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尾巴原因:
1.營養缺乏:龜體營養缺乏,尤其是維生素的缺乏。
2.咬傷:龜的尾巴韌性還是很強的,體型大小相當的龜,一般沒有能力直接咬掉對方的尾尖,但會咬傷,這種傷口如果消炎及時,很快就會痊癒,但如果不幸感染,一般都是會壞死脫落。
3.腐皮:嚴重的腐皮往往伴隨尾尖壞死,而且也經常發生在成體當中,這種斷尾的特點是初期看不出來什麼異樣,某天尾巴突然就剩半截了。
4.折斷:多發於龜苗,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龜苗靠著容器壁不斷攀爬,尖細的尾尖直戳容器底,很容易折斷,折斷一段時間後會自行脫落。
龜被咬傷尾巴了,馬上就要隔離飼養,否則被咬龜龜的尾巴上的傷口會有氣味,其他的龜會以為是食物,還會去咬,導致被咬的龜尾巴越來越短了。還有就是經常提到的給龜配備合理的飼養空間的問題,飼養密度過大是導致相互撕咬的主要原因。飼養密度過大會使有些身體基礎相對單薄的龜吃不到食物,會搶不過身體強壯的龜,進食的時候會吃不飽或者吃不到。等這些龜龜十分飢餓的時候就會去咬其他龜的尾巴。龜個體相差較大也容易出現大龜欺負小龜的情況,造成個體較小的龜龜吃不到或者吃不飽的情況。應該將個體相差不大的龜龜,按大中小分開規格來單獨飼養。
總而言之,龜龜被咬斷尾後,健康程度(這裡也包括心理健康程度)、外觀品相、經濟價值、甚至於繁殖能力都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在飼養龜龜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分配好龜龜的飼養空間,把控合理的龜龜飼養密度,避免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文章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文章,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關注www.guib8.com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