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差異,太「寶貝」孫子未必是好的!

2021-01-09 騰訊網

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差異,太「寶貝」孫子未必是好的!!

首先,我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基本都是放開了玩,我就看著他,只要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的行為,不指導,不評論,不催他回家;孩子奶奶帶孩子出去玩:哎呀,不能,不行,走,快點回家,你不回我回去了!樓下藥店的姐姐說:你們家小孩你帶和奶奶帶完全不一樣性格,你帶出來他特別開朗,會和我們打招呼說話,他奶奶帶,他都不說話。樓下遛娃的媽媽說:他奶奶帶他出來總用車推著,小孩子得多讓他跑跑(總是暗示我,奶奶不讓孩子下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有段時間,每次泡奶粉都是奶奶泡,泡完奶粉奶瓶也是奶奶洗,那段時間我在備考,也就沒去洗過奶瓶和水杯。有一次我去洗奶瓶水杯,發現,奶粉垢沒洗乾淨,有些縫裡還有黴點,水杯的吸管都是黏黏的(可能平常吃完飯喝水,油漬粘上去了),後面洗奶瓶水杯,我再也不敢假手於人!有次回老家,家裡的侄女也是她奶奶帶,我給她洗奶瓶洗了半小時,奶粉垢多到能刮出泥來,據說她奶年輕時特愛乾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現在孩子重新在我身邊上學,一旦我和他意見有分歧,或者管教他的時候,他就會大哭罵我,說:媽媽是個壞人,對我不好。剛回去的時候都是好的,他還對新鮮的環境充滿好奇。一個星期後,我家婆發信息來,說寶寶最近很愛哭,說兩句就耍性子賴哭。第三個星期,寶寶開始發燒,連續三四天,反反覆覆,還去了醫院做了核酸檢測。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我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馬接他回來,我老公說我大驚小怪,小孩發燒不是很正常嗎?接著他姐來電話了,是帶著怨氣哭腔的,讓我們把寶寶接回去,說她幾天都沒睡得覺了,伺候完老的要伺候小的,還吐槽了寶寶,脾氣古怪、超級難帶之類的。此時,我家婆還是不太想回來,覺得女兒家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我老公拿不定主意,想當慈父,又想當孝子。真的,這輩子都沒有這麼生氣過,當時我哭著吼我老公,這周末我必須帶寶寶回來,你媽不想來就別來,我自己帶。他也生氣了,覺得我為了小孩,就像瘋了一樣!兩天後,我們接寶寶跟奶奶一起回來,很快燒就退了,但寶寶變得膽小、敏感,看著他,他的眼神立馬就會飄走,晚上睡覺要爸爸媽媽抱著,不然老是驚醒,好像又變成兩三個月的時候那樣脆弱。說實話挺後悔的,讓他回去那麼久,三歲之內,還是儘量留在自己身邊帶吧

