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超人,卻承擔了超人的職責。你猜出他們是誰了嗎?他們就是人民警察!」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1月5日,由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守護平安警民同行」主題作品分享暨頒獎活動在廣州舉行。
2020年7月啟動的主題作品徵集活動,共收到廣東各界群眾投稿作品近5萬件(組),全網點擊率超過1.8億次。活動中,廣東各界群眾用文字、繪畫、攝影、短視頻、音樂等形式講述他們身邊的警民故事,記錄他們眼中的警民情深,許下「警民攜手、共建平安」的願望。
進警營尋英雄
廣東各界掀起「講警察故事」熱潮
人們常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為講好警察故事,增進警民了解,共建平安廣東,2020年上半年,主辦方準備在廣東全省範圍內發起「守護平安警民同行」徵集活動。這也是近年來廣東公安機關面向社會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主題作品徵集活動。
警察叔叔,就是抓壞人的嗎?主辦方組織了20多名學生記者,來到位於佛山的廣東公安英雄廣場,並走進南海獅山派出所,體驗「警察的一天」。
「我們成長在一個平安幸福的年代,很多人連搶劫都沒見過。幸福生活的背後,曾有多少人為它付出!」聽著英烈子女講述一代代廣東公安英烈故事,小記者們深受感觸。他們悄悄立下「英雄志」——「我長大以後,也要做一個為人民付出的人!」
2020年7月,徵集活動正式啟動。主辦方發起「尋找南粵平安宣傳大使」活動,在廣東社會掀起了一股「講警察故事」的熱潮。
每一個人都很平凡,每一個人都了不起。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了60歲的「釘子交警」茂叔、堅守抗疫一線警醫夫婦、為生活奔忙的快遞小哥、70多歲的熱心老街坊、街角處不起眼的小店老闆……他們並肩同行,為南粵大地每一個黎明、每一縷呼吸而守護。
在廣東全省21地市公安機關,在全省數千所大中小學校中,在廣大青年群體中,在廣東作家、音樂家、攝影家群體中,一個個警民同行的故事從他們身邊、記憶中走進作品裡,用心、用情講述平凡中鑄就的偉大,警民攜手共築的平安。
1月5日,「守護平安警民同行」主題作品分享暨頒獎活動舉行。(攝影:林桂炎)
身邊事警察夢
數萬平凡瞬間,講述溫暖守護故事
近5萬件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數萬個平凡的瞬間。這些瞬間,被一群有心人銘刻在心中——
對來自江門臺山市圖書館的林麗紅來說,那些風雨中逆行的身影,總是難以忘懷。於是,她用畫筆記錄下了颱風中的逆行身影。她說:「正是無數『風中守護者』換來我們的安穩如初!」
「2016年6月24日,那年我七歲。」廣州市鐵一中學番禺校區學生連想寫下了4年前的親身經歷。7歲的她在風雨中迷了路,狂風暴雨吹斷了她的小雨傘,淋透了她的全身。正當她絕望時,一位穿著螢光背心的警察叔叔,逆行穿過風雨,將小連想護在懷裡,送到父母身邊。「那個雨夜,幸好有你,我們最親愛的人民警察!」連想說。
深圳公安局龍華交警大隊民警孫樹清在作品中講述了兩張照片的故事。這兩張照片拍於同一地點,時隔5年,都記錄了警察冒雨營救被困群眾的場景。
2000年4月26日,一個颱風天,孫樹清所在的派出所轄區多處浸水,全所民警連夜營救轉移被大水圍困的老人、師生,熱心群眾自發為他們打傘,送麵包熱茶。5年後,2005年5月19日,又一個颱風暴雨天,為解救蓮鵬小學的被困師生,民警們冒雨搭成人梯轉移200餘名師生。「我們用暴雨洪水中的堅強身影築起了警民心連心的忠誠。」孫樹清說。
這一個個感人的警民故事,種下了一個個樸質的夢想。
「長大後,我也要成為他們!」深圳市田東小學學生封泓宇說。
「我長大以後也要當一個警察,這樣能保護整個國家!」深圳市龍華區教科院附屬學校學生楊欣妍說。
共攜手築平安
警民心手相連,共建平安廣東
數萬件作品用文字、繪畫、攝影、音樂、短視頻,記錄了一個個為民守護的感人瞬間。這些瞬間裡,警與民心手相連,共同走過每一個黑夜和黎明。
