平庸的一面被毫不留情的剝落,人們不得不面對人性中被掩蓋已久、被壓抑已久的最深刻的東西——權力意志,無論你是去極力否定還是勇敢的承認它,你都會感到內心的震顫,這就是尼採哲學的魅力與威力所在。

人們是對的,沒有人不孤獨,正如你我一樣。

相關焦點

  • 尼採為何瘋?只因擁抱了一匹馬,他的病歷單是我看過最窩心的!
    尼採一生孤獨寂寞,是一個不是被大眾認可的人。他在世時候說「我說的話,是說給兩百多年後的人聽的。」整個尼採的年代,沒有人理解他的,尼採的晚年是在山中度過的,他在寫文學哲學的時候,在寫哲學文章的時候,他說「我希望我在寫文學著作的時候,在寫哲學文學的時候,我希望我的腳下有泥土,我希望我的頭頂有藍天,所以他的哲學著作是在深山老林中進行的。很多人說尼採瘋了,他是怎麼瘋的,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可愛又可悲的故事。
  •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德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作曲家、文化評論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採有句關於朋友的名言很是「霸氣」,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與他為敵,他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
  • 精神錯亂的尼採:「咱瘋怎麼了,快樂就完事了。」
    你怎麼看待藝術家、哲學家等學者的精神疾病?評論聊聊吧!哲學家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有點精神病?比如抑鬱症、焦慮症、人格分裂之類的?這是大眾對哲學家的理解,當然也是一種誤解。不止是哲學家,我們所熟知的偉大天才畫家梵谷,晚年也被抑鬱症折磨。
  • 坤鵬論:不瘋魔,不尼採
    「世界就處在這樣永恆的行為運動中,所有人的所有行為,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存在下來,因而以這種方式,我們獲得了永生」;「閉上你喋喋不休的嘴,去行動吧,這才是為你贏得信賴的捷徑」;「一些有才能的人卻做不出什麼成就,因為他們不相信時間,總以為一些等待是荒廢時光。
  • 豆瓣8.8《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一本受崔健等人熱捧的哲學書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將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包括初識尼採的感受,尼採哲學產生的背景以及我從尼採哲學中收穫的啟示。麻木的生活需要雞湯的刺激,而偉大的思想家用一生的孤獨尋得的真知灼見,更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尼採並非只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更是一個需要理解,需要愛的普通人之前,提起尼採,第一感覺就是他離普通人太遠了。他是高深的思想家,偉大的詩人。
  • 哲人尼採天才與瘋子
    ——《悲劇的誕生》「我的最偉大的經歷是一種痊癒。華格納純粹是我的疾病。」——《華格納事件》尼採身上充滿了衝突和矛盾:日神與酒神、天才與瘋子、《悲劇的誕生》與《華格納事件》……而正是這些衝突,更吸引人們走近尼採,理解尼採其人傳奇的一生。
  • 尼採名言警句55則
    ——尼採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48、要真正體驗生命,你必須站在生命之上。49、常常談論自己的人,往往只是為了隱藏自己。 ——尼採 《善惡的彼岸》50、沒有真理,只有解釋。51、當心!他一沉思,就立即準備好了一個謊言。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看看本章的標題《我想和光跑得一樣快》你能想到什麼?法國哲學家薩特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是存在主義的基本原則。薩特認為,人與物不同,事物或器具的特質可以被預先確定,它們的本質先於其存在,這種存在被他成為自在存在:人的存在則表現為種種可能性,經領會、籌劃、選擇獲得本身的規定性,這種叫自為存在。他認為存在先於本質。
  • 尼採名言警句45則
    15、一個偉大的人往往受到排擠、壓抑、甚至被人斥為譁眾取寵而陷於孤獨中。16、凡是不願意看別人長處的人,總是一眼就看到別人不如自己之處。21、人與人之間是應當保持一定距離的,這是每個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間。一個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間。你剛好要獨自體驗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門敲響了,那班同情者絡繹不絕的到來,把你連同你的痛苦淹沒在同情的吵鬧聲之中!
  • 經典永不褪色,尼採經典語錄賞析
    不妨通過閱讀尼採的語錄,激發生命的力量。「不連貫的神經質行為都與偉大的激情毫無共同之處;偉大的激情在人心深處靜靜地燃燒,吸光了人身上的全部光和熱,使他外表看上去平靜而冷漠。」這應該是對孤獨內斂的人最好的讚揚了。在各種聚會上都激情四射,全力表現自己價值的人,無法忍受一個人的孤獨,是真正的孤獨之人。享受孤獨的人最有魅力。「對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險。」
