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人用垃圾造泳衣,意外火遍全球!背後真相卻顛覆認知

2020-11-26 財聞智庫

發現紐西蘭

想必這幾天,朋友們每天焦急等快遞、拆快遞忙得不亦樂乎。

狂歡之後,雙十二又要來了……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在其官方微博關注起了快遞包裝材料難回收的問題,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

其實塑料垃圾是個反反覆覆、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直到最近,發現君看到一則「紐西蘭公司回收塑料做比基尼」的新聞後,覺得有必要再剝開揉碎了說一說。

01

都是塑料命不相同

99%塑料快遞包裝無法回收

其實,無論是商家還是快遞公司,現在包裝產品可以說相當用心了。

除了物品本身,箱子裡有塑料包裝膜、海綿、減震泡沫、裹得嚴嚴實實的膠帶。

一般來說紙質的包裝容易回收,官方給出的數據是80%的快遞紙包裝能被回收利用

但其中的塑料回收就太難了,小的往往一扔了之,大的留下當垃圾袋。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目前中國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價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結果這些塑料包裝的命運就是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焚燒。

可是,就拿膠帶來說,這種材質需要數百年才能在自然中降解。

澎湃新聞所進行的快遞過度包裝調查

很多網友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坦言的確是無能為力……

其實,這類塑料原則上是可以回收的。

就比如在紐西蘭很多超市、商場門口都能看見這樣的大桶

這就是專門用來回收軟塑料的。

加工之後就變成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公園椅子、隔離樁、柵欄、人行道的扶手。

常見的麵包袋、蔬菜&冷凍食物包裝袋、快遞包裝袋、泡泡紙、軟塑料包裝等都能回收。

但是,太髒的塑料垃圾袋就不行!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地方不會對塑膠袋進行回收的原因之一。

通常這類塑料都很髒,不容易清洗,分解過程很容易堵住流水線。要不就是摻雜進了可用的回收材料中,分離了半天雜質還很多。

回收成本太高,賣不了錢,自然沒有很多企業願意跟進。

可是同樣是塑料,塑料瓶子比起塑膠袋來說,可就太受歡迎了。

這些瓶子回收之後一部分被做成再生塑料。

還有一部分搖身變成了你穿在身上的衣服。

02

塑料垃圾做鞋服成新時尚

紐西蘭人搞出「塑料泳衣」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研究員Napper曾說,「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我們衣服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塑料瓶又叫做聚酯瓶,這種食品級的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實際上就是我們生活所說的滌綸。

整個加工的流程也並非多麼高深的科技。

簡單說要把塑料瓶變衣服,共分四步:回收、碾碎、熔化、重製。

這應用有多廣泛呢?

中國塑協專家委員會數據表明,北京市98%的回收塑料瓶流向了紡織行業。

而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的概念愈發重視,近幾年無論是奢侈品、快消品、運動品類的大牌子,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塑料垃圾產品」……

不僅是大公司積極投入,就在最近紐西蘭一家剛成立的小公司Cinnamon Swan,也跟上這股熱潮,用回收塑料製成了泳衣,面向歐洲、中國、美國等高端市場。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表示,不僅是材料可持續,包裝設計、吊牌也用降解的材料,目的就是進一步減少我們的碳排放。

可以說,「垃圾產品」似乎又變成了一種新時尚。

品牌賦予了獨特的生態文化後,以至於讓很多人覺得穿戴這個系列就踐行了「環保理念」。

然而,使用這些再生塑料真的能保護環境嗎?

真相可能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美好。

03

為了環保用塑料造衣服

結果塑料汙染更嚴重

來自New Standard Institute的創始人Maxine Bedat就曾指出了「塑料造衣服」的一些問題。

他認為,時尚品牌們選擇塑料,環保並不是唯一的原因:更低的成本才是大公司選擇再生塑料的動力。

有分析師曾指出,服裝產業對再生塑料的需求是個無底洞,現在每年消耗全球再生塑料產量的四分之三。

首先是塑料瓶其實回收率不高,時尚大牌需求量卻很大,再生塑料出現供不應求。

塑料瓶的回收率在美國只有不到 30%,歐洲為 58%

其次,時尚品牌要跟酒水飲料大牌搶瓶子。

但像可口可樂等大牌,對回收的瓶子需求和購買量也是驚人的。

Maxine Bedat提出,時尚大品牌事實上推高了再生塑料的成本。

因為服裝產業買了更多回收塑料,那麼飲料行業就得減少購買,此消彼長,還環保嗎?

