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蟋蟀的害蟲價值珍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你敢吃嗎?

2020-12-03 小吳在農村

長得像蟋蟀的害蟲價值珍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你敢吃嗎?

山區的農民主要的收成就是靠種莊稼,莊稼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的好壞,因此,農民把自己種的莊稼都看得比較重,小心的呵護著。

儘管如此,農村的那些害蟲還是無孔不入的去危害農民辛苦種植的莊稼,導致莊稼收成降低或者是欠收,這些害蟲是深受農民朋友們的深惡痛絕的。

種過田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農村稻田裡有一種害蟲,它們不但會咬種植在田裡的水稻,而且還會對稻田的田基造成一定的危害。

這種害蟲叫做螻蛄,別名叫做拉拉蛄,地拉蛄,天螻,土狗等,是農村一種覺的昆蟲,它是屬於蟋蟀屬的一種昆蟲,螻蛄在農村分布十分的廣泛,特別是南方地區最多。螻蛄喜歡在潮溼的土中生活。有「跑溼不跑幹」的習性,他棲息在沿河兩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澆地等處。

螻蛄一年的生活分為6個階段:冬季休眠、春季甦醒、出窩遷移、猖獗危害、越夏產卵、秋季危害 。

螻蛄在冬季氣溫下降時,就會休眠,一隻一個窩,頭朝下,生活在凍土下面,地下水之上的位置,到了第二年4月份左右的時候,氣溫升到8度以上時,就會掉轉頭向上移動,拱起它身上的土堆,鑽出地面來活動。

到了5月份左右,螻蛄就開始危害莊稼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田邊的田坎邊看到一條條彎曲的隧道,這個就是螻蛄的傑作了。在它所經之處,如果種植有莊稼的話,這個時候的莊稼正處於幼苗期,很容易被它拱死,因為莊稼根部下面的土被它搞走了。導致莊稼與下面的土分離,根部失水,莊稼就會死亡了。

螻蛄這種害蟲,農民對它深惡痛絕,卻對它沒有一點辦法。

也就是這種螻蛄害蟲,在廣東德慶地方,人們卻把它當作一種養生的食材來吃,有的炒著吃,有的炸著吃,且風味非常獨特,如果處理得當,沒有任何異味。螻蛄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油炸、煎、爆炒、烤串等等做法,味道鹹香酥脆。

廣東德慶地方是這樣弄螻蛄吃的:

第一 捕捉活的螻蛄

一般都是在晚上捕捉,在田邊,菜園旁邊捕捉這種螻蛄回來。

第二 清洗處理

燒一鍋熱水,將活的螻蛄放入沸水鍋中燙死,然後撈來去除螻蛄的頭、四肢、內臟、翅膀,再清洗乾淨待用。

第三 油炸

鍋燒熱,下油,下蔥花、薑末等煸香,放入螻蛄,烹入料酒,加入精鹽、醬油,煸炒至螻蛄熟而入味,就可以出鍋。

這樣製作出來的螻蛄味道非常鮮美,它可以與螞蚱、知了、青蟲、柴蟲相媲美,是昆蟲類的美食。

螻蛄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胺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用螻蛄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能很好的調理腸胃,起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正因為螻蛄的營養價值,在某些地方吃它的人很多,導致野生的數量越來越少,還有人開始專門來養殖螻蛄,它的價格高達80元一斤。

