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記煌創始人黃耕:奮鬥41年,我又變回了廚師,都挺好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餐飲從業40餘年,我可以說經歷了一個餐飲人該走的,所有的歷程。40年後,我又回歸成了一個廚師,我覺得一切『都挺好』 ……」

4月8日下午,百勝中國通過其官方網站宣布,已經完成對黃記煌控股權的收購。

素有餐飲江湖「黃老邪」 之稱的黃記煌創始人黃耕,也同步發聲:他被聘為百勝中國中餐顧問。

41年前,他作為一個國企的小廚工進入餐飲業,4張桌子起步開啟創業路;

41年後,他卸下徵戰餐飲商場的鎧甲戎裝,再一次回歸廚師身份,功成身退。

從廚師到廚師,這41年間,他開創了三汁燜鍋單品品類品牌黃記煌,旗下門店600+,遍布我國每個省會城市;品牌融資過億,併購過許留山,還曾赴港上市,幾乎走完了餐飲人該走的所有歷程。如今的他功成名就,解甲歸田,擁抱屬於餐飲人自己的詩和遠方。

黃記煌創始人黃耕發視頻:我覺得一切『都挺好』

從廚工學徒到董事長,40年徵戰餐飲商場浴血奮戰

從78年參加工作到現在,整整41年時間,黃耕經歷了餐飲業改革開放的全過程。

從一個百年老店的小廚師,到一家小飯館的老闆,再到煌天國際餐飲集團的董事長,他從懵懂學徒,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創業老兵。

1、1978年,長安街新風飯館,多了一個十幾歲的廚工學徒

1978年,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改革歷史節點,同樣對於黃耕,也是人生的轉折點。

因為,這一年,黃耕正式踏入餐飲業。

出身餐飲世家,祖父是慶王府總管,父親是國內著名營養師,曾經承擔調配中南海國宴的工作。所以,小時候的他除了和別的小孩兒一樣,彈球、跳皮筋、「打仗」,還有一個特殊愛好,就是嘗遍百家飯,學會別人的廚藝,希望有一天成為廚師圈裡的頭號人物。

也因為這個愛好,他放棄了高考,來到餐館當學徒,年輕氣盛,不怕吃苦,不喊累,加倍努力的他比別人的廚藝都高上一籌,還成了北京青年烹飪狀元,後來又成為老字號同和居的廚師長,一路過關斬將,他的職場生涯穩中有進。

三不沾這道菜最難,黃耕最拿手

2、26歲的他,「四張桌子起步」開啟餐飲創業路

12年的後廚生活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儘管獲得烹飪狀元,但那時企業還比較重視資歷輩分,很多條條框框與自己想做的事相違背。

他再次做出讓人詫異的選擇,放棄了在外人看來安逸又體面的國企工作,離開工作十年的同和居,決定自己下海創業當老闆。

1991年,黃耕第一次創業,資金不充裕,他就和別人剛起步一樣,在和平賓館附近做夜市賣小吃,但因為是夜市冬天也就歇業了。

第二年,他不甘心,又在北京寬街開了一家小飯館做炒菜,取名叫「二友居」,當時飯館小到只能放下四張桌子。

沒想到他四張桌子起步,一入餐飲就是整整40年,這40年,他經歷和見證了中國餐飲的改革和變遷,跟著時代成長、發展、慢慢壯大。

「餐飲行業有傳承,但是沒有正宗」——黃耕

「三汁燜鍋」品類,成為餐飲一派掌門

說起黃耕,他最令人稱道的就是不僅獨創了中國火鍋新品類——黃記煌三汁燜鍋,還打破中餐以往「前廳後廚」模式,創新出「無油煙、無廚師、無食材重複使用」的「三無」標準化模式,開創了中餐領域多項「第一」,打破了制約傳統中餐發展的瓶頸。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顛覆性的突破,還要從他創業第13年說起。

經過一段悉心經營,賺了些錢,他想著當甩手掌柜,於是用心培養接班徒弟,好不容易教個一年半載出師後,徒弟帶著手藝陸續離去,這掌柜做得始終甩不了手。

骨子裡「愛折騰」、愛思考的黃耕,反覆心裡琢磨:自己能不能做一個不需要廚師的餐飲品類?

