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什麼意思?2019年3月6日5時10分「驚蟄」 一雷驚蟄始

2021-01-08 河南一百度

 

新華社天津3月3日電(記者周潤健)「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6日5時10分迎來「驚蟄」節氣。此時節,天氣漸暖,杏花綻蕾,春雷乍響,蛇蟲驚醒,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這個節氣曾一度叫「啟蟄」,後來才改稱「驚蟄」,它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預示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驚蟄的含義是,到此時節開始有雷,蟄伏的蟲子聽到雷聲,受驚而甦醒過來,結束了冬眠。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但是事實上使冬眠動物甦醒出土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春回大地才是他們「驚而出走」的真正原因。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時值「九九」豔陽天,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春雷喚來春雨,花紅柳綠,萬豔爭春,正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大好時節。

驚蟄時節,大自然景色很美,但此時氣溫變化幅度較大,乍暖還寒。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醒說,此時節要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發生。另外,要注意養肝、護肝,避免過量飲酒、熬夜,否則肝氣升騰太快,易患眩暈、中風之病。此外,膳食搭配要科學合理,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水蘿蔔、油菜、山藥等,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相關焦點

  • 驚蟄是什麼意思什麼季節 2019年驚蟄是幾九節氣是哪天
    驚蟄是什麼意思什麼季節 2019年驚蟄是幾九節氣是哪天  驚蟄是什麼意思  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天氣回暖,春雷始鳴,蟄蟲驚而出走,所以將這一節氣命名為「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 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最美驚蟄詩詞大會!
    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為幹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仲春時節,春和景明,氣象萬千。春風更加溫暖和煦,桃花紅,梨花白,黃鸝鳴,燕飛來,鳥語花香,多麼令人賞心悅目。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 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
    3月5日23時28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具動態畫面感的節氣——「驚蟄」,時值「九九」第二天。此時節,春催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麼你知道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推薦閱讀:電視劇老男孩在哪個臺播什麼時候播?
  •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拼音讀法介紹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為驚醒,「蜇」為蟄伏,「驚蟄」就是驚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今日驚蟄,談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雷」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作者:管弦驚蟄到了。在唐代詩人元稹展示的明媚春色中,驚蟄節氣的「三候」也妙不可言。「一候桃始華」,桃花燦爛開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二候倉庚鳴」,黃鸝鳥開始殷殷鳴唱;「三候鷹化為鳩」,就更有味了。鳩,是布穀鳥。仲春之時,天空不見飛翔的雄鷹,只見鳴叫的布穀鳥。
  • 民俗:二月初九驚蟄日 吃梨 掃蟲炒蟲 祭白虎
    【曆書】   2009年3月5日   農曆己丑年二月初九   【釋義】   今天傍晚6時48分,太陽到達黃經345°,為「驚蟄」節氣。驚蟄是一年的第三個節氣,此時「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驚蟄到!是什麼叫醒沉睡的動物們?
    03-05 20:16:22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微信公眾號 據新華社報導,「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3月5日10時57分迎來「驚蟄」節氣。它早在1812年就被發現命名,但人們對其生活習性卻一直知之甚少。  脂尾倭狐猴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冬眠(蟄伏)的種類,儘管它們生活在熱帶,但為了能度過食物貧乏的旱季,它們也會選擇冬眠。脂尾倭狐猴會在每年6~7月進入旱季時開始蟄伏,它們要睡長達7個月之久,到翌年1月再甦醒過來。
  • 最美的「驚蟄」詩詞,桃花始開、黃鸝鳴翠、春回人間!
    驚蟄,是24節氣裡的第3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萬物開始復甦,冬眠的蟄蟲結束冬眠,開始活躍在春光裡。至此,大自然開始生機勃勃,一派欣然。驚蟄作為24節氣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國學重要的一部分。在深厚的歲月積澱裡,流傳有無數的諺語、詩詞等等。尤其是古人喜歡逢節必賦詩,那麼驚蟄,又怎會錯過呢?
  • 農村老人說「驚蟄不凍蟲,冷到五月中」什麼意思?驚蟄後會冷嗎?
