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花甲交警:退休前想再看到路上車水馬龍

2021-01-08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丁淑華 徐斌 寧冠宇)

「非典那年,我正準備從部隊轉業,還沒有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當時也想為抗擊非典盡一份力,但說實話,能做的不多。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必須衝上去,這是我的使命!」

今年剛好60歲的王啟敏是市北區交警大隊哈爾濱路中隊的一名普通民警。今年6月,王啟敏將脫去這身陪伴了他17年的警服,從一名人民警察變成一位人民群眾,但還沒來得及規劃好退休後的小日子,一場源發於武漢的全國疫情,讓他在年三十再次走上了一線。

26年的部隊生活,17年的從警經歷,讓王啟敏已經習慣遇事總要衝到一線,面對疫情,他主動請纓到膠州灣大橋高速出口的防控點參加執勤。

「夥計們都擔心我在大橋口站時間長了會吃不消,但這時候誰還顧得上這個。」王啟敏說,軍裝、警服陪了他大半輩子,退休前還有機會上一線,對一位老兵來說,這是最好的退休禮物,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讓他能在退休前,再次看到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大街!

「坐不住」的王哥

2月14日晚間的一場大雪,裝點了今年的情人節,但是對於在一線參加防疫戰的交警來說,這場大雪一點都不浪漫,不僅不浪漫,對於既要參加防疫又要疏導交通的交警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2月15日一早,原本沒有執勤安排的王啟敏穿上警服,開著自己的車到隊上準備巡邏。面對突然出現的王啟敏,同事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十幾年的老同事了,大家都知道,王哥又「坐不住」了。

「坐不住」是王啟敏從警17年來不變的風格,知道哪天中隊忙不過來了,就算不是自己執勤,他也開上車出來轉轉。

「雪天路滑,有幾處必須去看看,有突發事故方便第一時間處理。」天天巡邏,王啟敏對於轄區內的各處易結冰的路段早已爛熟於心。同事們常常開玩笑說,要想轄區事故少,交警必須有氣勢能壓得住,而王啟敏常常調侃自己屬於氣勢足、壓得住的那一波,而他的信心來源,就是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巡邏。

「我是警察,不去一線難道躲起來?」

如果歲月永遠這般靜好,王啟敏可能會在這片他熟悉的街道迎來自己的退休生活,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春節蒙上了一層「驚心動魄」。

花甲之年,還有幾個月便要退休,本是含飴弄孫的年紀,為什麼一定要去一線?王啟敏的回答很簡單,就兩個字——「責任」!

王啟敏說,參加防疫工作和面對有槍的劫匪一樣,身後是市民,警察必須迎難而上。07年夏天,他就和兩位年輕警察在德興路與重慶南路交叉口,制服了一名正在抓捕的持槍嫌犯「刀疤男」。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王啟敏記憶尤新。當時正在巡邏的他突然接到一名女計程車司機的求助,王啟敏立刻和同行的兩位警察溝通好方案,為防止打草驚蛇,他先以交警的身份上前查車,「檢查身份證時他說沒帶,我順勢讓他下車。」當劫匪剛探出身子來,王啟敏一下擒住他的頭,兩位警察從側面協助將劫匪制服。

在抓捕過程中,從劫匪的褲管中掉出一把類似五四式的手槍。王啟敏告訴記者,這個「刀疤男」已經不止一次搶劫女司機,此前,他通過媒體報導了解此人是持槍搶劫,沒想到那天讓他碰到了,「當時知道劫匪有槍也不能打怵,我們必須保護好身邊的市民。說不怕是假的,但現在如果有這種情況,我還會往上衝。」

這一次,面對疫情,王啟敏就像制服持槍劫匪那次一樣,又衝上一線。

王啟敏所在中隊負責膠州灣大橋高速東出口防疫檢查點,需要民警24小時勤務輪流值守,「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只有嚴守入青關,才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知曉疫情的嚴重性,王啟敏沒有猶豫,主動請纓上大橋口進行防疫檢查。