但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不需要廚師就意味著要做標準化餐飲,為了實現這種極其嚴苛的標準化,他在各個菜系去找,未果。

後來有一天回到家中,偶然品嘗媽媽做了一道經常吃的菜——香辣汁魚,從記事時起,這道菜在家裡不管誰做都是這個味,他拍著腦門:「這就是標準化餐飲,這就是我要找的模式呀!」

香辣汁魚是創立黃記煌的種子,2004年他將黃記煌三汁燜鍋品牌推向市場,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蓄力多年,刪繁就簡推出的「三汁燜鍋」,在餐飲圈一鳴驚人,只要提到燜鍋品牌,「黃記煌」就成了代名詞,他也成為了燜鍋品類的一派掌門。

「從成本角度講,創新的成本遠比經營的成本小得多」——黃耕

開出640+店,年入30億,門店遍布全國各個省會

入行40年,他和其他餐飲老闆一樣,想把店開遍全國各個角落,而且一直強調「生意要做減法」,餐飲化繁為簡才能把生意做大。

黃記煌三汁燜鍋的標準化模式,幫助他很快實現了這個願望,因為這種模式不僅有利於控制餐飲成本,還可以提高工效,形成資源整合、共享,更容易讓品牌形成連鎖化、規模化。

就這樣通過對黃記煌品牌的標準化經營管理,三汁燜鍋逐步向全國,2013年還走出國門奔向世界,目前澳洲、美國、加拿大、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均有門店。

通過十多年的努力,燜鍋自成一派,黃記煌成為這個燜鍋單品品類的開創者,只賣一道菜三汁燜鍋,卻達到年收入近30億,門店數量達到 640多家。

它同時也成為了第一個把餐廳開到全國各個省會城市的餐飲企業。

小飯館也慢慢搖身一變成為餐飲集團,後來他的企業旗下除了品牌黃記煌,又擁有了許留山、三分飽、耕田薈等多個餐飲品牌,近千家門店遍布全國,在餐飲圈,黃老邪徹底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

「做餐飲有經歷,無經驗。我能做一個黃記煌,我也做不了另一個跟黃記煌一樣的品牌。沒有哪些成功經驗是可以複製的,因為你的經歷是在你所處的時間節點中,空間、時局、維度、人脈的共同影響所造就的。」——黃耕

融資、併購、衝擊上市,餐飲所有的仗都打過

越做越大,黃記煌也受到資本的青睞,2015年摩根史坦利注入資本近億元。

緊接著第二年,憑藉資本助力和自身實力,他又以5億港元(人民幣4.5億)的價格全資收購了許留山,僅用半年時間,就將1960年創立,擁有200多家門店的香港老牌甜品品牌收入囊中。

黃耕回顧收購歷程,他坦言,許留山是一家值得收購的公司,自己對老品牌始終懷有敬畏之心,有機會將它收歸麾下,對他來講也是一種責任和榮耀。

第三年,他的步子邁得更大,他想要實現上市夢,8月25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融資15.6億。業內人士對他這一舉動很震驚。

但他覺得,「不管是在哪個行業,要想有更好的發展,一定要走產融結合的路子,產業的資本和資本的資本相結合,只要未來發展想去做強做大,在一個行業做到領軍,我覺得這是必經之路」。

雖然上市未果,但連續三年不間斷的大踏步,讓他的品牌成為更多人注目的焦點,直至去年8月,百勝中國公布收購黃記煌的消息,今年4月8號,這次收購完美收官。

「在任何一個行業,你都有看不懂的事情。我在餐飲這個行業混了四十年了,但是我現在不了解這個行業。但是看不懂就要去接納,因為看不懂就對了。正因為有你看不懂的時候,才有你發展的機會。」——黃耕

「從廚師到廚師,功成身退、華麗回歸,這40年挺好」

古有桃花島黃藥師武功高強,桀驁不馴,蔑視世俗。

今有餐飲圈黃老邪廚藝高強,顛覆傳統,推陳出新。

黃耕對於很多餐飲同行來說,就像是一面大旗,一根標杆,因為熱心分享,餐飲圈都喜歡叫他「黃老邪」,他引領著潮流和創新,每次都有新想法,每次想法都不同。

黃記煌創始人黃耕

前天,收購成功的消息一出,很多人羨慕「黃老邪」,因為他不再煩心餐飲老闆要考慮的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

而是回歸後真正做他愛做的事,想做的事。就像他的三分鐘感謝視頻裡說的,他非常開心能夠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更大的平臺去發展、壯大。

他的核心團隊也依舊堅守崗位,致力於中國味道,一切未曾改變,但是一切又朝著好的方向在改變。

黃耕成為了餐飲業少之又少的那個幸運兒,成為第一個能夠功成身退,繼續做自己喜歡的美味佳餚的餐飲人。

「我覺得開飯館賺錢不難,但不是炒好菜就適合做餐飲,總想不付出辛苦的人,把餐飲想簡單的人,遇到困難不堅持的人,膽量太小不懂包容的人,沒有與時俱進思維的人,做事優柔寡斷的人,做人沒品愛佔小便宜的人,不敢擔當責任的人總感覺自我良好不願學習的人,老是抱怨命運不好的人都不適合做餐飲。」——黃耕

