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流來襲,我們在急劇降溫的日子裡,跨越了新年。
在溫暖的家裡,熱鬧聚餐過後,我都會幫忙把廚餘垃圾拿到樓下去倒。
每天,都會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垃圾站等候著,那是一個60歲左右的保潔阿姨。
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夜,這裡都會有保潔阿姨的身影。大家都急匆匆地穿梭過垃圾站,能在寒風中站少一秒,都不會過久停留。而那個保潔阿姨,把大家一丟而過的垃圾,重新拿出來檢查,然後分好類放入不同的垃圾桶裡。
這個過程中,她是沒有戴手套的。
我總會習慣回頭看看她,有時候會跟她寒暄兩句。保潔阿姨似乎很喜歡搭話,跟她說一句「謝謝」後,她會露出燦爛的笑臉,說一些我聽不太懂的「方言」。
每次儘管我聽不太清楚,但是都會點頭微笑去應答她的話。也許,這能給予她在枯燥的工作中一絲快樂吧。
我們身邊有很多底層的勞動者,默默地守候在家家戶戶旁。
最常見的就是居民區的保潔人員,他們幹著又髒又累的活,拿著微薄的工資,受著他人的冷眼。
每個人都不會多看他們一眼,很多時候都是急匆匆地走過。
現在垃圾分類推行,但是小區很多人都做不到真正的「分類」,還是把所有垃圾隨便地往垃圾箱裡扔。
而真正落實垃圾分類的,是保潔阿姨、叔叔。
他們把我們扔的廚餘和髒東西,一件件地倒出來,然後把膠袋和不屬於廚餘的其他物品分揀出來,再分類投放。
這些工作,卻被我們視為是「應分的」。
有時候,保潔阿姨會對我們居民提出意見,說需要把垃圾倒進桶裡,不要連袋子一起倒。
但是這時候,都會遭到很多人的不滿。他們認為這會給自己帶來負擔,而這些事本來就是保潔人員做的。
傲慢的心態,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打心底看不起保潔人員,是我們的通病。
可是,沒有勞動者的堅守崗位,哪來整潔的街道和環境呢?
職業無分貴賤,每個人的付出都有價值。
如果可以為別人的工作減輕一絲負擔,稍微用心一點,提前把垃圾分好種類,特別是把尖銳的物品或玻璃渣子用紙包好,這樣都可以減少對別人的傷害。
人生而平等,也許會有地位高低之分,但人格卻都應得到尊重。
說一聲「謝謝」,也沒那麼難。
一個微笑,也能帶給人溫暖。
不是誰都有知識、有能力去幹所謂「體面」的工作,但是只要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都是值得尊敬的。
生活本是無情,但真正給予它美好的,是人心。
美好的生活,是通過奮鬥得來的。無論是社會哪個階層的勞動者,都是美好社會的締造者。
真正的體面,不是表面的西裝革履,而是每個人的勞動獲得應有的尊重。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