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並非孤軍奮戰,中國晶片巨頭增資28億,解決晶片生產全流程

2020-12-04 數碼小妖精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最近兩年,中興、華為先後因為晶片短板,遭到美國制裁。兩家廠商雖然都具備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但生產卻要依靠臺積電等代工工廠的幫助。如果沒有代工廠伸出援手,華為、中興處理器不過是張圖紙而已,這也讓國人再次認識到擁有晶片加工、生產等技術的重要性。

而前段時間,國內就誕生第一家CIDM企業——芯恩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芯恩集成電路可以解決晶片設計、生產、銷售整個流程,這也能夠看出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並非孤軍奮戰。其實,芯恩集成電路並非是一家傳統晶片製造企業,更像是一家共享式企業。

眾所周知,晶片設計、生產、測試,每一個環節發展都需要耗費不小的時間與財錢。而為加快國產晶片發展速度,芯恩集成電路並沒有選擇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研發技術,而是找到國內市場上已經成名的企業進行合作,這使得公司節省大量的技術儲備時間。另外,廠商合作也減輕了投資風險,有利於未來將更多晶片產業鏈企業收入其中。

雖然相比三星、英特爾這樣的擁有晶片設計、生產、銷售能力的純IDM企業而言,芯恩集成電路的CIDM定位顯得稍遜一籌。但考慮到目前我國晶片產業整體發展情況,在筆者看來,採用技術共享方案來發展晶片產業是已經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芯恩集成電路成立於2018年,發展至今不過兩年時間,目前該公司前兩期投資項目已經確定,總計金額為188億人民幣,最先展開的會是14nm工藝製程晶片生產工作,這也是目前大陸代工廠所能實現的最尖端工藝技術。當然,之後芯恩集成電路還會在工藝基礎上繼續進行突破。

