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約翰·羅素:推動自由與變革的小個子政治家

2020-12-01 澎湃新聞

如果說到英國人羅素,也許讀者更容易想到的是活躍在20世紀的哲學家和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而他的爺爺約翰·羅素(John Russell),則曾經在1846年至1852年,與1865年至1866年間兩度出任英國首相,是英國自由黨的先驅之一。

約翰·羅素和伯特蘭·羅素

羅素是以輝格黨成員的身份出任英國首相的,但他對自由主義的崇尚,和對自由主義觀念指導下的社會改革的強大熱情,讓人對他有過如此評價:「很難說約翰·羅素到底是最後一位輝格黨首相,還是第一位自由黨首相」。他作為首相的名氣,並不如帕莫斯頓和格拉斯頓那麼大,但確是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議會改革和社會改革的重要推手。他作為歷史學家的身份,得到的關注也就更少,但其中體現了他對政治的理念。如果要解讀這位小個子首相的執政生涯,「自由」與「變革」是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輝格黨世家中的小個子

約翰·羅素的父親是第六代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貝德福德家族的成員自都鐸王朝以來就在政治領域非常活躍,較為穩定地堅守輝格派的立場,積極介入重大的政治事件,但位極首相的,也只有約翰·羅素。作為父親的第三個兒子,約翰·羅素並未繼承很多家財,但繼承了父親的名字。

因為出生時早產,小羅素的體格比家族其他孩子都要小,成年後身高不超過1.65米。加之從小體弱多病,他無法適應著意培養男子氣概的私立中學的生活,便在繼母的支持下從威斯敏斯特公學退學,在家學習了半年,之後被送往位於肯特郡的小規模寄宿學校學習。那裡的課業壓力比較輕,安排靈活,他也在這裡結交了不少同齡的貴族子弟,開始寫作政治諷刺詩,展現了寫作天分。

小羅素對政治的興趣隨著父親老約翰·羅素在他17歲那年升任愛爾蘭總督後表現得更為明顯。父親升職後,許多輝格黨的政治高層陸續往來家中,他們的談話給了小羅素了解政治的契機,他也繼續寫作諷刺政治人物的文章,逐漸體現出帶有自由主義偏向的立場。

老約翰·羅素

但老羅素只在愛爾蘭總督的崗位上工作了一年便被去職。依然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小羅素隨後陪同父親出遊歐洲和北非。儘管孱弱的身體給他出行帶來不變,卻也因為和父親同往而見識了戰亂中的西班牙,甚至差點被法國的軍隊俘獲,他還學習了西班牙語,閱讀了大量歷史典籍,並日益嚮往自由的理念。

小羅素對自由與法律的熱情的增加,在他求學愛丁堡大學時表現得更為明顯。儘管當時多數英格蘭的貴族子弟都在牛津、劍橋和倫敦求學,但老羅素認為在劍橋求學的長子不學無術,為免小羅素步哥哥後塵,把他送去了「北方雅典」愛丁堡。只不過,對貴族子弟來說,學位並不是學習的主要目的。1813年5月4日,時年21歲的約翰·羅素和很多貴族家的次子們一樣,為維持家族的政治影響,子承父業,經由補選成為了塔維斯託克(Tavistock)選區的議員。這位年輕的小個子貴族的政治生涯由此正式開啟,直至1875年退出在上院的活動為止。

作為輝格派歷史學家的羅素

初入政壇的羅素並未立刻成為受人歡迎的政治新星。相反,他激進的自由主義理念無法為他聚攏人氣,在下院辯論的工作也讓他覺得索然無味。任職之後不久,約翰·羅素又前往歐洲大陸遊歷,甚至採訪到了拿破崙。

自1818年起到1832年改革議會的法案通過,羅素一面對政治日益熱心,一面完成了大量歷史學和文學作品。就一位全職政治家而言,作為作家和歷史學家的羅素非常高產。他的作品包括一些乏人問津的戲劇、小說,也包括史著《自<烏特勒之和約>以來歐洲事務的回憶錄》(1824)、《土耳其人在歐洲的發展》(1828)、《法國大革命的原因》(1832)等。

