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箱風道之謎① 散熱器風扇朝向有講究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伴隨氣溫愈漸升高,散熱這一問題隨之接踵而來,最近經常看到有網友在論壇問「側吹式CPU風扇朝哪面散熱好」。而下面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本期筆者就為大家「折騰一番」,實地來進行一下測試,來用數據揭曉答案。不過,單純的測試CPU風扇朝向問題未免顯得太「空虛」,畢竟現在購買的機箱一般都會配備一枚機箱風扇,組成風道。所以我們就機箱風道與CPU朝向問題一併呈現給大家。

    之所以「大動幹戈」的進行這種看似「腦洞」的實驗,是因為太多「所謂」的正確安裝方法充斥著裝機新手們的眼球,或許是因為太麻煩的緣故,而沒有一組大數據進行分析展現給玩家們,導致有時候很多新手會被搞的「一團霧水」。而來自ZOL機電頻道的《機箱風道之謎》系列文章將以理論轉化為實際數據呈現給廣大玩家,用數據將流言終結。

    《機箱風道之謎》是出自ZOL機電頻道的系列型文章,主要講述時下比較主流的下置電源ATX架構機箱中CPU風扇與風道之間的關係,本期將為大家呈現上置機箱風扇與CPU風扇朝向問題,在後幾期會分別講述後置機箱風扇、前置機箱風扇以及水平風道與CPU風扇搭配的大數據分析。感興趣的網友請持續關注ZOL機箱/電源頻道。

瀏覽本站更多精品內容,請點擊下圖:

    測試平臺方面筆者採用的是高發熱量的AMD處理器,機箱採用的是時下比較主流的下置電源ATX結構機箱。而在機箱風扇安裝方面均採用相對減少灰塵進入的「向外排風」的安裝方法。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就是,此系列測試均以CPU風扇朝向有關,所以只針對於「側吹式」CPU散熱器。並且不同結構機箱安裝方式不同,所以關於風道方面的測試僅限於該類型平臺。

測試平臺硬體

中央處理器

AMD  A8-7600

(4核 / 3.1GHz / 熱設計功耗(TDP)65W )

散熱器

ANTEC  銅虎C20

800至2000 RPM

內存模組

海盜船16GB DDR3 2400套裝

8GB  * 2

主板

技嘉 GA-F2A68HM-DS2

(AMD A68H晶片組)

顯卡

迪蘭恆進R7 260X 酷能 1G DC

(1075MHz)

硬碟

OCZ  Vector 150(VTR150-25SAT3-120G)

(120GB / 256M緩存)

機箱

金河田21+預見N-8

下置電源/mini ATX

電源

金河田智能眼400W

額定功率 400W

 ★測試環境:

    1、每組測試均在室溫22℃的環境下進行;

    2、每組數據測試完畢之後均將CPU及散熱器表面矽脂擦淨後以同樣方式及同劑量重新塗抹;(關於如何塗抹矽脂,請打開筆者同事「文藝の海荃」的文章:點擊進入)

    3、每組測試數據完畢之後均關機放置1小時,以保證機箱內部硬體在測試前保持相同溫度;

    4、每組烤機時常均為1小時。


測試平臺

●測試方法:

    1、本期均為機箱風扇上置,採用12cm尺寸的機箱風扇以減少灰塵進入的「向外排風」方式安裝;

    2、同一套硬體設備,同一環境下,將CPU風扇以四種不同朝向安裝,分別記錄待機及烤機的溫度,最後進行數據對比;

    3、使用熱成像儀,分別記錄CPU風扇四種不同朝向安裝烤機後的散熱器表面溫度,最後進行數據對比。

    首先我們來進行上置機箱風扇與CPU風扇四種朝向的待機溫度以及烤機溫度的數據測試,再次強調的一點就是機箱風扇採用減少灰塵的「向外排風」安裝方法,CPU風扇採用向散熱器「吹風」的安裝方法。


