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2020-07-17 天歌看世界

在南美洲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鳥成為了這個地區的萬獸之王,它們的頭非常大是很有力的武器,在歷史上只有這一段時期一種鳥類是一整個大陸的頂尖掠食動物 。它們不遠萬裡遷徙到北方地區,兇猛的恐狼和劍齒虎在這裡稱霸,那麼在這場博弈當中誰會贏得最後的勝利,南方遷徙過來的鳥能夠擋住北方土生猛獸的攻擊嗎,讓我們拭目以待。恐鳥這樣的霸主擁有非常聰明靈活的頭腦,而且食物比較充沛,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史前掠食動物mj 了呢?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在地球數億年的生命史當中,恐龍稱霸地球的時間到達了 1億5千萬年之久,直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突然消失。目前比較公認的一種說法是,認為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消失,恐龍消失後哺乳動物成為了地球上頂尖的掠食者,唯獨有一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這便是南美洲。六千五百萬年前巴拿馬地峽尚未出現,所以南美是一個孤獨的大島,周邊被海洋包裹著,才導致了上面的生物有了不一樣的進化跟改變。這裡到處都是開闊的大草原,陸地邊緣生長著茂密的樹林,頂尖的掠食動物是一種巨大的鳥類,現在我們的科學家給它命名為恐鳥。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他們在這片地區稱霸了整整五千八百萬年,頭部非常大動作非常迅速,有足夠的力量對動物進行攻擊,並且能夠在瞬間消滅獵物。生活在南美的恐鳥多達三十個品種,其中最大的一種頭骨長達二十八寸比馬的頭骨還要大,是通過考古化石發現的,史上鳥類最大的而且速度最快的品種之一。它們的體重到達180kg身高高達2m,所以已經非常高大了。腳部的肌肉纖細發達這種結構使它們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從尾巴到鳥嘴的長度到達了3米,這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科學家通過儀器對恐鳥的頭骨進行了建模還原,數據顯示它們頭蓋骨比較厚,所以能承受比較大的壓力,一旦發現獵物之後恐鳥便會以非常迅速的動作朝他們奔襲過去,用強勁有力的嘴巴去啄傷獵物的要害,這種攻擊的力度比較大通常不會失手。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它們的頭骨還有一處比較獨特的地方,裡面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構造可能是用來發聲的,跟我們現代某些鳥類比較相似,因此科學家斷定它們是一種比較聰明的動物。比如遇到這種全身長滿堅硬鎧甲的雕齒獸,恐鳥首先會想辦法去捕獵,可能會用腳把它踢翻然後再去進行第二次的攻擊,這樣子一頓美味就輕而易舉的到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北地區的火山噴發影響到了他們的生存,一併噴發的還有巴拿馬海峽的龐大火山群,正是這次事件把南方和北方地區填充了起來形成了一條狹窄的大陸。恐鳥順著這條路向北遷徙,從發現的化石來看北方地區的恐鳥品種比南方地區的大約矮20%,科學家通過對比數據發現恐鳥的速度能夠輕而易舉地達到65km/h,就像現在的鴕鳥一樣。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恐鳥頭骨化石模擬圖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在高速追逐始祖馬的時候,恐鳥一般呆在側邊這樣的目的是防止被馬踢到,也更有利於它們發動攻擊進行捕獵。來到北方地區它們的生活條件沒有南方那麼愜意了,這裡到處充滿了當地的掠食動物恐狼便是其中之一,現代狼群的威力我們都見過,攻擊不容小覷。狼群在沒有捕到獵物的情況下,看到眼前有食物是不會視而不見的,當然會競爭一番,論單打獨鬥恐狼不是恐鳥的對手一腳就踢飛了。狼的優勢在於它們的數量,恐鳥這種聰明的動物自身會去衡量,接下來的戰鬥對自己有沒有利在佔不到上風的情況下,它們通常會放棄捕到的獵物轉身離開。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除了會遇到狼群還有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劍齒虎也成為了小恐鳥的天敵,—只落單的小鳥瞬間成為了劍齒虎口中的獵物。這種劍齒虎是一種原始的劍齒虎,它們是巨型劍齒虎的祖先,論單打獨鬥也不是恐鳥的對手。這麼厲害的霸主幾乎沒有天敵為何會從地球上消失呢?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科學家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還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各種生物在兩地之間移動讓恐鳥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第二個原因就是這些掠食動物的競爭,原來他們生存的環境沒有掠食動物,但現在要面對恐狼劍齒虎還有其他貓科動物,搶走了他們的食物。科學家認為這都不是最主要的,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是全球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兩百萬年前地球進入冰河時期,地面變得乾枯植物不再繁茂,不能夠養育更多的食草動物。食草動物的減少意味著恐鳥的獵物沒有了來源,因此在美洲地區稱霸近六千萬年的恐鳥,就這樣從地球上消失mj 了。

