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就能看病: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試運行

2021-01-10 騰訊網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啟動。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看病就醫體驗,威海市立醫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的部署要求,加大網際網路+醫療技術應用。1月21日,威海市第一家網際網路醫院——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試運行,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目前,網際網路門診的遠程在線診療、遠程門診、遠程影像診斷中心正在試運行中,其他後續功能正在陸續開發上線,預計在2019年6月可達到所有目標。

什麼是網際網路醫院?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內景。

網際網路醫院是醫院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和技術手段,向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網際網路醫院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服務的積極作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有利於解決優質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民日益增加的醫療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衛健委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院發展模式。

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後,群眾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預約、接受遠程問診、檢驗化驗單開具、檢驗化驗報告查詢、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處方開具等醫療服務,並通過線上線下醫療服務相結合、虛擬與實體相結合,逐步實現市立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無處不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無始無終、精準高效便捷優質服務無邊無際、群眾線上線下就診諮詢無憂無慮的願景。

對群眾來說,通過網際網路醫院的在線診療服務,老百姓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工具,隨時隨地就可以在線向醫生問診、開具化驗檢查單、查看化驗檢查結果、以及通過快遞送藥上門等,大大優化了就醫流程,降低了就醫成本,打通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最後一公裡」。

對醫院來說,網際網路醫院不僅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優質便捷的就診服務,更可打通醫療流程中的各種環節,整合醫療行業中的上下遊資源,實現服務與管理的高效運轉,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對整個醫療健康事業來說,除了對存量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之外,網際網路醫院的更大價值是將醫療數據資源盤活,通過醫療健康大數據推動精準醫療的開展,加強健康管理,實現疾病防控的關口前移,最終實現醫療從管疾病到管健康的轉變。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在開展網際網路問診。

2009年,中國啟動了新一輪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人民群眾得到明顯實惠。2015年,「十三五」規劃將健康中國上升到國家戰略,網際網路醫療迅速崛起升溫。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2018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2018年7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出《關於深入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出臺了《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3個規範性文件,自此,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有了明確的標準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部署要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的堅強領導下,威海市立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方向,以打造「精緻醫院」為目標,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深化精細化管理、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智慧醫院。醫院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中期規劃》,建立起以虛擬機、雲存儲、災備機房為核心的私有雲系統,集成整合了電子病歷、醫學影像、質控管理等8套主要業務系統,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了各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以病人為中心,建立了威海市首家「全波段預約掛號+全時段分時就診+全流程便捷自助」智慧門診系統,引進自動取片機、雲膠片等網際網路+服務,就醫流程更加便捷。同時,我們牢記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搭建了對上連通30餘家國內知名醫院、對下覆蓋80餘處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平臺,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培訓等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內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目前已開展遠程會診服務1400餘人次,面向基層醫院開展遠程培訓70餘場次。

信息化建設網絡安全至關重要。為確保數據安全,醫院堅持內外網物理隔離,率先引進私有雲技術,建成數據多重存儲備份模式的新型防災備份系統,建立了全方位信息網絡安全自動監管系統,實現了網絡防病毒、防入侵運行監控、電子巡檢和安全自動報警,順利通過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醫院被評為「山東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先進單位」和「山東省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單位」。這些工作為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

網際網路醫院有啥功能?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與現有的醫療資源、醫藥資源、醫保資源和檢查資源等對接,形成線上協作與線下工作密切結合、虛擬醫院與實體醫院轉換融合的模式,以醫療智慧化推動醫院業務向高效益、集約化、低成本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擴展醫院服務空間,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作用,提高診療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的業務可分為以下幾類:

1、客戶服務類業務:以審核資料、導診分診、預約服務、非醫療類諮詢解答為主體。

2、健康管理類業務:以在線疾病、用藥諮詢、健康諮詢及慢性病管理、健康全程管理為主體。

3、醫療診治類業務:以線上接診患者,實現在線診療服務為主體。

4、遠程醫療服務類業務:以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遠程醫療服務為主體。

網際網路醫院開發業務具體內容有:

1 智能分診:融合人工智慧AI分診能力,根據大量醫學書籍、臨床病歷建立問診、診斷模型;通過對患者口述或病史採集的判斷,識別疾病的緩急,向患者建議最為合適的就診方式和就診科室;同時基於醫院相關信息,對醫院的科室位置、健康教育、醫學知識等信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問答。