    今日驚蟄,也是3月5日學雷鋒日,今天可謂是雙喜臨門了。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之所以名曰驚蟄是因為這一天可能會打春雷,驚醒蟄伏的蟲獸,不過今天我們外邊暖和的很,晴空萬裡,根本沒有雷聲。農村的老人們說「驚蟄不凍蟲,冷到五月中」,通過驚蟄這天的節氣來判斷接下來的日子會不會冷。
  • 《明日方舟》驚蟄的原型是什麼 驚蟄動物原型資料詳解
    導 讀 在明日方舟,幹員基本上都是以某種動物為原型創造的,那麼作為新推出的5星術師幹員,驚蟄的原型是什麼呢
  • 解讀節氣:「驚蟄始雷」,為什麼古代農人怕打雷?
    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 摩登香港的復古情結:古早cosplay、驚蟄日打小人
    中新網5月13日電 (朱延靜)綜合報導,12日午夜,香港長洲島還沒「入睡」,近2000人聚首在此,正激動地為「搶包山」的選手加油吶喊,享受著一年一度太平清醮盛事的歡樂。當然,香港的特色民俗遠不止這一個,驚蟄日鵝頸橋下「打小人」的「啪啪」聲此起彼伏、端午節龍舟競渡的號子越喊越響、中秋佳節的舞火龍遊走在大街小巷……正是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民俗活動,讓現代化的香港都市,更多了一分生機。2019年5月12日,香港長洲舉行太平清醮活動。
  • 驚蟄·壁虎 作者:空山祿
    自驚蟄雷鳴後,每逢深夜我總是不自覺看向家中客廳的窗戶。然而那些小傢伙的身影並沒有再出現過,我這才意識到如今不過四月初始,離它們活躍起來還有段時間。今年驚蟄時因考研複試在家,恰好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先是晚上十一點左右,忽然聽到沉沉的雷鳴,一開始還以為是拆遷舊樓的引爆聲,直到後面又傳來兩聲雷鳴,聯想起今天的日子,腦海中浮現出了春雷這個詞。往年聽到春雷不過驚嘆一聲,今年來了興致便上網查了查,這才知道我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而"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且不論什麼科學道理,什麼氣節出現什麼現象這樣的規律性就夠我唏噓不已了。
  • 驚蟄:春雷響,萬物長鳳凰網黑龍江_鳳凰網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6日5時10分迎來「驚蟄」節氣。此時節,天氣漸暖,杏花綻蕾,春雷乍響,蛇蟲驚醒,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古人對於季節的代更,有著更為敏感的知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為驚蟄,據《夏小正》記載:「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今日小寒,俗話說:「小寒蒙蒙雨,驚蟄凍死秧」,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小寒蒙蒙雨,驚蟄凍死秧」,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寒蒙蒙雨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的意思就是天氣寒冷,但是還沒有冷到極致,因為後面還有大寒。不過在北方地區還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一說,也就是說小寒這個節氣正好是每年的二九或者三九,也是非常寒冷的天氣。
  • 驚蟄,喝一頓「闢穢濁」的正氣湯
    【是日詩】 浮雲集。 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 宋 | 範成大 秦樓月 【驚蟄】 一聲驚雷,天地間陽氣大動,喚醒所有冬眠的動物,這就是驚蟄。「雷氣通於心」,驚蟄的雷聲特別提振陽氣,尤其是心陽。對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春雷的轟鳴聲是種享受。
  • 驚蟄節氣除了吃梨,還要吃「蟲」?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之後氣溫回暖,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蟲子,故而被稱為「驚蟄」。一、驚蟄吃什麼?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一般的節日是忌諱吃梨的,但驚蟄吃梨卻有不一樣的寓意,除了帶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的美好祝願以外,還有「離家創業」的意思。不過驚蟄時節氣溫多變,天氣較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夠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
  •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陽叔敘說家鄉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評論下來,小編都會參考回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此文章為本人原創,維權必究。今年小寒節氣時間為2019年1月5日,由於小寒節氣是今年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一般過了小寒節氣,也就標誌著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到來了,因為今年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還有三天就進入了三九冰上走的日子,可謂是寒冷至極!
  • 驚蟄節氣,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
    3.春鳩:春天的鳩鳥。我國有綠鳩、果鳩、火斑鳩、皇鳩、金鳩、鵑鳩和斑鳩等,其中有15種鳩是中國特有物種。4.催迫:催促逼迫。5.[hù]:同「互」。6.矩[jǔ]:規則,法則。7.生事:指生計;境遇。8.田疇:田地。
  • 驚蟄之日祭白虎,為何不是祭青龍呢?這裡面又有什麼說法?
    這些都是驚蟄節氣的特徵。驚蟄時節,天氣回暖、春氣萌動、春雷始鳴,會驚醒蟄伏在地下冬眠的蟲。「驚蟄」的「蟄」字就是「藏」的意思。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月令72侯》:「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周易》中的「震」卦是一個輪迴的終點,同樣也是一個新輪迴的起點。其對應的方位是東方,對應的節氣正是「驚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