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競選:除了首相,還有在野黨合併的新黨黨首

2020-11-30 騰訊網

日本最近競選:除了首相,還有在野黨合併的新黨黨首

近日本政壇挺熱鬧的。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9月1日召開總務會,決定14日由本黨國會議員和地方支部聯合會代表投票選出新總裁,接替8月28日宣布辭職的現任總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新總裁選出後將經國會選舉出任日本首相。

最終總裁及首相一職,或將在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原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和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宏池會會長岸田文雄三人中間產生。

當地時間9月4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決定,為響應防疫政策,選舉期間將不舉行街頭演說。據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計劃在9月17日選出新首相。

無獨有偶,好戲連臺。另據日本共同社9月4日消息,日本立憲民主黨黨首枝野幸男(56歲)與國民民主黨政務調查會長泉健太(46歲),9月4日分別在國會內舉行記者會,對兩黨等組建的合併新黨黨首選舉,表明了參選意向。

此次選舉將於9月7日發布公告,10日投計票。枝野除了立民黨之外還得到國民民主黨眾議員小澤一郎等的支持,處於優勢。

截至3日截止時間,加入合併新黨的國會議員總計達149人,其中眾院106人、參院43人。國民民主黨方面相當於三分之一的22人沒有加入。

枝野在記者會上表示:「將給聚散離合的歷史畫上句號,成為執政選項為政治恢復緊張感。」面向下屆眾院選舉,他明確表示「當然力爭實現政權更迭」。

他表示泡沫經濟崩潰已經過去約30年,日本社會迎來轉折點,主張「擺脫新自由主義社會,構築互相支持的社會」。作為對新冠疫情下降溫的消費進行刺激的政策,他列舉了有時限的消費稅減稅等3個方案。