除夕夜全員請戰逆行戰疫、組建24小時健康訪視「三人小組」……對優秀作品原型、廣州市南華西派出所所長廖雪梅來說,2020年,最溫暖的瞬間,是在防疫物資最短缺的時候,一群小學生、居民來到派出所,為民警們送上口罩、消毒液等緊缺物資。「心繫群眾如魚得水,背離群眾如樹斷根。」廖雪梅說,「廣東有千千萬萬奮戰在一線的普通民警和輔警,需要警民同行,共同守護平安。南華西派出所的全體民警也將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攜手居民,為南華西的平安和諧穩定而努力奮鬥!」
「這樣的活動就像一座橋梁,真好!」獲獎者代表、攝影愛好者陳健明說。他一直默默關注著這群身邊的守護者們,並用鏡頭記錄下身邊警察的日常工作。「希望通過我的鏡頭,讓大家對警察形象有更深、更接地氣的理解。」
「人人都可以是記錄者,人人都可以講故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警察、理解警察、關愛警察,警民攜手,共築平安!」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羊城晚報社社長劉海陵說。
「平安校園離不開人民警察,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個活動,致敬警察,錘鍊品格,苦練本領,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超華說。
「群眾意願是平安建設的風向標,群眾評價是平安建設的試金石。1月10日,我們將迎來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和警察節系列宣傳活動,讓『警民同心、守護平安』的感人故事雋永流傳、生生不息。」廣東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楊日華說。
一個回禮,讓他震撼
一次擋雨,讓她感動
作品《守護》。(來源:受訪者提供)
作品《敬個禮》。(來源:受訪者提供)
1月5日,「守護平安警民同行」主題作品分享暨頒獎活動中,兩名中學生一起講述了他們作品背後的故事。
江門市恩平市第一中學梁哲藍的獲獎繪畫作品《守護》,留住了一抹警民互相守護的檸檬黃。
梁哲藍家住恩平老城區的紅綠燈路旁,每到上下班高峰車輛就會大排長龍,碰到雨天便要堵上好幾個小時。有一天,突然下起滂沱大雨,車輛的鳴笛聲此起彼伏。她從陽臺探頭看,原來是路口的紅綠燈出現了故障。
這時候,她看到一道檸檬黃閃亮的身影出現在雨中,「如黑暗中最亮的那顆星」。在一片混亂中,交警及時跑到十字路口,指揮車輛前行。雖然雨越下越大,梁哲藍發現交警叔叔卻毫不在乎,依然堅定地指揮交通。
突然,一個較為矮小的黃色身影出現在交警身後。她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名學生踮起腳尖為警察叔叔撐傘。親眼目睹著這個場景,一股暖流湧上她的心頭,「我被這幅美好而又溫暖的畫面深深打動。」
於是,看到徵集活動當晚,她便用水彩將這幕場景畫了下來。她沒想到的是,這幅畫從成千上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學生組一等獎。「有點驚訝,也很開心。」她覺得,可能是繪畫中警察與學生之間的暖意感動了大家。
同樣傳遞這種溫暖的,還有黃岡中學廣州增城學校王政傑拍攝的照片《敬個禮》。
有天清晨,他正在小區樓下散步,無意中用相機捕捉到了一幕場景。
一個身高不及他胸口高的孩子,手裡拿著餅乾蹦蹦跳跳地跑過馬路,遠處一輛摩託車飛馳而來。危急關頭,王政傑看到一位正在執勤站崗的警察衝上前抱緊他,躲開了危險。然後,警察拍拍孩子的背,溫柔地說:「你下次要小心過馬路哦。」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王政傑的意料。孩子站直朝警察敬了一個禮,警察也立定回禮。「這個禮雖然不太標準,卻充滿溫暖。」站在一旁的王政傑,拿出隨身攜帶的相機,按下快門定格這一刻的光明與愛。
王政傑告訴記者,其實,他小時候有點怕警察,覺得他們很兇。慢慢長大後,他意識到,警察叔叔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警察叔叔很親切,感謝他們保護祖國山河!希望那些害怕警察的人,可以跟我一樣愛警察。」
考生的一句「謝謝」
是警察的無上榮光
作品《護航高考獲點讚》。(來源:受訪者提供)
「守護平安警民同行」徵集活動中,一組《護航高考獲點讚》的攝影作品引起了評委們的關注。這組照片拍攝於2020年7月8日東莞市厚街中學高考考場外,記錄了考生們用油畫、手寫卡等,花式向護航高考的警察叔叔們致謝的場景。
1月5日,在「守護公安警民同行」主題作品分享活動現場,照片中的故事原型、東莞市厚街公安分局副局長曾東明向記者講述了這組照片背後的暖心故事。
