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不滿《大太監》歪曲歷史:對小孩有很大影響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看煩了女人宮鬥,不如看看男人的後宮生存之道?昨晚播出大結局的TVB臺慶壓軸大戲《大太監》就以「男版《金枝欲孽》」的姿態收穫了好評,收視率一路高走。這部講述清朝最有權勢的太監李蓮英與慈禧太后主僕情的作品,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李蓮英形象,讓很多觀眾感慨這是對臭名昭著的歷史人物的 「洗白」,TVB為謀收視率,更有誤導觀眾、歪曲歷史的嫌疑。

  戲說顛覆,「李三好」被指誤導觀眾

  TVB宮廷劇素來以 「宮鬥」為亮點,大都講述的是善良的女子如何在陰謀重重的宮廷中成長,找到生路。而 《大太監》卻另闢蹊徑,將視角對準了以往鮮少著墨的太監群體,噱頭、賣點都比一般宮鬥要多出許多。

  不過, 《大太監》中表現的 「太監成長史」走的是TVB的老套路,主人公必然不是奸角,因此,黎耀祥扮演的李蓮英與歷史上那個陰險歹毒的反面人物完全不同,成了個深謀遠慮的老好人,幾乎與 《宮心計》中的 「劉三好」有得一拼:他謹小慎微、忠心事主,甚至不求上位,無論是對主子,還是對身邊的太監、宮女,他都有情有義。

  除了李蓮英外,劇中大量人物也都被顛覆。慈禧被塑造成了個鞠躬盡瘁的 「聖母」,她出於對國家的關切,不肯對同治放權。而慈安則成了個偏執的毒婦,甚至設計下圈套讓慈禧中招。另外,另一位著名太監安德海的經歷也被改寫,編劇還不忘澄清野史中他與慈禧有染的傳聞,將之刻畫成一個可憐、可悲但忠心耿耿的太監。

  如此顛覆,讓該劇在播出期間也接連遭到觀眾投訴,大部分觀眾都認為,李蓮英的形象被塑造得過分美好,與史實不同。而很多內地觀眾在網絡收看時也對如此戲說表示不滿: 「TVB編劇歷史知識不及格吧? 《大太監》的戲說很可能誤導青少年,把李蓮英這種大奸大惡的人拍得那麼英勇,是非顛倒。」

  對此,黎耀祥在受訪時表示,他無心為李蓮英翻案,只是想演出他由忠變奸的心態歷程, 「歷史只記載事情,但沒有記載人的感情。我演的李蓮英不是想去改變歷史,但會提出一些問題,反思一些被表面掩蓋的東西。」而監製羅永賢則稱,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李蓮英好壞參半,這部戲寫的也只是他的前半生, 「我們採取一個人的成長角度去看李蓮英。不是為他平反,也不是要顛覆歷史,只是為這段留白的歷史填寫一點東西。」

  穿幫多多,太監不娘臺詞亂套

  有顛覆,自然有穿幫。開播後,《大太監》也在很多細節上遭到批評。比如李蓮英原名李進喜,「蓮英」這個名字是慈禧太后後來賜給他的,而劇中黎耀祥一出場就被眾人喚作「李蓮英」,顯然與事實不符。不僅如此,演員的年齡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也有出入,李蓮英到慈禧身邊時才16歲,而黎耀祥演繹的已十足是個久經沙場的「宮中老人」形象,讓人覺得難以信服。此外,慈禧和慈安互叫「東太后」、「西太后」的臺詞也受到批評,「編劇沒文化真可怕,誤導觀眾,對小孩有很大影響。 」

  當然,更受爭議的還有黎耀祥、曹永廉、黃浩然、陳正邦、蕭正楠扮演的五位 「太監」明顯都男人味十足,和傳統意義上「娘娘腔」完全不同,讓很多觀眾吐槽他們實在 「太MAN」。也是因為這樣,黃浩然扮演的姚雙喜與陳茵薇扮演的和碩公主相戀的情節讓很多觀眾不能接受,兩人私奔,在御藥房治病等情節更被認為是天方夜譚。

  對於太監不再 「娘娘腔」的原因,監製羅永賢認為,說太監 「娘娘腔」是以往電影和電視劇的塑造,但其實太監可能也有不同的性格,表現手法自然要有所不同, 「如果一部30多集以太監為主角的電視劇,全是一班娘娘腔,我覺得觀眾也很難接受吧?」

