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孫子去喝喜酒,被同桌人白眼吐槽:孩子教不好就別帶出來

2020-11-24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修養,體現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與整個家庭的教養。從小家裡就教育孩子要有規矩懂禮貌,孩子才能表現出有教養的樣子。而有些家庭對這些從來不注重,還特別寵溺孩子,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被別人指責時還給孩子找藉口,讓孩子從小就不好受別喜歡。

奶奶帶孫子去喝喜酒,被同桌人白眼吐槽:孩子教不好就別帶出來

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不輕易寵溺孩子。但是有一些長輩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在農村生活的長輩,對孩子是極盡寵溺,讓孩子非常放肆。

林婆婆就是一個農村婦女,她什麼都不懂,但是就是特別寵愛自己的孫子。加上兒子和兒媳都很忙,所以孫子都是她來帶的。孩子他媽媽在的時候,媽媽比較嚴厲,他的各種表現還好,但是一旦媽媽不在,只有林婆婆在的時候,這孩子就是無法無天了,不講禮貌,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也不講衛生。各種讓人不舒服的行為他都會表現出來。讓很多人不喜歡他。

有一次林婆婆帶著孫子去親戚家喝喜酒,本來高高興興的一件事情。但是可能因為人太多,上菜就比較慢,這孩子就嚷嚷著要餓死了,怎麼還不上菜之類的話。大人都笑稱這孩子可能餓著了。但是這孩子接下來就是一口的髒話在罵,讓旁邊的大人都尷尬極了,而林婆婆只在一旁笑著,絲毫不管孩子粗俗的行為。

更可惡的是,等菜上來的時候,這孩子特別喜歡跟人搶菜,搶不過,就往菜裡噴口水。同桌的人都跟林婆婆說讓她管管孫子,沒想到林婆婆說:"孩子就是這樣,他愛吃,是好事。"同桌的人翻白眼吐槽:孩子教不好就別帶出來!"

從這以後,漸漸地很多人都知道這林婆婆和她的孫子,不管紅白喜事都不願意請他們了,太讓人不開心了。

這樣寵溺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後果?

難以在社會立足

在這個社會上,個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單憑個人能力或許還不夠,還需要學會與人合作,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等等。而像這樣的孩子,沒有人願意和他合作的,畢竟誰都不是傻的。

沒有責任心,不懂感恩

這樣被家長寵溺出來的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也不會為他人考慮。對於別人對他的付出,也不在意,根本沒有感恩之心。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也沒有責任心,甚至長大以後,還會成為家庭的累贅,只想著家裡人可以為他打點一切,甚至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路子。

沒有自立的能力

被寵溺的孩子,大多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對於家務活也習慣了不理會。可謂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一點的自立與獨立能力,長大以後同樣也是只能依靠別人生活。

