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就驚呆了!看完5位心理學大神的故事,徹底愛上心理學

2020-12-05 湛廬文化

在心理學歷史上,奇人異事甚多。

以今日常人的眼光來看:

弗洛伊德,那就是個「老流氓」,什麼問題都是從性的角度去解釋;

馬斯洛是個「文藝青年」,論文想寫音樂欣賞的心理學,可惜被老師們給否了;

羅傑斯是個「老好人」,誰的意見都尊重,找他諮詢吧,也不給你出個主意;

華生則是個「小憤青」,做實驗嚇壞小朋友;

斯金納卻似「虐待狂」,養了鴿子、小白鼠,不輕易給它們吃食物,換著法子以「折磨」小動物為樂……

然而,心理學恰恰因為有這些人而倍添魅力。

今天帶你認識這些有趣、有料、有梗的心理學大神。

▼▼▼

40多位心理學大神,

將在此書中輪番出場!

《爆笑吧!心理學大神來了》

作者:遲毓凱

1.「威風八面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

弗洛伊德的父親有兩次婚姻,弗洛伊德出生的時候,父親四十一歲,母親二十一歲, 典型的老夫少妻,他是父親第二個老婆的第一個兒子。他是母親的掌上明珠,但父親對他的態度比較消極,小時候,他曾經在父母的臥室裡撒尿,當時父親憤怒地責備他:「這孩子將一事無成!」

後來,弗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認為每個小男孩都戀母仇父。

弗洛伊德經過研究,提出了戀父情結的概念,認為於女孩子的異性愛本能傾向,使得女孩子戀父而妒母,即「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

結果,人家弗洛伊德不僅上輩子找了女兒做情人,在這輩子,弗洛伊德也幹掉了所有的情敵,他最寵愛的小女兒安娜·弗洛伊德終身未嫁,始終陪伴在父親身邊,並最終繼承了父親的學術衣缽。

弗洛依德還是個老菸民,酷愛雪茄,一天要抽二十多支,直到最後得了口腔癌才不得不戒菸。我們現在看到弗的許多照片也是一副叼著菸斗酷酷的樣子。

不過,依據他自己的理論,愛抽菸的人都是可憐之人。因為這些人在嬰兒時期,未能充分地吸吮母親的奶,即口唇期沒有過渡好,所以長大之後,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就以吸菸的方式來滿足欲望。

另外,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做老師的、愛在微博上發言的人,屬於口唇期沒過渡好,小時候奶吃得有問題,所以現在愛表達,又自戀;而那些從不發言,偷偷看微博偷偷樂的人,屬於肛門期沒過渡好,小時候控制大小便有問題,所以現在不愛表現自己,防禦心強。

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是同時代的兩個最著名的猶太人,但兩人似乎不太對付。

對於愛因斯坦取得的成就,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那是走運。

愛因斯坦說:「你不了解我,怎能說我走運 ?」

弗洛伊德說:「因為你研究的是數學和物理,不像我研究的心理學,人人可插嘴。」

2.「跨界天才」 華生

約翰·華生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

「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創造的特殊世界中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種專家。」

這是華生最具野心,也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句話,是環境決定論的「指定用語」。

華生曾做過一個驚世駭俗的關於嬰兒恐懼的心理實驗(見下圖),實驗中那個倒黴孩子叫「小艾伯特」,才11個月大。

華生在他面前放了一隻小白鼠,艾伯特要摸,華生在後面哐當敲鐵棒,孩子嚇哭了;又放白鼠,還想摸,哐當敲鐵棒,又哭了;連續幾次,一見白鼠就哭了;後來不只白鼠,見著兔子也哭,見著狗也哭,見著毛大衣也哭,甚至見著聖誕老人的白鬍子都哭。這證明,恐懼不是天生的,是習得的

作為芝加哥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英俊瀟灑的華生獲得了很多女學生的關注。華生的兩次婚姻都是師生戀,第一任老婆在課堂上給他寫情書,順利拿下華生,但長江後浪推前浪,她之後還有更猛的女學生。嬰兒恐懼實驗的女助手,後來和華生互生情愫,最終華生離婚娶了這個女學生,「小三」成功上位。