上述史著的影響力都不如1821年初版的《論亨利七世在位以來的英國政府和憲政》來得有名。該書自出版後行銷英國長達70年,有多個版本,並被譯為外文出版。從羅素為初版撰寫的前言來看,此書有明顯的輝格派史學的色彩,表現出對英國的政治制度的關切,和對議會、自由的褒獎。他認為,自15世紀以來,歐洲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都不如英格蘭的政府,故而需要改革。英格蘭政府的不同之處,則在於提供自由與價值,一旦濫用則會被改革力量修正,從而避免自由受到侵害。可見,羅素認為的英格蘭政府和憲政的優越性,正是在於合為一體的自由和改革。

《論亨利七世在位以來的英國政府和憲政》(1823)書影

對於羅素這樣一個19世紀的政治家而言,所撰史著中體現的史觀不僅是他對歷史的態度,更是在反思了英國的政治史後,給輝格黨的未來提供的預想。這種設想暗示著,當輝格黨無法維持英格蘭的自由時,改革則勢在必行。這也是約翰·羅素自19世紀20年代之後的政治活動的重心。

熱心自由主義改革的輝格黨人

早在1820年至1821年間,羅素就希望可以撤銷衰敗選區格蘭姆龐德(Grampound),把議席分配給當時還沒有議席的利茲市或其他城市。最終,議席被分配給同樣遍布工業城鎮的約克郡。在工業城鎮不斷崛起的19世紀,撤銷貴族更容易控制的衰敗選區,增加新興工業城鎮中的民眾獲得議席的可能性,看似是和貴族群體利益不相容的做法,但符合羅素要捍衛英格蘭自由的輝格黨人的觀點。

不過,羅素對自由的堅持和與之相關的議會改革並未為他贏得聲譽,還在1826年經歷了失去議席和重新參選獲得議席的起落。但選舉上的挫折並未阻礙他重回政治後進一步推動改革的熱情。19世紀20年代,羅素的改革重點放在擴大選舉成員的資質,改善非國教徒的境遇上。作為當時首相格雷伯爵手下的幹將,羅素參與起草了1832年《改革法案》,在議會辯論中捍衛法案,也因此鞏固並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被後人視為對議會改革的貢獻僅次於首相的人物。

格雷伯爵。英式伯爵茶(Earl Grey)便以他命名。他在任期間最大的成就便是1832年的議會改革,背後推手則是羅素。

在擔任內政大臣時期,羅素就已經掌握了如何利用行政權力繞過議會讓自己的改革政策付諸實施的方法,這些政策大多帶有自由主義和寬容的理念。他幾乎僅憑一人之力,就讓天主教徒獲得了成為警察、參與公職(甚至擔任法官)的機會,由此獲得了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支持。他也通過改變立法,大大減少了王國內死刑犯的數量。在教育領域,他讓政府增加了對教師培訓方面的支持力度。在殖民地事務方面,他也支持了《杜倫報告》的出臺,為未來加拿大聯邦的建立奠定基礎。

缺少支持的小個子首相

儘管羅素的政治生涯在19世紀20年代之後還算順利,但因為個頭矮小又不是長子,在婚事上飽受挫折,到42歲才與27歲的小個子的裡伯斯戴爾小姐(Lady Ribblesdale)相識,隨後火速結婚。可惜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三年,便以妻子的去世告終。1841年,羅素與貴族家的弗朗西絲小姐再婚。雖然弗朗西絲小姐的父親未來成為了女婿在政府中的支持力量,但這位小姐和羅素一樣體弱多病,不擅長應酬和交際,無法將自己家變成政治舞臺的延伸,這也讓羅素相比其他政治家顯得清高。

羅素的第一位妻子裡伯斯戴爾小姐

矮小的身材對於身為首相的羅素來說確實有劣勢。他很難以「權威」的形象出現,託利黨人也會嘲諷他的身材。加之過去的政治生涯中缺少與黨內同僚密切合作的習慣,他任內的政府運作不能算太有效,內部紛爭不斷。即便如此,羅素的改革熱情不減,在輝格黨未取得兩院多數的情況下,首相羅素還是成功推行了《公共衛生法案》,廢除了實施多年的、帶有強烈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航海法案》,並延續了之前的教育改革的目標,甚至允許猶太人進入下院(儘管猶太人此時還未能進入上院)。

