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龍袍,為何包拯也能穿「龍袍」?

2021-01-10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古代的皇帝也稱「天子」,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合後,皇帝制度就被定了下來。最初的血統世襲制度也讓天子的形象在人民百姓中間留下了神話色彩,他們通常認為天子的身上擁有龍的血統。龍是中國自古以來象徵祥瑞和權貴的瑞獸,具有極傳奇的神話色彩。在古代的多數朝代,能使用龍這一形象的只有天子,天子身上所穿的龍袍就是最好應證。如果當時的百姓擅自炮製、穿著龍袍,是要被治殺頭之罪的。

有人就問了,雖然宋朝皇帝制度的規制和其他朝代也沒什麼區別,為什麼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除了皇帝,就連包拯都穿上龍袍了呢?

其實在古代,無論哪個朝代都是同樣的道理,龍袍早就被人們安上了至高無上的標籤,也就是只能由皇帝來穿的。只是包拯穿的並不是龍袍,只不過因為電視劇的改寫,從而讓人們認為包拯穿的就是龍袍了。

先說說電視劇裡包拯的衣冠形象吧,在電視劇中,身為開封府尹的包拯面色青黑,額頭上有一輪白月,戴著宋朝官員統一形制的烏紗帽,黑色的官袍上,一隻五趾金龍駕雲飛騰。

但總歸而言,這很有可能是一場電視劇所導致的鬧劇。在宋朝,除了皇帝之外的確是不給普通百姓穿龍袍的,哪怕是當朝官員也不例外。那麼為什麼包拯的身上有條龍呢?不會被治謀反罪嗎?許多人認為,包拯身上的龍袍是皇帝賜予的,但其實並不存在這一回事。歸根究底,還是電視劇的導演與美工誤導了各位觀眾。導演很可能是為了進一步美化、突出包青天在百姓眼中的高大形象,而為他穿上蟒袍。

且先不說蟒袍究竟在宋朝有沒有出現,但電視劇的美工確實把蟒袍上的「蟒」的形制弄錯了。蟒袍是明朝之後才出現的官服形制的一種,蟒袍在明朝時,是皇帝賞賜給有功之臣的官服,雖說蟒袍上的「蟒」長得像龍,但最根本的分別在蟒的腳趾,龍有五根腳趾,而蟒是只有四根。

即便在明朝,其實蟒袍也不是官員能隨便亂穿的,除非皇帝賞賜,不然普通官員連穿戴的機會都沒有。而蟒袍盛行其實是到了清朝年間,滿清的官員追求富貴,又對原先漢人王朝弄出來的規矩沒那麼上綱上線,所以蟒袍在官員中間逐漸流行了起來,無論什麼官員在極力追崇榮華富貴之物的同時,都會搞一套蟒袍來趕趕時髦。

所以說,歷史上的包拯並沒有穿龍袍這回事,只不過是電視劇鬧的一出烏龍。在宋朝,官員們的官服都是很樸素的,也並不存在皇帝賞賜蟒袍的情況。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就關注那樣的歷史挺有趣吧。