貼心話

古人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真正的愛孩子,就要為他的長遠考慮,不要為眼前的粗淺鄙薄的愛來耽誤孩子的一生。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要如何教育孩子才算得上"為之計深遠?"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別把孫子、孫女帶殘了。新晉的爺爺奶奶應該這樣與孩子說話!
    一位天天在廣場鍛鍊的大媽今天吐槽道:孫子今年上大班,開始學習拼音。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讓孩子回家書寫拼音音節,並拼讀音節。結果為了這點作業,家裡「大鬧天宮」了。因為老兩口都不會拼音,就是以前學過,也早已還給了老師。不管怎樣,還是要輔導孫子書寫拼音字母。
  • 奶奶帶孫子去吃酒席,遭全村人拉入黑名單:孩子沒教好就別帶出來
    現在帶孩子的主力軍往往都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因為年輕人都要忙於工作,平時也只有晚上和周末的才有時間陪伴孩子。 尤其是那些農村家庭的孩子,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們便成為了留守兒童,幾乎都是在祖輩的照顧下長大。
  • 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差異,太「寶貝」孫子未必是好的!
    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差異,太「寶貝」孫子未必是好的!! 首先,我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基本都是放開了玩,我就看著他,只要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的行為,不指導,不評論,不催他回家;孩子奶奶帶孩子出去玩:哎呀,不能,不行,走,快點回家,你不回我回去了!
  • 爺爺奶奶帶孫子,兒子要帶孩子姥爺姥姥一家5口出去遊玩,怎麼看
    孩子的媽媽告訴帶孫子的奶奶,要和姥姥姥爺一家五人去旅遊,如果我是正在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會很高興的不會生氣。婆媳矛盾我媽給大哥帶孩子5年,嫂子的爸媽有的時候會來他們家裡玩幾天。第一次他們來的時候,大哥帶他們到處去玩,就讓我媽回老家幾天。當時我媽很傷心,覺得大哥大嫂的舉動對她很不公平,出去玩都會拋下自己。
  • 孫子過敏帶去醫院,醫生認為是養貓導致的過敏,對此奶奶霸氣回應
    而有這麼一位奶奶,她的孫子出現過敏反應,帶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認為是貓咪導致的,聽到回復後奶奶霸氣回應!不受奶奶待見的貓咪 ​一年前,有兩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貓被丟棄在破爛不堪的紙箱裡等死,被一名男子(化名阿明)發現,他收養其中一隻,另外一隻託付給了朋友飼養。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雨過天晴 這樣說奶奶們太不公平了其實奶奶們也想帶孫子。自己的孫子肯定想自己帶。只是兒媳們都不願意讓婆婆帶罷了。 @開心 不是公婆不看,而是現在的媳婦都信不著婆婆帶,婆婆咋做都不好,而自己媽媽咋做都對,自己媽啥也不用作,婆婆就得像保姆似的,不幹就又大又罵的。看看多少人都是看不上婆婆。
  • 爺爺奶奶的貓狗,是當孫子養的
    > 坊間素來流傳著一句話:有一種小孩,叫爺爺奶奶帶大的小孩。其實,除了胖,爺爺奶奶養寵物的畫風還相當另類、硬核。遛狗方式千奇百怪。摩託車帶自行車拉長扁擔挑布袋子裝狗鏈子提為了寵物們的健康,爺爺奶奶也是沒少操心。狗狗不會走路,身體力行地教。貓貓不吃飯,苦口婆心地勸。夏天怕熱,出門備著小風扇。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聽到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會說:疼外孫也是白疼,無論多疼外孫,以後也是跟那邊親。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
  • 我只帶孫子,孫女讓她奶奶帶!孫女長大後的做法,奶奶感到慚愧
    特別是一些老人,在他們的觀念中,養兒子可以解決養老問題,而養女兒結婚後就會成為別人家的人。這種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多老人都有類似的心態:只想照顧孫子,不想照顧孫女。這對女孩是不公平的,所以很多女孩的童年記憶裡沒有奶奶,她們更多的是和父母在一起,或者被爺爺奶奶照顧。
  • 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奶奶親,這些原因讓人感慨
    現在很多姥姥也不願意帶孩子,說「現在對孩子無論多好,長大都會忘了我」,而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很多姥姥帶大的孩子,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奶奶的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從小就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不親姥姥,反而更親近奶奶呢。
  • 奶奶帶孫子逛超市「試吃」草莓,被制止後,孩子的話讓人搖頭嘆息