黨首選舉同時將通過投票決定新黨名稱。枝野提議定為「立憲民主黨」,泉健太提出的方案為「民主黨」。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日本新黨黨首選舉發布公告 最大在野黨藍圖成焦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7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9月7日,日本立憲民主、國民民主兩黨等組建的合併新黨黨首選舉發布公告,國民民主黨政務調查會長泉健太和立憲民主黨黨首枝野幸男,將一對一展開角逐。日媒指出,如何展現第一大在野黨的未來面貌,成為主要爭論點。
  • 日本兩大在野黨合併為新政黨,但仍難以和自民黨抗衡
    日本兩大在野黨合併為新政黨,但仍難以和自民黨抗衡; ①據報導,日本兩個主要在野黨當地時間10日完成合併並選出新黨首,以在可能提前舉行的大選之前加強實力。執政的自民黨下周將挑選安倍晉三的繼任者。日本數名高層政治人物指出,下任首相可能提前舉行大選; ②作為應對之策,在野黨日本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和數名獨立議員正式合併為一個新政黨,新政黨沿用立憲民主黨的黨名。新政黨10日選舉安倍的尖銳批評者枝野幸男出任黨首。新政黨在國會擁有149個席位,而自民黨擁有394個席位。報導稱,儘管成立了新政黨,但日本在野黨仍被認為難以與自民黨抗衡
  • 日本兩大在野黨合併為「立憲民主黨」 枝野幸男任黨首
    2020.09.10 17:32【日本兩大在野黨合併為「立憲民主黨」 枝野幸男任黨首】10日,日本兩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正式合併,新黨名為立憲民主黨,黨首為前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當選黨首後,他表示,將全力備戰計劃於10月舉行的總選舉,以期使立憲民主黨成為日本執政黨。(中新網)
  • 日本新黨「國民黨」成立在即 有望佔據參眾兩院野黨優勢席位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兩大在野黨民進黨及希望之黨合併在即,新黨「國民民主黨」擬於2018年「五·一黃金周」後正式成立。據日本《朝日新聞》採訪調查,至少有61名民進黨及希望之黨議員將加入新黨。新黨屆時將成為日本眾院第二大在野黨,參院第一大在野黨。
  • 背景: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及各參選政黨情況
    日本參議院共有242個議席,議員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一次,不得中途解散。參議院選舉分為小選區和比例代表選區兩部分,小選區由選民直接對候選人進行投票,而比例代表選區則是由選民對各政党進行投票,並根據得票數多少,按一定比例給各政黨分配議席。  此次日本參院選舉將改選121個議席。目前,由首相安倍晉三所在的自民黨以及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內擁有59個非改選議席。
  • 日本眾議院選舉競選活動正式開始
    新華社東京10月10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第48屆眾議院選舉公告10日發布,當天上午候選人開始遞交申請,這標誌著為期12天的日本眾議院選舉競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眾議院選舉將於22日進行投票並於當天開票。根據目前統計,將有1200名候選人爭奪465個席位。
  • 安倍晉三在眾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 或成日本執政最長首相
    據日本共同社10月23日消息,22日,現任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已經在當天舉行眾議院選舉中獲得465個席位中的309個,包括自民黨追加推舉的3名無黨派候選人在內,確保了額定議席數465個的三分之二(310個)。安倍政府將繼續執政。身為自民黨黨首的安倍最早將於11月1日將在特別國會上被指名為第98任首相,啟動第4屆安倍內閣。
  • 日本民主黨或改名「民進黨」惹臺灣民進黨不悅
    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12日報導,正在日本訪問的部分臺灣民進黨籍民意代表對於日本民主黨和維新黨兩在野黨合併後,有可能取名為「民進黨」一事表示不悅。臺灣民進黨有聲音認為,日本「民進黨」會拖累臺灣「民進黨」的形象。
  • 都是日本政治制度搞的事兒
    雖然日本眾參兩院都會舉行首相選舉,但由於眾議院選舉結果優先,因此一般來說,首相是由在眾議院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黨首來擔任。不過,由於日本的政黨組織大多比較鬆散,政黨的分化重組如家常便飯,有時執政黨內部出現分裂,有時兩個較大的在野黨開展合作,這都會導致日本政壇重新洗牌,導致各政黨的議會席位出現變化,首相也就隨之換人。
  • 日本首相是如何選出來的?
    一旦成為在野黨議員,就沒有多少權力,一方面,你不能成為內閣大臣,進入不了政權的中樞神經系統。另一方面,官僚們也是會對你另眼相看,因為他們沒有什麼事需要求你。而在野黨最起勁的權力,就是監督政府,尤其是狠抓首相與內閣成員、執政黨議員的違法醜聞,對政府遞交國會審議的法案,進行挑刺,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與訴求。02/ 內閣是幹什麼的?
  • 日本首相更迭的政治學研究
    二戰後,日本首相更迭較為頻繁。日本眾議院選舉、參議院選舉及執政黨黨首選舉,是促發首相更迭的制度性因素。在首相更迭的政治過程中,派閥領袖是最核心的行為主體,且黨首選舉與派閥政治共生,社會傳媒影響內閣存續。首相任期與經濟增長、派閥抗爭、日美同盟等政治生態因素密切關聯。
  • 日本第23屆參議院選舉看點
    他於1930年首次當選日本眾議院議員,其後共當選13次. 片山哲於1945年擔任日本社會黨書記長,第二年被選為委員長(黨首)。1947年,日本社會黨聯合民主黨、國民協同黨贏得首相選舉,共同組閣,片山哲出任首相。1978年5月30日,片山哲逝於日本東京,時年90歲。
  • 日本政客的競選海報長什麼樣?| 針尖zjian
    日本人似乎對 「總選舉」 情有獨鍾。除了偶像團體 AKB48 總選舉這樣萬眾矚目的年度盛事,還有年度單曲總選舉、年度零食總選舉、電子遊戲的女主人公造型總選舉、心儀的英國男演員總選舉……品種相當豐富。說到選舉,當然少不了競選海報。雖然學者們對海報的說服和誘導功能始終未能達成共識,但海報的製作、展示和發放早已成為選舉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 日本華人議員蓮舫離婚:理由是價值觀不合
    華輿訊據中文導報訊 日本參議院華人議員,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參議院幹事長蓮舫(52)與其丈夫,自由撰稿人、客座副教授村田信之(54)離婚。村田表示:8月7日提交了離婚書。蓮舫在參議院的主頁議員信息欄的名字從「村田蓮舫」變成了舊姓「齋藤蓮舫」。目前在早稻田大學擔任客座副教授的村田,從8月開始移住巖手縣釜石市,兩人開始了各自的生活。
  • 日本發布眾院選舉公告 逾1190人爭奪475個議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向民眾發表演講,希望民眾繼續支持自民黨候選人。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日,日本發布了第47屆眾院選舉公告,正式拉開了至14日投計票為止為期12天的選戰帷幕。除首相兼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的經濟刺激措施「安倍經濟學」外,圍繞解禁集體自衛權、核電站重啟等爭論點,「安倍政治」將接受選民的評判。
  • 日本首相菅義偉與多人在牛排店聚餐,都年過七旬、屬易感人群
    新華社資料圖日本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日本首相菅義偉卻與多人聚餐,引發不遵守防疫建議的指責。菅義偉14日晚宣布,由於疫情蔓延,暫停日本政府對民眾外出旅遊的補貼政策。日本多家媒體報導,菅義偉隨後在東京一家牛排店與人聚餐,吃了大約45分鐘,聚餐人員包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前棒球明星王貞治以及演員等七八人,都年過七旬,屬於易感人群。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幹事長福山哲郎批評道,「身為首相應儘量自律、做表率。」一名年輕路人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不讓大家做,自己卻做。」執政夥伴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說,首相的言行「會向民眾傳遞出信息,應三思而行」。
  • 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開始 結果很難預料
    10月10日,日本第四十八屆國會眾議院選舉公示,22日開始投票、計票。從即日起,1100餘名候選人正式圍繞465個眾議員席位展開爭奪。  安倍首相將此次選舉的「勝負線」定在「自公聯合政權過半數」,即至少保住233席,否則他將辭職。自民黨和公明黨作為執政聯盟,在上屆國會中分別佔據283席和34席。
  • 日本高層派系鬥爭激烈,首相選舉怎麼玩?
    文/劉慶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28日)在直播的記者會上宣布了辭職的消息,身負舊疾的他承認因身體原因,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然而安倍在「裸退」後並未指定繼任者,這給下周即將開始的自民黨新總裁的選舉更添變數。二戰後,日本首相併非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政黨提名、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投票選舉產生。一般而言,國會中多數黨黨首擔任首相一職。
  • 日本大選民調顯示安倍佔優,專家稱其可能不直接修憲而增條款
    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月底解散眾議院,近一月來日本政局好似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然而隨著眾議院22日的選舉投票在即,日本各政黨在大選中的力量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曾經讓安倍及其執政黨擔心不已的變局最終可能只是「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