更重要的是,塑料瓶生生世世還是塑料瓶。

如果去轉世投胎當了衣服,它只不過是推遲了被填埋或焚燒的時間而已。

如果說從整個產業的分析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的話,那麼以下一組數據就更扎心了。

有專家指出,回收塑料瓶製造的合成纖維衣服,正是海洋微塑料汙染的源頭

來自美國的生態學家Mark Browne,曾在一篇研究中提到,合成纖維衣服在洗衣機中旋轉時,會脫落大量的塑料纖維。

研究發現,當一臺洗衣機平均每洗6KG重的衣物時,約有70萬個細小纖維(microfibres)最終流進海洋造成汙染。

塑料微粒不僅對海洋微生物造成危害,最終也會通過循環,再次回到人類的餐桌。

發現君並沒有否定這些企業做出的可持續發展的嘗試,但現實就是困境重重。

看到這,你覺得這到底是環保還是不環保呢?

想必有人說,問題的關鍵就是塑料,一定要禁止塑料就對了。

這話可以說,只對了一半。

04

顛覆人們的認知

汙染海洋的纖維不是塑料?

今年6月,來自南非開普敦大學的Peter Ryan教授,在《科學進展》發布了一項重磅研究:

汙染海洋的大部分微纖維並不是塑料,而是棉花和羊毛這類的天然纖維。

研究人員分析了從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地中海採集的916份海水樣本中的微纖維,這些微纖維平均長度為1毫米。

其中只有8%是聚酯或尼龍這樣的塑料纖維。

其餘的是天然纖維,包括棉花(佔總量的50%)、羊毛(佔12%)以及其他如蠶絲、大麻和亞麻等。

這一結果可謂轟動業界。

天然纖維用於製作衣服時,通常會被染色並塗上阻燃劑等化學物質,這可能會降低其生物降解性。

Ryan教授稱:「我們應該更努力地減少從衣服進入海洋的微纖維數量,不管它們是不是塑料,因為它們都可能在環境中存在很長時間。」

荷蘭的一家非政府組織「塑料湯」基金會的發言人蘿拉曾說: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用洗衣液比洗衣粉好一些,因為摩擦效應低一點。

還有報導指出,少買衣服同樣很重要。

據悉,新衣服第一次洗滌時釋放的纖維微粒最多。

05

製造、消費、丟棄

我們能否逃脫這個循環?

所以你現在是否有了答案呢?

有科學家曾表示:我們無法以循環再造的方式解決垃圾汙染問題。

垃圾回收,其實只是解決方法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必須由源頭的減廢開始。

政府要立法禁止塑膠袋、塑料吸管,化工行業要積極配合,個人也可以主動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等等。

或許還有我們無止盡的消費欲望……

戶外品牌Patagonia曾打出廣告,告訴自家消費者「不要買新款」。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成功的營銷,但的確無法否認他們在環保節約上,多年獨樹一幟的努力。(面對時尚大牌喊環保,腰杆子挺得更硬?)

美國文化歷史學者李爾斯曾指出:

人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觀念移轉到休閒、花費與個人滿足上,以此作為自我放縱的合理化藉口,似乎只有取得更多物質才能通往美好的生活,這種想像也因此造就人生的無奈感。