華生和女助手的桃色事件,在當年是鬧得滿城風雨,各種媒體大肆報導大學教授道德敗壞,白天教授,晚上禽獸,勾引女學生之類,聲名狼藉。華生也因為此事離開了心理學界。

離開心理學界後,華生在廣告界謀生,做得風生水起。80歲時,美國心理學會準備給他頒個獎感謝其為心理學做的貢獻,華生本來興衝衝去了,但四十年的學術流浪讓他近鄉情怯,怕情難自已,淚灑當場,最後只是讓別人代為領獎。第二年,逝世。

3.「虐待狂」斯金納

B. F.斯金納

行為主義的大師和旗手

▲▲▲

許多人談到心理學,只知弗洛伊德而不知斯金納,但後者對心理學科的影響更強大,在 2002年美國心理學會會員的調查中,斯金納排名第一。

斯金納出身於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鎮,有兩大愛好:一是手工製作,研製各種小發明、小創造;二是玩小動物,捕魚捉青蛙,逮蛇玩蜥蜴……研究心理學後,斯金納把小時候這兩個愛好結合起來,製造了著名的斯金納箱,專門摧殘小白鼠;最後甚至發明了一個育嬰箱,在裡面養孩子。

斯金納的育嬰箱

斯金納把孩子放箱子裡養這件事,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沒人性。他為自己女兒設計的「育嬰箱」,裡面的空氣經過過濾,溼度可以調節,安靜、整潔,孩子按規定的時間出來玩耍和吃東西。

斯金納說:「箱子的一面牆都是玻璃的,白天我們 透過這塊玻璃跟她說話或打手勢。當我們透過窗戶看她的時候,她會對我們露出燦爛的笑容。」——箱子裡面養孩子,說出來大家也許不信啊,斯金納後來也因此被人批慘了。

斯金納懂點傳播學的道理,第一次上電視,就石破天驚整出一句:「如果在燒掉自己孩子還是自己的書籍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我願意先燒掉自己的孩子。」這當然導致輿論大譁,心理學家這樣說太吸引眼球, 結果各家電視臺就不斷邀請他,斯金納便經常露面,就有名了。

4.「文藝青年」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

▲▲▲

馬斯洛是近親結婚的產物,他的爸爸是猶太人,娶了自己的表妹——小馬媽媽。優生沒做好,所以小馬長得醜,從小自卑。爸爸還火上澆油,和大家說:「你們見過比他醜的孩子嗎?」缺啥來啥,爸媽關係差,對他也不好。學校裡的老師、同學也不喜歡猶太人——後來,馬斯洛提出了非常有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

受爸媽表兄妹近親結婚的影響,馬斯洛中學時也喜歡上了自己的表妹貝莎。他常常到表妹家串門,暗戀未免太痛苦,小馬又太羞澀。有一次,未來的大姨子安娜實在看不過去了,把小馬推向貝莎,上啊,吻她吧!馬斯洛就吻了,貝莎沒有拒絕,回吻了他。正是這段經歷,啟發了馬斯洛提出高峰體驗的概念。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大家都耳熟能詳: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高峰體驗。尤其這個需求層次論,太牛了,牛到什麼程度?心理學導論中要講它,心理學史要講它,教育心理學要講它,管理心理學要講它……這個理論一定要學過癮才好。

需求層次理論

5.「老好人」羅傑斯

卡爾·羅傑斯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代表

▲▲▲

人本主義大師羅傑斯,由於小時候奇葩父母管得太嚴,不允許小羅與周圍的人交往,又因為家住農莊,周圍沒啥人,小羅平時只能讀讀書,和動植物打交道,長期的農莊生活使得他欠缺交往,口才一般,早先做牧師布道超過20 分鐘就沒詞了。

後來,進入心理學界,他就發展了「來訪者中心療法」,在這種諮詢治療中,主要是來訪者說,諮詢師不用多說話。

羅傑斯認為,諮詢時應創造一種絕對的無條件的積極尊重氣氛,以助人自助。但在這種諮詢中,諮詢師一般也不會給你什麼具體意見了。

「來訪者中心療法」三大元素

學羅傑斯這種心理諮詢策略最爽了,自己不大說話,也不出啥主意,主要聽來訪者講故事,自己「嗯嗯啊啊」,然後……就收錢,牛吧。——其實也沒那麼簡單,但以來訪者為中心的諮詢強調傾聽,說話少是真的。

有一個吐槽羅傑斯來訪者中心諮詢的笑話:

病人說:「我想跳樓。」

羅傑斯說:「嗯,我聽到了。」

病人說:「我要跳了。」

羅傑斯說:「嗯,我看到了。」

病人跳了,「啊啊啊」高喊。

羅傑斯:「嗯,啊啊啊(驚嚇得大叫)」

——病人說什麼, 就回應什麼

羅傑斯當事人中心這一套一開始很多人不認可,覺得不科學;後來影響大了,有人開始做研究,一驗證,好使,就科學了。羅傑斯獲得美國心理協會第一屆傑出科學貢獻獎。

心理學大神的這些事兒,是不是打破了你對他們的原有認知?

