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技術核心是什麼——王璐璐太極漫談

2021-01-12 古今實錄

太極拳,引進落空的打擊術,是一切為了空和順的打擊術。太極拳最終目標是階級神明,要達神明必先懂勁。太極的技術核心即是空,『己空、彼空、法空』一切皆空。以技術的具象來說自己已然是全身透空、接也空不接也空(接觸前已空)、不用力也空(不用力即是用力(透空、頂空)、用力也空(用力中放鬆),空的含義甚至已超越空的文字本身。是故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我們需要去理解力量、勁法、練習階段及可借用的:

力量分四種:肌肉性力量,結構性力量,節奏性力量,思維性力量。

勁法分四種:頂、透、粘、空。

練習階段:斷開練習階段,連接練習階段、波浪練習階段、用力放鬆揉合階段。

可借用的:借力、借勢、借本能、借彈性、借思維。

聽勁是太極拳入門必修課,是達神明的基石,機體心理協調整體無處不敏銳通達、圓潤無比。聽勁之武學講究的相對速度,簡言之我不用比你快、我只需要讓你比我慢;通過聽勁掌握對方狀態慣性、本能、思維等,故節奏和意識上比對方快很多,而不是純粹速度,聽似違背力學常理、實則是走了一條可行又務實的奧妙之道。不用預測,只需掌握對方的本能反應方可,預測是有概率的、而本能沒有。然而越深入太極越覺得自己渺小;因為人的本能是與生俱來,雖然通過練習實踐會產生一定的變化與提升;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必定會顯示他的本能,因為永遠不可能超脫我們是個人的客觀事實,更不可能完全脫離本能。 是故最合理的解釋是用此道離此道,了解個體的局限性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太極強調自然協調,最好的理解是我們提煉出的本能與個體本能糅合成一個平衡狀態,那才能完整呈述太極圖之無極狀態,才能做到空凌。太極(輕與重),太極生兩儀(斷開、連接),陰中陽、陽中陰(斷開和連接),兩儀生四象(頂、透、粘、空) ,四象生八卦(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八八六十四卦(套路)。先正練,後反練,只有這樣才能融會貫通,找到共同規律,就是斷開和連接最終達到用力中放鬆,放鬆中用力之無極狀態,做到只用肌膚來區分輕與重後即大成。

王璐璐 練習需要時間,需要堅持,懂勁才入門,那是另一番天地

王璐璐 招熟而漸悟懂勁,懂勁階級神明,我們的練習是招熟和懂勁同時進行

王璐璐 剛開始練習需要去配合別人,布施積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得到,去除門派之別,走入引進落空之道

王璐璐 思維之道需要去理解規律和利用規律,利用節奏製造產生規律的緣

王璐璐 松的定義:在外界有影響的條件下,可以用最小的力量來維持每個動作。松是用力的松.

王璐璐 有幾人讀完整太極拳論

王璐璐 我們的總的指導原則

王璐璐 三搖三擺是訓練方法

王璐璐 不是拳種

王璐璐 訓練的目的是使身體形成機械化運動後,再加入思維。去除多餘動作節奏。

王璐璐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王璐璐 混盹初開,產生天地陰陽對立

王璐璐 太極拳也是在此道中運行

王璐璐 這是因

王璐璐 加入力量大小的元素,產生四相,頂透粘空四勁法

王璐璐 加入方向元素,出八卦,棚捋擠按採咧肘靠

王璐璐 j加入結構的元素可產生無窮動作

王璐璐 反觀,我們還是在本體運行陰陽,即斷開與連接

王璐璐 我用各種方法去是對手接受很多信息,使其六根,六塵,六識具在,而我所做方法在於我是不具有真實意義的,沒有目的性的,所以我心相對與對手就空靈許多,絕對的空靈我的水平也不夠,但起碼比你們靜很多

王璐璐 反觀,無無明,也就無老死,一切未起緣,克服心中恐懼,多推多盤,遠離因外界影響產生的內在世界,最終達到放鬆狀態.

王璐璐 講經就是講太極,講太極就是講經,同出而異名.眾妙之門.

