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啟動。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看病就醫體驗,威海市立醫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的部署要求,加大網際網路+醫療技術應用。1月21日,威海市第一家網際網路醫院——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上線試運行,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目前,網際網路門診的遠程在線診療、遠程門診、遠程影像診斷中心正在試運行中,其他後續功能正在陸續開發上線,預計在2019年6月可達到所有目標。
什麼是網際網路醫院?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內景。
網際網路醫院是醫院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和技術手段,向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網際網路醫院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服務的積極作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有利於解決優質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民日益增加的醫療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衛健委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院發展模式。
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後,群眾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預約、接受遠程問診、檢驗化驗單開具、檢驗化驗報告查詢、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處方開具等醫療服務,並通過線上線下醫療服務相結合、虛擬與實體相結合,逐步實現市立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無處不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無始無終、精準高效便捷優質服務無邊無際、群眾線上線下就診諮詢無憂無慮的願景。
對群眾來說,通過網際網路醫院的在線診療服務,老百姓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工具,隨時隨地就可以在線向醫生問診、開具化驗檢查單、查看化驗檢查結果、以及通過快遞送藥上門等,大大優化了就醫流程,降低了就醫成本,打通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最後一公裡」。
對醫院來說,網際網路醫院不僅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優質便捷的就診服務,更可打通醫療流程中的各種環節,整合醫療行業中的上下遊資源,實現服務與管理的高效運轉,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對整個醫療健康事業來說,除了對存量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之外,網際網路醫院的更大價值是將醫療數據資源盤活,通過醫療健康大數據推動精準醫療的開展,加強健康管理,實現疾病防控的關口前移,最終實現醫療從管疾病到管健康的轉變。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在開展網際網路問診。
2009年,中國啟動了新一輪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人民群眾得到明顯實惠。2015年,「十三五」規劃將健康中國上升到國家戰略,網際網路醫療迅速崛起升溫。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2018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2018年7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出《關於深入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出臺了《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3個規範性文件,自此,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有了明確的標準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部署要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的堅強領導下,威海市立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方向,以打造「精緻醫院」為目標,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深化精細化管理、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智慧醫院。醫院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中期規劃》,建立起以虛擬機、雲存儲、災備機房為核心的私有雲系統,集成整合了電子病歷、醫學影像、質控管理等8套主要業務系統,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了各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以病人為中心,建立了威海市首家「全波段預約掛號+全時段分時就診+全流程便捷自助」智慧門診系統,引進自動取片機、雲膠片等網際網路+服務,就醫流程更加便捷。同時,我們牢記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搭建了對上連通30餘家國內知名醫院、對下覆蓋80餘處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平臺,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培訓等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內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目前已開展遠程會診服務1400餘人次,面向基層醫院開展遠程培訓70餘場次。
信息化建設網絡安全至關重要。為確保數據安全,醫院堅持內外網物理隔離,率先引進私有雲技術,建成數據多重存儲備份模式的新型防災備份系統,建立了全方位信息網絡安全自動監管系統,實現了網絡防病毒、防入侵運行監控、電子巡檢和安全自動報警,順利通過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醫院被評為「山東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先進單位」和「山東省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單位」。這些工作為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
網際網路醫院有啥功能?