2020年高考,曾東明和分局參加高考安保的同事們負責東莞厚街中學考點周邊的安保工作。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一直到高考結束,在考場周邊的馬路上,都能看到他們穿著厚重的制服、戴著口罩執勤的身影。
現場,有考生忘了帶身份證、準考證,只要找到警察叔叔,一聲求助,他們馬上騎上鐵騎,護考送考。「一天下來,渾身基本都是溼透的。」曾東明說。
7月8日那天下午,最後一場考試剛結束。突然,一名考生拿著一幅油畫走向在考場門口執勤的警察們。「她對我說:『我記得你,這幅畫送給你!』」曾東明說。這是東莞市第十中學2020屆藝術班集體創作的一幅油畫,畫的就是民警在高考考場外執勤的身影。2020年6月,這名送畫的女生就是在這個考點參加了高考聽力考試,並為執勤的警察叔叔們留言:「謝謝警察叔叔!」
「她竟然還記得我們,那一瞬間,心裡覺得暖暖的。」曾東明說。
這樣暖心的畫面還有很多。那一天,當載著考生們的大巴駛離考點時,曾東明和同事們看到,考生們手寫了「警察叔叔辛苦了」「感恩有你」「感謝一路有你」等幾個大字,貼在大巴車的車窗上,向護航高考的民警們致敬。全體民警則列隊向同學們揮手致意。
「看到這個場景,非常感動,身上的疲憊一掃而空。」曾東明說,「想不到我們的同學這麼可愛。高考安保、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都是我們警察的職責所在。我們只是做了平時該幹的工作,保護好群眾的安全。」
對曾東明來說,考生的一句「謝謝」,群眾的肯定、認可,是當警察的無上榮光。建設平安廣東、平安東莞,更離不開各界群眾的支持。他告訴記者,厚街轄區有1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流動人口近100萬人。警力有限,但民力無窮。
「守護平安,我們警察衝鋒在前,群眾就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曾東明說,「我用心,你放心!」
他是警察粉絲
5000多張照片講述警察故事
作品《羊城「逆行」衛士》。(來源:受訪者提供)
深夜的廣州街頭,一群身著防護服的警察正在站崗執勤,掠過的車影劃出一道光影。這是廣州攝影愛好者陳健明在2020年3月抓拍的照片,被他起名為《羊城「逆行」衛士》。
1月5日,以這張照片為原型,改編創作的音詩畫節目《堅守一線保護一方平安》被搬上「守護平安警民同行」主題作品故事分享暨頒獎活動現場,令無數人動容。日前,作者陳健明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多年記錄警察的心聲。
2020年3月,陳健明和往常一樣經過二沙島,見到路邊站崗的警察穿上了防護服,他馬上拿出相機記錄下來。「當時是抗疫非常緊張的時候,他們十分不容易。」他頗有感觸地說,本來警察深夜執勤已經很辛苦,還要穿上厚實密封的防護服,自己也穿過防護服,特別能體會警察又熱又悶的感受,「這一幕真的打動了我。」
事實上,這只是陳健明拍攝的5000多張警察照片中的一張。四年前開始,他就萌生了為警察記錄留影的想法。「因為敬佩他們,這也是一種個人情結。」生活中他會特別留意警察的身影,無論是執勤站崗,還是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很多工作中的警察都被陳健明拍攝下來。
不理解的人會覺得警察嚴肅、不近人情。但常年拍攝警察的陳健明,更能體會他們的辛苦與暖心。
現在,陳健明已經養成習慣,每天上班前、下班後都是他的拍攝時間。他還有一個宏大的願望,想為警察出一本圖集,將自己近年來拍攝積累的照片集合成冊。目前,陳健明的構思已經成形,還在不斷拍攝新的素材,「希望能跟警察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拍出更好的照片。」
他每次在朋友圈分享拍攝的警察照片,都會獲得朋友圈的海量點讚,並鼓勵他繼續拍下去。「大家從我的照片也能看到多面的警察形象。」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到來,陳健明告訴記者,當天(2021年1月10日),他想發一些特別的照片,向這群守護者們致敬。
「能參加這個活動,真好。大家可以通過我的鏡頭深入了解警察,搭建起一座警民之間的橋梁。」陳健明說,「希望通過我的鏡頭,不僅可以記錄警察的日常,也可以傳遞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