機箱風扇向上排風,CPU風扇向左吹風

    筆者之所以把這種安裝方式放在第一個,是因為如果沒有那枚上置的機箱風扇「進行搗亂」,以單風扇為例這種將CPU風扇面向內存插槽一側,將廢熱排出機箱背部出風口是最佳的散熱效果。假如配備了一枚上置機箱風扇,這種安裝方式還奏效嗎?那麼就隨筆者一起一探究竟吧。

    ★測試結果:
    1、CPU待機溫度:39℃
    2、CPU烤機溫度:65℃
    4、顯卡烤機溫度:101℃

    ◆散熱解析:
    1、CPU風扇向左側CPU散熱器吹送冷風;
    2、上置的機箱風扇能夠加快機箱內部熱空氣流動,從而提升一部分散熱效果;
    3、因機箱背部有出風口,CPU風扇可將廢熱向外排出。


機箱風扇向上排風,CPU風扇向右吹風

    ★測試結果:
    1、CPU待機溫度:39℃
    2、CPU烤機溫度:65℃
    3、顯卡烤機溫度:101℃

    ◆散熱解析:
    1、CPU風扇向右側CPU散熱器吹送冷風;
    2、上置的機箱風扇能夠加快機箱內部熱空氣流動,從而提升一部分散熱效果;
    3、因機箱背部有出風口,CPU風扇可將外部涼風吹向CPU散熱器。


機箱風扇向上排風,CPU風扇向下吹風

    ★測試結果:
    1、CPU待機溫度:38℃
    2、CPU烤機溫度:66℃
    3、顯卡烤機溫度:100℃

    ◆散熱解析:
   1、因為CPU風扇向下吹風,機箱風扇向上排風,在兩者中間的區域屬於散熱死角,未形成風道。


機箱風扇向上排風,CPU風扇向上吹風

    ★測試結果:
    1、CPU待機溫度:36℃
    2、CPU烤機溫度:57℃
    3、顯卡烤機溫度:101℃

    ◆散熱解析:
    1、CPU風扇向上面的CPU散熱器吹送冷風;
    2、上置的機箱風扇能夠加快機箱內部熱空氣流動,從而提升一部分散熱效果;
    3、CPU風扇向上吹風,與上置機箱風扇向上排風能夠形成相對的垂直風道。從而能以較快的方式將廢熱排出。

   這4種CPU風扇的安裝方式所產生的不同溫度數據已經測試完成,接下來我們就用熱成像儀來測試一下這4種安裝方式對CPU表面溫度有多少差別呢?

    同一平臺,同一款散熱解析能力的CPU散熱器,在四種朝向的CPU風扇與上置「排風」式機箱風扇搭配後,歷經1個小時的滿載烤機,在熱成像儀下對CPU散熱器表面溫度就能能有多大差異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CPU風扇向左吹風

    CPU風扇向左吹風,機箱上置風扇向上排風的情況下CPU散熱器表面溫度約為39.5℃


CPU風扇向右吹風

    CPU風扇向右吹風,機箱上置風扇向上排風的情況下CPU散熱器表面溫度約為37.9℃


CPU風扇向下吹風

    CPU風扇向下吹風,機箱上置風扇向上排風的情況下CPU散熱器表面溫度約為46.4℃


CPU風扇向上吹風

    CPU風扇向上吹風,機箱上置風扇向上排風的情況下CPU散熱器表面溫度約為38.1℃

    通過熱成像儀我們可以看出,CPU風扇向下吹風的安裝方式使其CPU表面溫度達到了46.4℃,相比起其他安裝方法溫度明顯增高。

    為了更好的進行對比,現在筆者將測試完的數據利用表格形式展現給大家。來看一看CPU風扇安裝方向對CPU散熱能夠產生多大的差別。

測試溫度數據對比圖

    相同環境,CPU滿載情況下,CPU風扇的安裝方向不同竟然會有最高9℃的差別。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通過熱成像儀CPU散熱器的表面溫度又有何不同。


