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戀母仇父、馬斯洛近親戀愛:4個故事揭開大神隱秘的角落

2021-01-11 精讀君

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342/10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481天

前段時間,《隱秘的角落》大火,各路心理學大師們也現身說法,把劇中的人物用心理學知識剖析得精闢入裡。

比如,為什麼老實人張東升會逐漸顯現其心理陰暗的一面?為什麼小時候開朗的朱朝陽長大後會性情大變?

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要網上隨便一搜,都能找到心理學大師們給出的合理解釋。

提到心理學大師,很多人覺得他們很神秘,可以看透別人的心,解開他人的謎。

其實,他們並沒有我們臆想的那麼神秘,他們也是人,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有愛也有恨。

《爆笑吧!心理學大神來了》這本書中,就匯集了許多心理學大師們的傳奇經歷,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二:

01

弗洛伊德

談及心理學史,弗洛伊德是個避不開的人物。

弗洛伊德出生在一個不錯的家庭,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

都說老夫少妻生的孩子聰明,弗洛伊德小時候也的確很聰明,念書很棒。因此爸爸很喜歡他,還公開說弗洛伊德聰明到「他大腳指頭都比我腦袋好使」。

然而,有這樣一個受盡萬般寵愛童年的弗洛伊德,卻在成年以後提出了人性惡的精神分析:人人都有病,悲慘童年毀一生。

怎麼回事呢?

弗洛伊德小時候,曾經在父母的臥室裡撒尿,當時父親憤怒地責備他:「這孩子將一事無成!」後來,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認為每個小男孩都戀母仇父。

再後來,弗洛伊德經過研究,又提出了戀父情結的概念,認為由於女孩子的異性愛本能傾向,使得女孩子戀父而妒母,即「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

結果,弗洛伊德最寵愛的小女兒安娜·弗洛伊德終身未嫁,始終陪伴在父親身邊,並最終繼承了父親的學術衣缽。

弗洛伊德還提出過一個「性誘假說」:每一例歇斯底裡症病背後,總有著一次或多次發生於童年早期的不成熟的性經歷。

這個假說一出來,他的聲譽急轉直下。什麼問題都是從性的角度去解釋,誰還來這個「老流氓」的診所看病呀?

弗洛伊德有一本很出名的書,叫《夢的解析》,怎麼來的呢?

這源於他兒時的一個奇葩習慣:把自己做的夢全部記錄下來。

後來使用自由聯想治療精神疾病的同時,他開始關注患者的夢與病的關係。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弗洛伊德曾對幾位後繼者,比如阿德勒,榮格,都報以厚望,傾心相助,盡力提攜,卻屢遭背叛。

因為弗洛伊德太過小心眼並且拒不接受批評,他總是固守在自己的理論王國中,不願接受任何新的理論,新的思潮,還強迫他的繼承者完全遵守他的理論體系。這也導致他的後繼者們最終與他分道揚鑣。

阿德勒後來創建了個體心理學,榮格另建了分析心理學。

02

馬斯洛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大家都耳熟能詳: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高峰體驗。

尤其需求層次論,心理學導論中要講它,心理學史要講它,教育心理學要講它,管理心理學要講它……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眾多領域也都講它,幾乎成為普及度最廣的心理學理論。

馬斯洛的童年悽苦,父母關係惡劣。他的父親為了逃避母親,總是避免回家,忙於生計而無暇顧及與子女的溝通,因此父子關係淡薄。

馬斯洛母親極度迷信,且生性殘暴,曾當面打死馬斯洛的兩隻小貓。致使馬斯洛即便走向人本主義之路,都沒有原諒自己的母親,一生與母親關係惡劣,直至母親過世都沒有參加她的葬禮。

馬斯洛父母是表兄妹關係,優生沒做好,所以小馬長得醜,從小自卑。爸爸還火上澆油,和大家說:「你們見過比他醜的孩子嗎?」

缺啥來啥,爸媽關係差,對他也不好。學校裡的老師、同學也不喜歡猶太人——後來,馬斯洛提出了非常有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馬斯洛上學時幾乎沒有朋友,這使他養成了害羞敏感且神經質的性格,只能藉由書籍避難。害羞敏感的性格追隨其一生,直至成年甚至出名以後,他都非常害怕當眾發言。