相關焦點

  • 古代只有皇帝穿龍袍,為何包拯每次查案時,也敢公然穿龍袍上街?
    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曾任職開封府尹、龍圖閣直學士等職位,在歷史上以直言敢諫著稱,據歷史記載,包拯向仁宗皇帝提建議的時候很激動,唾沫飛到了仁宗皇帝的臉上。不過仁宗皇帝對他十分器重,一直委以要職。我們民間裡關於他最多的記載還是他做開封府尹斷案的故事。實際上包拯穿的這個並不是龍袍。古時候龍袍有他獨特的形制。
  • 在古代王爺可以穿龍袍嗎?龍袍和蟒袍有什麼區別?
    在古代,皇帝穿的是龍袍無可爭議,可是在古裝劇中,不但皇帝穿的是龍袍,而且親王貝勒穿的都是「龍袍」,更過分的,部分古裝劇中,太監總管也穿 「龍袍」,這豈不亂了嘛,難道劇組給整錯了?還是在真實的古代,除了皇帝,王爺和太監總管也全部穿龍袍?
  • 阮小七一生放蕩不羈,他曾穿過龍袍,然而他卻得以善終
    在最後,魯智深竟然能作詩了!這可真是戲劇性的轉變啊。再回到我們的標題。在標題中筆者說阮小七這個人曾經穿過龍袍,要知道,在古代龍袍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呀,其他人穿龍袍是會被殺死的,所以阮小七真的是膽子大呀。不過現在我們還不急著說阮小七穿龍袍的這件事,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另一件趣事。他曾偷喝過太尉帶來的御酒。
  • 常遇春死後為何身穿龍袍?
    無論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煮湯,還是常遇春死後穿龍袍,這都是民間傳說,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常遇春一生徵戰沙場,40歲就英年早逝,但這並不妨礙他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
  • 同樣都是穿漢服上課,忍了語文老師,當看到歷史老師「吾皇萬歲」
    同樣都是穿漢服上課,忍了語文老師,當看到歷史老師「吾皇萬歲」 ,簡直就是量身打造,圖中這位語文老師所穿的就是傳統漢服,上身穿有黑色外袍,下身則穿有粉色裙擺,再配上語文老師獨有的舉止和談吐,簡直就是古代一位雍容端莊的大家閨秀,還可以看出教師中上課的學生都在聚精會神的聽講。
  • 龍袍的服飾文化:龍袍上圖案隱藏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龍袍的服飾文化:龍袍上圖案隱藏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含義?歡迎來到今天的歷史小課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下,皇帝龍袍裡的秘密,大周日的皇帝是九五之尊,是整個國家最尊貴的人,所以他有著最至高無上的權利,有句話說的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以說皇帝的衣服穿的都是最奢華的,那麼大家知道皇帝穿的衣服有什麼講究嗎?皇帝穿的衣服叫龍袍,大家都知道,龍袍非常的雍容華貴,其實龍袍中也隱藏著很多的秘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細數一下。
  • 《延禧攻略》中龍袍上的龍頭賣萌?看看乾隆真實的龍袍啥樣
    龍袍上賣萌的龍頭說笑歸說笑,其實這也不能怪導演,畢竟這個龍頭是繡出來的,要想繡到活靈活現,這得需要極高超的繡工,戲服畢竟是戲服,不是真給皇帝穿的,大家也不必當真,權當這部熱劇衍生出來的一個意外的熱議話題罷了。
  • 龍袍最開始不是黃色的?五爪金龍其實只有四個爪?
    龍袍最開始不是黃色的?五爪金龍的其實只有四個爪?其實,周代以黃鉞為天子權力象徵,隋代以後皇帝要穿黃龍袍,黃色成為君主獨佔的顏色。電視劇中以明黃色為貴,穿著明黃色衣冠到處跑的,其實只有隋唐之後的皇帝。那麼五爪金龍呢?
  • 包拯和展昭後來到底如何?包拯是怎麼死的?展昭又為何銷聲匿跡?
    展昭先從包拯之死說起。公元1062年,包拯因生病請病假在家中休養,可是在短短10天後,便突然暴斃身亡,如此短的時間也足以稱得上暴斃了。900多年後的現代,包拯的墓葬出土,專家們試圖在遺骨中還原其死亡的真相,經過檢測發現了大量的砷、汞元素,而古代劇毒藥物砒霜中,主要成分就是這兩種。於是,便有觀點認為包拯是被毒殺身亡,再結合包拯身亡前的發生的幾件事件,便更加重了這一說法。
  • 自秦始皇之後為什麼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
    在我們的印象中龍袍是黃色的,黃色才是最尊貴的顏色,看到《大秦賦》時,大家會發現秦始皇身上的龍袍是黑色的。有人就開始議論說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事實真是這樣嗎? 每一朝推崇什麼顏色是很有講究的,不是由某個皇帝喜歡什麼顏色決定的,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在這裡的。