  • 最偉大的反對者——尼採
    然而,自1876年以後,尼採就用視若無物的方式嘲諷華格納,在《人性,太人性》一書中,華格納完全沒有出現過,相反,尼採在書中熱情讚頌法國人而斥責德國人的習性,所有這些似乎都在有意激怒華格納。當然,尼採還是通過多種途徑宣洩自己對老友的失望和不滿,《華格納事件》就是這些情緒的集中流露,但這本書完全成稿是在1888年底,幾天以後,尼採就瘋了。
  • 尼採經典語錄大全,讀完一生受益!
    ——尼採2. 也許你感覺自己的努力總是徒勞無功,但不必懷疑,你每天都離頂點更進一步。今天的你離頂點還遙遙無期。但你通過今天的努力,積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尼採3.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4.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天才的激情與感悟》5.
  • 尼採的18句名言,閃電一般照亮了人生!
    ——尼採 4、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認為那些跳舞的人瘋了。——尼採 5、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 "You have your way. I have my way.
  • 張巍卓評《尼採與布克哈特》|一位社會學家的文藝復興
    對此,馬丁揀取的一段出自布克哈特的信件文字,特別恰當地解釋了什麼是後者體會到的「快樂」:「快樂意味著,感到自己與某個恰好理解的歷史部分有關,這個歷史部分恰好有某種獨特的東西要告訴自己。」布克哈特和尼採的人生證明:為了體會到真正的生存感,人註定要摒棄基於自我保全的全部現代設定,甚至不惜為此去過孤獨以至於危險的生活。就此而言,他們統統是叔本華的痛苦意志的踐行者。馬丁對二人孤獨感的人文意蘊的拿捏,很值得細細品味: 生活中的深切痛苦,由痛苦而獲知孤寂,是一種重要人生之特權和先決條件……這些東西讓人明白,這兩個孤獨的人終歸會走到一起。
  • 豆瓣8.3《鳥人》:人類孤獨的本質,是不被理解
    大多數人都只知道2014年一鏡到底的神作《鳥人》(艾瑪斯通版本),看過的人都表示看不懂,甚至有人表示這是一部致鬱電影,讓在低沉時的自己看過後越發低沉。然而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我們不難理解這部電影的主題,不難理解該片的口碑兩極分化的原因。電影圍繞兩個青年的成長和友誼,探討了孤獨這個永恆的話題。
  • 尼採誕辰|尼採在著作中如何談論女性
    2020年10月15日是尼採誕辰176周年。作為十九世紀德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文風深刻而又極具顛覆性,也往往發常人所不能發之語,「上帝死了」、「重估一切價值」等著名論斷影響深遠。其中,他關於女性的諸多論述也極富爭議性,許多表述都讓人覺得,尼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厭女者。那麼,從尼採的哲學著作中看,他如何理解女性?以及他對於女性的態度究竟如何?
  • 尼採哲學為什麼迷人?揭示了文明世界的謊言!
    是書中的科學並不快樂,因為此時的尼採討厭科學和所謂「科學人」,認為正是由蘇格拉底發起的科學風敗壞了希臘藝術文化,終於導致偉大的希臘悲劇藝術的突然死滅——尼採說跟其他藝術樣式不一樣,通常一種藝術樣式的終結總是漸漸衰落的,而希臘悲劇藝術卻是猝死的,說沒就沒了。
  • 尼採最霸氣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9個字,卻盪氣迴腸,令人佩服不已
    尼採被許多人公認為最可愛的老頭,因為他說了許多話,都讓人驚嘆不已,喜歡的不得了,有些自戀,有些輕狂,有些狂傲等等。還時常在心中默念過。甚至一度許多人還曾把尼採說過的話做自己的座右銘。尼採說過:「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還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但凡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變得更強大!」
  • 尼採關於女人的10句「狠毒」名言
    這個觀點得到許多人的贊同,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談到叔本華對女人的態度時,也是這麼認為。但是我實在想不出,為何尼採那麼輕視和討厭女人?本文在此引用的尼採關於女人的名言,僅供大家探討,不代表我同意尼採的觀點。你同意或者不同意尼採的觀點,可以評論留言。
  • 《尼採的心靈咒語2》啟發讀者從容應對命運變數
    1、基本信息  書 名:《尼採的心靈咒語2》  作 者: 尼採  類 別: 心理自助  上市日期:2013  尼採突然之間被現在的年輕人奉為神一樣的偶像,他的每一句話都成了當代青年人藉以消除困惑、安神定氣的心靈咒語。《尼採的心靈咒語》啟發讀者「怎麼想」,幫助讀者確立一個堅固世界觀;《尼採的心靈咒語2》則是啟發讀者「怎麼做」,幫助讀者踐行一種高效的方法論。  3、內容導讀:  尼採,他是一個瘋子嗎?一百多年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