對駕駛人、乘客檢測篩查,將來往車輛登記在冊,勸返不合規車輛,為救護、防疫貨物運輸車輛開闢綠色通道……這些是王啟敏在大橋執勤時的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卻容不得半點馬虎。一抬手一彎腰,對司機的防疫檢查結束後,王啟敏總是愛在車窗邊多叮囑兩句。

春節期間天氣惡劣,大橋口風很大,年輕小夥子都頂不住,王啟敏卻說:「別看我們外面這個螢光黃外套就一層,但是我裡面穿了棉襖、棉馬甲還有一件毛坎,暖和著呢,在外面站倆小時不成問題。」他擺擺手像是要撫平記者的擔憂,但是他凍紅的耳朵讓這些話聽起來並沒有說服力。

「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長沙路臺柳路路口信號燈損壞,請儘快協調維修」;

「大橋上的雪化了,防護用品可以撤下來一些」;

「重慶路跨線橋上發生一起兩車相撞事故,正在處理」

……

下大雪這天,王啟敏的對講機響個不停,他從早上7點就出門,直到晚上9點半才到家,共處理14起交通事故,反饋道路設施問題多處,期間還到高速口協助同事疏導車輛,工作14小時有餘。「今天下雪,路上事故一多,我們可能會忙一點,但在疫情發生之前,這樣忙碌的疏堵保暢工作是常態。」

王啟敏坦言,從部隊轉業到交警隊工作17年來,沒有哪年春節像今年一樣。中國人喜歡熱鬧,春節走親串門,路上車水馬龍,今年卻突發疫情,全國警戒。

「從前,車來車往,斑馬線上行人熙熙攘攘,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如今,這些小事卻變成了一種奢望。我作為一名交警,最希望看到就是車水馬龍,我會和戰友們戰鬥到疫情消除的那一天。」

正如那首詩寫道: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做飛花,這場突降的大雪或許是一種暗示,暗示春天即將來臨,相信老交警王啟敏希望再次看到「車水馬龍」的樸素願望不久就會實現。

