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通過咀嚼幫助消化食物,促進生長發育,還在襯託人們的容貌方面不可或缺。但是,據調查顯示,我國兒童乳牙齲齒發生率高達80%以上。那麼,在面對兒童如此高的齲齒發生率時,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防齲護齒呢?兒童是否齲齒與吃脫不了關係,只要把握好飲食關就能"吃"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長尖臉」後代更要多咀嚼
頜骨發育不夠,導致牙齒沒有足夠的「住房面積」,便造成了牙齒擁擠、牙列不齊現象。而乳牙全部換完之後一般在十一二歲,頜骨基本定型,所以兒童時期多咀嚼硬物非常關鍵。
「孩子的食物不能太精細,在孩子有咀嚼能力時,就可以讓他多吃點耐嚼的食物,如青蘋果、熟黃豆、煮花生、芹菜等,特別是父母的臉型若比較長、尖,頜骨一般比較窄,孩子可能遺傳這種臉型;此外,父母本身就有牙齒擁擠的現象的,後代更要多多練習咀嚼。」
硬物咀嚼
有利寶寶頜骨發育
人體的頜骨發育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十五六歲。頜骨發育需要不停的生理性刺激,這種刺激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咀嚼。所以,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家長準備的食物也要符合相應的階段。
比如長牙期間,可以給孩子吃點粗纖維有硬度的食物。阮文華醫生建議家長,不要過多給孩子吃流質、軟食等比較細軟的食物。平時飲食上多吃一些粗糙、有一定硬度、富含纖維的食物。可以訓練口腔咀嚼能力,也能給予頜骨足夠的刺激,讓牙齒和頜骨發育得更好。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就已經要做口腔保健。當寶寶長到兩歲左右,所有乳牙長齊後,家長就可以給寶寶適當吃一些硬食物,比如堅果、玉米、黃瓜、蘋果等。這些硬物不僅能夠幫寶寶清潔牙齒,還可以為以後的恆牙生長打好基礎。硬物的咀嚼有利於孩子頜骨的充分發育,可以為恆牙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空間。
牙齒擁擠乳牙換完就矯牙
若孩子存有牙齒擁擠問題,如暴牙(哨牙、上頜前牙向前突出)、牙列不齊等問題,則要在乳牙完全換成恆牙的時候及時入口腔科矯正,「這個年齡一般為十一二歲,是矯牙的最佳時期,超20歲的矯牙效果不好;但若是『地包天』(反頜)則要在3歲矯治。
口腔專家提醒:牙齒擁擠跟牙齒「運動」得不夠——12歲之前咀嚼過少有關係。因而建議家長們不要擔心寶寶乳牙的承受能力,在孩子具備咀嚼力時,就要讓他多咀嚼一些耐嚼的食物,這是有益於將來牙齒美觀的。如果牙齒擁擠已經形成,應及時到口腔機構進行矯牙,早日擺脫牙齒擁擠。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微醫(掛號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