在《爆笑吧!心理學大神來了》中,有40餘位心理學發展史上極具開創性的大神輪番出場,這裡有他們不為人知的隱秘故事和心理學史上的動人時刻。

讀完這些心理學大師的故事,你會了解他們的觀念、他們的思想,讀懂心理學各大流派的關係和心理學大師之間的愛恨情仇。

相關焦點

  • 「有趣的書」看完這本講心理學的書,你會愛上做夢的
    有趣的書第一期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我大學時候看到一本書,這是一本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當時看驚為天人。這本書就是方剛的《精神我析》。與這本書結緣是因為當時正在學心理學。而心理學的教材都是那種很枯燥,對於初學者並不是那麼友好的,而這本書非常的適合想學心理學的朋友嗎?。
  • 心理學:掌握這5種心理學小技巧,讓別人難以拒絕你的要求
    心理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對人類心理的弱點掌控了很多,下面這5個心理學小技巧,可以幫助你通過心理來贏得朋友和影響別人。(1)使用疲勞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當某人疲倦時,他們更容易被別人說的話所吸引,不管這是一個陳述還是一個請求。因為當人們疲勞的時候,他的智力水平也會下降。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4.心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   心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人的心理現象是非常複雜的,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進行研究。但概括起來主要研究的問題是:   (1)心理過程;(2)心理結構;(3)心理的腦機制;(4)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5)心理與環境。   5.心理學的研究類型?
  • 心理學:一個男人愛你還是喜歡你,看這四點就夠了
    而喜歡和愛的區別到底有哪些,看一個男人愛你還是喜歡你,我們其實看這四點就夠了:心理學:愛你和喜歡你的區別2、愛是排他的,喜歡是不排他的喜歡上一個人和愛上一個人,感覺完全不同。當你真正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原來你的內心早就有所屬。正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 弗洛伊德戀母仇父、馬斯洛近親戀愛:4個故事揭開大神隱秘的角落
    有一次,未來的大姨子安娜實在看不過去了,把小馬推向貝莎,上啊,吻她吧!馬斯洛就吻了,貝莎沒有拒絕,回吻了他。正是這段經歷,啟發了馬斯洛提出高峰體驗的概念。03斯金納許多人談到心理學,只知弗洛伊德而不知斯金納,但後者其實對心理學科的影響更大。
  • 教育心理學常考人物整理
    1.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的創始人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1913-1914年,此書又發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學大綱》;「教育心理學之父」;第一個用動物研究學習;嘗試-錯誤說;相同要素說(遷移理論)、形狀知覺實驗;3.房東嶽:翻譯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實用心理學》是我國出現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4.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5.韋伯:針對差別感覺閾限提出了韋伯定律;6.巴甫洛夫:痕跡衰退說
  • 據說看完這8部電影,你就懂了一半心理學
    很多影迷心中,電影不僅能夠給生活一些指引,最重要的是在電影中可以學到很多平時生活中學不到的知識,今天社長就來推薦幾部電影,看完了你就懂了一半心理學了~1、《沉默的羔羊》——變態心理《沉默的羔羊》被稱為迄今為止美國影史上最成功的一部「精神分析電影」。
  • 色彩心理學:藍色心理學(下)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藍色心理學。當時的這部電影的女主角由主演《亂世佳人》的費雯麗飾演,男主角是羅伯特·泰勒,因電影的內容於中國古代藍橋典故相仿,於是這部電影的中文名就引自這則典故,改譯為《魂斷藍橋》;電影在當時上映之後,曾感動了無數東西方的觀眾,也因此被譽為電影史上最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之一。
  • 心理學常考人物總結
    心理學常考人物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的人物觀點匹配題是常考題型,此知識點主要在客觀題中考查,本文將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分析。1、桑代克(1)1903年,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被譽為「教育心理學之父」(2)學習理論:嘗試-錯誤說(3)遷移理論:共同要素說      2、布魯納(美國)(1)20世紀60年代發起課程改革運動  (2)認知-結構(發現)學習論:提出要讓學生通過發現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科基本結構3、
  • 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心理學