  • 這個太后說她想穿穿皇帝的龍袍,朝臣大驚,為何最後又同意了
    這個太后說她想穿穿皇帝的龍袍,朝臣大驚,為何最後又同意了劉娥是宋朝第一個太后。她的政治能力極為突出,不僅在她的努力下,宋朝完成了詹宗與仁宗之間的平穩過渡,而且為宋朝的經濟文化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後世對她治理國家的能力大加讚揚,這與漢代魯後和唐代武則天的能力是一致的。
  • 慈禧為何要穿著龍袍?鳳在龍上的石刻是怎麼回事?慈禧是無冕之王
    一、慈禧學習劉娥,穿上了龍袍。劉娥在位期間,宋仁宗那就是個傀儡小可愛,什麼權力都沒有。劉娥執掌朝政當然是要有一幫人幫忙的,她的這幫心腹都想著更進一步,所以就紛紛勸說劉娥學習武則天,登基稱帝。劉娥心裡當然也熱衷於這件事,但是她思考再三還是選擇拒絕了,畢竟她沒有親生兒子給她善後,武則天可不怕,她有倆兒子給她善後。
  • 為啥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卻穿黃龍袍?他們不敢穿!
    導語:為啥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卻穿黃龍袍?他們不敢穿!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龍袍絕對是民間對皇帝衣服的一種刻板印象,皇帝自稱為天子,是「受命於天」的統治者,而最早開創這個名號的則是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為了記錄自己的偉大功績,取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來稱呼自己,而皇家所用的一切,都具備有了一種壟斷、專制的色彩。
  • 實拍日本天皇龍袍:裝飾代表天子的日月星辰十二章,繡多條四爪龍
    不過作為東亞唯一的一位帝王,身穿的黃袍並不是龍袍,而是鳳紋袍。這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天皇最為隆重服飾,不過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天皇身穿的最高級禮服是十二章冕服禮服,在日本宮內廳就收藏了江戶時代東山天皇的禮服御裳,就是典型的龍袍。
  • 霸氣的帝王服飾,古代天子穿衣服,原來這麼講究!
    只有天子才能掛十二旒,其他諸侯、卿大夫只能掛九旒、五旒、三旒等。很奇怪,為什麼要給帽子前後掛兩串帘子呢?這東西設計出來也是有「深意」的,專為上位者設計,遮擋視線,表示「不視非邪」,成語視而不見就是這麼來的。另外有帘子擋著,別人也看不清你的臉了,能增加帝王神秘威嚴之感。
  • 新婚2天新娘含淚自縊,包拯:把上聯貼滿街,對出下聯者定是黑手
    對聯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國粹,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必備。尤其馬上要臨近過年了,挑選一副寓意好的對聯貼在門上,乃是一年之初的頭等大事。 這也成了我國古代第一副對聯。開了先河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古人紛紛摒棄之前桃符的用法,紛紛用祝福的話語裝點門楣,一時間,對聯很快在民間傳開。
  • 包拯的職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年薪多少?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喜歡為人正直以及清廉的官員。因為他們都會從百姓的利益出發,真正的做實事,為百姓們謀福祉。在古代有這麼兩名官員受到人民的期待,一位是狄仁傑以為是包青天,今天就來聊一聊包青天。有一首歌的歌詞中有這麼一句話: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面中間!
  • 給蔡英文「穿龍袍」的《亞洲周刊》出新刊追打民進黨,這期指責其...
    據臺媒1月3日消息,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周刊》繼上期抨擊蔡英文「獨裁」並給蔡英文「穿龍袍」後,本期再度批評民進黨。《亞洲周刊》2020年12月24日曾在臉書公布當期封面,為蔡英文穿著「龍袍」的圖片,並以《臺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為題做報導。
  • 包拯死後留下一封密信,展昭看後直接遠走高飛,世間再無「御貓」
    說到「清廉」二字,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包拯是北宋的名臣,為官期間為民造福,心繫百姓,注重生產,時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因此創下不少政績,成為人人稱讚的「百姓父母官」,而他也成為了「清廉」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