2 智能預問診:在患者網絡掛號後,根據患者的主訴症狀展開詢問,如針對患病時間、誘因、症狀的位置、發病頻率、加重緩解因素、伴隨症狀等方面進行交互;同時詢問患者既往病史、過敏史等信息;針對患者回答的問題自動生成符合《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電子病歷基本規範(試行)》的電子病歷並及時傳輸到HIS系統中,節約醫生書寫門診病歷的時間。

3 在線諮詢:以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為支撐,打通醫療服務線上流程,打造線上服務團隊,通過患者與網際網路醫院的客服人員及專業人員的交流,實現快速諮詢、掛號諮詢、健康指導、慢病管理、常見問題解答等業務功能,方便患者極簡線上就醫。

4 在線診療:針對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開設網絡門診,實現患者的線上就診服務;公布網絡門診醫師排班;患者連線醫師後,通過醫患之間圖文、電話或視頻問診,醫師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開具檢驗檢查申請;為已有明確診斷的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患者開具處方;為線下患者進行檢驗檢查報告解讀與處置;當患者存在不適宜在線診療服務的情況,醫師可引導患者到醫院就診。

5 線上預約服務: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後,如需去醫院面診、檢查檢驗或住院,接診人員可在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患者在線上進行相應繳費後,再去醫院面診、檢查或住院,免去患者傳統就醫的複雜手續,縮短就醫等候時間;另外提供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行動支付等線上服務。

6 處方流轉:醫院通過處方平臺對接多家藥企和藥店,醫師問診結束後如果有開出處方,由醫院藥師嚴格審方後,電子處方通過處方管理中心經過加密處理後,分發到藥事服務平臺,由患者自行選擇取藥方式,包括線下醫院取藥、就近藥店取藥、專用物流配送到家等。

7 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查體或住院過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之後在該醫院的每次就診都會記錄其中;患者可以在線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診斷治療方案、處方和醫囑等病歷資料,也可在有需要時共享給醫師查看。

8 慢性病與健康全程管理:(1)建立慢性病管理模塊,實現慢性病的預防、診斷、治療、護理、教育、管理、出院隨訪、跟蹤服務等;(2)創建健康全程管理模塊,設置各類特色專科或病種的健康管理模板,對門診、住院、查體後的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追蹤隨訪與終生服務;建設多個社區、工廠、企業健康服務點,設置健康管理師,對服務點所在區域群眾進行健康管理(3)建立多種疾病篩查中心,如果篩查出疾病後直接轉診到相應專科進行治療,並進行完善的疾病管理及全程隨訪服務;(4)建立網絡科普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健康教育指導、信息推送、知識查詢等便捷服務,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導患者科學合理就醫,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9 遠程醫療服務:以醫療聯合體為突破口,運用信息化技術,向院外包括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直接提供診療服務。具體業務內容如下(1)遠程門診,患者除在個人手機端(微信公眾號、APP)、電腦端進行問診以外,在藥店、社區、協作醫院等醫療合作服務點,也可以通過服務點的設備實現遠程門診。(2)遠程會診及多學科病例討論,在醫聯體範圍內,我院醫師做為受邀方,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診療規範的要求提供遠程會診及遠程多學科病例討論等診療服務,及時將診療意見告知邀請方,並出具診療意見報告;邀請方根據患者臨床資料,參考受邀方的診療意見,決定診斷與治療方案。(3)遠程診斷中心,儘快建立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醫學檢驗中心等服務平臺,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業務逐步向二級醫療機構以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4)雙向轉診,在醫聯體內通過網際網路診療信息系統完成雙向轉診工作,積極引導患者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5)遠程預約,通過醫聯體協同系統進行看病、檢查、住院、查體等預約工作。(6) 遠程健康教育,依託醫聯體協同系統完成遠程培訓、手術查房示教、遠程醫學講座等相關教育工作。(7)遠程健康監測,通過患者生命體徵集中監測、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測等技術手段,為籤約服務患者和重點隨訪患者提供遠程健康指導方案。