別被日益膨脹的需求縛住你的手腳,共勉。

相關焦點

  • 9歲就當上董事長扮玩偶熊發傳單,火遍抖音,背後真相原來是這樣
    9歲就當上董事長扮玩偶熊發傳單,火遍抖音,背後真相原來是這樣?一說到抖音的話大家會想起什麼呢?沒錯啦,就是很多的小姐姐一個個都長得那麼好看,而且還那麼會唱歌,說話又好聽,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從抖音中火起來的人。
  • 鬼滅之刃火遍全球系列:智利人民抗議地鐵漲價拿伊之助當吉祥物
    近日根據網友的反饋和爆料,智利人民近期因為抗議地鐵漲價事件,而使用了大火的鬼滅之刃中的人氣角色嘴平伊之助的形象,其作為吉祥物來表單民眾的不滿,意外的很萌,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顛覆認知!人的智商是出生就決定的?徹底真相了
    作為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教授,他經常會遇到在智商方面擁有巨大潛力的聰明學生,但發現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並不會深入去真正了解周圍環境的複雜過往。我們在弗林兒子維克多的客廳裡談話,維克多是牛津大學的數學家,目前在紐西蘭訪學。沙發上放的是他正在閱讀的書——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的《逃離》Runaway,這是一本文學批判類的作品。弗林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脫離手機屏幕。他告訴我,「我在今年出的第二本書裡告訴年輕人,因為上帝你得以受到教育,你為什麼不讀呢?」
  • 前內部工程師拆解蘋果造車思維:就是要顛覆市場
    曾在蘋果自動駕駛部門擔任要職,現任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王傑智就指出,蘋果就是準備來打破大眾的認知,進而顛覆市場。「蘋果造車是未雨綢繆的布局,也是蘋果所有技術收斂出口,」王傑智認為,雖然蘋果的手機產品越來越貴,毛利越來越高,但實際的銷售量卻不斷衰退,因此,蘋果需要尋找下一個公司增長的動能,「考慮到一輛車的利潤、全球需求量,以及加乘起來的潛在利益,這是遠比智慧型手機規模更大的市場,蘋果自然也要儘早卡位。」
  • 紐西蘭公司造了一條「假海豚」,1.8億賣給中國!只為了終結這一殘忍...
    環球旅行旅行/攝影/人物/故事關注紐西蘭造假了!最近,一家紐西蘭公司明目張胆搞了個大假貨,竟然還要1.8億元人民幣賣給中國。你以為中國就心甘情願當冤大頭?沒錯,這次中國還真主動要買。這個假貨,就是「一隻海豚」。
  • 網友:真的顛覆了我的認知
    驅動中國2020年8月12日消息,儘管在小米狂轟亂炸的輪番宣傳下,我們知道小米十周年雷軍公開演講勢必要點燃科技圈,但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小米電視大師系列第二款的到來還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透明電視,這真的不敢讓人相信這會是小米的傑作,畢竟小米電視身上最鮮明的標籤莫過於性價比。
  • 抖音「素顏女神」火了!脫下泳衣的一瞬間,網友:初戀的感覺!
    抖音「素顏女神」火了!脫下泳衣的一瞬間,網友:初戀的感覺!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都已經慢不下來了,文章太長不想讀,視頻太長不想看。基於人們的需求,各種各樣的軟體被開發出來。抖音這個軟體也是近年剛火起來的,一個視頻只有十幾秒很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需求。
  • 十個絡腮九個帥,唯有修睿是意外,30歲的修睿顛覆你的想像
    十個絡腮九個帥,唯有修睿是意外,30歲的修睿顛覆你的想像在早幾年,一部網絡喜劇《愛笑會議室》火遍大江南北,捧紅了不少年輕的喜劇演員,其中最傑出的便是喬杉、修睿、張子棟和肖旭了,尤其是喬杉的小眼睛和修睿的大鬍子真的太具特色了,天生就有喜劇感。
  • 什麼牌子的泳衣好,不吹不黑泳衣選購指南
    出門兩分鐘,渾身能溼個遍!泳池,海灘成為了部分人的天堂。一位位身披「戰袍」的小姐姐把海灘當T臺開啟了度假拍照打卡模式!俗話說「戰袍」選得好,不戰則勝!一件好的,適合你的泳衣能給你的總體顏值大大加分,甚至化腐朽為神奇,使原本存在缺陷的身材修飾在視覺效果內近乎完美!那麼,什麼牌子的泳衣好呢,如何選泳衣?
  • 《洞見》: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
