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多關照!
國產晶片白皮書正式發布
國產晶片,一個沉重的話題,若非華為公司,國產晶片一詞恐怕不會如此深入人心。華為旗下子公司海思半導體能夠憑藉麒麟晶片,佔據半導體行業的一席之地,是值得敬佩的!晶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內去年進口總額近3040億美元,遠超「工業血液」的石油!
華為事件敲醒了警鐘,出於對晶片的重視,同時也為了一勞永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安博教育集團等編寫了國產晶片白皮書。由白皮書可知,國內的晶片人才太少了,即使再過兩年,缺口還是將近25萬!
關鍵還是教育,要培養更多的晶片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晶片難題,晶片行業雖然屬於製造業,跟富士康等製造業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屬於技術密集型,後者屬於勞動密集型!現在的「大風口」是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不過好消息是,根據國產晶片白皮書的建議,國內已經將集成電路專業獨立出來,使之成為一級學科,這表示晶片將會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估計大學集成電路專業會成為大熱門,畢竟人才晶片高達25萬,平均薪酬年增長保持在4.75%左右!
華為創始人東奔西跑為哪般?
現在終於明白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東奔西跑的目的,要知道任正非已經75歲的高齡了,還造訪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原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華為需要晶片人才,可是人才缺口太多,只好創始人任正非親自出馬!
任正非這種「挖人」的招數是正確的,當初參與國產晶片白皮書編寫工作的安博教育研究院院長黃鋼就表示,只有「產教結合、協同育人」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突破人才培養的瓶頸!就像任正非說的那樣:「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落在高校身上!」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75歲高齡東奔西跑就是為了「產教結合、協同育人」,為中國晶片這一「燈塔」出一份力,助燃我國晶片人才的「燈芯」。有了華為的幫助,情況大為不同,國內企業能夠在晶片領域發光發熱的不多,只有中興、華為,研發基礎薄弱,只有華為有「一戰之力」!
華為公司開啟5G時代,又有麒麟等晶片各顯神通,但問題是,5G時代的基石並非是麒麟等手機SOC晶片,而是存儲晶片!任正非之所以急著到處訪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存儲晶片!
存儲晶片是5G時代的基石
晶片主要有3種,分別是存儲晶片、計算晶片、模擬晶片,華為擅長計算晶片,麒麟和鯤鵬等都是屬於計算晶片,可以理解為CPU;模擬晶片就是一種轉換器,可以在通訊信號和數位訊號之間進行轉換,WiFi等就是通訊信號,二進位「0/1」就是數位訊號!
華為的存儲晶片是很薄弱的,計算晶片有麒麟,巴龍基帶晶片可以算作模擬晶片的一種,而存儲晶片靠進口,主要的供應商有三星、海力士、東芝、鎧俠等,這些供應商跟華為的合作已經「告吹」!
華為公司要進入晶片行業,存儲晶片是首選。華為的5G需要存儲晶片,5G時代是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流動極大,程序的存取、中轉都需要存儲晶片;存儲晶片難度低,可是進口多,華為可以將其作為新手入門任務!
感謝閱讀
總之,5G時代的超大規模數據、存儲晶片的斷供、存儲晶片的低要求,要求擅長5G技術的華為嘗試進入晶片行業;又因為國產晶片白皮書的發布,響應「產教結合、協同育人」的任正非東奔西跑,到處張羅人才,75歲的他當真不容易啊!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我是仙童,下期再會!
可以的話,感謝您的點讚、分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