王璐璐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王璐璐 不是我講,只是借我口說而已,本來面目是空

王璐璐 我也在每天進步,希望和大家共同進步

王璐璐 空是本性,如何還複本性

王璐璐 五蘊積,迷本性

王璐璐 五蘊,色受想行識

王璐璐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

王璐璐 一、色蘊,色是指物質。色蘊是指一切有形態、有質礙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的聚合,相當於現在人們所說的物質現象。色蘊又具體包括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人們常說的四大皆空就說的是這四大。 二、受蘊,是指感官接觸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蘊,通過對因接受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覺和表象。 四、行蘊,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 五、識蘊,主要指人的意識作用。比如,區分與認識事物等。

王璐璐 早上說松、空,現在討論用力

王璐璐 力量是如何產生,傳遞,控制

王璐璐 第一理論體系,

王璐璐 M是質量a是加速度

王璐璐 最大力量需要有最大質量和加速度

王璐璐 但質量是有限的,所以只有提高加速度

王璐璐 放鬆是提高加速度的最好方式

王璐璐 傳遞時,在接觸點最快速度的放鬆,傳遞的能量越大

王璐璐 放鬆是力量發放和傳遞的基礎工作,很重要

王璐璐 這是西方思維體系

王璐璐 第二體系,力起於腳,傳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

王璐璐 波浪節奏理論

王璐璐 中式思想

王璐璐 同時要學會借用

王璐璐 疊加

王璐璐 這樣就增加了M

王璐璐 這是最簡單的思維疊加

王璐璐 第三理論體系不做講解

陳雪鳳 質量是恆定的,以前的教學有衝突了?

王璐璐 四種力量方式,肌肉性,結構性,節奏性,思維性

王璐璐 陳主任提的是結構性,槓桿原理

王璐璐 當力量被自身控制了,勁法產生

陳雪鳳 有一點點理解了,四種力有虛有實,是不是?

王璐璐 都是實的,也可做虛

王璐璐 勁法是陰陽陰陽的結合,名透中有收

王璐璐 透中有收是對單個力點的理解

王璐璐 表現在兩個點上可以為一推一拉

圈拳 松命門是傳遞下節與上節的勁紐帶對嗎?

王璐璐 表現在多點時為透和引進

呂建昭 如果在一個點上同樣的力移動到另一點上?

王璐璐 是命門可擺動

王璐璐 力量的力點轉移如何不斷勁是不是

呂建昭 是

王璐璐 第一種,永滑動力點的方式

王璐璐 理解嗎

王璐璐 用

呂建昭 但這一方式稱之為?

王璐璐 轉移

王璐璐 第二種方式是用空間和時間連接

圈拳 摟手的運動方式與擺拳勁傳遞方式很像似對嗎?

王璐璐 比如,我手在你肩上,想移動到你手腕,這時我會提前在肩上的點做一次放鬆延長的勁力,這時你好停留在被延長控制的時間力,我拿來手去抓你手腕,你的調整結束,我的轉移結束,空間和時間的完美結合

王璐璐 對,相似

呂建昭 時間空間轉換?

王璐璐 利用反應時間轉換空間

王璐璐 所謂的力斷意連

呂建昭 對方雖已調整但仍處被動

王璐璐 這種調整是被你有意識的控制調整,是可以被計算和控制的

王璐璐 但要有聽勁的敏感性

王璐璐 作為支持

圈拳 先練慢放鬆中體會再練快對嗎?

王璐璐 慢練是習慣節奏,達到機械化

呂建昭 由此產生提高敏感性?

王璐璐 這個不提高敏感性

王璐璐 只是你做的節奏符合了運動規律,如有神助

王璐璐 下課

王璐璐 太極拳練習基本要領,身體中正,目視前方(虛靈頂勁),平穩推移(重心壓住),登地蹬到腳前掌,手隨身動,節奏分清.

王璐璐 訓練使肌肉正反兩側協調,一方肌肉配合另外一側.

王璐璐 二頭肌用力時三頭四頭不用力

王璐璐 協調自身肌肉

王璐璐 練習的四個階段不可逾越、不可急於求成,1節奏斷開,清晰2節奏連接,放鬆作為連接中的節奏抹掉一部分3波浪階段,各個動作節奏中間的放鬆重疊,一個動作的完成是另一動作的開始4用力和放鬆揉合,用力即是放鬆,放鬆就是用力,放鬆就是意識的延長,而用力始終存在,今早就講了時間和空間的轉換.

王璐璐 雙盤手

內圈手,落空時手要順著落空的方向放鬆延長並在沒法手臂無法延伸時接到對方,然後外開引起;在向上拎的時候肩井穴周圍肌肉放鬆,也是中午說的另一側肌肉不對抗,靠身體的牽引上甩,屬於用力做空的範疇.

外圈手;在落空時小臂內旋,手指引領,起式,手臂旋轉纏絲,下沉下墜,把身體重量傳遞給對手,如對方不會落空旋轉,則處於發硬狀態.