對於當時相對保守的輝格黨人來說,羅素的政策目標過於激進,黨派高層中對他的支持也逐步減少。加之他的改革計劃有不少違背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意願,與君主的關係非常緊張。當他在1852年因為外交事務上的錯誤處置引起執政危機後,只能下野。

若不是因為1865年自由黨首相帕莫斯頓忽然去世,羅素的第二個首相任期也不會到來。在這個短暫的任期中,羅素無法團結新生的自由黨,卻並未放棄改革的志向。他意圖推動進一步的議會改革,讓更多人擁有選舉權。儘管他本人提出的議案並未獲得通過,他領導的政府僅僅維持了240天便匆匆宣告結束。但1867年在任的保守黨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的政府,通過了新一輪的議會改革的法案,即1867年《改革法案》,讓英國有選舉權的人的數量驟增。不少工人聚居區成為了選區,高收入的工人也自此獲得了選舉資格,實際的結果比1865年羅素本人提出的法案更為激進。

1867年的漫畫對當年通過的《改革法案》的評價:黑暗中的一躍。

成為首相併不一定意味著一位19世紀政治家到達權力巔峰,約翰·羅素便是一例。他的整個政治生涯都在努力追求自由和變革,觀點在他早年的輝格史觀的作品中就已經呈現。儘管這位小個子政治家的首相生涯步履艱辛,但他依然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各種形式的議會和社會改革,讓輝格黨從僅僅為了捍衛君主立憲制和古代自由的黨派,變成了對於社會現實有關懷,提供變革方案的黨派。他進而通過議會改革的手段,讓自由主義的理念在國家的法案中貫徹,為未來政府的變革和發展提供新的方向指引。

參考資料:

1. Spencer Walpole, The Life of Lord John Russell, Vol.1,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and New York, 1891.

