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最香豔的一首詞,寫於和歌妓幽會後,令人無法直視

2020-12-05 凱紫的詩詞之美

北宋不乏風流詞人,例如曾和小尼姑幽會的張先、一生混跡秦樓楚館的柳永、憑藉一首詞撩回皇帝女人的宋祁……

今天要講的歐陽修同樣是一個風流才子。

提到歐陽修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曾和蘇軾、韓愈、柳宗元並列「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曾領導文壇運動,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算是文壇的泰山北鬥。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為鋒芒太露,招人嫉妒,當時有人盛傳他和外甥女私通,是典型的「有才無行」。

不過也有人認為說這件事是捕風捉影,歐陽修純屬被冤枉。

雖然不知真偽,但無風不起浪,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主要還是因為歐陽修太風流了。

他曾因和歌妓幽會遲到,即興寫下一首詞,令人拍案叫絕。

這首詞名為《臨江仙》,全文如下: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這應該算是歐陽修最香豔的一首詞,令人無法直視。

關於這首詞的背景,也是眾說紛紜。

根據胡適先生的考證,這首詞應該是他為一歌妓所寫。

當時歐陽修任河南推官,在職期間和一歌妓私交甚好。

有一次他的上司錢惟演在花園設宴,邀請歐陽修、梅堯臣、謝希深等人。

酒過三巡,歐陽修方至。

令人浮想聯翩的是歌妓在歐陽修入席後,才姍姍來遲。

在座的不好盤問歐陽修,只能質問歌妓「何故來得這般遲?」

歌妓答曰:「中暑往涼堂睡著,覺而失金釵,猶未見。」

眾人聽了解釋仍不罷休,便道:「若得歐陽推官一詞,當為汝償。」

於是歐陽修便即興寫下了這首詞,短短幾句,令人拍案叫絕。

詞的上半闕寫的是雨後的室外之景。

楊柳外,雷鳴陣陣。不久,小池塘上便傳來滴答的雨聲。

雨滴落在池塘中的荷葉上,簌簌作響。

而這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不一會兒,雨停了,天邊出現一道彩虹。

不知何時,一個女子倚靠在小樓的欄杆上,望著被遮斷的彩虹,久久不曾回神,直到月亮東升。

詞的前兩句寥寥數語,便勾勒了一幅雨打荷葉的夏日風光。

不知為何看到這兩句,就會想到李商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雖然李商隱描寫的是秋日之景,但是雨打荷花的那種悽美之景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後女子倚欄杆,也說明了這首詞看似唯美,其實暗含無限的愁情。

接著的下半闕詞人的目光轉向了室內。

忽然遠處飛來一雙燕子,停在畫梁上窺伺著。

夜漸漸深了,女主人公放下帘子,回到屋中。

她將頭上的金釵取下,放在玉枕邊,然後才躺在華美的涼蓆上。

全詞到此結束,至於女主人公是否安然入睡,恐怕只有詞人才知道了。

但是根據內容推測,想必她應該是難以成眠的。

從詞作的下半闕,我們不難看出女主人公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畫棟、玉鉤、水精等等 ,無不彰顯著女主人公住處之華麗。

但是同時她的內心又是那樣的幽冷,因為陪伴她的只有枕邊的金釵。

而且從上半闕的最後一句「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可以推測,她應該是在等著什麼人。

這樣的情景,在閨怨詞中,是很常見的,「獨倚望江樓」、「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斜陽獨倚西樓」……

所以儘管這首詞寫得很香豔,卻依然掩蓋不了女子內心的愁苦。

而最後的「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一句又暗合和歌妓開頭所言的「因午睡而失金釵」的說法。

若是歌妓所言屬實,那麼歐陽修這首詞應該算是為她解圍了。

不過很多人還是覺得歌妓所言不過是推辭,真實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和歐陽修幽會才會遲到。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但是無法否認的是這首詞確實寫得很唯美。

