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巨頭雀巢上月對外透露,其在華寵物食品業務迎來高速增長期。近年來,隨著「寵物經濟」的崛起,也帶動了寵物食品市場的快速增長。產業發展時間短、空間巨大,使得雀巢、通用磨坊等為代表的食品企業紛紛加大在寵物食品市場的布局。
市民願為寵物花錢
今年8月,狗民網鈴鐺寵物攜手亞寵展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比2017年(1340億元)增長27%。同時報告顯示,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寵物主人們在寵物消費方面「絕不手軟」。經過測算,2018年貓狗人均單只年消費金額5016元,相比2017年增長15%。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在自家寵物(貓咪)的飼養上,每個月花費將近200元,如果收入再寬裕一些,還會加大在寵物身上的消費,比如買更好、更貴的寵物食品。
作為寵物市場體量最大的子行業,寵物食品近兩年也迎來高速增長期。GfK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約為30億美元。2016年美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是中國的近20倍,僅一年時間,兩者市場規模差距已經縮減至10倍以內。由此可見,中國寵物食品市場增長迅猛,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純天然」產品興起
據悉,寵物食品包括寵物主糧、寵物零食、寵物保健品三大品類。其中,寵物主糧的消費佔比最大。歐睿諮詢數據顯示,國內不到10%的寵物食用寵物專用糧,未來寵物專用糧的市場有較大提升空間。
記者走訪農林下路永旺超市發現,超市專門開闢了售賣貓狗糧的區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較熱銷的有寶路、偉嘉、伊納寶等品牌。大容量裝價格多為40~50元,而小容量的產品價格則為4.5~12元。記者在淘寶見到,以貓糧為例,同樣10斤的貓糧,不同品牌售價從29~400元不等,價格差距較大,在功能上也有不同,有去毛球貓糧,提高免疫與幫助消化等。另外,針對不同品種的貓,也有推出不同類型的貓糧,比如有針對咖菲貓、波斯貓、短毛貓等不同品種的貓糧。
記者注意到,大多數寵物食品的原料都會標註為深海魚、雞肉、低鹽鮮魚等「純天然」原料。根據英敏特市場調研報告,「純天然」的產品宣稱已經成為產品安全的公認標籤。2017年的亞洲寵物食品市場,約有五分之一的新產品選用了「無添加、無防腐劑」的宣稱字樣。英敏特預測在未來亞洲市場,這一宣稱將會越來越多出現在包裝袋上並成為一個標準,就如同現今的歐洲市場,有超過42%的寵物食品和零食選用了「無添加劑」的宣稱。
食品巨頭加快布局
寵物食品行業蘊藏的商機使得食品行業巨頭們動作不斷。2017年12月,新希望集團完成對澳洲寵物食品公司——澳洲真誠愛寵公司的收購,交易額折合人民幣在50億元以上。實際上,早在2015年,新希望集團旗下草根知本投資了國內領先的寵物電商平臺「樂寵」,2017年又成立了貓寧寵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2月,通用磨坊宣布將以大約80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Blue Buffalo Pet Products,標誌著通用磨坊進入寵物食品行業,這也將幫助該公司抵消包裝食品行業激烈的競爭。
在國內寵物食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雀巢去年就將寵物食品劃分為集團四大核心業務之一,今年以來更是實現高增長。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mart Path的數據,截至2018年8月的過去12個月裡,雀巢普瑞納旗下的高端貓糧品牌珍致幾乎每個月的有機增長率都超過三位數。目前,雀巢中國的寵物食品業務旗下擁有冠能、珍致、康多樂、喜躍、絲倍亮、妙多樂等品牌,覆蓋了狗糧和貓糧產品。
專家聲音
國產寵物食品
知名度正在打響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寵物食品大多為外資品牌,比如較早進入中國的老品牌寶路等。從2015年至今,國內的寵物市場呈現幾何級的增長,品牌逐漸增多,尤其以國產寵物食品品牌增長為主,其質量也越來越高。與瑪氏、雀巢、皇家、真誠愛寵等知名寵物食品企業相比,國內寵物食品企業品牌的認可度未算特別高,但是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寵物食品行業也陸續湧現出了一批像中寵股份、路斯股份、佩蒂股份、乖寶集團等具備競爭實力和知名度的生產企業。而為了拓展自身的盈利增長空間,這些企業開始注重自身品牌效應的建立和國際客戶資源的積累。比如,中寵股份已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註冊了「Wanpy」、「Jerky Time」、「Dr.Hao」等商標,並在美國、加拿大成立了子公司生產寵物零食,以進一步提高自主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朱丹蓬建議,對於國產寵物食品品牌而言,不妨多從三四線市場開始切入。「因為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對寵物食品已經有認知,但是消費開支不會太大,消費力較低,國產品牌可以把價格作為打造渠道與品牌的利器。」朱丹蓬說。
(文章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