熱成像儀下CPU散熱器表面溫度對比圖

 不出所料,溫度最高的還是CPU風扇向下吹風的方式,其46.6℃平均高出其他方法安裝8℃左右。

    回到本文之前提到的「以單風扇為例將CPU風扇面向內存插槽一側,將廢熱排出機箱背部出風口是最佳的散熱效果。假如配備了一枚上置機箱風扇,這種安裝方式還奏效嗎?」這個問題。相信現在這個數據圖給了我們答案,其實這一切都是機箱風扇「惹的禍」。

 

 

CPU風扇向下吹風(CPU滿載66℃)CPU風扇向左吹風(CPU滿載65℃) 

 

 CPU風扇向右吹風(CPU滿載65℃)CPU風扇向上吹風 (CPU滿載57℃)


    關於這次測試的結果,筆者有幾點要闡述:

    1、首先這次測試數據是針對下置電源的ATX機箱平臺;

    2、在機箱上置一枚」向上排風「的機箱風扇前提下;

    3、CPU風扇向下吹風,CPU滿載溫度66℃相對溫度較高。是因為這種情況下CPU風扇和機箱風扇並未形成風道關係,雖然和「左吹/右吹」僅差1℃,但是如果在長時間運行的狀況下,或許溫差將會拉開。

    4、CPU風扇向左、向右吹風,CPU滿載溫度均為65℃,相對溫度較低。是因為這兩種情況下室外的涼風都可能會通過機箱背部出風口「向內導入涼風/向外排出熱風」。並且配合機箱的上置風扇,能夠形成一些風道,所以溫度會較比前者佔些優勢。

    5、CPU風扇向上吹風,CPU滿載溫度57℃,相對溫度最低。是因為CPU風扇與機箱的上置風扇形成垂直風道,將CPU廢熱直接導出外部。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CPU風扇的安裝方向是與機箱內部風道相輔相成,如果將其搭配好,會有著不錯的效果。Ps:如果網友們有任何問題歡迎跟帖回復,下期筆者將講述後置機箱風扇與CPU風扇的安裝數據分析。感興趣的網友請繼續關注ZOL機箱/電源頻道。

瀏覽本站更多精品內容,請點擊下圖:

