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是洪水猛獸嗎?正確引導下,洋節也有教育意義

2021-01-09 網易

2020-12-25 14:43:55 來源: 豆冠餐飲大豆

舉報

  有一個朋友每年聖誕都給孩子買禮物,而且都說是聖誕老人送的。但去年,孩子開始懷疑聖誕老人的存在。在孩子的反覆追問下,當媽的終於承認禮物都是自己買的。此後,孩子就將「聖誕老人」改成了「聖誕媽媽」,當然,禮物該要還是會要的。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教孩子過聖誕節,讓孩子產生了過聖誕的興趣,不管家長想不想過這個洋節,但孩子都想過。所以,對家長來說,怎麼來過這個節,怎麼過才有教育意義,是值得思考的。真經談談自己的體會吧:

  首先聖誕節肯定是一個西方宗教節日,對中國人來說,這不是我們要接納的東西。而孩子們,其實對聖誕背後的文化也並不是很感興趣,他們就是把這個節日作為收禮物的節日。所以我覺得可以採取折中的處理辦法:

  一是乾脆把送禮物的儀式放到元旦節,這樣孩子同樣會非常期待,也同樣具有儀式感。

  二是淡化聖誕,比如只讓孩子過平安夜。平安,有更豐富的文化意味,尤其是在今年這樣的大背景下,出入平安,全家幸福,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祝願,過一個平安的節日,吃一個平安果,送孩子一件禮物,有何不可呢?

  

  其次,很多孩子過聖誕節,是對聖誕老人有一種嚮往。孩子對一個送他禮物的人心存好感,這也並沒有不對。這就要看家庭怎麼去引導。比如聖誕老人是什麼人?是神秘人物?宗教人物?他為什麼能滿足孩子的願望?怎麼能讓他對孩子成長產生正面作用?

  我個人是這麼解釋聖誕老人的:

  第一,聖誕老人不一定是想像中那樣坐著雪橇飛過來的,他可能就像一個化身普通人的超級英雄一樣,他的樣子你可以隨便發揮想像,你也可以有自己過聖誕的儀式。

  第二,聖誕老人不一定知道你心裡想什麼,所以有願望你應該講出來,有話多和爸媽交流。

  第三,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獲得聖誕老人的禮物,一個熱愛生活、努力奮鬥、尊重他人的孩子,才能每年獲得聖誕老人的禮物。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解釋,讓孩子去掉對聖誕老人的固有印象,讓聖誕老人融入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讓自己迎合西方的價值觀。但對於他們這樣年齡的孩子,我認為還沒有必要去破壞這種神秘感,因為神秘感可以給孩子帶來一種敬畏之心和向善之心。