相關焦點

  • 威海市立醫院兒科口腔等門診要搬遷新址 空間較之前擴大至1.5倍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為進一步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環境,自2020年12月25日開始,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門診、眼科門診搬遷至11號樓(和平路停車場地上),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療美容科門診搬遷至5號樓(醫院南大門東側)。請廣大市民周知。
  • 市立醫院兒科口腔等門診12月25日搬家啟用
    為進一步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環境,自12月25日開始,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門診、眼科門診搬遷至11號樓(和平路停車場地上),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療美容科門診搬遷至5號樓(醫院南大門東側)。為破解困擾多年的市立醫院門診空間狹小問題,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經過深入調研、統籌規劃,將新建和平路停車場一層業務用房(11號樓)和5號樓改造為門診用房。新設門診面積6300餘平方米,全院門診服務空間較之前擴大至1.5倍。新建門診關注患者的就醫需求,打破傳統學科劃分格局,圍繞以患者為中心、以器官或系統為核心,減少患者的無效走動,重塑全流程人性化醫療體驗。
  • 網上看病、藥品快遞到家,上海網際網路醫院增至23家
    網上看病、藥品快遞到家,上海網際網路醫院增至23家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05-26 19:02 來源:澎湃新聞
  • 眾安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推一元問診,你想試試嗎?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12月19日,以「新保險時代 開放 融合 共創」為主題的眾安保險2019開放日在上海舉辦,眾安網際網路醫院也在開放日正式上線。這距離眾安保險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才5個月。
  • 敏捷、高效、輻射小,高端全息數位化神器PET-CT落戶威海市立醫院
    近日,威海市立醫院全息數位化PET-CT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市立醫院該臺設備系目前全球高端全息數位化PET-CT Discovery MI(簡稱DMI),配置真正數位化晶片SiPM探測器、64排128層螺旋CT、「超TOF」技術,在硬體平臺影像鏈、重建算法革命、軟體應用等方面均達到了業內領先水平,是目前該類設備中掃描速度最快、靈敏度最高、成像質量最好的機型,一次顯像就能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
  • 【一部手機,輕鬆就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
    【一部手機,輕鬆就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 2020-08-18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日網際網路醫院助力推進「健康吉林」建設: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就醫
    當前,群眾對健康有了更高需求,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而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的成立正是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讓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省級三甲醫院的服務和技術。不僅開展在線掛號、圖文諮詢、視頻問診、在線支付、檢查預約、藥品配送等網際網路服務,還可依據患者以往的電子病歷,實現醫療信息查詢、在線複診、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雙向轉診、遠程治療、預約住院、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理模式,建立線上溝通渠道,打通患者與醫生的距離關卡,讓患者真正體會「指尖上的醫院」,極大方便了百姓看病就醫,讓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真正實現「網際網路+醫療」的服務功能
  • 年齡大了看病難,別急!省會醫院推出老年人看病便民舉措
    老年人不知道用智慧型手機,到醫院看病怎麼辦?到了醫院找不到繳費、列印發票的地方,該問誰啊……老年人年齡大了,感覺看病有點難。別急,不難!針對老年人看病難問題,省內各大醫院近期推出了很多便民舉措。記者今天收集了省會部分醫院為方便老年人看病推出的系列「便老」舉措。
  •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開診 12個熱門專科124位專家上線
    日前,他坐在會議室的電腦前為一位64歲的患者看病,吸引了許多媒體圍觀。「以後我除了坐堂專家門診之外,還會定期在醫院線上院區問診。」王偉林介紹,該院線上院區將與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名醫館門診一樣,每天向公眾開放,市民可以通過醫院官網,足不出戶,點擊專家名字,掛號並問診。目前12個熱門專科的124位專家已上線坐堂。兩天來,約有千餘患者通過註冊在線上院區看病。
  • 河北首家支持微信、支付寶的三甲醫院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河北大學附屬醫院開通「微信+支付寶」快捷就醫
    9月25日,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微信就醫服務平臺正式開通上線試運行,國慶節後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支付寶就醫服務平臺也將開通試運行。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微信就醫服務平臺和支付寶就醫服務平臺系統支持預約掛號及支付等服務功能,成為河北首家同時開通微信、支付寶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均門診量已逾70萬人次,開通微信、支付寶診療服務後將有效緩解「看病煩」、「看病難」的問題,這項服務的開通上線也標誌著我省大型三甲醫院在創新服務、方便患者就診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 安慶市首家網際網路醫院正式掛牌