職業餐飲網總結:

所有的美好背後,都曾經歷過黎明前的踽踽獨行,黃耕也一樣,犯過錯、失敗過、沮喪過。

他也曾經在狐疑中前行,走兩步退一步,但從未曾改變過自己的底色。

正如《聖經·提摩太後書》中所說的一樣: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也正如歌中所唱,「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此生從未走遠,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來源:職業餐飲網 旖旎)

相關焦點

  • 發現大廚胡含:烹飪藝術家,《都挺好》特寫刀具創始人
    說起胡含,可能很多人在CCTV的《味道》、《回家吃飯》、《誰是你的菜》、《悅美食》等節目都見過他,然而這樣一位名震廚藝界的人,有想過他曾是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一名學生嗎?憑藉著高超的廚藝以及對藝術的追求,使得胡含出品的每一道菜都像一幅佳畫,把味道和色彩都推向了極致的完美。
  • 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控股黃記煌 還成立中餐事業部
    雷帝網 樂天 4月8日報導百勝中國(NYSE:YUMC)今日宣布控股餐飲企業黃記煌,並成立中餐事業部,該事業部由三個核心中式餐飲品牌組成:小肥羊、東方既白和黃記煌。此次疫情期間,餐飲行業大受影響,百勝中國依然在加碼對中餐市場的布局。
  • 我可不希望銀魂的結局都挺好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我是用兩倍速來看的,家長裡短的故事通常都能吸引一大批觀眾,所以電視劇挺火,甚至地鐵上4部手機有3部在看同一集的。有人可能會問,這跟銀魂有什麼關係?是的,關係不大,不過正如我在標題裡寫的那樣,我可不希望銀魂的結局是都挺好。正如上一篇裡說的那樣,「都挺好」這個故事,即便中間的故事讓你想手撕了蘇明成,最後的結局是他會在某個點改變自己,最後他們一家子都挺好。這種設定很符合...我差點用政治正確這樣的詞來形容。但好在,我覺得銀魂可能不會是都挺好這樣的結局。
  • 廚師在廚房都熱成什麼樣了?不親眼看見你都不相信
    廚師兄弟來告訴你。後廚,是無數中國廚師奮鬥的戰場。他們每天要從早上9點開始,一直戰鬥到晚上10點。這是一個非常悶熱的地方,就像免費的桑拿房。至今為止,中國仍然有無數的餐廳後廚是沒有空調,沒有電扇,甚至連通風透氣的窗戶都沒有,特別是在火熱的夏天,後廚的高溫是無法想像的。你可知道,出現在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廚師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
  • 我給毛主席當廚師
    1949 年5 月杭州解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這些「下人」獲得了新生。新中國成立後,我和老伴兒在勞動路開了家小飯館,我負責燒菜,老伴兒既當老闆又當跑堂。1953 年初的一天晚上,有位公安幹部光顧了我家小店,飯後很親切地和我們夫妻倆聊了些家常。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來了,這次不是來吃飯的,而是要介紹我到西湖孤山邊上的樓外樓菜館當廚師。
  • 與瑪莎四年無果,9年婚姻告終,41歲變單親媽媽
    如今梁靜茹官宣了離婚,為十年的婚姻畫上了一個句號,她在41歲這年又變回了單身。細看梁靜茹的感情經歷,實在是太過坎坷。2003年的時候,梁靜茹被媒體拍到和瑪莎一起約會。雖然兩人從來沒有承認過這段戀情,但全臺灣的人都知道她倆在談戀愛。兩個人一起攜手走過了新人階段,一起大紅大紫。在五月天和梁靜茹的演唱會上經常可以看到兩人撒狗糧。
  • 奮鬥—酣客2021新春第一會成功召開
    酣客醬酒創始人、酣客酒業集團董事長王為,酣客常委會委員、酣客酒業CEO玄麗娜,酣客常委會委員莊天飛,酣客常委會委員繆華星,酣客各部門領導班子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酣客經營者參加了本次大會。為何奮鬥 如何奮鬥2020年,酣客業績逆勢增長,酣客根基務實深化,酣客實力飛速發展。
  • 36氪獨家 | 酷派即將被收購,創始人郭德英高位套現低位殺回?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大概一個月前,酷派創始人郭德英也加入了這場收購混戰,希望重新入主酷派,如果能成,大概會是酷派最好的結果,畢竟老郭有情懷在,再者,他高價套現,現在又低價把它買回來,這也是一個划算的買賣,而且他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各方面的資源都有。老郭回歸?
  • 傳酷派將被收購,創始人郭德英高位套現後要低位殺回?