6ANTEC 銅虎C40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機箱風道之謎②CPU風扇與後置風扇那點事
    本期是《機箱風道之謎》系列的第二章:CPU風扇與後置風扇那點事兒。本章主要講述機箱後置風扇的情況下,CPU風扇應該朝向哪面?    提及起機箱後置風扇與CPU風扇關係想必是比較主流而且所謂"正確答案"最多的話題之一。
  • 機箱風道之謎③前置機箱風扇"殺U"事件
    本期是《機箱風道之謎》系列的第三章:前置機箱風扇"殺U"事件。本章主要講述一般機箱標配的一枚前置風扇到底效果如何,它該和側吹式CPU風扇如何搭配。(最後結果可能令你大跌眼鏡)。    看過本系列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機箱風道之謎》是用真實的數據為大家解析機箱風扇和CPU風扇朝向問題。前兩期為大家介紹的是一枚上置機箱風扇和一枚後置機箱風扇與CPU之間的關係,其中被大家看好的後置機箱風扇竟完敗給上置機箱風扇,那麼本期的前置機箱風扇表現又如何呢?我們拭目以待。
  • 機箱風道之謎④吊打萬千寵愛的風道神論
    本期是《機箱風道之謎》系列的第四章:"吊打"萬千寵愛的風道神論。本章主要講述時下主流倒置電源ATX結構機箱的CPU風扇與機箱風扇如何搭配問題。最終數據可能顛覆你的想像,這究竟是何原由?請繼續往下看。
  • 機箱風扇該如何排布?建議你這樣裝,圖解分析最佳機箱風道
    這種架構的機箱組建風道比較簡單,下面我們來按照風扇數量來分析一下該如何排布這些風扇:①、1隻風扇如果只有1隻機箱風扇,無疑安裝在位置①最合適,安裝在位置①的好處是,當風扇運轉時,會對機箱進行往外抽風,從而讓機箱內部形成負壓,①號位置風扇風力越強勁,形成的負壓效果就越好,當負壓到一定程度,空氣會從位置②進入機箱內部,從而達到機箱內外空氣置換的效果。
  • CPU散熱器風扇方向對那個朝向?塔式側吹CPU散熱器風扇安裝圖解
    CPU散熱器是專門為CPU提供散熱需求的,因此重要性可想而知了,CPU散熱器安裝並不難,尤其是下吹式散熱器,但是對於塔式側吹CPU散熱器來說,需要正確安裝風扇朝向才能更好的散熱
  • 科普:渦輪散熱器怎麼樣?渦輪散熱和風扇散熱適合什麼機箱?
    對於顯卡散熱,除了常見的風扇散熱顯卡之外,公版顯卡採用則是渦輪散熱的方式,但因為公版顯卡在某些機箱裡面散熱效果不佳,所以公版顯卡又或者渦輪散熱器就成了散熱不好的代名詞。那麼渦輪散熱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渦輪散熱器和風扇散熱器適合什麼機箱?渦輪散熱器的原理是什麼?
  • 求真實驗室:下壓式散熱器又該如何搭配機箱風扇
    2不同位置、數量的機箱風扇對CPU、顯卡溫度影響由於下壓式散熱器和塔式散熱器形成的風道不同,下壓式散熱器從散熱器頂部吸收空氣然後360°往四周吹出,帶走鰭片上的熱量,對CPU周圍的元件、硬體會有更大影響。有網友提到下壓式散熱器有利於供電模塊、內存的散熱,這種說法並不是全對的。
  • 讓機箱散熱更完美 探析三大類型風道
    對於機箱來說,一大部分消費者都把其認為是裝各種電腦硬體的鐵盒子,他們在考慮硬體散熱的時候,往往選擇大尺寸鰭片的散熱器或者高轉速風扇的散熱器。但是,隨著消費者們越來越多的發現,選擇大尺寸鰭片或高轉速風扇的散熱器,往往並不能完美解決電腦硬體的散熱問題。此時,機箱風道才開始被消費者們所重視。
  • 塔式散熱器就一定比下壓式散熱器好嗎?需要根據機箱具體分析
    H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小牛經常在電腦硬體發燒群裡面看到剛剛入門的小白來問應該買什麼散熱器,大部分群友都盲目推薦玄冰400,甚至是大霜塔,小白連機箱都沒挑好就先選了散熱器。這是萬萬不可取的。選擇塔式散熱器還是下壓式散熱器,主要看電腦機箱的風道要求。
  • 不容忽視的機箱散熱風道
    機箱對於絕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個裝電腦硬體的大鐵皮箱子,一般只考慮機箱的外觀是否美觀和內部空間是否夠大,關於機箱散熱的問題基本上不考慮,對於內部硬體的散熱基本上就是使用原裝自帶,或者索性就選擇多熱管或者高轉速風扇的散熱器增加散熱效率。
  • 散熱器使用誤區小心別中招(全文)_散熱器_散熱器評測...