「我們有個玩笑話,管轄警區事故少就是民警氣勢『壓得住』,我是比較能壓得住的那波。」

「參加防疫工作和面對有槍的劫匪一樣,身後是市民,警察必須迎難而上。」

在崗的最後幾個月,王啟敏沒什麼願望,最希望的就是再看到路上變得熱鬧起來,車水馬龍的樣子。

相關焦點

  • 花甲民警戰「疫」線 銀髮先鋒衝在前
    但在青山公安的警營中,有這樣一位民警,他已是花甲之年,但卻精神抖擻、腳步堅定,「疫」無反顧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就是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鋼城分局)園林路警務站四級高級警長冷世貴。1960年3月出生的老冷距離退休只剩12天。從部隊轉業後,冷世貴就一直從事治安巡邏工作,由於經驗豐富、業精技強,他被成為站裡的「定海神針」。
  • 【銀川交警獻禮警察節】退休民警韓廷林-無悔從警路 丹心映忠誠
    韓廷林 銀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興慶區一大隊四級高級警長,還有24天就年滿60,光榮退休。41年,讓一個意氣風發的黑髮青年變成了二鬢斑白的花甲老人。
  • 展示守護者風採,松江退休黨員千張照片定格「疫」線三個動作
    展示守護者風採,松江退休黨員千張照片定格「疫」線三個動作 2020-02-23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呼倫貝爾花甲醫療專家:奔跑在600公裡的「生死線」上
    (抗擊新冠肺炎)呼倫貝爾花甲醫療專家:奔跑在600公裡的「生死線」上  中新網呼倫貝爾2月19日電 題:呼倫貝爾花甲醫療專家:奔跑在600公裡的「生死線」上  作者張瑋 邱春鳳 王琳琳  「我是醫生,疫情不退,我不退,哪怕到我退休那一天!」
  • 三秦楷模施秉銀:花甲之軀戰「疫」線
    「一名好醫生就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第一時間到患者身邊去」 「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上,保證最強力量救治最重患者」……昨日,已過花甲之年的施秉銀已經率領醫療隊在武漢馳援了51天。這種線上線下、身心同治的方式很受歡迎,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康復。據統計,截至3月23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八病區的32名患者病情全部趨於平穩,累計治癒出院83人。「看到你們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眼罩上滿是霧水,我真的很心疼你們。希望你們用精湛的醫術消滅新冠病毒,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我也會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我們一起加油!」
  • 這世界車水馬龍什麼意思 抖音這世界車水馬龍是什麼梗?
    這世界車水馬龍什麼意思 抖音這世界車水馬龍是什麼梗? 不少的小夥伴在抖音和網際網路的其他地方看到有人刷「這世界車水馬龍」的評論,還不明白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世界車水馬龍這個梗。
  • 「疫線故事」希望看到更多治癒者的笑容
    編者按: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野畫集的感情線或將發生變化,蛛絲馬跡透露生蠔花甲心意
    儘管白納謙在少爺面前作畫失敗,但是少爺尹勝浩卻讓他重振旗鼓,自己則以身示教,最終生蠔的一番努力沒有白費,花甲學有所成。奈何出現黑蓮花不過,花甲似乎對這種感覺很不滿意,甚至還曾撕毀過自己的畫作,這不是由於他逆來順受,而是自己內心曾經隱隱發過誓,不再作畫。看到被撕毀的畫,再聯合之前白納謙一直說著的不再作畫,尹勝浩也因為一首詩發現了緣由所在。
  • 凱迪拉克違停,交警本想放其一馬,看到車內證件後立馬貼了罰單!
    凱迪拉克違停,交警本想放其一馬,看到車內證件後立馬貼了罰單!每天出門放眼望去哪哪都是車,尤其是上下班路上,吵嚷的鳴笛聲讓人心情煩躁,到達目的地後把車停在哪是讓很多車主都非常頭疼的事情,辦公樓下的停車場就這麼大的地方,進進出出的人和業務員那麼多,車位根本不夠用,不少人會選擇直接違停,心想臨時停一下車應該不會有問題,看到交警的時候儘量說點好話,指不定就糊弄過去了。
  • 雙黃線和單黃線都不能越線,但不同之處在哪?交警:再說最後一遍
    雙黃線和單黃線都不能越線,但不同之處在哪?交警:再說最後一遍如今汽車是越來越多,開車也是需要花費比以往更多的精力放在路上,現在車多人多而且人們對交通規則並不怎麼重視,闖紅燈、不按照規定車道行駛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事情,這些人完全不把自己的安全當回事兒。
  • 嶽陽交警教你馬路上哪些線不能壓(詳細)