2. Dick Leonard,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Premiers: Pitt to Roseber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約翰·羅素曾任英國首相7年,晚年因身材遭漫畫家取笑
    19世紀,英國首相約翰·羅素,第一代羅素伯爵。1861年前他是活躍於英國輝格黨及自由黨的政治家,曾在在梅爾本子爵的政府擔任內政國務秘書,在19世紀中期兩次擔任英國首相。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視覺中國19世紀,英國政治家約翰·羅素肖像。他長的虛弱矮小,只有5.75英尺高,體重112磅。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到了晚年他成了漫畫家取笑的對象。
  • 【摘要】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回擊首相特雷莎·梅對於低利率的批評,稱...
    來源: 金融之家    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周五回擊首相特雷莎·梅對於低利率的批評,稱對於自己的工作應該如何做,他不會從政治家那裡
  • 英國首相的搖籃——哈羅公學
    學校背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是哈羅公學(也是其他英國眾多公學)發展的主要時期,英國的海外殖民在此時達到頂峰,大英帝國需要更多受良好教育的紳士們來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哈羅公學在此期間建造了11間宿舍,規模也迅速擴大。這時的哈羅公學已經成為與伊頓、溫切斯特、威斯敏斯特等齊名的學校,當時英國幾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來自哈羅。
  • 詹森就任英國首相
    新華社倫敦7月24日電(記者桂濤 楊海若)英國執政黨保守黨領袖鮑裡斯·詹森24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當天在白金漢宮,特雷莎·梅依照慣例向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遞交辭呈並獲得批准,卸任英國首相。隨後,詹森接受女王授權組建新一屆內閣,正式就任英國首相。7月24日,在英國倫敦,新當選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門前發表講話。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詹森在返回唐寧街10號首相府後發表講話,強調英國一定會在今年10月31日的期限前完成「脫歐」,並呼籲民眾看到「脫歐」為英國帶來的機遇。
  • 日本首相是如何選出來的?
    另一個,是政治家集團,就是國會議員。01/ 兩大集團共同管理國家官僚集團成員都是國家的精英,大多數畢業於名校,且經過嚴格的國家公務員選拔考試。官僚集團主要是服務於國家和國民,不管誰當首相,始終要做到依法辦事,按部就班,規規矩矩。所以,在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之前,日本換首相,就像走馬燈似的。但是,為什麼政治大亂,國家不亂?
  • 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什麼「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在英國政界高層,以張伯倫為代表的妥協派名譽掃地,危難之時邱吉爾挺身而出,強烈主戰。最後,他帶領英國人民守住了英國。這樣看來,似乎是邱吉爾拯救了英國?不過,二戰前英國還是大英帝國,擁有對世界的控制權,仍然保留著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殖民地,二戰結束後,英國雖然贏得了戰爭,但是卻輸掉整個世界,大英帝國徹底衰落,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全球最大的一份家業被敗盡了,這又怨誰呢?
  • 英國頂尖貴族公學、首相搖籃、邱吉爾母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學校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香港新界,毗鄰香港金黃海岸,為學生創造了幽靜良好的學習環境,素有「首相搖籃」的美譽。 ▼師資力量 學校配備優秀的師資,由140名教師和助教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超過80%的教師為英國人,且擁有超過10年在英國及國際學校任教的經驗。
  • 英國首相詹森再次因為新冠被迫隔離
    當地時間11月15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因為近期曾和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患者有過接觸,他被英國國家醫療系統(NHS)通知自我隔離14天。英國《衛報》指出,詹森正面臨非常關鍵的一周:疫情持續擴散,抗疫不容鬆懈;兩名高級助手辭職,首相領導力受質疑;「脫歐」談判進入最後階段,能否與歐盟達成協議關乎英歐雙方利益……詹森到底面臨著怎樣的狀況?首相府會議出現感染者,詹森和多名議員被迫隔離據BBC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英國保守黨議員李·安德森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 英國首相詹森稱「這將是英國歷史的新起點...
    文 / 夏洛特2021-01-01 07:33:45來源:FX168 【BBC:英國完成脫歐 迎來了新的時代】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英國正式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徹底脫歐。雙方將根據去年年底達成的貿易協議,開啟新的關係。
  • 英國首相發表電視演講,肚子咕咕叫,網友:首相餓壞了,讓他吃
