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年少青春的時候,心裡總是暗戀著一個人。可是我們會發現,被暗戀者自始至終很難和我們在一起,或者說我們很難開口和這個人告白。甚至越喜歡一個人越不敢接近他,總是小心翼翼地靠近,遠遠地觀望,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扎心。
一:把對方想像得太美好
我們對喜歡的人想像過於美好,他做任何事情都在我們眼中加上了濾鏡。有了這個濾鏡,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根本配不上這個人。
過於美好的想像讓我們止步不前,讓我們不敢靠近這個人,認為我們的靠近就是侮辱對方。
在電影《初戀這件小事》當中,女主角暗戀了自己喜歡的那個男生,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在自己變得優秀,變得美好的同時,她依舊不敢開口向這個男生告白,以至於在這個過程當中與這個男生的朋友在一起。
每次都是通過小心翼翼的眼神看一下這個男生,當這個男生把目光轉向她的時候,她又看向別處,不敢目光對接。這就是愛情當中的怯懦,把自己暗戀的那個人想像得太過美好,不敢輕易地觸碰。
二:害怕失敗
從心底裡我們認同這個人,想要開啟這段戀情,但同時我們又害怕這段戀情會失敗,寧願像一條平行線一樣,兩個人永不相交,一輩子能夠看得到對方,以朋友的身份待在對方的身邊。大多數暗戀者都存在這種心理。
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這部劇,《友情以上》講的是男生和女生的故事,暗戀當中以朋友的身份默默守護,因為害怕受傷,害怕離開,只能以朋友的身份,他們才能夠從一而終,才不會有任何的矛盾,這就是暗戀當中最難過的事情,越喜歡他越不敢親近他,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待在他的身邊。
陪你哭陪你笑,陪你走過所有的磕磕絆絆。以這麼一個朋友的身份陪著你,這是很多暗戀者的心理活動,他們始終認為只有做朋友才能夠待在自己愛的人身邊,一旦做戀人,很有可能會因為感情破裂或者其他原因導致你們各奔東西。
三:自卑、膽怯心理作祟
我們在喜歡的人面前,很多時候是非常自卑的,哪怕你在外人面前是一個非常優異非常樂觀的人,可是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時,心裡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小自卑。正是因為這個自卑,才讓我們胡思亂想,容易把一些簡單而又細小的動作擴大化。這樣的擴大化就會誤會,誤以為自己配不上對方。
一個人一旦陷入自卑當中,他就特別沒有安全感,別人一句簡單的話,他都會想成多層的意思。本來就因為自卑對喜歡的人不敢開口,再加上喜歡的人,一些無意識的話就會讓這個自卑的人認為自己根本配不上自己,不適合告白。
他們就會陷入一個怪圈當中,兜兜轉轉,越來越喜歡這個人,越來越害怕和這個人在一起。他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這讓對方覺得你不夠出眾不夠吸引人。
我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時往往是不安的,總是害怕你們的感情,不是雙向奔赴你喜歡的。所以在每一次告白之前你都會顯得特別怯懦,不敢勇敢地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尤其是你越愛這個人,你對他的暗戀時間越長你就越怯懦,越不敢輕易告白。
四: 自我懷疑和懷疑對方不喜歡自己
我們會給最喜歡的那個人會加濾鏡,同樣也會給加濾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當中,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優秀,始終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正是因為存在自我懷疑的心理,讓我們不敢接近對方,讓我們誤以為如果接近對方,這段友誼就結束,暗戀等於失戀。
我們很多次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對方喜歡的那種女孩,千方百計地去試探對方的心理,甚至很多時候以玩笑的方式把告白的話語說出口,但是沒有等到對方的回應,直接否決自己。這就是自我懷疑的一種表現,害怕對方的話否決自己,同時自己內心也在否決自己。
每次手機總是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一段簡單的話語,編了一遍又一遍,可總是不能讓自己滿意。越在意,越自我懷疑。
《情書》這部電影便是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他們始終有信件的來往,可是在信件當中沒有一個人提出我喜歡你,我愛你這樣的話語。因為他們始終懷疑對方不喜歡自己,對自己只是朋友的態度。所以他們不敢戳破這一層窗戶紙,只能默默以朋友的身份回信。
甚至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在生活當中追尋暗戀者的影子,他們寫的每一封信對於他們自身來說都是一封寄給對方的情書。可這個情書當中沒有一個字是訴說自己的感情。
正是因為他們懷疑對方不喜歡自己,他們不敢開口說這個話,一旦捅破這層窗戶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關係就此結束。所以在暗戀當中你越喜歡這個人,你越不敢開口告白,甚至連情話你都不敢輕易說出口。
暗戀之所以沒有辦法變成明面上的真戀情,是因為我們把對方想得太美好,把自己想得太差。這樣強烈的對比,讓自己不敢輕易地把愛說出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