雙圈手;平時我們做的基本功裡面有個松松髖2次松髖的動作,膝關節也會相應放鬆,手也是隨身動,兩次落空接住再做內圈手動作

雙輪手;是對內圈手和外圈手的一次完美結合,一陰一陽,一空一墜.

四正手,棚捋擠按。四證要求平正,方向單一明確,結構平正,勁法分明,轉換柔和。大多使用透勁和粘勁兩種.

王璐璐 三世兩重因果,因緣合合而生,無無明,無老死。廣積善業,循環於上三界。大家共同努力.

王璐璐 今天早上陳主任問了一句關於身體前後擺時,胸口的動作是什麼樣的節奏,現解釋如下.

王璐璐 我們練前後擺,其中前面幾個動作,松命門、頂小腹、頂胸口。其實就是為了使身體的力量由腳而起,運用波浪形式傳遞上來,同時疊加身體的重量,一致朝前.

王璐璐 在頂胸口這個環節時,是身體拉長發硬狀態,後面的節奏其實是放鬆的過程。

王璐璐 在放鬆過程中身體做了一個下沉,胸口做了個含胸,以三個斷開為原型的動作結構節奏.身體沒有後讓,也沒有拔背,含胸和拔背是兩個動作,不會同時出現.

王璐璐 當下沉後,後腿膝蓋會有吃勁感,遂有產生放鬆驚彈勁,所有力量方向平正向前,以後腿上步前衝為檢驗正確與否的方法.

呂建昭 後腿上步?

王璐璐 平時練整體下沉有三種結果,1壓住、手放鬆延長2反彈,這就是驚彈勁3膝蓋不同彈抖,延長勁法意識.

王璐璐 是後腿被你自己的放鬆帶動向前自然衝出去.

王璐璐 很多時候我說你們容易跳,說明重心沒有壓住,壓不住勁法力量方向就會波動,自身消耗就大了.

王璐璐 壓住不是死命往下坐,而又要有力向上支撐其結構,所以力量是上下都有,關鍵狀態均衡,一陰一陽為之道.

王璐璐 用力和放鬆一陰一陽.

王璐璐 後腿前衝,說明虛實分明,也是一陰一陽.

王璐璐 剩下的自己可以舉一反三.

王璐璐 然後需要三合了.

王璐璐 內三合,力氣意.

王璐璐 外三合,肘髖膝.

王璐璐 外三合,需要結構性力量.方向一致.

王璐璐 連續做就可利用呼吸來調整陰陽轉換.

王璐璐 內三合,要求你要有立體思維和虛線思維。你的眼睛中可以看到虛擬的合力方向.

王璐璐 想法、動作、呼吸同步朝一個點時是可以產生力量的。怎麼測量不是我的事了.這種力量可以影響到別人.

王璐璐 有時候就像蒙著眼睛也能感受到有人來碰你一個道理.

王璐璐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前五識是感識,感受具體對象;第六識意識是對前五識的分別;第七識是傳送識、搬運識,在前六識和第八識之間起作用。

王璐璐 識,解釋辨別能力.

王璐璐 虛線,自我假象存在的線.

王璐璐 陳氏太極拳,原為陳家溝拳術,集長拳、炮拳、紅拳之術,源自明末清初陳王廷所做(第九代),原有七套拳,稱老架。第十四代陳長興改編,留十三式和炮捶兩套,稱新架。十五代陳清萍改小巧,後稱小架,因在趙堡教,又稱趙堡拳.

王璐璐 楊氏太極拳,河北永年人楊露禪所編,在陳氏基礎上創編.後經次子楊班侯到京城教拳後發揚光大.楊露禪俗稱楊無敵.師從陳長興.後經楊澄浦編織大架風格.

王璐璐 吳氏太極拳,南派吳鑑泉北派王茂齋.吳鑑泉其父吳全佑師從楊露禪.吳鑑泉1928年到上海教拳,所以上海吳氏居多比其他地方.

王璐璐 武式太極拳,永年城官紳之家武禹襄所創編.先師從楊露禪,後介紹去陳氏15代陳清萍處學習.後得王宗嶽太極拳論,頓悟.自成風格為武式太極拳。他的貢獻最大最多,因其有文化,有多本論著和太極拳論詳解。樁工是其特色之一。

王璐璐 孫式太極拳.最晚產生,孫祿堂所創編。孫式太極拳結合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為一體推陳出新,自成一門.師從武式太極拳郝為真,形意拳郭雲深,八卦掌董海川弟子程廷華。

王璐璐 和式太極拳.趙堡人和兆元創編.以周易為主要理論體系,圓活自然。主要突出理論養生功效。和兆元師從陳清萍.