威海市立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與現有的醫療資源、醫藥資源、醫保資源和檢查資源等對接,形成線上協作與線下工作密切結合、虛擬醫院與實體醫院轉換融合的模式,以醫療智慧化推動醫院業務向高效益、集約化、低成本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擴展醫院服務空間,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作用,提高診療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的業務可分為以下幾類:
1、客戶服務類業務:以審核資料、導診分診、預約服務、非醫療類諮詢解答為主體。
2、健康管理類業務:以在線疾病、用藥諮詢、健康諮詢及慢性病管理、健康全程管理為主體。
3、醫療診治類業務:以線上接診患者,實現在線診療服務為主體。
4、遠程醫療服務類業務:以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遠程醫療服務為主體。
網際網路醫院開發業務具體內容有:
1 智能分診:融合人工智慧AI分診能力,根據大量醫學書籍、臨床病歷建立問診、診斷模型;通過對患者口述或病史採集的判斷,識別疾病的緩急,向患者建議最為合適的就診方式和就診科室;同時基於醫院相關信息,對醫院的科室位置、健康教育、醫學知識等信息通過人工智慧進行問答。
2 智能預問診:在患者網絡掛號後,根據患者的主訴症狀展開詢問,如針對患病時間、誘因、症狀的位置、發病頻率、加重緩解因素、伴隨症狀等方面進行交互;同時詢問患者既往病史、過敏史等信息;針對患者回答的問題自動生成符合《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電子病歷基本規範(試行)》的電子病歷並及時傳輸到HIS系統中,節約醫生書寫門診病歷的時間。
3 在線諮詢:以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為支撐,打通醫療服務線上流程,打造線上服務團隊,通過患者與網際網路醫院的客服人員及專業人員的交流,實現快速諮詢、掛號諮詢、健康指導、慢病管理、常見問題解答等業務功能,方便患者極簡線上就醫。
4 在線診療:針對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開設網絡門診,實現患者的線上就診服務;公布網絡門診醫師排班;患者連線醫師後,通過醫患之間圖文、電話或視頻問診,醫師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開具檢驗檢查申請;為已有明確診斷的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患者開具處方;為線下患者進行檢驗檢查報告解讀與處置;當患者存在不適宜在線診療服務的情況,醫師可引導患者到醫院就診。
5 線上預約服務: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後,如需去醫院面診、檢查檢驗或住院,接診人員可在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患者在線上進行相應繳費後,再去醫院面診、檢查或住院,免去患者傳統就醫的複雜手續,縮短就醫等候時間;另外提供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行動支付等線上服務。
6 處方流轉:醫院通過處方平臺對接多家藥企和藥店,醫師問診結束後如果有開出處方,由醫院藥師嚴格審方後,電子處方通過處方管理中心經過加密處理後,分發到藥事服務平臺,由患者自行選擇取藥方式,包括線下醫院取藥、就近藥店取藥、專用物流配送到家等。
7 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查體或住院過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之後在該醫院的每次就診都會記錄其中;患者可以在線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診斷治療方案、處方和醫囑等病歷資料,也可在有需要時共享給醫師查看。
8 慢性病與健康全程管理:(1)建立慢性病管理模塊,實現慢性病的預防、診斷、治療、護理、教育、管理、出院隨訪、跟蹤服務等;(2)創建健康全程管理模塊,設置各類特色專科或病種的健康管理模板,對門診、住院、查體後的患者進行健康指導、追蹤隨訪與終生服務;建設多個社區、工廠、企業健康服務點,設置健康管理師,對服務點所在區域群眾進行健康管理(3)建立多種疾病篩查中心,如果篩查出疾病後直接轉診到相應專科進行治療,並進行完善的疾病管理及全程隨訪服務;(4)建立網絡科普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健康教育指導、信息推送、知識查詢等便捷服務,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導患者科學合理就醫,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9 遠程醫療服務:以醫療聯合體為突破口,運用信息化技術,向院外包括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直接提供診療服務。具體業務內容如下(1)遠程門診,患者除在個人手機端(微信公眾號、APP)、電腦端進行問診以外,在藥店、社區、協作醫院等醫療合作服務點,也可以通過服務點的設備實現遠程門診。(2)遠程會診及多學科病例討論,在醫聯體範圍內,我院醫師做為受邀方,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診療規範的要求提供遠程會診及遠程多學科病例討論等診療服務,及時將診療意見告知邀請方,並出具診療意見報告;邀請方根據患者臨床資料,參考受邀方的診療意見,決定診斷與治療方案。(3)遠程診斷中心,儘快建立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醫學檢驗中心等服務平臺,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業務逐步向二級醫療機構以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4)雙向轉診,在醫聯體內通過網際網路診療信息系統完成雙向轉診工作,積極引導患者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5)遠程預約,通過醫聯體協同系統進行看病、檢查、住院、查體等預約工作。(6) 遠程健康教育,依託醫聯體協同系統完成遠程培訓、手術查房示教、遠程醫學講座等相關教育工作。(7)遠程健康監測,通過患者生命體徵集中監測、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測等技術手段,為籤約服務患者和重點隨訪患者提供遠程健康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