相關焦點

  • 別把孫子、孫女帶殘了。新晉的爺爺奶奶應該這樣與孩子說話!
    剛開始,孩子定不下神來寫字,大媽又吵又吼,好不容易才讓孩子坐在桌邊,拿起了筆。可是,孩子怎麼都不能把字母寫進三線本的格子裡,不是太大了,就是太歪了。大媽邊嘟囔著,邊幫孩子擦掉剛寫過的字母。當然,大媽不會真打孫子,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那種。孫子也知道奶奶平常很疼愛自己,於是藉機和奶奶打鬧起來,一來緩解寫字的疲勞,二來反抗奶奶的「壓迫」。結果作業沒完成,拼音也沒讀成。大媽發出感慨:這可怎麼辦啊!我又不會拼音。聽到這,大家紛紛吐槽到:現在的孩子真難帶。管他吃,管他喝;還要管他接,管他送;最要命的是還要管他學習。
  • 爺爺奶奶帶孫子,兒子要帶孩子姥爺姥姥一家5口出去遊玩,怎麼看
    孩子的媽媽告訴帶孫子的奶奶,要和姥姥姥爺一家五人去旅遊,如果我是正在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會很高興的不會生氣。婆媳矛盾我媽給大哥帶孩子5年,嫂子的爸媽有的時候會來他們家裡玩幾天。第一次他們來的時候,大哥帶他們到處去玩,就讓我媽回老家幾天。當時我媽很傷心,覺得大哥大嫂的舉動對她很不公平,出去玩都會拋下自己。
  • 「保暖爺爺」帶娃走紅,孩子全身被裹得像企鵝,網友:還能走路?
    如何帶孩子,由誰帶孩子一向是個難題,很多年輕夫妻就這個問題十分傷腦筋。中國傳統大部分都是讓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幫忙帶孩子的。近日,"保暖爺爺"走紅網絡,並不是他自己保暖得到位,而是他身旁的小孫子包裹得嚴嚴實實,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
  • 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奶奶親,這些原因讓人感慨
    現在很多姥姥也不願意帶孩子,說「現在對孩子無論多好,長大都會忘了我」,而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很多姥姥帶大的孩子,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奶奶的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從小就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不親姥姥,反而更親近奶奶呢。
  • 爺爺奶奶的貓狗,是當孫子養的
    > 坊間素來流傳著一句話:有一種小孩,叫爺爺奶奶帶大的小孩。其實,除了胖,爺爺奶奶養寵物的畫風還相當另類、硬核。遛狗方式千奇百怪。摩託車帶自行車拉長扁擔挑布袋子裝狗鏈子提為了寵物們的健康,爺爺奶奶也是沒少操心。狗狗不會走路,身體力行地教。貓貓不吃飯,苦口婆心地勸。夏天怕熱,出門備著小風扇。
  • 奶奶帶孫子去吃酒席,遭全村人拉入黑名單:孩子沒教好就別帶出來
    現在帶孩子的主力軍往往都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因為年輕人都要忙於工作,平時也只有晚上和周末的才有時間陪伴孩子。 尤其是那些農村家庭的孩子,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們便成為了留守兒童,幾乎都是在祖輩的照顧下長大。
  • 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孩子亂捏葡萄,爺爺的話讓工作人員敢怒不敢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謙和的人,正確的家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家裡的長輩只一味地溺愛,孩子做什麼事都縱容,那麼到最後也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讓他永遠遭人嫌棄。小區裡張大爺的孫子小明就是如此,貓嫌狗不理的,只因家裡人太慣著他了。小明的爸媽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而小明又是兩人唯一的孩子。
  • 農村爺爺「原生態」帶娃走紅,自製四輪敞篷車,孩子坐得很開心
    現在人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年輕人工作比較繁忙,平時接送孩子基本都會拜託自己的父母幫忙。但是父母年紀大了,他們肯定不能開著私家車去接孩子,所以他們就會騎著電動車或者是坐公交車去學校,接送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
  • 爺爺奶奶整天說無聊,我媽帶了一條狗回來,老兩口開心得像個孩子
    爺爺奶奶整天說無聊,我媽帶了一條狗回來,老兩口開心像個孩子待會兒在家裡面有兩個活寶,他們整天嘻嘻哈哈,像一個孩子也要東奔西跑。房間裡面堆滿了玩具,他們不是我得父母,也不是我得弟弟妹妹,更不是我養的寵物,而是我的爺爺奶奶。