史前巨獸恐鳥,捕食野馬稱霸美洲6000萬年,劍齒虎不是它的對手

相關焦點

  • 雕齒獸——渾身包裹著鎧甲的史前巨獸,劍齒虎拿它也沒轍
    在上新世(530萬年前~258萬年前)早期到更新世(258萬年前~1.1萬年前)晚期,地球上曾經生活著一種渾身包裹著鎧甲的巨型生物,這種生物的名字就是
  • 史前猛獸 一代天驕 劍齒虎
    又過了1000萬年,最早的劍齒虎類從所有貓科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假貓中分離出來,即副劍齒虎。不過,劍齒虎家族的第一批重量級成員還是15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劍齒虎。對劍齒貓科動物頗有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蘭·特納曾撰文指出,非洲的巨頦虎應該具有類似現生獅子的褐色外表,以適應晚中新世非洲大陸的草原環境和季風性氣候。同時它們可能生活在群體中,以保證有能力捕到各種大型獵物,並擊退其他競爭對手的挑釁。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早期與短劍劍齒虎共同生活過一段時間,由於恐貓的出現已經較為靠後了,所以在形態上面,它有很多地方都比較接近於現代的貓科動物,比如全身布滿斑紋。恐貓雖然是劍齒虎亞科裡面的成員,但是其劍齒並不是很發達,與我們印象中劍齒虎的模樣差距有點大,所以恐貓亦有「偽劍齒虎」的稱號。
  • 10個曾稱霸世界的史前巨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十個稱霸世界的史前巨獸。很難想像,在現代僅手指大的馬路,在古代竟然比人類還要大。古馬陸生活在3億年前,身長3米表面覆蓋甲殼,身體極薄非常貼近地面。在那個由高大生物統治的年代,幾乎沒有天敵。由於古馬陸化石口部器官都並不完整,難以推測其食性。但鋒利的下顎讓許多科學家不排除古馬陸為肉食性動物可能。
  • 3種雖然已經滅絕,但是有希望復活的遠古巨獸!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5億年了,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誕生過很多的生物,不過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生物,絕大部分都滅絕了,它們死後,屍體被埋入了泥土裡,形成了化石,在多年以後,被人類發現,人類可以通過這些化石,可以大概了解到這些史前巨獸 ,生前的形態,還有生活習性,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史前巨獸,甚至還有復活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3種可能復活的遠古巨獸
  • 10個超乎人類想像、曾稱霸地球的「史前巨獸」
    在人類出現前的世界,地球資源無比豐富,生物賴以為生的陽光、空氣、水的含量是現在的好幾倍,在豐碩環境中成長的生物當然長得肥肥胖胖的,有的動物體型是大象的4倍、有的力量大到可以把卡車扭到變形,甚至還有更誇張的.....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曾經稱霸地球一時的史前巨獸吧!  1.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我們常說的劍齒虎主要指的是貓科下面的劍齒虎亞科下的史前動物,其中最有名是斯劍虎,刃齒虎 Smilodon,舊稱美洲劍齒虎,音譯斯劍虎,大約生存在距今3百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
  • 劍齒虎咬合力只有獅子的一半,為什麼能以大象為食?
    史前巨獸劍齒虎對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們長長的犬齒,據研究發現,劍齒虎長牙可達到28釐米左右,但通過研究又發現,劍齒虎的牙齒非常脆弱。 該牙齒雖然能夠前後移動咬合獵物,但當獵物掙扎左右移動時,劍齒虎的長牙很有可能會被折斷。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劍齒虎而言,這麼脆弱的長牙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 劍齒虎咬合力只有獅子的一半,為什麼能以大象為食?
    史前巨獸劍齒虎對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們長長的犬齒,據研究發現,劍齒虎長牙可達到28釐米左右,但通過研究又發現,劍齒虎的牙齒非常脆弱。該牙齒雖然能夠前後移動咬合獵物,但當獵物掙扎左右移動時,劍齒虎的長牙很有可能會被折斷。
  • 曾經稱霸地球的劍齒虎是「老虎」嗎,或者說它和老虎有什麼關係?