朋友們,你有吃過螻蛄這種害蟲嗎?味道如何呢?歡迎大家在下面交流評論。

相關焦點

  • 養殖昆蟲「爬」上餐桌 你敢吃嗎?
    養殖昆蟲「爬」上餐桌 你敢吃嗎《資本大佬砸了上億美元,賭你們將愛上吃蟲!》近日,國內知名科普微信公號「果殼」轉發了這樣一篇文章,把「恐蟲人士」嚇得不輕。「以下全文恐蟲預警!」儘管在文章開頭已經做出了高能預警,配圖和文章還是看得很多人一身雞皮疙瘩。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提要:螻蛄這種害蟲也能吃嗎?中國人對美食頗有研究,什麼樣的動植物都有可能成為餐桌上的美食,昆蟲自然也不例外,昆蟲因為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豐富的胺基酸是非常健康的食材,尤其是粵菜和雲南菜更是少不了昆蟲的身影,比如"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螞蚱"、「油煎竹蟲」、「清水蠶蛹湯」、「醬拌蟋蟀」、「涮蠍子」等等,那麼作為昆蟲的螻蛄也可以吃嗎,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 原是竹林一害,如今卻成餐桌美食,市場售價高的竹象,你敢吃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人們才做餐桌上的美食也是越來越多樣,很多食材都是我們聽都沒聽過的。而如今正好是食用冬筍的最佳時節,很多人都知道冬筍的美味,因此都會趁著當前這段時間上山去採摘野生的冬筍。但如今還有一種美味也是靠竹子生長,在以前對於種竹子的農戶來說,他們就是一害的存在,沒想到如今反而搖身一變成為餐桌上的美食,農民新的發財項目,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竹象了。作為當前深受消費者喜歡的昆蟲類美食之一,竹象的人氣雖說沒有螞蚱的人氣高,但也是不少人熱衷的美食之一。竹象幼蟲一般為乳白色,而成蟲則為赤褐色。
  • 蟋蟀究竟是不是害蟲?
    中國的蟋蟀分布在東北,華北,華南,長江下遊地區。農業上他們破壞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尤其是幼苗。在南方,被蟋蟀破壞的花生幼苗要達到一成至三成,玉米,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也因其常常造成缺苗,影響收成。可見,蟋蟀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害。
  • 貴州三大「恐怖」美食,你吃過幾樣?敢挑戰幾樣?
    打住打住,你可能進錯片場了,今天我們要聊的是貴州美食中的另類、奇葩中的極品、黑暗中的黑暗,貴州最恐怖的極大美食,你確定你敢吃嗎?一、榕江牛癟。牛癟是貴州黔東南榕江縣的有名特色菜,牛癟,又被稱為「百草湯」,用當地更通俗的話來說,牛癟又叫做牛糞,因為在少數名族的語言裡,癟有大糞的意思,聽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恐怖難以接受?
  • 人稱「刺毛蟲」,長得醜又是害蟲,如今成了城裡人的美食
    這種刺毛蟲是地地道道的害蟲,一般生活在柿子樹和石榴樹上。一隻刺毛蟲能在幾分鐘內把一片葉子吃光。而且它的繁殖力也很強。刺毛蟲和蠶一樣作繭。當它成蟲吃夠食物的時候,會從嘴裡吐出白色的液體,把自己包裹住。當它的液體氧化後會變硬,就形成一個像繭一樣的東西。
  • 蟋蟀被認為是害蟲,在國外卻是有益腸道食物,養殖超3000萬隻
    蟋蟀是一種很常見的昆蟲,幾乎全國各地都有,蟋蟀相比其它昆蟲,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善於鳴叫,二是非常好鬥,兩隻蟋蟀碰在一起,就要較量一番,所以國內也有獨特蟋蟀文化,就是鬥蟋蟀,作為一項娛樂活動,鬥蟋蟀活動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密恐慎點:越來越多蟲子出現在了餐桌上,你敢吃嗎?-虎嗅網
    蟋蟀不會叮人也不會咬人,而豬會純粹因為好奇去咬人。」 她的家族從15世紀以來就擁有這個農莊。更划算的養殖動物這不僅是工作條件的問題。隨著消費者對生產牛肉、豬肉和家禽的環境和社會成本的擔憂勝過了食用蟲子漢堡讓人反感的因素,昆蟲已經是全球20億人口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也將出現在更多人的餐桌上。
  • 蟋蟀拉麵、蟲屎奶茶,日本人最近迷上吃蟲子了?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選擇吃蟋蟀?Antcicada是一家人氣昆蟲美食主題餐廳,名字中自帶螞蟻(ant)和蟬(cicada)兩種昆蟲。店長小哥Yuta Shinohara自稱地球少年,今年才26歲,更是從4歲就開始嘗試品嘗昆蟲,嘗遍不同口味的蟲子。曾表示希望能夠通過美食,消除大眾對吃昆蟲的固有概念,傳達這種料理的魅力。
  • 農村菜園長得像紅莧菜的野草,它價值珍貴請珍惜,毒蛇咬傷有奇效
    這種野草農村常用來餵豬,殊不知被稱為「補血菜」,你吃過嗎?農村菜園長得像紅莧菜的野草,它價值珍貴請珍惜,毒蛇咬傷有奇效在農村生長著許多的野草野花,路邊,山上,田邊,地頭到處都是,一出家門就可以看很多的野花野草,好不熱鬧,夏天長得鬱鬱蔥蔥的,開著花,好看又養眼,秋天果實成熟,好多又是人們口中的美食,非常的愜意。