  值得玩味的是,同樣是戲說,劇中鮮少 「穿幫」的 《甄嬛傳》此前在香港播出卻並不火熱。無論是比場面、道具、禮儀,還是比情節、心計、內涵, 《甄嬛傳》可能都較 《大太監》勝出許多,但卻輸在了不夠 「重口味」。一句話,史實並不是TVB所關注的,重口味的 「野史傳說+家庭爭鬥+個人成長」模式才是他們擅長的,監製羅永賢的話更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大太監》其實就是一場 『溏心風暴』,都是寫大媽、小媽、兒子,看這兩個女人如何跟一大幫豺狼野獸鬥。」

  演技取勝,五片綠葉熬出頭

  儘管在劇本和人物設定上備受詬病,但在看慣女人的爾虞我詐之後,《大太監》「兄弟闖宮廷」的故事模式徵服了不少觀眾的心。在很多觀眾看來,雖說黎耀祥、曹永廉、黃浩然、黃國邦、蕭正楠演繹的是「太監」,但他們也演出了很多普通人的困境:你可能像李蓮英一樣,有沉重的家庭負擔,有讓你如履薄冰的上司;你可能和彭三順一樣,有個恨鐵不成鋼的親人;你還可能像安德海、姚雙喜一樣,有想愛卻沒能力愛的戀人……

  有趣的是,這五人幾乎都是從 「萬年綠葉」熬出的頭:黎耀祥從1986年進入TVB,一直到2010年 《巾幗梟雄》,才終於吐氣揚眉成為視帝,之後連莊,成了TVB不可缺少的臺柱子。扮演「彭三順」的陳國邦也是入行23年,演了23年配角,這回他的角色十分討喜,也讓他順利成為最佳男配角的有力競爭者。「娃娃臉安德海」的扮演者曹永廉其實已經48歲,連他自己也感慨在TVB最重要的就是要「等」,他也是到《大太監》才終於開竅。 「姚雙喜」黃浩然早年闖蕩電影圈,也曾演過主角,但兜兜轉轉卻始終不如意,這兩年轉投TVB後也是從小角色演起。而「凌天壽」蕭正楠原本是偶像歌手,曾經因為說錯話遭到封殺打壓長達6年,直到2008年籤TVB拍戲才稍微有些起色。

  除此之外,「慈禧」米雪,「慈安」邵美琪,反派太監「陳福」嶽華,乃至於「恭親王」張國強等等都是TVB的當家戲骨,再加上胡定欣、李詩韻、陳茵薇等小生花旦,也構成了《大太監》強大的演員陣容。戲骨們集結PK,幾乎人人都有細膩動情的好表演,吸引觀眾自然不在話下。

  ◎幕後趣聞

  成語太多,演員很抓狂

  TVB宮廷劇的臺詞素來容易為人所詬病,但這回《大太監》的對白卻力求返古,成語連篇,讓很多演員不得不痛苦地死記硬背。比如在第9集中,米雪扮演的慈禧怒批自己的弟弟桂祥,一段口諭用了十六七個成語,氣勢驚人。米雪自己回憶就笑言,拍攝前要不停地翻字典,「真的很多四字詞,好在監製早早把劇本給我,讓我可以提前做功課。我全靠死記硬背而已,不過我流利地講出來真的好有成就感。」而邵美琪也透露,拍這部戲時演員們都格外安靜,「原來個個都在不停地做功課、記發音。 」

