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13歲考入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2021-01-09 騰訊網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家長都陷入了一種焦慮之中。有錢的家長在想盡辦法的讓自己的孩子顯得優秀,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境略差的家長則儘可能的逼迫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儘量在學習上獲得優勢。

天才兒童可遇而不可求,可是在現在浮誇的社會當中,似乎人人都可以一睹神童的風採。報紙雜誌網絡媒體當中,鋪天蓋地是有關於神童的報導,學校也會盡力在孩子們當中選出一個優秀者,並將其塑造神童,以此來誇耀學校教育的成果。

可事實往往出乎意料,以往被鋪天蓋地宣傳的神童,在進入高中或者大學之後,他們就會變得籍籍無名。還沒有看見為全人類做出的貢獻,這些神童們恐怕早就已經隕落。我國曾經有一位少年天才,13歲就進入大學,他是誰呢?

他就是魏永康,從小到大,魏永康一直都是別人眼中的天才。他所有的成就都是自己的母親一手塑造出來。可惜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魏永康雖然在學習上非常的出色,可在生活上卻異常差勁,他的人生也因此跌入深淵。

一、天才少年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他的父親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並留下了傷病,回國之後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母親則是一家百貨公司的工人,在當時那樣的困境裡,魏永康成為了父母眼中唯一的希望。

為了讓魏永康早日成才,他的母親在很小的時候就提到制定了一全套的計劃。在其他的小朋友還在跟著父母牙牙學語的時候,魏永康就已經可以背誦古詩。可以想像的到,在培養魏永康這件事情上,他的母親究竟花費了多少的心血。

魏永康也確實不負他母親的期望,這也是他「神童」名稱的由來。兩歲的時候魏永康就已經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這使得他可以做一些基礎的閱讀。4歲的時候魏永康已經掌握了初中的課程,小學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毫無用處的過程,他接連跳幾級,8歲時就進入到縣重點中學讀書。

這幾乎是現在每一位神童的宣傳模板,要是哪位神童小時候不認識字,不可以背古詩,那他幾乎沒有資格被稱之為神童。很多父母都會過早的讓孩子去讀書識字,仿佛只有這樣才是真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不得不說的是,魏永康也確實非常的聰明。雖然他小學跳級,可他在中學的成績從來都沒有拉過跨,一直都是名列前茅。13歲的時候就成功的考入中科院,這在當時被傳為奇聞。

13歲考入大學,魏永康很快就受到了眾人的關注,她的母親也因此受到了多家媒體的採訪。在鏡頭面前,魏永康的母親絲毫沒有任何的掩飾,她表現出一種對魏永康的自豪,同時也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的有信心。

正當社會在為魏永康這樣的神童而感到開心的時候,魏永康卻無法碩士畢業,並被中科院勸退。一時之間,社會議論紛紛。曾經的天才兒童,現在卻被人們冷眼相對。魏永康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二、天才的隕落

13歲進入大學,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他比同齡人要早了整整5年,俗話說,讀書要趁早。這5年時間可以帶來巨大的不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魏永康將來一定可以打破非常多的記錄,將來在學術界揚名立萬不成問題。

可進入大學之後,魏永康在生活方面的問題很快就展現了出來。有一年冬天,一位穿著一件單薄上衣的少年在天安門行走,路人紛紛側目觀望。這位少年就是魏永康,他無法適應沒有母親照顧的生活,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

一直以來,很多學者都在批判中國的填鴨式教育。認為這種教育是對中國少年的摧殘,雖然可以給孩子們基礎知識,但卻無法讓他們應對之後的人生。魏永康成為了這樣一種論調的例子,他無法適應學校裡的生活,並最終被中科院勸退。

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的直接理由是「無法按時畢業」。由於一直都將心思撲在學習上,魏永康缺乏與人溝通與交流的經驗。在學習小學,初高中這樣的固定知識時,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可進入大學,要搞學術,閉門造車不會帶來任何的成就。

魏永康沒有辦法與自己的導師交流課題的選擇,沒有辦法與自己的同學們探討學習的收穫。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用自己的辦法在學術的大森林當中摸索,這樣的探索毫無成就,最終他的成績非常差勁。

甚至在提交畢業論文時,由於無人指導,魏永康有一門功課被直接繼承了0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哀的事情。中科院此時也是愛莫能助,按照學校相應的規章制度,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

究竟是什麼一手造就了魏永康的隕落呢?