而近期,青島興橙集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還對芯恩集成電路增資28億,使得芯恩公司註冊資本達到50億。有該筆資金注入,芯恩集成電路的8英寸生產線建設也將提速。就目前來看,芯恩集成電路僅用兩年時間就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晶片生產企業,發展前景可謂是一片光明。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華為斷供,「卡脖子」或許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新華社資料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報導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這意味著,華為可能再也買不到利用美國技術生產的晶片、存儲器。
  • 國內巨頭已官宣,華為晶片迎來希望,ASML擔心的事出現了
    還有在光刻機領域,荷蘭的ASML可以說是獨佔鰲頭,全球能夠生產光刻機企業並不多,加上ASML能夠生產最為先進的EUV光刻機,在晶片製造領域,想要量產5nm晶片,EUV光刻機不可缺少。  國內巨頭已官宣,關於光刻機  我國在光刻機領域並非是完全空白,只不過我國的技術還有極大提升的空間,就在去年的時候,上海微電子就已經透露出最新的進展情況。
  • 中國晶片沉浮二十年:從一無所有起步到如今華為等均發布自研晶片
    2019年9月,中國的AI晶片行業熱鬧非凡,華為與阿里分別發布了號稱「全球算力最強」的AI晶片——華為昇騰910和阿里的含光800。兩者的相同之處是都在雲端部署,兩者的區別在於,昇騰910側重訓練晶片,含光800側重推理晶片,分屬深度學習的兩個階段。訓練晶片注重絕對算力,推斷晶片更注重單位能耗算力、時延、成本等綜合指標。
  • 全球五大晶片代工巨頭誕生!國產芯成「一枝獨秀」:中芯國際排名墊底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中興事件爆發以後,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也是空前的火熱,阿里巴巴、格力、聞泰科技等眾多國產巨頭也是紛紛加入到了「自研晶片」隊伍之中,但我們都知道,在整個晶片產業鏈流程中共有設計、製造、封測三個主要的流程,其中晶片製造更是成為了整個晶片產業鏈中,對於資金、技術等門檻最高的一個領域,這一點我們也是能夠從國內的晶片製造與目前國際領先的水準依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 華為鄭葉來:從晶片到硬體,我們很有信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無論是測性能還是性價比,華為雲都是很好的。」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接受包括環球網科技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它被測過無數次,因為這本身就是華為原來整個IT系統的在線化。從晶片到硬體,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 若華為晶片問題不能解決,明年或將退出手機市場?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晶片問題華為晶片面臨的處境很多人都有了解,沒有經歷過的人或許不知道華為面臨怎樣的問題。在近期餘承東說到,搭載麒麟晶片的Mate40可能會成為絕版,9月15日後就沒辦法生產了。眼看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華為晶片被斷供,除了靠晶片庫存,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全球最全晶片產業鏈巨頭和國內主要龍頭公司一覽
    此外,美光科技、博通、高通、德州儀器、威騰電子、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半導體躋身前十國外IDM模式的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SK海力士、美光、NXP、英飛凌、索尼、德州儀器(TI)、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意法半導體(ST)等國外Fabless模式的巨頭:高通、博通、英偉達、AMD、美滿電子、賽靈思、Dialog、Altera等中國頂尖的
  • 國產晶片白皮書發布,華為創始人東奔西跑,存儲晶片首當其衝
    華為事件敲醒了警鐘,出於對晶片的重視,同時也為了一勞永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由白皮書可知,國內的晶片人才太少了,即使再過兩年,缺口還是將近25萬! 關鍵還是教育,要培養更多的晶片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晶片難題,晶片行業雖然屬於製造業,跟富士康等製造業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屬於技術密集型,後者屬於勞動密集型!現在的「大風口」是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 圍獵下的生機:華為自建晶片生產線才是我國晶片行業唯一的希望!
    時隔5個月,一圖為你揭開真相》 這篇文章中詳細分析了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產業布局,這裡我就只把最主要的思想說一下,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關於晶片六大領域的業務地圖。中國是唯一一個在六大領域全部布局的國家,而華為是前五大晶片關鍵領域裡面,能夠躋身高端陣營的唯一一家中國企業!
  • 全球最強晶片巨頭再受打擊!蘋果不願承擔巨額流片費:3nm晶片要涼?