    與曾經的商界泰鬥褚時健、宋衛平一樣,郭德英現在也已經回歸現代農業的田園生活,但是否會跟宋衛平一樣,不甘寂寞,來個回馬槍,殺回自己的畢生事業,實在令人期待。酷派創始人郭德英曾在2008年低價購入深圳科技園北區地塊,加上酷派信息港及東莞松山湖等地塊,酷派所持有的土地價值近百億。這些優質資產成了如今各大地產巨頭虎視眈眈的肥肉。
  • 一緊張就變話癆!高進走後王源碎碎念《都挺好》臺詞,連誇倪大紅
    突然cue到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可把大家給逗笑了,王源在唱這句詞的時候也眉開眼笑,就像和大家開了一個又意思的玩笑,讓這期民謠也多了一絲搞笑。粉絲都猜測王源平時肯定有追劇,追的還是最近大火的《都挺好》,要不怎麼張口就來「蘇大強」的?果然在花絮裡得到了答案,還看到了王源緊張的變成小話癆的樣子。
  • 紹興諸暨兩頭婚調查:小家變大家,挺好!
    紹興諸暨的張女士今年31歲,研究生畢業,戀愛長跑六年後結婚,目前夫妻倆在江蘇奮鬥。當初兩人結婚並沒有辦婚禮,張女士表示,相比婚禮彩禮鑽戒這些俗套的形式,換成旅遊基金會讓她更開心。最後什麼都沒要什麼都沒辦,兩個人出去蜜月旅行了一個月。
  • 紅紅火火中國年始終與奮鬥結緣
    夢想在心中,奮鬥在路上。一年春作首。以春節為標誌的新春佳節,歷來是中國人民最為隆重、也是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道出了人們心目中春節的神聖地位。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是中國歷史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也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正因如此,萬家團圓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送祝福、話真情,講成就、鼓幹勁,字字句句都講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讓人聽後深感振奮人心、鼓舞人心、溫暖人心。先說「振奮人心」。 紅紅火火中國年,始終與奮鬥有緣。
  • 新時代奮鬥者|虎撲創始人程杭成功不忘承擔社會責任:用體育競技...
    翻開這16年來虎撲的「成績單」,無疑可以用「亮眼」來形容,而這自然離不開創始人程杭的前瞻、努力和付出。圖說:程杭創新模式倡導正確價值觀 虎撲公司供圖2001年,程杭從清華大學畢業前往美國芝加哥深造。這對於熱愛籃球、喜歡NBA的他而言,真是「掉進了蜜罐」。更讓程杭興奮的是,姚明被休斯敦火箭隊選中,成為第二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
  • 平凡崗位書寫奮鬥的青春——記2020年全省「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
    平凡崗位書寫奮鬥的青春——記2020年全省「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談繼龍白銀日報記者 李琴琴「每次案件破獲後,受害人就會對我們連聲道謝。雖然我嘴上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可是心裡卻非常自豪,覺得做警察挺好。」
  • 忘不了餐廳廚師小傑是誰 資料非常出色
    忘不了餐廳廚師小傑是誰 資料非常出色時間:2019-05-23 23:08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忘不了餐廳廚師小傑是誰 資料非常出色 愛秀美 忘不了餐廳節目中的廚師小傑其實是一個餐廳的創始人,資料非常出色,小傑是上海人,本民陳瑞豪,以前跟著家人移民加拿大,然後去英國留學
  • 特區40年·奮鬥在深圳 | 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
    特區40年·奮鬥在深圳 | 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邀請市民講述自己或者身邊人在深圳的回憶以「奮鬥在深圳」為主題寫下深圳經濟特區40年裡那些奮鬥故事//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
  • 程序猿的貓會變禿,廚師的貓易變豬!
    程序猿的貓會變禿,廚師的貓易變豬! 走進這家店的喵星人都是為了什麼? 鏟屎官更換行為是否考慮《人貓平等條約》? 下面請看本臺記者在前方傳回的報導
  • 現在的我,變了
    現在的我,變了 走過山山水水,心情已逐漸明朗 看遍世間繁華,心態已日趨平和 年歲在一天天地增加 人也在一點一滴地變 褪去了以往的幼稚和天真 擁有了現在的淡定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