    2塔式散熱器向後最高效?  塔式散熱器具有更多的密集鰭片,散熱效果也可以滿足多數玩家的需求,也是目前佔據市場的主流產品。很多新手用戶在安裝塔式散熱器時會糾結散熱器和風扇的朝向問題,上網請教的用戶也不少。
  • 隨結構設計而改變 機箱風道類型簡析
    雖然我們使用好的散熱器也能給CPU、顯卡等硬體提供較高的散熱保障,但還是需要機箱能夠快速、高效的吸入冷空氣、排出熱空氣才行,而這都和機箱風道密切相關。    對於早期的機箱來說,基本上內部空氣流向都是前進後出、側面輔助進風。雖然當時CAG 1.0、38度機箱等規範中還規定了要有風扇,但是實際上很多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並沒有配備,有的甚至連側板開孔都沒有,因此當時基本都屬於水平風道設計。
  • 加裝了風扇,為什麼主機還是熱 機箱風扇的正確玩法原來是這樣
    機箱風扇吹風方向很重要,裝錯有反效果以筆者的個人經驗來看,加裝了風扇,主機散熱性能沒提升甚至變得更糟,這多半是風扇的方向裝反了。現在的主流機箱側面板都喜歡用透明材質,一般只有前部、頂部和背面有較大面積的散熱孔,因此一般採用的都是立體風道設計,也就是從機箱前部進氣,從頂部和背部將熱氣排出(分層設計,電源和硬碟的熱量從底面排出)。
  • 機箱頂部風扇數性能實測
    混合式散熱風道     一些玩家認為,機箱的頂部風扇最大的作用除了可以將CPU散熱器的熱量儘快的排出,還可以提供更加強勁的排氣能力,以讓機箱內部堆積的熱氣更加快速的排到機箱外部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今天筆者就結合這個說法,通過實際的上機測試,看看在同樣一套平臺下,通過安裝不同數量的頂部風扇,並結合不同的散熱風道,看看機箱頂部風扇是否真的能夠提升整個機箱的散熱能力。 2主流機箱風道解析    在說到風扇之前,就有必要先來說說機箱風道。
  • 裝機注意:機箱這個位置千萬不要裝風扇
    不同位置、數量的機箱風扇對CPU、顯卡溫度影響由於下壓式散熱器和塔式散熱器形成的風道不同,下壓式散熱器從散熱器頂部吸收空氣然後360°往四周吹出,帶走鰭片上的熱量,對CPU周圍的元件、硬體會有更大影響。有網友提到下壓式散熱器有利於供電模塊、內存的散熱,這種說法並不是全對的。
  • 機箱風扇怎麼裝?不是越多越好,重點是看如何裝配!
    機箱風扇不是裝得越多散熱就一定會越好,還需要合理的安裝搭配,如果沒有合理安裝,數量越多反而越亂,正確裝配才能讓機箱整體散熱效果達到最佳。如果我們手裡擁有不同數量風扇,我們該如何安裝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呢?
  • 可不可以不要機箱、機箱風扇、CPU散熱器,直接用大功率電風扇對著主板吹?
    首先,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對主板有要求。我手頭就有一塊主板,是被動散熱的,沒有風扇。
  • 求真實驗室:買機箱送的風扇裝哪個位置效果最好?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接下來看看我們今天的實驗儀器分別是哪些硬體:首先是最重要的測試環境:機箱,本次實驗採用航嘉GX600P機箱,它的前面板有3個風扇位,頂板有2個風扇位,背部也有1個風扇位。這6個風扇位的規格都是12cm的。
  • 進風or出風 一枚風扇如何滿足機箱散熱
    首先第一個疑問其實很好解答,機箱雖然需要藉助風扇來排出熱氣,但過多的風扇不合理安裝帶來更多的是噪聲的困擾。合理利用機箱風道,無需過多風扇。風扇置於背部    首先將風扇安裝在機箱背部向外排風,同時與CPU散熱器構成互聯風道,能夠輔助CPU散熱。檢測到出風口溫度為28.5℃。
  • 硬核買手|買了10個機箱風扇,溫度比沒裝還高?
    [硬核買手]很多電腦用戶都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給機箱所有位置裝上風扇,只要風扇夠多量夠大,沒什麼是吹不涼的。正好我有位朋友實現了這個大膽的想法,但看起來他似乎並不滿意裝滿風扇後的效果。其實,風扇裝多了,散熱效率也不是按正相關增長,裝一個恰到好處的風扇散熱效果可能比亂裝塞滿還要好。這次就講講怎樣規劃你的機箱風扇讓你的散熱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