受爸媽表兄妹近親結婚的影響,馬斯洛中學時也喜歡上了自己的表妹貝莎。但是他自卑又太羞澀,遲遲沒進展。

有一次,未來的大姨子安娜實在看不過去了,把小馬推向貝莎,上啊,吻她吧!馬斯洛就吻了,貝莎沒有拒絕,回吻了他。

正是這段經歷,啟發了馬斯洛提出高峰體驗的概念。

03

斯金納

許多人談到心理學,只知弗洛伊德而不知斯金納,但後者其實對心理學科的影響更大。

斯金納有兩大愛好:一是手工製作,他做過旱冰鞋,可駕駛的運貨馬車,雪橇,還有用篙撐來撐去的木筏子;也做過蹺蹺板,旋轉木馬和滑梯;還做過陀螺、模型飛機、盒式風箏、會飛的竹蜻蜓……

除此之外,斯金納還著迷於捕捉所有他身邊捉得到的小動物:青蛙、烏龜、蛇、蝴蝶、蜜蜂、螢火蟲,喜歡觀察它們努力逃走的過程。

研究心理學後,斯金納把小時候這兩個愛好結合起來,製造了著名的斯金納箱,專門摧殘小白鼠;最後甚至發明了一個育嬰箱,在裡面養孩子。

斯金納第一次上電視,就石破天驚整出一句:「如果在燒掉自己孩子還是自己的書籍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我願意先燒掉自己的孩子。」

這一發言導致輿論大譁,心理學家這樣說太吸引眼球, 結果各家電視臺就不斷邀請他,斯金納經常露面,就出名了。

04

馮特

馮特出身名門望族,卻有一個悲催的童年。哥哥在外求學常年不回家,媽媽又生了兩個孩子不幸嬰兒期都夭折了。馮特童年只有一個同齡玩伴,還是個智力障礙者,幾乎不說話。

年輕的馮特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始於一次自己的好奇:吃鹽多少會不會對尿液成分產生影響?

於是他親自出馬,自己吃鹽自己尿,自己尿完自己測,實驗發表了。一泡尿,照亮了他自己的心理學研究之路。

馮特起初是海德堡大學的生理學系教師,教實驗生理學。

不過,他的教職屬於無薪崗位,就是學校不給錢,由學生湊學費,選修的學生越多,老師就賺得越多。結果只有四名學生選修了馮老師的課。於是馮老師生了病,去療養了。

後來,他到了萊比錫大學,馮老師教生理心理學。那時候還沒有專門的心理學之說。

大學給馮老師分了一間房子放實驗儀器,於是這間房子就成了馮老師的倉庫。

後來,因為每次把器材搬到教室太過麻煩,馮老師就乾脆在倉庫上課。

就這樣,實驗室建立了。

1879年,馮老師開始深入開展心理學實驗,科學心理學誕生了。

馮老師建立心理學之後,各國有志於此的同學都來「朝拜」,其中有個中國人也來了,那個人就是我們的北大老校長蔡元培。

蔡元培跟著馮特學了一段時間的實驗心理學,後來當北大校長的時候,他還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馮特是個工作狂,他的書稿估計得寫了五萬多頁。當年的他,上午寫書讀論文編雜誌,下午實驗室做研究,然後邊散步邊備課,下午四點開始給學生上課。

馮特的生活一直過得嚴謹有規律。直到去世,他都很少外出旅行,不熱衷於公眾活動。除了指導學生做實驗外,基本就是寫寫寫,直到85歲高齡才退休。

05

結語

在這本「八卦合集」裡,還有其他幾十位心理學大神的趣事糗事。

比如「老頑童」皮亞傑,天天琢磨和小孩玩遊戲;「老好人」羅傑斯,誰的意見都尊重,找他諮詢吧,也不給你出個主意;「小憤青」華生,做實驗嚇壞小朋友......

總之,這是本用心理學大神們的八卦串起來的極簡的心理學史。

每位大神都有獨特生活經歷,癖好和性格,有的童年悲慘,有的樣貌醜陋,有的浪蕩多情,有的小心眼,有的愛吹牛,有的愛交際,有的太害羞。但這都沒影響他們對心理學的貢獻和影響力,心理學恰恰因為有這些人而倍添魅力。

大神不是神。大神又是神。他們都是自己的神。

大神們的生平和傳記,告訴我們:不論是熠熠生輝的生活,還是挫折滿布的人生,不論是缺陷短板明顯,還是優點長處突出,我們都可以選擇朝向自己內心的大師靠近,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和特質,有趣、真實地活著。

正如心理學會理事長韓布新老師說的:

「年輕人應該向心理學眾大神學習,直面慘澹卻充滿希望的人生!」

作者:蘇雲,精讀讀友會會員。用時間換天份,越努力越幸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相關焦點

