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最近兩年,中興、華為先後因為晶片短板,遭到美國制裁。兩家廠商雖然都具備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但生產卻要依靠臺積電等代工工廠的幫助。如果沒有代工廠伸出援手,華為、中興處理器不過是張圖紙而已,這也讓國人再次認識到擁有晶片加工、生產等技術的重要性。
而前段時間,國內就誕生第一家CIDM企業——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芯恩集成電路可以解決晶片設計、生產、銷售整個流程,這也能夠看出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並非孤軍奮戰。其實,芯恩集成電路並非是一家傳統晶片製造企業,更像是一家共享式企業。
眾所周知,晶片設計、生產、測試,每一個環節發展都需要耗費不小的時間與財錢。而為加快國產晶片發展速度,芯恩集成電路並沒有選擇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研發技術,而是找到國內市場上已經成名的企業進行合作,這使得公司節省大量的技術儲備時間。另外,廠商合作也減輕了投資風險,有利於未來將更多晶片產業鏈企業收入其中。
雖然相比三星、英特爾這樣的擁有晶片設計、生產、銷售能力的純IDM企業而言,芯恩集成電路的CIDM定位顯得稍遜一籌。但考慮到目前我國晶片產業整體發展情況,在筆者看來,採用技術共享方案來發展晶片產業是已經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芯恩集成電路成立於2018年,發展至今不過兩年時間,目前該公司前兩期投資項目已經確定,總計金額為188億人民幣,最先展開的會是14nm工藝製程晶片生產工作,這也是目前大陸代工廠所能實現的最尖端工藝技術。當然,之後芯恩集成電路還會在工藝基礎上繼續進行突破。
而近期,青島興橙集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還對芯恩集成電路增資28億,使得芯恩公司註冊資本達到50億。有該筆資金注入,芯恩集成電路的8英寸生產線建設也將提速。就目前來看,芯恩集成電路僅用兩年時間就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晶片生產企業,發展前景可謂是一片光明。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