    我有很多學生是學習心理學的,有國際的心理學博士,什麼專家,太多太多了。下面我就解釋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學。心理學,顧名思義,是心理的學問,但是國際上的今天,真正了解心理學者,不過三人,能夠真正的掌握的只有二人。這二個人還是中國人。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或合作道德階段、公正道德階段)4.維果斯基建構主義者、文化歷史發展理論、心理發展觀、內化學說(核心思想)、最近發展區、支架式教學5.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發現學習、課程改革運動6.布魯姆掌握學習、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7.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早期行為主義   早期行為主義(1913~1930年左右)   華生(1878-1958)美   1916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主要著作:《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行為主義》   主要觀點:
  • 超500位KOL推薦魔力耳朵 覆蓋心理學、睡眠研究、主持等眾多領域
    眾所周知,作為專注4-12歲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平臺,魔力耳朵在行業內外有口皆碑,不僅擁有高瓴資本、猿輔導、真格教育基金的投資支持,還擁有超500位KOL的親測推薦。KOL推薦作為魔力耳朵口碑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3年來已擁有眾多不同領域的合作KOL,包括李松蔚、林小暖、張丹丹、王芳、尹建莉、伊姐、盧璐等知名KOL,覆蓋心理學、睡眠研究、時尚、電影、主持、旅遊等眾多領域。
  • 簡快心理學MCN正式亮相,心理學大咖集結號正式吹響
    2020年11月14日,中國廣州,經過5個月精心布局的簡快MCN公司「北京簡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式亮相,「心理學新型卓越導師訓練營」閃亮開啟!心理學大咖集結號正式吹響!2020年是特殊的年度,疫情對線下實體經濟衝擊巨大,對傳統的心理學機構與導師也有著很大影響。同時,後疫情背景及5G衝浪時代所驅動的線上形勢,彰顯出了知識網紅導師的時代所需,以及形勢所驅。同樣的環境下,有人哭天抹淚只顧自傷,也有人仗劍奮起勇闖天涯!簡快,無疑是面向未來,不斷深度思考,尋求突破和轉變的那一位! 簡快心理學MCN公司,由簡快發起,同時又大於簡快。
  • 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有什麼好處呢?什麼人才能學心理學?
    說到心理學,大家心裡升起一股膜拜,總覺得心理學很神秘,抱著洞察一切的心態入門,最後帶著看破紅塵的心態出世,前幾年《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火爆,也讓很多人對心理學產生了狂熱的興趣,解夢、催眠、釋放壓力、微表情測謊……這些名詞聽起來就帶感!那麼哪類人更適合考心理諮詢師?
  • 心理學:徹底緩解你的內心恐懼,有4種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心理學4種效應如何幫助我們徹底緩解內心恐懼。1、告別等待效應,主動積極溝通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等待效應。當我們在等待某人時候,由於時間流逝,會引起我們心理一系列態度上的變化。
  • 教育心理學:試錯的小貓帶你了解兒童心理學
    這些作為心理學家們孜孜不倦探索的話題後來分出來了獨立的學科——教育心理學 這個既講教育又講心理的學科乍一看可能會覺得玄之又玄其實它和我們學習過的物理化學一樣也是建立在觀察實驗基礎上的下面就來看看那些年,教育心理學家們做過的神奇實驗是否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吧 這第一個實驗就和一隻愛學習的神獸喵有關為什麼把它放在第一個呢很簡單,因為它的研究者——
  • 趣看心理學流派之「行為心理學」:捕捉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
    心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從它的產生到現在不過寥寥百餘年。與數學、物理學、文學等學科來比,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稚嫩。但就是這麼一個「嬰兒」,也在歷史的河流中形成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行為心理學」流派。20世紀初期,美國仍在盛行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飄忽不定、轉瞬即逝的「意識」。
  • 「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
    愛德華·李·桑代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1912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採用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者,是第一個系統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
  • 陰差陽錯的心理學大師桑代克
    昨天咱們說了,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他也是行為心理學的先驅,今天就要說另一位心理學大咖~桑代克。《心理學原理》的課程,他當時只是覺得可能會好通過畢業,後來深陷其中,一發不可收拾。3,後來的桑代克後來考取博士,導師是心理學史上的心理大人物,「心理測試」的開創者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當時的學生,好像隨便選個導師,都是心理學響噹噹的大人物。夠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