王璐璐 洪式太極拳.山東濟南洪均生所創。從陳氏太極拳中變更,加入自然之理結合纏絲勁,並吸收燕青拳特點,自成體系.

王璐璐 武當太極拳.以張三丰十三勢為原型創編.十三勢指起勢、抱球勢、單推勢、探勢、託勢、撲勢、擔勢、分式、雲勢、化勢、雙推勢、下勢、收勢組成.結合吐納,混元樁功等自成一派.

王璐璐 太極拳起源,山西拳師王宗嶽,結合前人經驗,寫成《太極拳論》,結合綿拳十三式,棚、捋、擠、按、採論、列、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前面是八卦、後面是五行.傳於蔣發,蔣發傳於陳14代陳長興.

王璐璐 八卦掌.又名遊身八卦、八卦連環.清代河北董海川創編.現流行五大門派,跟太極拳差不多派別多啊.

王璐璐 形意拳.始祖清初山西姬際可.結合少林、嶽飛拳譜創編.後傳承河南、山西、河北不同派系。後演變出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大成拳.

王璐璐 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髖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太極拳崇尚輕與慢一王璐璐太極漫談
    我們平時所認知的體育是以更高、更快、更強為標準的,太極推手作為傳統的體育項目。在朝競技路線上前進的過程中,運動員也必須有這麼一個過程,理解教練員的技術指導及付出辛勤的汗水。太極拳一直給人們的印象是輕鬆緩慢的動作形態,與動如脫兔、猛虎下山有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官。也許這是許多太極人的一個夢,在不斷地習練進步中,真的有一天我的動作過程完全吻合太極拳論那種狀態時,體驗到當時他創拳的那種狀態,和王宗嶽在時空的隧道裡對話。
  • 揚州太極拳邀請賽落幕 太極頂尖高手「揚州論劍」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12月5日訊 昨天,「天龍太極杯」2016年揚州太極拳邀請賽在廣陵區北洲生態園落下帷幕。本次邀請賽由市總工會、市體育局主辦,市財貿產業工會和揚州田金龍太極拳法研究會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17支隊伍300多名高手參賽。
  • 泗縣太極拳研究會成立五周年慶典
    近日,泗縣太極拳研究會成立五周年慶典在靈童學校禮堂內舉行。一代大師常鳳鳴老先生親臨現場,講話並演示太極拳法。(常鳳鳴、安徽泗縣人,少年時便離開家鄉拜師習武,是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武功高強名震宇內,民國時期曾擔任李宗仁總統的貼身保鏢)。
  • 神問答|太極有用嗎?
    名為「太極雲飛揚」網友的回答厲害了,瞬間收穫了68個贊,引來69名網友的圍觀討論:有人為了詆毀太極,說太極唯一用途是所謂的大師用來斂財,當然樹大有枯枝,的確有一小部分人用太極出來斂財,但是據我所知,大多數師傅授太極拳是不收錢的,只要你肯學。他們的疑問無非就是太極拳這麼慢,怎麼能打人?或者說套路怎麼技擊?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陳式太極拳系統化訓練共分為六個階段,這就是學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順架子、拆架子、定架子。通過這六個階段的訓練,可使你能較系統地掌握正宗的陳氏太極拳。在練習時要弄清楚每個階段需要掌握什麼內容,需要糾正哪些問題,明白自己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程度。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訓練,你就能較系統地掌握它的風格特點、運動規律、勁別用法等,為向更高層次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學架子(了解規律,熟練套路) 學架子階段是練習陳式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要先掌握簡單的基本動作。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武術作為體育運動,技術上仍不失攻防技擊的特性、而是將技擊寓於搏鬥運動與套路運動之中。搏鬥運動集中體現了武術攻防格鬥的特點,在技術上與實用技擊基本上一致,但是從體育的觀念出發,它受到競賽規則的制約,以不傷害對方為原則。
  • 太極拳教學市場混亂 記者探秘傳統太極拳(組圖)
    央視記者親身體驗"最強太極推手"功力時,發現其所謂的"最強太極推手",卻只對徒弟"起作用".  不尊重基本的物理規律,引得網友一片質疑和嘲諷,"最強太極推手"閆芳一時淪為笑柄。有網友觀看視頻後評論道:"江湖盛傳的"劈空掌"、"隔山打牛"露面了!"中國武術是如何墮落的,看完這個視頻你就明白了。"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右掤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掤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太極流派之楊氏崔仲三: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的精華拳種(視頻/圖)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崔仲三接受杭州網記者專訪。人物簡介:崔仲三,北京永年太極拳社社長、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8段。出身太極世家的他,自幼隨祖父習練傳統楊氏太極拳,至今已有40餘年。傳統楊氏太極拳108式,幾十個定式每天都要練上百遍。跟祖父練推手,每天都要被扔到牆上幾百次。崔仲三1957年首獲北京市太極拳少年組冠軍,後來在全國和北京市比賽中均獲優異成績。