  • 明明是外婆帶大的孩子,為啥跟奶奶更親?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平時一跟孩子提要去奶奶家,孩子別提有多興奮,用迫不及待來形容也不為過。相反,孩子知道要回外婆家時卻表示出各種抗拒。說到這,黃女士真感覺心寒,真心覺得對不起自己那日夜操勞的父母。也因此,每次他奶奶爺爺來看孩子,黃女士並沒感到有人來搭把手的輕鬆,反而倍感壓抑。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聽聽這3位年輕人理解的姥姥和奶奶帶孩子的不同之處吧!楊楊 女 26歲我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因為我父母工作很忙,很小我就在姥姥家住了。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都是在姥姥家,跟姥姥一起在院子裡吃飯,和她一起去蘋果園裡摘蘋果,還和姥姥姥爺一起去集市賣蘋果。
  • 我只帶孫子,孫女讓她奶奶帶!孫女長大後的做法,奶奶感到慚愧
    這種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多老人都有類似的心態:只想照顧孫子,不想照顧孫女。這對女孩是不公平的,所以很多女孩的童年記憶裡沒有奶奶,她們更多的是和父母在一起,或者被爺爺奶奶照顧。妞妞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聽媽媽說,妞妞一出生,奶奶就很不高興。
  • 奶奶帶孫子去喝喜酒,被同桌人白眼吐槽:孩子教不好就別帶出來
    而有些家庭對這些從來不注重,還特別寵溺孩子,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被別人指責時還給孩子找藉口,讓孩子從小就不好受別喜歡。 奶奶帶孫子去喝喜酒,被同桌人白眼吐槽:孩子教不好就別帶出來 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不輕易寵溺孩子。
  • 看這孩子走路的氣勢,就知道是爺爺帶大的!
    由於生活壓力大,或者由於事業放不下,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幫忙帶,而自己則更丈夫一樣外出賺錢養家。 由於帶娃觀念不同,以及平時的生活習慣不同,爸媽帶出來的孩子和老人帶出來的孩子,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可文章一發出馬上有不少媽媽來反駁說瓜媽不懂最新國情,現在帶娃都是姥姥上陣多,早就都流行「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滿滿都是對奶奶的不滿…… @Panpan 我家從出生到一歲,和姥姥姥爺處的日子比和爺爺奶奶處的多十幾倍。爺爺奶奶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周。ps,我家是男孩,爺爺奶奶也很喜歡。但是真的是純欣賞。
  • 爺爺叫夏日爸爸叫夏天,奶奶給孫子取了個名字,寶媽聽後哭笑不得
    爺爺叫夏日爸爸叫夏天,奶奶給孫子取了個名字,寶媽聽後哭笑不得新生命的降臨對於家人們來說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多子多孫多福氣。孩子降臨後,爸爸媽媽就可以從準備好的名字中用心挑選適合他們的好名字了。部分家庭有取名時挑選寓意較佳的字,作為家族成員名字的傳統。
  • 5Upet愛寵無憂:有一種寵物,叫爺爺奶奶帶大的寵物
    世界上有一種孩子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也有一類寵物叫做爺爺奶奶帶大的寵物。老媽說貓咪菊花癢,便給它塗了風油精;奶奶覺得狗孫子吃不飽,狗糧、狗鈣片、狗零食一個不落的送到狗狗嘴邊,於是兩個月後,哈士奇便成了哈士豬。
  • 爺爺給孫子「硬核刷腳」,小孫子全程面目猙獰,網友:足夠酸爽
    90後父母的帶娃方式和老人帶娃的方式完全不同。現在的90後父母養育孩子都講究「精細化育兒」,但是很多老人卻覺得孩子照顧得這麼細緻反而不好。不少老人都認為:現在的父母養育孩子太嬌氣,導致孩子抵抗力弱還總愛生病。
  • 爺爺奶奶帶孩子,有哪些「好心辦壞事」的教育方法?
    原標題:爺爺奶奶帶孩子,有哪些「好心辦壞事」的教育方法?而我們親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你們破壞了寶寶的直覺!這樣吧,咱們回憶一下,美國的電視劇和電影看的比較多吧?請回憶,再任何一個電視情節中,小孩都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的,即使情節中有爺爺奶奶,也是偶爾的陪著玩一玩,絕對不是影響小孩的主導力量! 咱不看西方!有人一定講西方有西方的國情,好,咱看亞洲!日本吧,咱們這群人都是看叮噹機器貓長大的,對嗎?
  •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純手工精美玩具,隔輩帶娃有弊也有利
    而女孩兒從小又是和爺爺長大的。上大學之後,她去了外地,很少再回家,趁著暑假快回來的時候,爺爺為她準備了一份驚喜。那就是,這位老人穿上了街舞的服裝,還學了一些街舞動作。甚至還和孫女在一塊兒打遊戲。這讓原本就和爺爺比較親的孫女兒,一下子更喜歡和爺爺在一起了。隔輩帶娃的一個直觀感受就是能讓家人感覺到孩子跟老人的關係非常親近。相比於那些嫌棄老人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孩子更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