    1月7日上午,安慶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掛牌成立,這是我市首家網際網路醫院,標誌著我市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據悉,2020年12月底,安慶市立醫院經省衛健委批准成立安慶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目前,該網際網路醫院正在做開診前的準備工作,計劃於近日正式上線運行。
  • 信息化優秀案例① | 威海公交出行服務平臺:「網際網路+公交」,為...
    「十三五」以來,威海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立足智慧城市建設大局,主動搭建新型網際網路架構,全力加快智能公交建設。為了更好地為乘客提供服務,集團共投資3000餘萬元建設威海公交出行服務平臺:手機APP和電子站牌系統兩大對外服務模塊。出行平臺的推出實現了公交數據的可視化、數位化、智能化,是「網際網路+公交」的有效滲透和深度融合,為城市發展注入了綠色智能的新源泉、新活力。
  • 蘇州同濟醫院設三甲醫院腫瘤科病房,與蘇州市立醫院醫聯體醫聯心
    11月15日,「蘇州市立醫院腫瘤專科聯盟醫院,蘇州市立醫院腫瘤中心同濟病區,蘇州市癌症康復協會志願者服務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蘇州同濟醫院簡單而隆重地舉行。蘇州市立醫院丁志良院長為揭牌儀式致辭,他說,「蘇州市立醫院腫瘤中心是市立醫院的省、市重點專科,在科主任錢軍教授的帶領下,科室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長期致力於手術、放療、化療、微創、介入、生物治療等技術相結合的規範化、個體化診療,在蘇州地區及省內均享有較高的聲譽。
  • 泰安市立醫院正式開診!二級醫院收費標準,三甲醫院診療水平
    伴隨著春天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泰安市立醫院於4月16日正式開診投入使用。這標誌著泰安市又增加了一家現代化的公立綜合性醫院,必將進一步提高全市醫療服務水平。作為泰安市及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重點打造的醫療服務機構,泰安市立醫院位于波光粼粼的泮河之濱,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醫院嚴格按照三級甲等標準高起點規劃、高規格建設,醫療設備及配套設施完善,就診環境溫馨舒適。
  • 在線問診量位列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有三甲醫院,有社區醫院。 醫院紛紛開闢「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自今年2月作為上海市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上線」,目前已運行10個月的華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並在網際網路處方量、在線醫生數等多項指標上名列前茅。
  • 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口腔等門診25日搬新家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25日,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門診、眼科門診搬遷至11號樓(和平路停車場地上),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療美容科門診搬遷至5號樓(醫院南大門東側)。新設門診面積6300餘平方米,全院門診服務空間較之前擴大至1.5倍。
  • 醫生在線「開方」,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網際網路診療模式在患者進行相關諮詢、問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5日獲悉,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網際網路醫院已正式上線,患者通過其網際網路診療平臺,在家就可以享受市婦幼保健院醫護的專業服務。
  • 四川省人民醫院辜曉惠:四川網際網路醫院發展並不慢 省醫院線上患者...
    四川省人民醫院專家辜曉惠分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成果四川自去年放開網際網路醫院牌照至今,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到何種程度?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公室主任辜曉惠處獲悉,省醫院患者線上管理比例於年底有望達30%。辜曉惠介紹,四川網際網路醫療相比江浙滬儘管存在底子弱的客觀事實,但整體發展速度並不慢。
  • 山西17家醫院接入微信看病就醫服務 手機即可掛號繳費
    原標題:我省17家醫院接入微信看病就醫服務  不用排隊,手機上就能掛號、看病、繳費……  11月27日,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微信城市服務的看病就醫服務已覆蓋30個省市,接入640家三級以上醫院,其中山西有17家,為用戶提供便捷掛號、看病、繳費、查詢報告服務,
  • 市婦幼保健院掌上醫院正式上線運行,就醫更方便
    由雲城區農信聯社與市婦幼保健院聯合創辦的掌上醫院「銀醫通」7月26日上午正式上線運行,今後市民到市婦幼保健院就醫將更加方便。       為積極響應新醫改政策,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市婦幼保健院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金融+醫療+民生」移動醫療服務。經過半年的試運行,已有47226人次通過該院的「銀醫通」成功預約掛號、5278人次成功進行了門診繳費,有效緩解了醫院排隊掛號、排隊繳費、排隊拿報告的「三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