  • 俄狄浦斯為何要「弒父」,真的是弗洛伊德說的「戀母」情結嗎?
    引言:在對《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及《卡拉馬佐夫兄弟》進行分析之後,弗洛伊德發現了西方文學中長期、廣泛存在的「弒父」主題,並以其一貫作風推而廣之認為一切文藝作品都是「俄狄浦斯情結」的呈現或升華。但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其實並不足以解釋俄狄浦斯的「弒父」行為。
  • 看完5位心理學大神的故事,徹底愛上心理學
    以今日常人的眼光來看:弗洛伊德,那就是個「老流氓」,什麼問題都是從性的角度去解釋;馬斯洛是個「文藝青年」,論文想寫音樂欣賞的心理學,可惜被老師們給否了;羅傑斯是個「,他是父親第二個老婆的第一個兒子。後來,弗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認為每個小男孩都戀母仇父。弗洛伊德經過研究,提出了戀父情結的概念,認為由於女孩子的異性愛本能傾向,使得女孩子戀父而妒母,即「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
  • 《隱秘的角落》裡笛卡爾的愛情故事,是真的嗎?
    原創 matrix67 果殼在這個距離各種情人節都很遙遠的日子裡,伴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數學家笛卡爾和他的心形線傳說又一次重回大眾視野。圖丨《隱秘的角落》劇中的張東升老師,給同學們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相傳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強行拆散了他們。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
  • 隱秘的角落:細節中的故事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除了設計精巧又引人入勝的劇情,這部劇還有很多的細節,值得我們細細推敲、細細品味。讓我具體的給大家慢慢講來:1、從片頭動畫中的白色糰子告訴我們,劇中主角是從孩子開始的。哪裡找的小演員,真是太有靈性了。
  • 從《隱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弱點」,殊不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隱秘的角落》看「人性的弱點」,殊不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感覺《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很神奇,因為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會覺得很壓抑,有的人會覺得很心酸,還有人會覺得血脈噴張,但我卻覺得很刺激!當然,不能說《隱秘的角落》像《哈姆雷特》那樣偉大,但他絕對要比「朋友圈」裡的故事更加真實。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 隱秘的角落全集劇情解析及謎題匯總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匹國產黑馬,可以說是大火了一把,所有社交媒體到處是它的影子,而它的評分也是直接衝上了9.0,。《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推理小說《壞孩子》,作者紫金陳,為了能夠順利播出,《隱秘的角落》較於原著也做了很多的改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隱秘的角落》和《壞孩子》之間的劇情差。
  • 《隱秘的角落》:一部章子怡發文讚不絕口的劇,到底有什麼魅力?
    6月25日章子怡發文評《隱秘的角落》: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隱秘的角落》整體完成度非常高!從小演員到職業演員全體在線!他們的表演感受力令人震驚!故事內容細思極恐,沒有過激的處理卻分裂得讓人不寒而慄而且配樂的每個音符都將人物的內心戲渲染到極致…據說此劇的導演以前是組樂隊的…12集,剛剛好,值得一看!
  • 【專訪】《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在開播之前,沒有人想到《隱秘的角落》會獲得這麼高的口碑與熱度。豆瓣評分9.0分,愛奇藝播放熱度7208,各大網劇熱度榜單上均排名第一,是這部12集短劇集在第二周收官前的成績。《隱秘的角落》故事並不複雜,由朱朝陽、嚴良、普普三名孩子的相遇開始。他們去到六峰山遊玩,不小心通過相機錄到張東升殺害嶽父嶽母,一場冒險就此展開。
  • 《隱秘的角落》人性的陰暗面
    《隱秘的角落》的故事的開端,是一位中年人正在陪父母遊玩。等爬到山頂,他還積極幫父母拍照片留念,陽光明媚,風聲和煦,一切也顯得如此自然美麗。可下一秒,他卻驟然把兩位老人推下深淵!但這個極度恐怖的畫面,被三個同樣是上山遊玩的小孩無意拍下來了。而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故事,就從這裡正式拉開帷幕……整部劇描寫的非常細膩,故事又錯綜複雜,每個人物都是心機婊。
  • 你真的看到《隱秘的角落》裡真正的角落了嗎?