  • 申城非遺「吳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你知道嗎?
    下面,就請跟著小體,一起去看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式太極拳和龍身蛇形太極拳。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為理念,集養性、修身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拳術。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其中,吳式太極拳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太極拳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吳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是五大太極拳流派之一,流傳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
  • 太極拳憑什麼在京城迅速流行:因八旗子弟以提籠架鳥打太極為時尚
    不知道怎麼去用,就不知道練了有什麼用,練了也就沒用。又要往能力去練,往殺傷力上去練。不然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實戰問題,一鐵鍬拍下去便現了原形,什麼招式都不好使了。有時候不是教師教壞了人,而是學生選擇了某種他認為好卻根本就不明白的形式。他強加了許多的期待於自己的猜想中,等他教人的時候,這一門拳便早不是原先的了。太極拳,老早就是這般局面了。
  • 打太極拳肯定要用力!太極拳獨特的發力方式,你了解過嗎?
    打太極拳肯定是要用力的,那些動動手指就能讓人原地旋轉,或者飛出丈外遠的太極大師肯定是騙子,例如閆芳之徒。有些太極拳愛好者不喜歡承認太極拳需要用力,而喜歡讓人云裡霧裡的「氣」來描述打拳是力道的變化。拳譜講,「氣與力合」,氣的實質是什麼,我們今天暫不討論。何不把精力放在研究更加清楚明了的「力」?
  • 雷雷之後再現太極實戰大師!山東太極拳明師大戰泰拳手,場面精彩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太極雷雷懂得知恥而後勇,隨後苦練拳擊和自由搏擊,將太極技法融入搏擊之中,終於在擂臺上KO裡合腿田野,實現華麗轉身。雖然雷雷曾經有著不光彩的過去,但是不得不承認雷雷是傳統武術大師中第一個將太極實戰展現出來的人,這一點就是太極之王王佔海、太極大師王戰軍等都沒有做到,光憑這一點,太極雷雷就值得拳迷們給他點個讚。
  • (珍貴資料)二十四式太極拳動態教學附太極拳秘傳內功練習步驟!
    周身一家是傳統太極拳家最為推崇的太極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時刻保持周身的整體性,不顧此失彼。任何動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後,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個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極拳老前輩們留下了許多方法。第一,身如鐘鼎。要求不管坐著還是站著,都要意念像一口鐘一樣把整個身體都罩起來,這樣周身的氣也會整起來。第二,內外相合。
  • 太極步法搞對,太極拳才更有味!
    一提起太極拳,不會打拳的人也會說太極拳的步法像貓行一樣。 那麼,什麼是太極的步呢?太極步,即太極拳的步法。主要有進步、退步、側移步三類。
  • 太極遭質疑震動發源地 弟子:太極不假,大師是假的
    陳家溝太極拳研究專家嚴雙軍說,「馬雲、馬化騰都學太極,假如太極拳是假的,他們為什麼還要學?他們是傻子?」  「太極拳傳承到現在,有兩個功能,健身和技擊,現在習練太極拳的人,大部分是健身,以技擊為目的的是一小部分專業拳師。所以現在人都把太極拳當作了健身的東西。」 嚴雙軍比喻,「就像菜刀,很多人是用來切菜,但你不否定它也能用來殺人。」
  • 對八卦太極拳的質疑
    再者,若董公確實創有八卦太極拳,他的墓碑銘文中不可能隻字不提,然而董的墓碑只載其「遇黃冠,授以武術」並未言其創有八卦太極拳。因此,山人先生認為他所介紹的「八卦太極拳」是海川所創的論點是值得商榷的。將《兼》文所介紹的」八卦太極拳」的特點和拳譜與陳濟生之作《太極拳108勢》一書進行對照,可以確認《兼》文介紹的所謂「八卦太極」就是陳老所創的「太極108勢」又名「靜功纏絲太極拳」。
  • 太極拳申遺成功
    據介紹,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