    據《太陽報》消息,近日,該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就英國新冠疫情重新抬頭之勢發表電視講話時發生了件趣事,首相的肚子突然咕咕叫起來,觀眾們聽得一清二楚,他們紛紛上網留言,說首相大人肯定餓慘了,讓他吃!近期英國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激增,目前日新確診數已超過6000人,這個數字已超過3月間的每日最高確診數,英國的第二輪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當地時間9月22日晚,鮑裡斯·詹森首相發表電視演講,首相對英國民眾說,讓我們來「一起度過這個冬天」,然而,話音剛落,電視中清晰地傳出首相的肚子咕嚕咕嚕叫的聲音,持續的時間還不短。
  • 英國首相髮型之謎破案了!寶寶心裡苦啊~
    目前距離英國脫歐的過渡時間越來越少,新冠病毒變異也讓英國陷入了困境,當地民眾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英國首相鮑裡斯卻在前幾天又給大家帶來了快樂。眾所周知,英國首相鮑裡斯也是一個十足的話題人物,無論是其政治生涯還是其個人生活都異彩紛呈(無法形容),尤其他的外表更是極其吸睛(搞笑。。
  • 模仿浪漫電影經典橋段 英國首相詹森「舉牌告白」拉票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為贏得12日的議會下院選舉,模仿浪漫喜劇電影《真愛至上》裡的經典橋段,呼籲選民用投票協助英國脫離歐洲聯盟,這段競選視頻10日在英國引發熱議。路透社報導,詹森希望經由選舉打破政府難以推動「脫歐」協議在議會獲通過的局面。根據英國與歐盟達成的共識,英國「脫歐」期限已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引發熱議招致剽竊指責這段視頻10日引發熱議。已脫離保守黨的前司法大臣戴維·高克在「推特」發布照片,同樣模仿電影橋段,顯示他向前保守黨籍內閣大臣安伯·拉德舉牌說明:「『脫歐』無法實現,真的。」
  • 英民調:柴契爾才是應對疫情最佳首相
    據英國《每日郵報》23日報導,獨立調查機構JL Partners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受訪者認為,瑪格麗特·柴契爾(1979年至1990年擔任英國首相)可以成功應對英國在2020年面臨的新冠疫情和脫歐問題。
  • 在沒有公費廚師的年代,英國首相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本鬼在前文《哈克的成就: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介紹了英國政府不用公款給首相僱傭專屬廚師的原因,首相直到卡梅倫在任時才有了公派廚師。那麼之前的英國首相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呢?對世界各主要國家歷史比較了解的朋友們可能知道,英國可能是西方發達國家中保留封建殘餘最多的國家,比如英國至今都保留了歐洲國家中最複雜和等級最森嚴的爵位體系。而英國首相在很長時間裡都被貴族富商壟斷。對於這些從小就生活在僕人管家包圍之中的貴族來說,自己出錢僱傭一個專屬廚師根本不叫事,大不了從自己擁有的莊園中調一個過來就行了。
  • 英國首相為何推崇中國虎媽
    卡梅倫對「虎媽式教育」的推崇讓人瞠目,也引起了英國媒體的口誅筆伐。 騰訊文化 徐娉婷 編譯綜合 曾在歐美引起巨大爭議的「虎媽式教育」最近竟然獲得英國首相卡梅倫的盛讚。近日,卡梅倫在倫敦北部伊士靈頓發表演說,呼籲英國的教育界要學習「虎媽精神」,好好錘鍊英國孩子。
  • 英國首相拼了!為選票給居民送奶,還模仿電影經典片段
    英國將於12月12日,也就是今天舉行英國議會下院選舉,這是英國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的第二次大選,此次選舉結果將直接決定英國能否在明年1月實現「脫歐」。最新民調顯示,現任首相鮑裡斯·詹森領導的保守黨在支持率上暫時領先。詹森為拉票使出渾身解數隨著選舉的臨近,英國首相、保守黨領導人鮑裡斯·詹森為拉選票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甚至當起了搬運工,親自出馬給選民送牛奶。據英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早,詹森親自出馬,將牛奶和橙汁瓶裝載到一輛運輸車上。
  • 唐寧街10號易主,鮑裡斯·詹森成英國首相
    據《衛報》消息,北京時間23日晚,英國前外交大臣鮑裡斯•詹森以巨大票數優勢(92153票)擊敗外交大臣亨特(46656票),贏下英國保守黨黨魁,並將於明天上任英國首相一職,代替早前宣布辭職的德蕾莎·梅伊。 屆時,鮑裡斯·詹森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由單一政黨黨員、而非由國會議員或全體選民選出的首相。
  • 哈克的成就: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
    在英國經典政治喜劇《是,首相》第一季第一集中,新官上任的首相哈克成功推行了一項空前的改革措施,打破了持續幾百年的政府「陳規陋習」。這項空前的改革措施就是:用公款給吉姆·哈克首相僱傭一位專屬廚師。更重要的是,為了能用公款僱傭專屬廚師,哈克暫緩了放棄購買「三叉戟」飛彈和恢復徵兵制的重大國防改革,表明哈克在當上首相之後依然被「大英良心」漢弗萊左右。那麼英國政府為什麼不用公款給首相請專屬廚師呢?眾所周知,唐寧街十號是英國首相官邸。但鮮為人知的是,唐寧街十號並不是英國政府為首相專門修建的官邸,而是王室和貴族的私人房產。
  • 英國首相7個月小兒子,與老爹髮型一致;首相曾被問是否跟貓打架
    英國《太陽報》當地時間10月24日發表了一篇與鮑裡斯·詹森首相相關的報導:首相宣布包括倫敦在內英格蘭大部地區進入四級鎖定狀態後,無特殊情況的家庭都不準許與其他家庭聚會,首相本人卻由於鎖定規則中的「漏洞」可以出開家,與他人聚會。
  • 英國新任首相一當選就立了個flag
    近日,經全英16萬保守黨成員投票,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以顯著優勢領先對手傑裡米·亨特,成為英國保守黨新任領袖,同時也成為了英國的新任首相。當選演講中,他馬上就立了一個flag:10月31日前脫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