    八字門交警中隊負責人曾理強向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違反禁止標線指示」也就是「壓實線違法」,是很多司機最容易觸犯的交通違法行為。為此,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交警了解到了哪些交通標線是不能壓的,看看這些馬路上的「地雷」都長啥樣…… 白色虛線和實線 通常道路上的標線都以白色居多,其中白色虛線是分隔同向行駛的車道,可以進行越線變道等操作;白色實線則不允許越線行駛。它的作用是分隔同向車道,通常施劃在交叉路口的交通燈前。不少人開車壓線違法被拍,壓的基本上就是這種標線。
  • 看到這位交警我就想唱: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右邊畫一道彩虹
    你看前方協警小哥站在路口正為來往車輛「表演」倒計時手勢舞受訪者提供視頻路口「表演」倒計時手勢舞湖南協警小哥躥紅網絡每到上下班早晚高峰時期,堵在車水馬龍的街道,望著前方沒有計時器的交通信號燈,焦慮感是不是油然而生?沒有信號燈計時器咋辦?那就自創一套「倒計時手勢舞」!
  • 蒜香花甲怎麼做好吃?按照這個步驟做,烹飪出好吃的花甲
    蒜香花甲怎麼做好吃好吃的東西就是要自己嘗試做一下,在家裡自己也想做蒜香花甲怎麼做呢?準備食材: 花甲 兩斤 蔥需要準備小蔥 兩顆 蒜2個 耗油和海鮮醬油 鹽烹飪步驟:第一步、清洗花甲。(注意一定需要清洗乾淨)第二步、準備一鍋熱水,將花甲放入煮,直至花甲開口就可以出鍋了。
  • ...護考21年的武漢交警要退休了 他把「詩詞大會」開到考場門口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7月7日,在武漢市第二中學考點門口,江岸區交警大隊民警宗彬流利地背誦出多首中國古代文學名篇,為考生和家長解壓,引不少家長圍觀。情緒飽滿、一氣呵成,交警護考現場背詩的視頻走紅網絡。7月9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宗彬,他性格爽朗又愛開玩笑,一開心就背詩,分享運動愛好。他告訴記者,自己護航高考已經21年了,今年是最後一年,因為10月他便要退休了。
  • 交警再次發話了,馬路上這4種線千萬別壓,不然記3分罰200!
    但是,在我們返程的路上依然還是要遵守交通規則。路上開車除了要注意頭頂的交通指示牌之外,還需要注意路面上的指示線,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根據路面的地標線來進行行駛,而且有些地標線是可以壓,有些地標線是一定不能壓的,不然首先將面臨的就是記3分罰款200的處罰。那麼,在我們行駛的途中有哪些地標線是不能壓的呢,上周四,武漢交警再次發話了,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頭條,告訴我們馬路上這8種線千萬別壓。
  • 首個警察節,交警車手、神槍手、神探都來了!6歲女孩情侶路上演動容...
    今天小編特別想給粉絲們介紹幾位交警。因為2020年以來發生在市民身邊的很多事都和他們有關。你想站在路口用手指揮?NO,必須騎著摩託車,單手指揮。這些都達標了,才能作為騎手。因為他們接到的護衛任務都不是一般。護衛抗疫英雄、航展安保這樣的高級別護衛任務都是騎手們上。他們騎摩託車很多時候都是萬眾矚目,在世界面前代表珠海形象。你想來這裡當花瓶,可不容易。全市這麼多交警,位列騎手的只有9人。精英中的精英,代表珠海交警路面處置能力的最高水平。
  • 炒「花甲」前,要不要焯水?很多人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沙!
    炒「花甲」前,要不要焯水?很多人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沙!夏天來了,除了吃小龍蝦,另外一個就是吃花甲了,花甲也是夜宵必備的一道美食,其肉質非常鮮嫩,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過吃花甲有個很麻煩的事,就是如果花甲吐沙沒吐乾淨,那麼花甲肉裡面就會有很多的沙子,一口吃下去滿嘴的沙,這就讓大家很煩惱了。很多朋友去外面的飯店裡或者夜宵攤上吃花甲,經常能吃到沙,影響了用餐體驗,所以都選擇自己買些花甲回來在家做,自己做得更乾淨,吃著也放心。
  • 流浪橘貓因太想吃花甲走紅,看把孩子饞的。
    上周,有人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了這樣的一張照片,裡面是一隻橘貓的背影,一隻肥碩的橘貓,正蹲在一家花甲店的招牌前,背影略顯頹廢,那副樣子象極了一隻想吃花甲,但奈何卻沒有錢的饞貓。 博主並戲謔地配文:「小貓咪也有煩惱,想吃花甲吃不到!」
  • -30℃,博州交警防寒秘籍是?
    今天 借著博州公安局交警支隊 「請您來當一天交警」的機會 我們找到了答案 1月8日,記者客串了一回交警, 體驗博樂市公安局交警大隊 執勤民警在冰天雪地裡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