    眾所周知,很多老人帶孩子都存在過度寵溺的情況,周女士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也僅僅是幾個月的時間,老人的寵溺讓孩子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馬上快過年了,周小姐打算帶著孩子和自己的婆婆去超市逛一逛,買一些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也準備為孩子購買一些水果。
  • 奶奶用手指餵狗狗跟孫子吃奶油被吐槽,網友:請看清楚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鏟屎官把狗狗當自己親生兒子一樣。雖然一直以來把狗當「兒子」養的網友,經常會被一些不愛狗的人吐槽甚至辱罵,說這種人怎麼不對父母好一點。事實上,養狗對於愛狗的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享受,就像你花錢去旅遊讓心情變好了一樣,所以說每個人的思想與興趣不一樣,不要強加自己的思想給別人。大家都知道在外國很多人把狗狗看得比較重,甚至對它們不好還是違法的,所謂的把狗當兒子養在外國是非常常見的。在外國有位奶奶養了一隻阿拉斯加,她買了一盒蛋糕打算把奶油餵給孫子跟她的「兒子」吃。
  • 老人用繩吊7歲孫子下樓救貓,網友驚呆了,隔輩人如何帶孩子?
    1月6日,一段「老人用繩吊7歲孫子下樓救貓」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到底怎麼回事?還有網友說:驚呆了,孫子不如貓  延伸閱讀:隔輩人如何帶孩子?現在年輕人工作都很忙,很多女性都是職業女性,沒有時間專心帶孩子,所以孩子就交給了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了,但是隔輩人帶孩子,往往很溺愛孩子,想要看好孩子不容易。經常給孩子換換衣服。有時回到家裡,看到家裡亂七八糟,孩子穿得髒兮兮的,很讓孩爸孩媽心寒,但是孩子爸媽又不好意思說什麼,因為畢竟還要依靠長輩帶孩子,作為長輩,要把孩子照顧得周到一些,經常給孩子換換衣服保持乾淨。
  • ...這些,78歲的王勝老淚縱橫——我養廢了兩個兒子 又帶偏了一個孫子
    他發現大兒子實在不是學習的料,就安排他上技校,然後到自己單位上班;二兒子學習好,他從小就給孩子鋪路,從班主任到校長,他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直到二兒子考上重點大學…… 兩個兒子原本都有了很好的出路,讓人羨慕不已。可不久問題顯現出來,因為父親「神通廣大」,凡事都為兩個兒子辦得妥妥的,導致兩個兒子心理極其脆弱。
  • 孫子瘋狂試吃免費巧克力,售貨人員禮貌制止,奶奶的反應讓人無奈
    一位奶奶帶著孫子瘋狂試吃巧克力,眼見拿出來的試嘗品快被吃空了,售貨人員只好禮貌制止。可奶奶的反應卻讓人無奈,開始罵起來:「超市又不是你家的,一個售貨員裝什麼?明明是試吃的,憑啥不能吃?」奶奶一聽急了,聲音越吵越大,周圍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後老年人還來了一句:我不跟你計較。之後帶著孫子離開了。看到這個畫面,小雪感觸萬分,這大概就是孩子以後的樣子吧!家長都這麼愛佔小便宜,孩子長大後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 奶奶把孫子當兒子養,還到處說自己是全職寶媽?這是什麼心理
    群友小美在群裡特鬱悶地吐槽說,自家孩子奶奶也不知道咋回事,是人老心不老還是咋地,總是抱著自己兒子,好像她自己兒子一樣,而且有一次她樓下的另一位寶媽笑著告訴她說,孩子奶奶在外人面前還說自己是全職寶媽,說孫子是她的小兒子,這讓她心理上特別不舒服,一方面感覺自己孩子被搶了母愛一般,另一方面想,這奶奶到底啥心理,把自己孫子說成是自己兒子?
  • 「是孩子親奶奶嗎?」憑什麼孫子給500,孫女只有20塊?太過分
    今年孩子要升小學了,想到婆婆一直念叨著想孫女,而丈夫工作結束的也比較早,所以樂樂媽媽決定一起回婆家過年。回去之後幫著婆婆置辦年貨,帶公婆去市裡買新衣服,給小叔子家裡的一兒一女買玩具,一家人相處得很愉快。可就在年三十的晚上,婆婆做的一件事打破了家庭的和諧。
  • 兒子去世,兒媳帶孫子改嫁,奶奶可以向孫子要贍養費嗎?
    自然就更不用說孫子要承擔贍養祖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了,這也是更不現實的。我國《民法典》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 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結果確實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也很扎心
    原來孩子的奶奶性格強勢,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平時只要孩子做錯事情或者什麼生活細節出了問題,奶奶就會對孫子發脾氣,在孩子看來奶奶就很兇,像"狼外婆"一樣。所以孩子平時更喜歡外婆,也親近。在奶奶背後也時不時講奶奶的壞話。
  • 二胎時代,我們欠所有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一句「謝謝」!(看完淚目)
    結果到了一個路口時,有個人騎著電動車突然間衝了出來,把他們倆都撞倒了。按理說那段路是不讓人騎車的。孫子的胳膊骨折了,劉叔叔的腰也扭了,頭上還縫了5針。在醫院裡,兒子兒媳沒朝他發火,但也沒關心過他的傷,連一兩句安慰都沒有,那兩天就當他不存在了一樣。對於孫子的傷,他很自責,還因為這次的驚嚇,經常失眠,連做夢都是孩子被車撞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