    【8月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在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再次頒發晶片斷供禁令後,也是讓國內很多小夥伴們再次了解到了國內晶片製造工藝水平,國內最強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目前只能夠量產14nm工藝晶片,7nm工藝還在研發中,而全球最新的5nm晶片工藝,只有臺積電可以生產製造,就連全球最強的IDM晶片巨頭—Intel宣布
  • 挑起自研晶片大梁,OPPO馬裡亞納計劃接班華為,國產化成趨勢
    華為事件以後,其他公司愈來愈高度重視技術研發的必要性了,OPPO自研晶片計劃加快基本建設,將來有希望成國內晶片新的希望。最新款中低端商品在國外公布。2020年受華為公司被美國第二輪封禁的危害,晶片的發展趨勢變成頭等大事,大家也意識到僅有把握關鍵技術才可以不被隨意欺壓。
  • 德國半導體巨頭突然發聲,華為晶片有望了
    眷注華為的同事大概都曉得,華為固然是晶片計劃大廠,不過在晶片生產上卻仍然依附於臺積電,在半導體零件上也大多購買自美國供應鏈。好比在今年年的時分,華為就向美國購買了大概187億美元的半導體零部件。不過千萬沒想到的是,即日德國晶片巨擘陡然發聲,顯露喜悅供貨給中國環境趨勢,華為晶片供應希望了!英飛凌正式揭露憑據外媒報導,德國半導體巨擘英飛凌CEO 萊恩哈德·普洛斯(Reinhard Ploss)於即日正式揭露,英飛凌喜悅為中國環境趨勢供貨,等候在中國的交易可以或許獲取康健且永遠的開展。
  • 沒了臺積電代工,華為還有必要設計晶片嗎?
    近期,有博主爆出消息,華為下一代旗艦處理器或命名為 Kirin 麒麟 9010。我們知道,華為最新的旗艦晶片是麒麟9000,由於「禁令」的存在,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所以,很多朋友都認為,麒麟9000將成為華為的「絕版」旗艦晶片。這並非空穴來風,華為多放努力無果,晶片供應沒有得到解決。
  • 電子晶片製造過程是什麼?
    在召開的中國信息化百人大會2020峰會上,華為消費商業CEO餘承東表示:「很遺憾,由於第二輪制裁的來臨,我們晶片的訂單只接受了15號之前的,所以可能是麒麟高端晶片發展的最後一代。」這也標誌著華為完全放棄了讓臺積電繼續生產晶片的努力,與此同時,許多人對晶片有更多的疑問,在中國技術發展之後,為什麼一個小晶片卻變成了華為的攔路虎這麼大的企業?我們來談談晶片製造工藝和技術要求?製作一個晶片有四個步驟,分別是矽淨化、晶片光刻、晶片蝕刻和封測、封裝。
  • 從晶片、組件、模塊到微系統,「嘉納海威」具備全流程微系統設計...
    圖 | pexels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專注於系統的晶片集成方案設計、微系統核心晶片以及微系統SiP產品研製和生產的公司——成都嘉納海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嘉納海威」)。公司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本10000元人民幣,專注於系統的晶片集成方案設計、微系統核心晶片以及微系統SiP產品的研製和生產,為微系統晶片開發及集成封裝應用,為電磁空間安全、物聯網、無線通信與傳感、綠色能源等領域的高端客戶提供從晶片、組件、模塊到微系統的全系列產品研發及技術支持。
  • 晶片三巨頭已確認,供貨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受傷害的又何止華為
    美光在幾周之前就說過,到了9月15日就不會給華為供貨了。華為佔據美光10%左右的年營收,失去華為一年至少要損失140億人民幣。這次三星和SK海力士都已確認。有外媒報導,停止向華為供貨,會影響兩家公司的銷售。其中SK的影響可能和華為一樣大,因為有40%的出口都是在中國市場。
  • 美國禁令成「廢紙」,華為晶片喜迎光刻機通行證
    受限於這條規則,臺積電從 9 月 15 日以後,就無法再與華為有業務往來。 應該了解的是,華為目前只具備自研設計晶片的能力,並不具備獨立生產的能力,所以一直以來不管是手機晶片還是和 5G 相關的晶片都由臺積電代工生產。
  • 聯發科手機晶片重回中國大陸份額第一 全靠華為!
    此前5月份,美國下令加大對華為制裁,切斷了華為自研晶片供應鏈。因此,華為手機上搭載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可能將會在今後一段時間離開消費者的視線。而華為會選擇和第三方晶片廠商合作,保持手機業務繼續發展。由於美國企業被禁止與華為進行合作,華為最大的可能會採購中國臺灣廠商聯發科的晶片。
  • 好消息:全球十大晶片巨頭要向華為「供芯」!
    最近美國斷供我國晶片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美國表示,全球任何使用了美國技術的晶片,都不允許出售給華為及相關公司,除非獲得美國的許可證。中方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所以,在晶片進口上,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
  • 華為、中興共同發力,5納米晶片將誕生!如何打破生產製造困境
    華為、中興共同發力,5納米晶片將誕生!如何打破生產製造困境各位對於我國晶片研製這一個領域的了解,是否還停留在7納米這個工藝上呢?畢竟我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到現在也沒有取得7納米晶片的生產工藝,只不過我國中芯國際他們採用的n+1以及n+2工藝所生產出來的晶片能夠與7納米生產出來的晶片,進行一定的比較。但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我國5納米的晶片其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華為、中興這兩個企業共同發力5納米中國晶片將誕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打破生產製造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