根據魏永康母親的話,人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答案。由於他的父親臥病在床,魏永康的母親不得不將魏永康視為家中唯一的希望,他家魏永康當成了救命稻草,拼命的讓他學習。

在人生當中,魏永康接觸的最多的就是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對他影響最大。考入重點中學之後,魏永康的母親乾脆辭掉了所有的工作,全身心的陪著魏永康讀書。

有母親的陪伴,魏永康完全不用擔心任何的生活問題。他的母親會將全部的家務活都包攬在自己的身上,甚至於洗澡洗臉這樣的事情都有魏永康的母親一手操持。高中時他的母親甚至還給他餵飯,為的是讓他能夠不停歇的看書。

除了這些之外,魏永康的母親還不斷的給他灌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在魏永康的母親看來,所有的職業都無比的卑微,唯有讀書才是最正當的途徑。

所有的這些都給魏永康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隨著魏永康越長越大,這張網也就越縮越緊。魏永康的母親希望他將來能夠化繭成蝶,成為美麗的蝴蝶。可他卻親手給魏永康編織一張無法破解的網,魏永康只能在這網中苦苦掙扎。

在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之後,媒體報導又一次對魏永康和他的母親進行採訪。在鏡頭面前,魏永康的母親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悔恨,她不再為魏永康感到驕傲。

而且還說出了「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這樣狠心的話語。魏永康的悲劇人生由他的母親一手打造,最後的苦果也必須由兩人承擔。

總結

不論怎麼樣來看,讀書都確實是中國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實現階層跨越最公平的方式。可惜的是,有些家長實在是操之過急,甚至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對於孩子來說,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事情才能獲得成功。