  記者 曾索狄

相關焦點

  • 評論: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 「永遠是零」
    評論: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 「永遠是零」     當地時間1月21日,日本東京,美國參議員魯比奧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永遠是零」  作者 劉旭 刁海洋  1月27日是聯合國規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以緬懷二戰中遭大屠殺的遇難者。從媒體資料來看,日本官方當天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
  • 明代的大太監是什麼樣?電視《大明王朝1566》劇給了我們答案
    這也正常,有幾個真不咋地,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比如這個——王振英宗朱祁鎮的心腹太監,他其實沒有那麼可惡,充其量是吹了低劣的耳邊風,相當於一個豬隊友。但這個就不一樣了——魏忠賢這可是一個霍亂朝綱的太監,幾乎稱得上是太監之王,已經到了把持朝綱的地步,致使閹黨橫行,忠臣無辜冤死。
  • 綠營歪曲228事件真相意欲何為
    林文漪同時指出,當前,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更有極少數人篡改歪曲228事件的歷史真相,這些極端的言行,最終損害的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長期以來,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歪曲228事件的歷史事實,挑撥省籍矛盾,撕裂臺灣族群,製造社會對立,為開展「臺獨」分裂活動張目,背後用心十分卑劣。
  • 掌印大太監到底是幾品官,為何六部尚書都得畢恭畢敬?
    在明朝的歷史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些二三品的朝廷大員,對司禮監太監們畢恭畢敬。按照明朝的官員制度,三品官已經是副部級幹部,為何要對司禮監太監畢恭畢敬呢。其實,在明朝的皇宮中,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力非常大,不能只看具體的品級。在明朝建立的初期,由於皇帝比較強勢,太監和官員們的權力都不算很大。
  • 歷史解密:集榮寵於一身的大太監李蓮英秘史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李蓮英,又是怎樣的呢?    初入皇宮  李蓮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有人明確說,他是今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甲村人。根據其墓志銘記載,他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歲入宮。清宮檔案也證明,他的確是在鹹豐七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但年齡是13歲。
  • 大太監李蓮英墓中有什麼陪葬品?朝冠上的帽正便是價值四萬兩白銀
    李蓮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太監。 李蓮英的父親,是個修鞋匠,生育有五個兒子。 但是修鞋的收入十分低微,不足以供養五個孩子。 於是李蓮英便是選擇當了太監。
  • 10部被指控歪曲事實的大型紀錄片
    紀錄片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屬於我們的世界,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了亞文化,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些社會現象正以不同方式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不幸的是,對於那些尋找事實真相的人來說,沒有偏見的紀錄片是很少見的。製片方的個人立場往往在決定影片的發展方向,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主動歪曲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10部被指責歪曲事實的紀錄片。
  • 觀眾不滿《橘子紅了》悲慘結局
    觀眾不滿《橘子紅了》悲慘結局2002年02月27日09:27:36  王瀟 劉蓉   昨晚,《橘子紅了》上演悲情大結局:耀輝與嫻雅走進了婚禮教堂,秀禾難產大出血平靜離去……出人意料的是,這一結局引起觀眾特別是女觀眾的強烈反應,一蓉城女觀眾知道這一結局後,將臉埋在被子裡大哭一場:秀禾怎麼就死了呢,她那麼年輕,那麼漂亮,那麼善良,她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啊
  • 夢見抱小孩,有什麼暗示?對生活是否有影響?
    不過根據周公解夢可知,對於夢見小孩有不同的預示解析。因為夢見小孩的做夢者身份不同,夢見小孩的場景也不同,所以對做夢者產生的影響,以及預示也不同。那麼不同的人夢見抱小孩,有什麼預示呢?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呢?夢見抱小孩的預示解析夢見自己在抱一個可愛的小孩,預示近期的你脾氣過於急躁,可能會與一些人發生爭執。同時也暗示你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與情緒,儘量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 川美教授畫小鳥賣出82萬,被人質疑是小孩水平,專家:這是藝術
