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大學鯨魚館,中國內地最龐大的抹香鯨標本
鯨魚真的是鯨魚,水產大學的金魚館就在軍工路的中環邊線上,坐在公交車上就能夠望見路旁那座奇怪的建築,雖然現在正式的名稱叫做水產大學魚文化博物館,但是大家還是習慣叫他鯨魚館,原來是校園內部開放僅供研究使用,最終面向社會正式開放,進入鯨魚館需要收取十元的門票,學生票價是8元,不過會送你一套很好看的魚類書籤,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
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魚類博物館
通過幾十年的工作,已經收藏了大量的水生生物標本以及相應的科學積累。 淡水魚類博物館,館藏魚類標本40餘萬號,1800餘種,其中模式標本230多種,國外魚類標本600餘種。不論是在館藏標本的數量上,還是在種類上,都目前亞洲最大的魚類標本館。館藏標本的來源涵蓋我國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收藏了一大批鄰近國家的魚類標本。
-
澄邁海邊鯨魚擱淺死亡 3家單位申請取樣研究製作標本
工作人員測量鯨魚長度。記者 劉洋攝4月2日,看到相關報導後,由於推斷媒體報導中該大型海洋動物為鬚鯨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兩家單位工作人員找到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提出希望對該大型海洋動物屍體進行解剖取樣用於科研。
-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裝修改造工程項目成交公告
11 日就2017G010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裝修改造工程(440000-201801-156003-0146)採用競爭性磋商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項目編號:440000-201801-156003-0146二、採購項目名稱:2017G010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裝修改造工程三、採購項目預算金額(元):6,618,422.44 四、採購方式:
-
文昌沙灘驚現一頭腐爛鯨魚將製成骨骼標本[圖]
沙灘驚現一頭腐爛鯨魚將製成骨骼標本海邊鯨魚擱淺死亡。南國都市報4月16日訊(記者吳嶽文文/圖)4月15日下午5時30分許,有漁民在文昌市馮家灣海域沙灘上發現一頭鯨魚擱淺死亡。有關部門接報隨後趕到現場調查。
-
滬死亡鯨魚將解剖製作標本 整個過程需時兩年半[圖]
初步推斷這頭鯨魚屬於長鬚鯨科,死亡時間超過10天,身體長度超過20米,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有關部門表示將會把鯨魚製作成科普類的實物標本,供科普或者科研使用。 上午9點,東方網記者來到鯨魚解剖點,現場能看到擱淺的鯨魚,空氣中能聞到腐爛的臭味。據現場漁政工作人員介紹,22日凌晨,漁政人員藉助漲潮的時機,將死亡鯨繼續往岸邊拖動了3米左右,鯨身體大部分已經離開河道水域。
-
浙江洞頭海面現2.5噸重布氏鯨屍體:將製成標本展覽
據中新網12月22日報導,12月20日下午,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的北岙街道西山頭海灘發現一具鯨魚屍體。22日,中新網記者從洞頭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經調查,該條鯨魚名為布氏鯨,屬於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目前,該布氏鯨屍體已運至溫州金洲動物博物館。
-
一頭鯨魚標本兩個世界之最,《巨鯨傳奇》落戶金石灘
鯨落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5月23日上午8:30,經國際塑化學會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的抹香鯨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標本從旅順啟程奔赴大連金石灘,從而拉開《巨鯨傳奇》特展的序幕。4年前,兩頭抹香鯨在江蘇南通如東海灘擱淺身亡,其中名為「洋洋」的抹香鯨被運到大連,由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專家們採用生物塑化技術進行標本製作。從5月30日開始,以「洋洋」為主角的《巨鯨傳奇》特展將在大連金石灘文化博覽廣場開幕,為廣大遊客講述深海巨獸的傳奇故事。
-
先秦的踞織機、最大抹香鯨標本……上海高校博物館有多豐富?