小小年紀就能讀書識字並不代表將來一定能夠獲得想要的幸福,對於家長而言,既要給孩子相應的動力,同時也要給他們放鬆的機會,不能壓得太緊。魏永康的母親完全就是拔苗助長,如果魏永康能夠以正常的方式升學,相信他一定能夠取得應有的成績。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神童」魏永康:13歲讀大學17歲進中科院,母親為何恨不得他死了
    曾經以他為驕傲的母親,一度提到他就很失望,失望至極的時候甚至還感慨,恨不得他去死。重演的歷史悲劇讓人心痛,母親的憤怒之言讓人心驚,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神童少年這位現代版的方仲永名字叫做魏永康,出生於1983年6月,家住在湖南省華容縣。在三國演義中,華容縣是曹操的悲劇之所,曾一度臉面丟失殆盡,只能靠著哀求關公才能逃跑。
  • 10歲上大學,13歲讀研究生,逼迫父母買房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我想很多父母都不會買房吧,雖然當時房價比較低,但那時人們的工資水平並沒有現在收入高;然而就有位數學「小神童」以碩士畢業逼迫父母買房,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而8年過去,房價漲了四五倍,如今在網友看來,這位「神童」堪稱有「預知能力」;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分享中國小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買房的故事。
  • 他10歲高考,13歲讀研,16歲讀博,強迫父母北京買房,後來怎樣?
    說起神童,我們腦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幾個名字,五歲稱象的曹衝、七歲作詩的駱賓王、十二歲拜相的甘羅……在中國悠久的幾千年歷史當中,神童絕對不在少數。當然,到了新世紀,全國各地依舊有各種各樣的神童,他們往往十幾歲便能考上大學、成為碩士,是父母口中經常出現的"別人家的孩子"。
  • 3歲讀二年級13歲高考610分,神童是如何養成的?
    (文|歪媽) 九月,又到了各大高校開學的日子,13歲的趙晨焱和14歲的牛永恩站在了東南大學的門口,等待報到。 3歲半讀小學二年級,神童是怎麼養成的 趙晨焱今年剛滿13歲,出生於四川成都
  • 學生在校時的3個表現,看出他將來混得好不好
    不得不說,成績比較好的孩子,未來選擇的機會固然是比成績差的同學要多很多。但是說成績越好的孩子在未來混的越好這是不科學的。看下我們曾經的神童。「神童」魏永康曾名噪一時,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勸退了。魏永康母親認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讀書才有出息。
  •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從小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
    我與很多家長一樣,一直認為教育是在孩子的學業上努力。 但在我看到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演講後,想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魏永康4歲就已經完成了初中課程,13歲上名牌大學,17歲時進入了中科大物理研究所。
  • 那個9歲高考,10歲讀大學的天才少女,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塊遮羞布
    」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這是古人對神童的解釋,古人當中有不少人從小就表露出了神跡,孔子三歲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會了祭祀禮儀,王勃13歲寫出《滕王閣序》,白居易不到一歲就能識字……現代隨著孩子開智比較早,神童也是一茬接著一茬,中科大還有個少年班,裡面接收的全是神童,12、3歲考上中科大的人。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升級當父母以後都喜歡聽別人「誇孩子」,你家孩子是小神童,你家孩子真聰明,其實這本是客套話,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小神童」,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10歲出頭就考上大學,20出頭已經博士畢業的案例,那麼這些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4歲讀小學,6歲上高中,9歲大學畢業,這個神童不是一般的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個逆天的神童,4歲上小學,6歲讀高中,9歲大學畢業,而且上的大學可以和清華北大媲美。怎麼樣?夠逆天了吧?我9歲的時候,寫小學作業還費勁呢!
  • 美12歲神童智商170
    雅各布·巴內特據美國媒體25日報導,在美國有一名12歲的小男孩,他的智商比愛因斯坦還高,達到170。目前,他正在印第安納大學學習,導師們正安排他攻讀博士學位。一周學會微積分、代數和幾何這名「神童」名叫雅各布·巴內特。他在一個星期裡學會了微積分、代數和幾何等學科,還經常輔導自己的大學同學。現在,他開始著手挑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將其命名為「愛因斯坦相對論擴展版」。雅各布的母親克裡斯汀弄不清兒子到底是天才還是在胡說,於是將雅各布的學說錄像寄給了普林斯頓附近的高等研究院。
  • 中科院研究生遇害案兇手伏法,兇手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
    1月13日,華商報記者從被害人的代理律師姜麗萍處獲悉,「中科院學生遭高中同學殺害案」被告人周凱旋在1月13日被執行死刑。被害人謝雕媽媽告訴記者,1月13日下午接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的電話,法官告知被告人周凱旋已經被執行死刑。
  • 記者赴中國人民大學探訪雲南「神童」許恆瑞的大學生活
    年僅11歲就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今年參加高考的雲南彌勒少年許恆瑞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他究竟是什麼性格?同學們如何看待這個「天才少年」?日前,本報記者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想探訪剛剛入學的雲南彌勒「天才少年」——許恆瑞。   看看我對他的印象   經過連續兩天的接觸,在我看來,許恆瑞,是一個皮膚白皙、戴眼鏡,身高1米3左右,乾淨整潔、熱愛學習,但很怕生、滿臉稚氣的天真小男孩。
  • 9歲高考落榜,10歲高分上大學,被稱為「神童」的河南女孩現狀如何
    所謂神童指的就是那些天資聰穎的兒童,古今中外這樣的孩子雖然不多,但是他們的舉止行為就是非同一般,而且還給社會創造了很大的價值。但現在在國人的眼中,神童已經沒有那麼令人驚訝了,因為「傷仲永」的故事都使大家對神童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近日,網絡上又掀起了一股追捧神童的浪潮。
  • 「北鬥女神」徐穎:16歲上大學,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
    被稱為「北鬥女神」的徐穎雖是普通本科畢業,現在卻成為了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成為很多人的偶像。01從小就天賦異稟的徐穎大多數孩子6~7歲才會上小學,而徐穎4歲時就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徐穎從小便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就有一位少年,曾有一段時間,他的神奇經歷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焦點。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順利進入中學後,他遇到難題,就是自己因為一直跳級,導致周圍同學年齡都比自己大很多,而張炘煬也不想花精力適應人際關係。所以他決定回家,也徵得了家人的支持。對於他來說,在哪裡讀書其實沒有影響的。就這樣他在家自學初高中所有課程,直到高考的時候他才再一次進入學校生活。他的高考註定也是不同的,十歲的張炘煬參加了高考,他稚嫩的身影在考場顯得格格不入。對於學習,他是熱愛的,而且並不因為自己能力突出而懈怠。
  • 陳舒音:小學只上了一年,12歲考入浙江大學,成績超一本線135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考入一個好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會有很大差異的,有的孩子家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成績總是難以提升,也有的孩子根本不太用父母操心,學習成績就非常突出。
  • 13歲上大學19歲當副教授,「數學大王」歐拉不靠天賦靠努力
    當然,這樣抱怨我是不敢說出口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他聰慧、能幹,討家長喜歡,卻讓普通的我們恨得咬牙切齒。不過有的「別人家的孩子」,硬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我們連嫉妒的心都生不起來,歐拉就是這樣的人。01 他天賦異稟,9歲讀牛頓巨著,13歲上大學,19歲當上副教授1707年,在瑞士的彼得堡,小男孩歐拉降生了。
  • 5年前,北大神童親手將自己的母親製成木乃伊,落網時面帶微笑
    而在5年前,就有一個北大神童,他親手將自己的母親殺死,然後製成木乃伊,被警方抓捕時還面帶微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北大神童叫做吳謝宇,1994年10月7日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媽媽是一個人民教師,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吳謝宇從小就十分的聰明好學,加上有媽媽的培養和管教,所以他的成績在學校一直是名列前茅十分的優異。
  • 「箭廠」5歲開飛機,8歲考大學:「人造神童」裸跑弟現在過得怎麼樣?
    ,兩歲登攀高山,三歲雪地裸跑,四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五歲開飛機,六歲寫自傳,七歲徒步穿越羅布泊,八歲考入南京大學,九歲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賽中三次獲得冠軍,十歲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十一歲南京大學畢業,十二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