    《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一書將釋迦摩尼的領悟和智慧,轉化為現代心理學視角下的「煩惱」和「苦」,是科學與哲學碰撞後的經典論著,把佛學和進化心理學結合在了一起,用現代進化心理學的理論驗證了古老佛學的正確性。作者羅伯特·賴特被譽為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 考古發現大量線索,卻意外顛覆兵馬俑用途,專家:真相令人震撼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秦始皇兵馬俑就是秦始皇的殉葬品,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或許我們都被那些垃圾文人給騙慘了,好了我們今天不說秦始皇,還是繼續回到秦始皇兵馬俑吧!
  • 顛覆認知的「網紅菠蘿吃法」,很多人效仿,內行人:確定這是菠蘿
    顛覆認知的「網紅菠蘿吃法」,很多人效仿,內行人:確定這是菠蘿!如果把菠蘿放在25年前的時候,它還並不是一種很大眾的水果,記得小時候想要吃菠蘿,街上都是賣的分好的菠蘿,一塊還要3元,一個菠蘿就要20多元,這在25年前,算是一種比較貴的水果了。
  • 奇怪的文化輸出增加了——雪花飄飄到底是怎麼火遍全球的?
    但是,並不是國內的榜單,而是國外的,比較有名的國外的音樂軟體Spotify,《一剪梅》在挪威熱門歌曲排行榜排第一,芬蘭排行榜排第二,紐西蘭排行榜第二。不僅僅是歌曲,某不存在的網站油管上對其進行的創作也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瘋狂增長,目前,《一剪梅》相關的視頻已超過了1000個。最火的一個視頻點擊量也過了百萬。
  • 金色三麥 | 究竟是怎樣的精釀顛覆了羅永浩對啤酒的認知和想像
    「這款精釀完全顛覆了我對啤酒的認知和想像!」羅永浩驚嘆,對手中的金色三麥金旺鳳梨艾爾啤酒發出連連稱讚。7月10日老羅直播間首選瓶裝金色三麥精釀啤酒,在7月17日又驚喜重磅返場。這究竟是怎樣的精釀,成為老羅直播間首選瓶裝精釀,還顛覆了老羅對啤酒的認知?
  • 最近這個海豚飼養員火了!脫下泳衣的瞬間, 網友: 感覺被撩到了!
    最近某音又火了一位    在視頻中他總是穿著泳衣的全身工作服。可是這個工作服並不能阻擋她的美麗。
  • 海爾生態:顛覆傳統企業概念的新認知
    前不久,海爾連續2年作為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入選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該獎項主席戴維·羅斯在海爾專題紀錄片《海爾願景——創物聯網時代的新增長引擎》中表示:海爾正在顛覆我們對經營與發展全球化企業和品牌的一切認知。2019年底,海爾集團開啟第六個戰略階段——生態品牌戰略時,記者還難以理解其中蘊含著什麼。
  • 火遍全球的表情符號瘋狂維權,大批賣家被告!
    其中,又數火遍全球的表情符號Emoji最為瘋狂。在短短三個月內,該品牌連發16案。 Emoji侵權情況分析 相信大家對Emoji表情並不陌生,它最早由慄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創作,並在日本網絡及手機用戶中流行,後來被蘋果公司加到iOS 5的輸入系統中,火遍全球社交圈。
  • 曾靠江南style火遍全球,如今卻在接商演,鳥叔為什麼不火了?
    提起鳥叔,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江南style,當初這首歌可是火遍全球,成為了當時的神曲,大街小巷上全都是這首歌,鳥叔因此也名聲大噪,一時之間風頭無二,相當有知名度。鳥叔似乎是站在一個大賣場裡面,背後是一些買小物件的商販,鳥叔的身邊圍繞著許多人,紛紛拿著手機與他合照,看來人氣依舊火爆,但是和當初的大舞臺相比,也不免讓人心生感慨。自從他和YG的合約到期之後,他更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此前泫雅和男友公布戀情的時候,被公司直接解約,而後她和男友一起加入了鳥叔的公司,目前的人氣也是一如既往的高。
  • 傳L Catterton Asia將收購澳洲泳衣品牌Tigerlily
    傳L Catterton Asia將收購澳洲泳衣品牌Tigerlily來源:聯商網2016-12-31 10:16Tigerlily品牌在澳大利亞地區實現21%的銷售增長,創下泳衣產品類別的增長紀錄,再次證明了品牌的強勢市場地位。
  • 答案可能顛覆你們對龐大的認知
    答案可能顛覆你們對龐大的認知在說起鳥類的時候,在人們的認知中,可能老鷹,或者是大雁已經是最大了,那還有什麼是比它們還大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細數那些大到讓人恐懼的鷹類吧!角雕又名哈佩雕或哈比鷹,是新熱帶界的一種鷹,後來被編入自立的角雕屬中,角雕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鷹之一,世界上只有食猿雕比角雕大,但是角雕的翼展並不長只有2米多,但是在體重上的有絕對的優勢,強壯的爪子幾乎跟人的手掌一樣大小,想像一下如果被角雕一爪子下來肉都得少掉一塊,可能當場見骨吧,角雕平均體長為108釐米(也就是1.08米),雙翼展開的長度在2米左右,體重為8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