    在畫的種類上,國畫是不可忽視的一類,這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畫作,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國畫畫家,甚至一提到某一種動物、人物或者是植物,就會想起某個畫家,就像顧愷之的人物、鄭板橋的竹子、齊白石的蝦和張大千的山水,這些畫都是國畫精粹、國之珍寶。
  • 「軍艦島」這座「地獄島」黑歷史被揭開 日韓關係將受影響?
    「軍艦島」這座「地獄島」黑歷史被揭開 日韓關係將受影響?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26日,影片《軍艦島》在韓國首映。  影片火爆 創造多個票房紀錄  軍艦島——這段充滿血淚的歷史,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隨著電影的拍攝以及上映,再度引發人們的關注。從影院走出來的韓國觀眾,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26日的統計數據,《軍艦島》在上映之前,訂票人數就已經高達59.46萬,預售比高達70.1%。
  • 日本平成最後最強的爛作《動物朋友2》,刷新觀眾厭惡歷史記錄!
    原本《動物朋友》第一季TV動畫可是紅極一時,但是當今年1月開播第二季時,在N站的評價不斷下滑,如今隨著《動物朋友2》最終話播放後,頓時慘被觀眾們噓爆,超越《遊戲王ARC-V》正式成為了「平成最後最強的爛作」!
  • 明朝大太監劉瑾劉公公,凌遲真的割了3357刀
    明朝的時候,有位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劉瑾,自稱「立皇帝」,家藏偽玉璽,抄家沒收的財富基本上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後下令凌遲處死,結果用了三天時間,割了3357刀,中間劉謹劉公公居然吃了幾碗粥。凌遲的工具是一籃用布蓋著的不同規格的刀,劊子手盲抽,不同的刀在不同部位下手,當然提前打點好,他會裝作無意抽出刺心臟的刀,早點了結。
  • 兒童GPS定位器對小孩有影響嗎?
    近年兒童GPS定位器在網上銷售的特別火熱,在電商平臺搜索兒童定位器這類關鍵詞,會有成千上萬條產品信息,價格從幾十到上千元不等,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兒童GPS定位器會不會影響孩子健康呢?首先要明確表達的是,兒童GPS定位器不會影響孩子健康。
  • 臺男星沈玉琳表演時開黃腔 引現場觀眾不滿
    但現場及電視機前有不少球迷是全家大小同樂,沈玉琳滿口都是講十粒、看A片、夢遺等黃色笑話,引發家長觀眾群起不滿,在Lamigo官方臉書留言抱轟。許多家長認為沈玉琳的言論和新歌,並不適合出現在闔家同樂的現場,甚至把低級當有趣,強烈呼籲球團別再邀請他來。
  • 風水對運勢影響很大,房子大門更是重要,大門風水要注意什麼?
    因此,漢語裡的「門庭若市」即是形容生意興隆,而用「門可羅雀」來形容生意蕭條冷落,可見大門的風水好壞,直接影響居住或使用者的運勢。中國傳統風水學理論把大門視為納氣之口是有原因的,因為門是人每天進出的必經要道,也表徵著屋宅興衰,更是風水之氣的進出之路。一般情況下,一個設計得好、符合風水原則的大門,通常可以順暢地引入大自然能量,促進居住者或使用者在健康、事業和財運等方面的進步。
  • 領養小孩程序是什麼樣的?領養小孩需要的條件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領養小孩的家庭數目也在不斷增加。那麼,領養小孩程序是什麼樣的?領養小孩需要的條件有哪些?四川上浩律師事務所蔡靜律師解析。哪些人可以被收養?《收養法》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可以被人收養為養子女:(一)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不滿十四周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尚不足,只依附於有撫養能力的人的撫養才能正常健康成長。不滿十四周歲,年齡尚幼,易於消除與其親生父母之間的親情,與收養人建立較為穩定的擬制血親關係。
  • 這部《糟糕歷史》所講述的歷史,真的很糟糕
    該事件引發了在澳華人的普遍不滿。目前,當地華人社區及組織已經向澳大利亞ABC電視臺提出交涉,要求下架節目,並發表正式聲明進行道歉及說明。 而這檔成為眾矢之的的節目,名叫《糟糕歷史》(Horrible Histories)。
  • 《權力的遊戲》雪諾和冰原狼潦草告別,引觀眾不滿,導演如此回應
    導語:《權力的遊戲》雪諾和冰原狼潦草告別,引觀眾不滿,導演如此回應文:隆冬強我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最新資訊消息的娛樂小編,在茫茫人海中,你們點進來就是緣,小編在這裡就謝謝大家了,希望大家在忙碌的一天中,可以通過小編的文章
  • 《美食總動員》詆毀「夫妻肺片」 成都觀眾不滿
    不過,讓本地觀眾大吃一驚的是,「小鼠大廚」端出的第一道大餐居然是——成都名小吃夫妻肺片。而配合這盤美味的臺詞是男主角的一段「詆毀」之語:「為什麼這個菜的名字這麼難聽,為什麼要叫夫妻肺片呢?這會讓人聯想到肺炎、肺結核和肺癌。」現場就有不少觀眾質疑片中的這段臺詞砸了成都小吃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