博物館有藏品兩千多件,分別為河南省博物館、洛陽文物工作隊、上海博物館等單位的捐贈品,以及復旦大學校圖書館、文博學院、生物系舊藏。互動展區為科普館重要特色,這裡集中了紡、織、染及服裝設計等多種互動項目,有電腦刺繡、針織和機織、噴墨印花,以及手繪T恤、盤扣結的製作、首飾 DIY、裝扮顧問和服裝款式數位化拼接等,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這些製作和設計過程,走進紡織和服飾。二樓為古代館,陳列了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紡織服飾的圖片和實物,展示了古代織物、紡織器具的發展以及歷代服飾的演變過程。
-
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電教室裝飾工程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受河南大學委託,河南誠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就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電教室裝飾工程項目進行競爭性磋商採購,現就本次競爭性磋商採購的成交結果公布如下: 一、採購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電教室裝飾工程項目 項目採購編號:河大(2019)-基建-校組-競爭性磋商-000190號
-
渤海大學繼續教育信息化綜合軟體平臺採購項目成交公告
受渤海大學委託,錦州百眾招投標代理有限公司對繼續教育信息化綜合軟體平臺項目(項目編號:LNZC20181101385)進行了競爭性磋商,現將成交結果公告如下: 1、採購項目名稱:繼續教育信息化綜合軟體平臺 2、採購項目編號:LNZC20181101385 3、成交結果: 包號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記者揭秘 製作鯨魚標本先埋地下 如此巨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海洋大型生物體形太大,做一個標本很費時、很費工,沒個兩三年做不成。皮標本半年可以做成,而骨骼需要三年才行。想讓它們的軟組織完全腐爛,只能通過自然掩埋方式。
-
近15米長的抹香鯨「死而復生」,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這樣誕生
抹香鯨標本製作團隊 採訪對象供圖高分子聚合物「取而代之」 實現「千年保存」「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生物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廣泛應用於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展覽館展示等多個學科和領域。它的原理是通過高分子聚合物,來替代組織中的水和脂肪等物質,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生物塑化技術團隊成員之一,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館長吳軍說。
-
陽穀縣林業局陽穀縣飛機施藥防控有害生物(美國白蛾)項目成交公告
陽穀縣林業局陽穀縣飛機施藥防控有害生物(美國白蛾)項目成交公告 一、項目名稱:陽穀縣飛機施藥防控有害生物(美國白蛾) 二、項目編號:YGZC-20180133-2 三、公告發布日期:2018
-
國家海洋博物館招聘專業技術崗人員12人公告
國家海洋博物館招聘專業技術崗人員12人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上海自然博物館:馬門溪龍骨架旁添海洋生物標本
新館展示的標本數量也大幅增加,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其中珍稀物種標本近千件。 在「展覽語言」上,新館追求經典與時尚融合。梁兆正告訴記者,在標本的製作、陳列、圖文設計上,都傳承經典自然博物館的固有屬性。「我們邀請了許多藝術家,共繪製1600餘幅科學繪畫,作為展品配圖,這是西方在15世紀就運用的『展覽語言』。」而在展示技術上,則運用時尚的數位化技術。
-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2020-12-16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1625 次 我要評論 當前,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形勢嚴峻,清理外來物種是治理水域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科研人員的通力合作之下,外來物種清除裝置、清道夫清除裝置、鱷雀鱔誘捕清除方法等技術和方法相繼面世。
-
丹江口水庫發現1.68米長巨型鱤魚,將被製作成標本展出,吃貨們哭了
10月26日,這條巨型鱤魚被送至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博物館,將被科研人員製成標本,以後會面向公眾展出。據悉,它將成為湖北最大的鱤魚標本。27日上午,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門口,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這條巨型鱤魚。其體長和一個成年男子身高相近,體圍與一名少年的腰差不多粗細。幾名科研人員在測量其側線鱗數量後,開始向其身體多個部位注射標本固定液。
-
這琥珀竟然能為水生生物從海洋環境向淡水環境過渡提供了線索
9日,一塊琥珀在公眾面前亮相,仔細一看琥珀中包裹的是一隻水生蝦。據發現團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南開大學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表示:這塊琥珀有2200萬年歷史,並且該水生生物非常罕見,此前國際尚無關於真蝦類琥珀化石的發現報導。
-
把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擱淺鯨魚的難題鯨魚擱淺算不上多麼罕見的自然現象,關於它的記錄貫穿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歷史。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博物館保存的抹香鯨骨架標本 | budak / Flickr塑化標本的世界之最生物塑化技術是一項發明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標本製作技術。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展有一顆重約200公斤的藍鯨心臟塑化標本,因大尺寸鯨塑化標本的稀缺,它一度成為了安大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