  換句話說,過聖誕節,也是一種教育方式和契機,沒有必要視之為洪水猛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今天聖誕節,說說這舶來變質搞笑的「洋節」
    聖誕節是西方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基督教教徒們的一個重要的日子,對於外國人過聖誕節來說是非常重視和隆重的,他們準備和度過聖誕節的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對於西方人來說過聖誕節就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過節的情感寄託無異於中國人對春節的感受與體驗。
  • 中國不過「洋節」,卻拿下全球60%裝飾訂單,越南仿造被老外吐槽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日子,是世界人民為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節日的由來有很多種,如在傳統習俗下誕生的節日,如中國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宗教意義,如聖誕節,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事的紀念,如端午節、青年節,還有一些是國際組織推動的運動
  • 聖誕節 | 讓每一個日子過得有意義
    聖誕節的腳步近了。我們相信的聖誕老人好像也正在駕著他的麋鹿車在來的路上,或許身邊也有這樣的聖誕老人,總是給予我們驚喜。明知聖誕老人的傳說是假的,但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卻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所以,每個節日不管在哪裡,都變得特別的有紀念意義。走在街道的兩旁,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的都是節日的裝扮,櫥窗上的聖誕老人活靈活現,滿臉慈祥,微笑的看著你,仿佛要從玻璃上一躍而下,走到你的面前。
  •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原標題: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如同只有讓孩子下水才能學會遊泳,手機的使用管理也是一樣,必須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正確地對待它,讓它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工具。
  • 沒人比鰲拜更懂聖誕節
    一說聖誕節,有些人就炸毛,一口一個「洋節」。可是我們中國人過的聖誕節,壓根就不是洋人的過法。 聖誕節吃蘋果,這是以我為主的拿來主義,不是國人拜倒在洋節的魔力之下,而是洋節為中國人的快樂增姿添彩。 別人吃個蘋果,掛個彩燈,送個禮物,有些人就「跪」啊「跪」的,我看他們才是真的跪族。自己跪著,看誰都不順眼。 不是別人姿勢有毛病,而是您老眼睛有毛病。
  • 聖誕節的意義,就是給了你說話的藉口
    今天聖誕節,一個在中國本沒有意義的節日。聖誕節在西方是一個宗教節,被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當然,在中國信仰耶穌的人也一樣如此。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並沒有這麼多的意義,只是商家打著聖誕的名義營銷,讓這一天變得更加商業化,渲染了氣氛,就像雙十一本沒有意義,卻在後來變成了光棍節,購物狂歡日。忙碌的生活中,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有點驚喜,有點期待總是好的。也許是親友同事間的感謝,也許是小情侶之間的牽手,也許是愛人之間的一次浪漫……這樣的節日,在中國沒有西方的那些傳統,卻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製造點驚喜的機會。
  • 家長是時候重視傳統文化教育了
    遼寧瀋陽市有6萬名4年級小學生參加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經過調研和檢測發現,14%的學生將「洋節」錯認為中國傳統節日,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烏龜是十二生肖之一。已經上了4年級,卻還是有如此多的孩子把聖誕節、萬聖節當傳統節日,把烏龜當十二生肖之一,讓人不勝唏噓。
  • 這些聖誕節冷知識你知道嗎?
    聖誕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今天已經是平安夜了。我們知道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並且在國外,聖誕節就如同於中國的新年。如今這種「洋節」在中國越來越流行了,但是那些關於聖誕節的冷知識你又知道多少呢?你知道為什麼聖誕老人要穿紅色衣服嗎?為什麼聖誕老人要騎馴鹿嗎?
  • 聖誕節要到了,那麼平安夜到底要不要吃蘋果?
    12月25是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聖誕節對於西方世界的重要性,不亞於春節對中華兒女的重要性。聖誕節這一天人們會與家人團聚,吃一頓豐盛的晚餐,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近幾年,隨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聖誕節已經演變成了世界性的節日。那麼,說到聖誕節你會想到些什麼?
  • 當今網絡環境下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網絡
    在這種壞境下我們看見的小孩打賞網絡主播以及在某遊戲充值話費家長銀行卡存款的例子已不在少數。以前的孩子是抬頭看天,低頭看書,現在的孩子是抬頭看電視,低頭是我方水晶正受到攻擊。教育的本質是返璞歸真書籍,自然是最本真的教育方式。但是,在今天,手機電視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徹底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 聖誕節只是消費行為,所以鰲拜(all buy)鰲拜(all buy)
    鰲拜第一次火是因為金庸的《鹿鼎記》,而第二次火居然是聖誕節,鰲拜要知道,他會笑死的。網友們真是人才輩出,巧妙地利用了鰲拜的大鬍子、紅帽子的形象,以及發音的近乎一樣,硬生生重新塑造了聖誕老人形象。真正的聖誕老人會氣死的。
  • 了解聖誕節歷史 過個有意義的聖誕節
    叮叮噹叮叮噹,很多人對於聖誕節的認知,就停留在聖誕老人和他的麋鹿,還有聖誕樹裡面的誘人小禮物。到底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卻很少有人去深究。其實聖誕節和我們總過得春節一樣,都有它耐人追尋的歷史過往,不知道這些實在是有些可惜。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聖誕節最早還是來源於亞洲。
  • 前沿教育:懂得教育本真意義,教師少做無用功
    西方教育的「education」 源於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個名詞,它是從動詞「educere」轉換來的。「educere」是由前綴「e」與詞根「ducere」合成的。前綴e有「出」的意思,而詞根ducere則為「引導」,二者合起來就是「引出」,意思就是採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於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潛質」轉變為「現實」。
  • 「安撫奶嘴」並非洪水猛獸,如果家長正確使用,堪稱「哄娃神器」
    但核媽想說,安撫奶嘴並非洪水猛獸,如果家長們正確使用,那堪稱「哄娃神器」哦!「安撫奶嘴」對娃有什麼好處?1)緩解寶寶的哭鬧和小情緒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緩解寶寶的哭鬧和小情緒,特別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吮吸的時間比母乳餵養的寶寶少,奶粉餵養的寶寶吮吸得不到滿足,自然就更容易哭鬧。
  • 聖誕節用英語怎麼說,附單詞記憶小技巧!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素來有在這一天互相贈送禮物的習慣,寄於了節日美好溫暖的意義。近年來在國內也很是盛行,節日前就能見商場各處張貼聖誕元素相關的飾品,節日當天更是十分熱鬧。今天勤藤教育要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聖誕節並不是只有「Christmas」這一表達,還有另外可以表達聖誕節的詞,一起來看吧。1.Christmas英 [krsms] 美 [krsms] n. 聖誕節(12月25日);聖誕節期間例:Are you spending Christmas with your family?
  • 「另類童謠」是洪水猛獸?它對當今孩子的巨大影響
    簡介:社會在不斷發展,校園亞文化也在不斷滋生,另類童謠盛行,我們應該反思當前的教育,引導孩子使用健康的語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它們對孩子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教育作用 ;二是娛樂作用 。兒歌能夠豐富兒童的知識 ,培養孩子好的思想 、好的作風 、好的習慣,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讓他們的生活充滿了趣味 。
  • 家長千萬別生氣,正確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在生活遇到孩子頂嘴,不同的家長應對方式也不同,有些家長會像小雨媽媽一樣直接用家長權威鎮壓,而有些家長則會完全順著孩子的意願,但這兩種教育方式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實際上,孩子學會頂嘴不完全是壞事,家長千萬別生氣,而要正確引導,讓孩子更聰明、未來更優秀。很多家長都以為,孩子至少要在上幼兒園之後才會頂嘴,實則不然,可能還會更早一些。
  • 為什麼猶太人不過聖誕節,以色列卻是聖誕發源地?
    倒是洋節好像更有市場,聖誕節其間大大小小的商家都裝飾了聖誕樹、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使出渾身解數招攬生意。當聖誕成為最時尚的流行文化時,沉浸於節日氣氛的你真的了解什麼是聖誕節嗎?聖誕節最初是一個宗教節日,世界上大多數基督徒認為耶穌誕生於12月25日,於是就把這一天定為聖誕,以此紀念耶穌。
  •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現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 孩子成了「電視迷」,粗暴制止適得其反,做好引導讓它成為好幫手
    「我娃現在看電視看得都不下樓玩了,每天一睜眼就是要看電視,不給看就哭鬧折騰。」小可的消息看起來很無奈。這時嘟嘟媽媽說:「我記得你娃不是一直不怎麼看電視嗎?」「是啊,這不就這段時間,每天在家無聊的時候就看看,誰知道一發不可收拾。」原來小可的寶寶一直很少看電視,但是一看就不可收拾的成了「電視迷」關於孩子看電視的問題,是寶媽們最常拿來閒聊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