  •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相信大家對青蛙都特別的熟悉吧,田野裡呱呱叫,一蹦一跳,在農村夏天的夜晚,少不了青蛙和蟬的交響曲,大家生活越來越不錯了,什麼都敢吃啦,青蛙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青蛙呢,也叫田雞,它的肉確實是又嫩又香
  • 這種活了上億年的「深海大蝨子」,如今成了吃貨的大餐!你敢吃嗎
    人類作為地球上進化等級最高的生物,一直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尤其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具備了各種條件下,人類的飲食結構也在變化,從最開始的解決填飽肚子到現在的人們開始追求高飲食質量,可以說現在的人類可以選擇的食物也越來越多,包括天上飛的,地上跑到,水裡遊的,都能成為吃貨眼中的美食。
  • 長在竹子上的「小東西」,人稱竹三七,價值很珍貴,看到別忽視
    歡迎來到「農民愛花草」,這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養花的小方法,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請「關注」今日導讀:長在竹子上的「小東西」,人稱竹三七,價值很價值,看到別忽視清明時節雨紛紛!自古以來,人們就形容出了清明的多雨,清明的雨,是春雨,一場春雨一場暖,天氣變暖,雨水充沛,各種花花草草都生長旺盛,氣溫宜人,雨水充足,不只是花草的生長季,也是各種蟲子菌類的生長季,不知道您以前有沒有注意過,在竹林裡生長著一種小東西,遠看像是是竹子開的小花,外形有點腰果,還有點像蠶繭,每天的春天也是這種「竹花」的生長季,但是你知道嗎?
  • 蟋蟀蛋白棒已經能網購,蟑螂塊還有多遠?養殖昆蟲上餐桌可能成為下...
    吃蟲子,會是人類的將來嗎? 蟋蟀蛋白棒已經上市 養殖昆蟲上餐桌,下一個風口? 「蚯蚓實際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它含有54.6%-59.4%的蛋白質,富含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屬於優質的蛋白,其胺基酸的組成含量不遜於牛奶、豆漿與其他一些魚類。」
  • 濟源蟋蟀四處蹦吃貨們說咋辦吧
    「相融共生」說,蟋蟀彈跳力超好,他在路邊米線攤上吃個米線,蟋蟀兩次跳進碗裡。記者看到此爆料帖子下面有不少網友評論,同時網友反映,今年河南好多蟋蟀,小區裡整晚都能聽到蟋蟀叫聲;網友「無臉洋蔥」說「快撮一簸箕油炸去」;還有網友問:這東西能吃嗎?能吃就發動吃貨來解決。
  • 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
    今天分享的主題: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尤其是70後、80後,在他們童年的時候,每天玩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從野外弄的,比如陀螺,就是用毛慄子做的,比如釣魚竿,到山上砍一根又長又直的細竹子。
  • 水生昆蟲界的「霸王」,曾是稻田中的害蟲,如今成為一道餐桌美食
    稻田中的害蟲種類繁多,有一種生活在稻田中的害蟲最讓農戶討厭,因為被這種水生昆蟲咬傷一口,將會奇痛無比,而這種昆蟲還會捕食比自己大的魚類,破壞農民飼養在稻田中的魚苗,因性情兇猛,它也被稱為水生昆蟲界的「霸主」。
  • 在中國它是寵物,在一些國家它是餐桌上的美食!你吃過嗎
    在中國,它通常被用來當寵物飼養,但在有些國家,它卻是餐桌上的美食,地位就跟豬肉在我們的餐桌上一樣。它就是被稱為「荷蘭豬」的豚鼠。先來看一張圖片,看你是否有想吃的衝動。經過研究,確實如此,專家說:與其他類型的肉相比,豚鼠蛋白具有很高的生物學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代表了戰略性食品,可改善營養不足並彌補秘魯飲食結構的不平衡,特別是在資源較少的人群中。
  • 《今天吃什麼》挑戰昆蟲料理 葉璇慘叫著吃蟋蟀
    本期節目,由英翼傳媒和雨璇文化聯合出品的明星美食公益真人秀節目《今天吃什麼》集體穿越百年,挑戰前所未有的昆蟲料理,黑人、葉璇、薛佳凝們又不淡定了……  韓式蟋蟀包  葉璇嘴裡都是腳!  時間飛輪極速旋轉,在遙不可及的2115年,居然出現了明星吃貨團的身影!
  • 烤蜘蛛蜈蚣,你敢吃嗎?
    這樣的昆蟲宴,你有勇氣嘗嘗嗎?記者李嵐文首席記者閆化莊圖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拳頭大的蜘蛛,張牙舞爪的黑蠍王,20釐米長的大蜈蚣……這些看著讓人感到恐怖的小動物,竟然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前天晚上10時許,在河南省人民會堂廣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小吃聚集此處,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宴,80元一隻的烤蜘蛛,10元兩個的油炸黑蠍王,20元一隻的烤蜈蚣,10元一串的烤螞蚱,燒知了、烤蠶蛹、炸蟋蟀,還有炒瓢蟲、焙天牛。每家昆蟲宴都打著不同的牌子,有的號稱是泰國名吃,有的聲稱緬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