    相信很多人在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後,對於劇中的結局很不解,為什麼整個故事的結局跟原著相差這麼多。其實電視劇裡的結局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美好,在導演和編劇的眼裡,嚴良和普普、老陳都已經死了。《隱秘的角落》裡隱藏了很多的角落,這是導演和編劇在避開審核,隱晦地留下來的伏筆。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有彩蛋嗎如何解析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中,朱晶晶的確是被朱朝陽推下樓去的,電視劇裡雖然一開始沒這麼演,但通過結局的內容卻可以推測出,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結局表達的很隱晦,但卻和之前一直提到的笛卡爾故事的現實與童話對應上了,原著中,朱朝陽雖然是大boss,卻利用日記洗白了自己,而日記中的內容所對應的就是笛卡爾故事的童話。
  • BNU那些隱秘的角落裡,藏著你的故事嗎?
    BNU那些隱秘的角落裡,藏著你的故事嗎? 許久不見師大校園回憶落上了薄薄的一層灰你還記得嗎那揣著情緒的微微一瞥和那些藏著故事的角落
  • 審查7次才上映的隱秘的角落:真正隱秘的是什麼?角落又指什麼?
    近日,一部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打破了這個沉寂的夏天!連朋友和我見面打招呼都成了:「看《隱秘的角落》了嗎?」嚇得我抓緊拿起手機補作業。首播至今,依然佔據著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單第一名,並獲得了豆瓣評分9.0的肯定。
  • 《隱秘的角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角落是無法觸碰的
    最近由秦昊主演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點燃銀幕,故事並不複雜,是由一起謀殺案開始娓娓道來。三個小孩嚴良、普普、朱朝陽無意間目睹了張東升殺人的事情,圍繞這件謀殺案,展開了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可是由於一些遭遇,讓他們的心理扭曲,從而走上了不歸之路。《隱秘的角落》是由《壞小孩》改編而來,秦昊在接到這部戲後,對張東升這個人進行了一些改造,他想把張東升塑造成一個又可憐,又可恨的角色。而劇中他表現出來的張東升也確實達到了那種效果。
  • 隱秘的角落劇情講的是什麼?隱秘的角落全集在線觀看大結局
    4,花絮中有張東升獨自吃漢堡的畫面,這裡和前面店員誤認為普普是他女兒相呼應。導演還給了張東升大量的關於普普的鏡頭,比如看創口貼等,通過張東升對於普普的一些心理來鋪墊後續他讓普普住進來的行為。同時,在劇開播前有個預告,畫面中張東升在挖土埋屍,但到正片被刪除,這裡應該是暗示普普已經死亡。
  • 《隱秘的角落》的人物改編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總體而言,這又是一部改編得很成功的作品。紫金陳說:「開拍之前,我說,原作色調是陰冷的,但我希望這部劇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故事,越是陽光明媚,越能襯託出陰冷。」這種「陽光明媚」,電視劇做到了。它體現在人物設置上。
  • 《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沒看夠?新一波「迷霧劇場」在路上了!
    今年,《沉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兩部12集短劇的大熱,也帶火了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但秋天過去,是不是覺得懸疑又不夠看了?沒關係,愛奇藝昨日在上海宣布,「迷霧劇場」明年還將繼續推出5部懸疑劇。圖說:《致命願望》海報 官方圖今年,「迷霧劇場」播出了《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共五部懸疑短劇集,其中秦昊、王景春等主演的《隱秘的角落》憑藉紮實的故事和對人性深刻的刻畫而大火,也讓「爬山梗」出圈,最後播出的《沉默的真相》也憑藉劇中人物對正義對真相的執著,而感動了不少觀眾。
  • 《隱秘的角落》配樂表裡,藏著《樂隊的夏天1.5》
    片尾曲《猶豫》的作詞、作曲兼演唱者木瑪,是原木馬樂隊的主唱兼吉他手;而《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是2001年成立的Joyside樂隊鼓手。在《隱秘的角落》片尾出現的配樂名單中,出現了堪比「樂夏」的豪華陣容。獨立音樂+影視劇,在《隱秘的角落》中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 《隱秘的角落》三隻小雞和狐狸的故事 動畫片結局暗喻了最後結局
    《隱秘的角落》三隻小雞和狐狸的故事最近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可算是好評如潮啊,不僅各位實力派演員沒有讓觀眾們失望,演技非常給力,連三個小孩子的演技都是沒得挑的,整部作品帶給觀眾們的除了震撼就是回味無窮。
  • 冬日動物致傷——隱秘的角落
    ,讓《隱秘的角落》在前段時間火遍大江南北,人潮起起落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善惡面,每個人都有自己隱秘的角落。我們大多認為冬季氣溫下降,動物活動減少,有些動物甚至在「冬眠」,動物對人類的傷害會較少發生,因此會降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