    雖然它也有和劍齒虎幾乎一樣的兩枚長達15釐米的上犬齒,但頭骨的基本結構仍然與袋鼠類的十分相似,雌袋劍齒虎則長著向後開口的育兒袋。袋劍齒虎可能是當時南美洲食肉類哺乳動物中的最強者,發達的劍齒和強勁的身體使它們能夠捕食當地的絕大多數食草動物。
  • 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也就是260斤左右,這隻鳥是肉食性的,大多生活在美洲的叢林中。通常會用喙來殺死獵物。就是用它的嘴巴,它吃細小的哺乳動物及腐屍。它可能起源於歐亞大陸,來到美洲後由於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生存競爭對手,一度進化得相當巨大。駭鳥身高可達3米,體重400公斤,也就800斤,是一種不能飛翔的鳥類,它們是恐怖的肉食動物,可以一口吞下一隻狗,還具有驚人的奔跑速度,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裡,它們吃乾淨獵物的肉後,會用強壯的腿部把獵物骨頭擊碎,並吸食碎骨中的骨髓。它們不浪費任何一點食物的價值。其滅絕原因,目前還沒有弄清楚。
  • 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也就是260斤左右,這隻鳥是肉食性的,大多生活在美洲的叢林中。通常會用喙來殺死獵物。就是用它的嘴巴,它吃細小的哺乳動物及腐屍。它可能起源於歐亞大陸,來到美洲後由於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生存競爭對手,一度進化得相當巨大。駭鳥身高可達3米,體重400公斤,也就800斤,是一種不能飛翔的鳥類,它們是恐怖的肉食動物,可以一口吞下一隻狗,還具有驚人的奔跑速度,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裡,它們吃乾淨獵物的肉後,會用強壯的腿部把獵物骨頭擊碎,並吸食碎骨中的骨髓。它們不浪費任何一點食物的價值。其滅絕原因,目前還沒有弄清楚。
  • Minecraft:超酷的模組「考古與化石」裡的史前巨獸劍齒虎
    掉落物:劍齒虎肉、劍齒虎頭骨、劍齒虎牙、劍齒虎胸肋骨、劍齒虎脊椎骨、劍齒虎腿骨、劍齒虎臂骨、劍齒虎足骨劍(「Smile-oh-don」意為「刀一般的牙齒」,又名「saber-tooth-cat」)是一種生存在更新世時期的大型史前哺乳動物。它們生存在更新世時期的美洲,它們經常成為焦油坑的受害者,它們是本模組目前唯一一種食肉哺乳動物。
  • 12噸猛獁只是它的盤中餐,劍齒虎如此強大,為何會滅絕?
    審核:小文在如今的地球上,大象是最大的陸地生物,不過在地球上的冰河時期,存在著一種叫做「猛獁象」遠古巨獸,它們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體重可以達到12噸。不過,猛獁象卻並不如現代大象一般沒有天敵,在當時,猛獁象的主要天敵是一種叫做「劍齒虎」的史前猛獸,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就是猛獁象。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劍齒虎在的當時沒有任何的天敵,為何會突然滅絕呢?
  • 超厲害史前生物大揭秘——比野馬還大的南美一哥「恐怖鳥」
    今天,我們來講解一種特殊的霸主,地球史上唯一的鳥類皇帝,腳踏劍齒虎,稱霸南美的霸主——恐怖鳥。狩獵習性:肉食動物,體型巨大,動作迅猛,從屬兔到野馬都在它的食譜上。巨大有力的雙腳,可以一腳踹斷野馬肋骨。鋒利的尖嘴。生存地位:南美霸主,打敗唯一競爭對手本土袋劍齒虎,稱霸南美無敵手。
  • 牙齒脆、咬力低的史前巨獸劍齒虎,憑啥成為霸主級猛獸?
    在談到史前霸主級猛獸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把劍齒虎搬出來說事,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劍齒虎並不是指某一種動物,而是指某一類具有劍齒特徵的史前動物。也就是說200千克的致命刃齒虎,其犬齒咬力還不如一隻83千克的美洲豹咬力大。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有不少人認為劍齒虎的牙齒過長,擋住了嘴巴,它是如何咬住獵物的?在人們列舉出了種種「缺點」之後,劍齒虎又是憑啥成為史前霸主級猛獸的呢?
  • 史前3萬年野生動物攝影,為什麼都爭先恐後變得更大、更特異化?
    史前三萬年,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高含氧量的地球讓野生動物進化的無比強壯,無比巨大,紛紛走向了變異的前臺,爭先恐後變得更大,更強健,更特異化!劍齒虎為尊,原貓進化出的一個分支真貓科的獅虎豹發展的中規中矩,而另一支假貓科的劍齒虎率先走上了特異化的道路,它全身9成以上都是肌肉,牙齒變得更長,而此時它的獵物們還在尋找進化道路,劍齒虎輕而易舉的佔據了食物鏈頂端,可以說是每天都用牛刀殺雞。
  • 4千年前的雕齒獸,背著半噸重的殼,它不怕劍齒虎,但卻自相殘殺
    雄性間因求偶爭鬥的時候,都擺動自己的身體,利用自己的尾錘互掃,企圖給對手造成傷害。 攻擊對手時,它們的鬥爭方式比較奇特,並非面對面站著,而是背對背反方向站立。由於雕齒獸尾部擺動幅度是後肢的180度範圍,所以它們尾部打擊範圍接近於對手肢體肩部或者身體中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