不知你怎麼看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最深情的一首詞,寫盡世間相思,美到令人心碎
    尤其北宋這六位大師,散文造詣頗高,詩詞也能在文壇上領一代風騷,其中有一位地位尤其崇高,另外五位都是他的門生,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武將出身的趙匡胤以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大宋王朝後,大為重視文人,所以,文人在宋朝有廣闊的天空。可以說大宋「重文輕武」的獨特土壤,對孕育出樂觀豁達的歐陽修有很大關係。看似繁華的庭院閃耀著輝煌,然而在被柳條遮擋著的深處,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 歐陽修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一首首關乎相思的名篇佳句,無不牽動著天下有情人的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便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筆下一首寫盡了相思之苦的經典詞作。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詞是歐陽修早年以代言體(即女性第一人稱方式)形式所寫,它主要表達了一個閨中獨居的女子在愛人離別後的愁緒怨恨。全詞哀怨纏綿,美到令人心碎。
  • 歐陽修詞:生命的悲風與達者的歌唱
    就在歐陽修要求將自己的名號改為「達老」的當年,他僅僅因為身處鄰縣的梅堯臣不能與自己同遊嵩山,就生出無限感傷。他在給梅堯臣的信中寫道:河陽咫尺,顧足下若萬千裡。又曩日恨不得同者尹十二、王三,今反俱遊,而聖俞獨不至。人生不一歲,參差遂如此。因思百年中,升沉生死,離合異同,不知後會復幾人,得同不得同也。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 歐陽修的一首詩,句句充滿哲理,堪稱千古名句,遺憾的是少有人知
    整體而言,歐陽修最大的文學貢獻主要在於他的散文創作,詩和詞只是捎帶著寫一點,尤其是詩,數量很少。反觀蘇軾,則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不但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對詞的改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蘇軾能夠後來居上的原因。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元稹也有「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也曾寫過「新桂如峨眉,」溫庭筠在《菩薩蠻》更是寫出了「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的經典名句。相傳,唐玄宗起兵造反殺入大明宮時,安樂公主正在畫眉,完全不知道朝代已經更換。
  • 蘇軾為風塵女子寫下一首詞,前兩句有失水準,後兩句令人稱讚
    就相當於當時後起之秀都要尊蘇軾一句「蘇老師」,當時同時代的歐陽修對他的評價更是高,說人們在三十年後只會知道蘇軾,而不會再記得我歐陽修了,可見蘇軾的詞作到底有多高超。在那個時代,他的才情好像跟他的生平不匹配,這樣一個人在歲月的打磨下,走向了遲暮。
  • 晏殊一首經典的婉約詞,道盡了人生孤獨,開篇便令人潸然淚下
    說到中國古代著名詞人,相信詩詞愛好者一定知道蘇軾、柳永、李清照、辛棄疾等宋代著名詞人,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在當時可是家喻戶曉的,他一生平步青雲,官至宰相,在文學史上與歐陽修齊名,並稱「晏歐」,詞的造詣極高,擅長小令,後人稱其為
  • 歐陽修:一個因為才華而為所欲為的「醜男人」
    總的來說,歐陽修來到首都後便連著走好運,迎娶嬌妻,步入仕途,真是三喜臨門,妥妥的人生贏家。歐陽修的領導錢惟演是一名文學狂熱者,也是北宋"西崑體"的骨幹詩人。因為錢惟演比歐陽修大了30歲,而且當官也久,所以早就對歐陽修的事跡有所了解,也欣賞他的才華。旨趣相投又加上喜歡飲酒賦詩,每次工作結束後,錢惟演就叫上歐陽修等人一起吃喝玩樂。
  • 宋詞裡一首非常憂愁的詞,卻道天涼好個秋,讀了令人感慨萬千!
    宋詞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它與唐詩完全並駕齊驅,成為了我們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說起宋詞,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那都是比較熟悉,隨口都能夠說出幾位偉大的詞作者來,例如歐陽修、王安石、範仲淹、秦觀、柳永等等。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他近四十歲不惑之年,陷「與外甥女亂倫」傳聞,被貶滁州,作《醉翁亭記》;後六十歲時,又遭所謂「幃薄不修」彈劾,背負「與長媳通姦」不實指控,從此絕意官場,強意歸隱,在潁州西湖終老。縱觀封建歷史,政治鬥爭無時不在,擊倒一個政治對手,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從道德上汙名醜化。歐陽修背負的罵名,其實是北宋黨爭的真實寫照。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茶詞,堪稱詠茶詞中的奇作!
    自陸羽纂《茶經》後,飲茶甚至成為一種文化!茶雖是飲品,但其獨特的煮茶工序和清冽沉浮的姿態、清神醒腦的作用使得王公貴族、文人雅士無不推崇。古人甚至將茶與高深莫測「道」聯繫在一起,稱為茶道,後來還將茶與禪結合在一起。茶既然如此受古人推崇,自然也少不了寫茶的唐詩宋詞!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稱快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宋祁的最優美的一首詞,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無論是宋詩,還是宋詞,那都是宋朝文學的兩張標籤,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宋詞裡一首非常經黃的詞作,那便是著名詞人宋祁的《玉樓春·春景》,這首詞描寫的極為優美,也非常的細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個字,但是同樣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所以這樣的詞作,也最為值得我們一讀。《玉樓春·春景》宋代: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
  • 歐陽修《戲答元珍》: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前一篇文章,我們說到,歐陽修因為支持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寫了《與高司諫書》,得罪了宰相呂夷簡,之後被宋仁宗貶為峽州夷陵令。歐陽修的好朋友丁寶臣(字元珍),正好在峽州當判官,於是寫了一首《花時久雨》(已佚)送給歐陽修,之後,歐陽修便回了一首《戲答元珍》。
  • 朱敦儒最經典的一首詞,霸氣十足,常人無法企及!
    朱敦儒是兩宋詞史上能夠比較完整地在詞中抒情言志的詞人,這對於當時有著明顯功能區分的詩詞(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後來的辛棄疾。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過是「效朱希真體」。《鷓鴣天·西都作》便是朱敦儒的一首主抒情言志的經典詞作。靖康年間,宋欽宗曾想要召朱敦儒到京師為官,但因朱敦儒鄙棄世俗和權貴,便拒絕了。
  • 歐陽修用十首《採桑子》告訴你,西湖有多美!
    此詞通體皆佳,然以首句「群芳過後西湖好」最受詞論家稱賞,它突兀而起,籠罩全篇,是寫景抒情之關紐,以後的優美情景都由此句生發出來。05採桑子 宋·歐陽修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閒憑闌幹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 蘇軾人生最後的一首詞,依然豪邁大氣,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
    尤其是在古代,一位好的先生是備受人們的推崇與尊敬的,孔子可以說是一位最傑出的老師。而在宋朝其實也同樣有這樣一位,他就是蘇軾,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書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詞。千秋歲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淚濺,丹衷碎。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裡,斜陽正與長安對。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