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開大學學生最高榮譽「周恩來獎學金」獲得者。
他是「天津市大學生年度人物」第一名。
他曾帶領團隊一舉斬獲「網際網路+」國賽金獎。
他立志科研報國,已發表高水平論文23篇,獲3項發明專利授權。
他作為核心成員,跟隨導師研發的智控項目榮獲我國人工智慧領域最高獎併入選「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他有志於打造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化控制系統,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天津港合作啟動……
他就是時為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直博生盧彪。聚焦「工業欠驅動系統的控制與優化」,錨定智能製造領域的「卡脖子」難題,雖九曲而不悔,歷萬難而不怠,心懷科研報國之志,盧彪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一個工科博士生的愛國奮鬥篇章,只因一個堅定的信念:「愛國,就要讓祖國更強大!」
不久前,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盧彪成為全國20位「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之一。博士畢業後,盧彪現已留校工作,作為人工智慧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他正以百倍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之中。
立大志——以「智」報國,為夢想蓄能
科研之路絕非坦途,點滴「累土」才能築就科研「高臺」。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頭,盧彪不畏難。他堅信,只有讓自己不停「迭代」,未來才有可能助力中國智能工業的持續創新。
從本科到博士,盧彪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幾乎全部鑽到書本裡、泡在實驗室、扎進項目中,寒來暑往,年復一年,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苦練本領。「忙碌和刻苦才是博士生的正常狀態。至於取得成績,我相信一定會水到渠成。」盧彪說。
南開9年,他埋頭於人工智慧理論的學習中,潛心研讀,以求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他投身在各類科研項目裡,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他沉浸在專業精準的設備操控上,大膽假設、細心調試,享受每一次成功後狂喜。
面對困難和失敗,盧彪也堅信問題總會接踵而至,辦法不會姍姍來遲。他的論文曾一連5次遭拒。這並沒有讓他心灰意冷,一遍遍的修改不僅快速提高了他的研究水平,也讓科研路上的他少了許多傲氣,多了幾分從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獲評南開大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連續3次「三好學生」、寶鋼獎學金、南開「公能」獎學金、連續2年天津市創新創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3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影響因子超過90,獲3項發明專利授權;南開十傑、南開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青年五四獎章……在很多人眼裡,盧彪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學霸」,熟悉他的師生都知道,榮譽背後凝結著盧彪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
孜孜以求、百鍊成鋼,盧彪用辛勤的汗水完成了積累與儲備,也為他科研報國夢想的實現夯實了基礎。
行大道——勇擔使命,讓創新釋能
在吊車控制系統領域,國外的技術封鎖由來已久,特別是吊車自動控制系統這一核心部件更是長期由西方國家壟斷,國內企業長期被甩臉子、牽鼻子、卡脖子。盧彪跟隨導師從事的「工業欠驅動系統的控制與優化」研究,就是為了讓中國在這一領域突破封鎖,獲得自主發展能力。
通過新聞報導,盧彪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著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發展進程,多次到重點行業企業考察時都強調,要抓好創新驅動,掌握和運用好關鍵技術。盧彪還知道,百年南開,無數前輩學人無不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在為國家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這更加堅定了我從事這項研究的決心。以技術細節的打磨熔鑄國之重器,用創新的積澱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盧彪說。
在徐工集團的汽車吊自動化生產線,在天津港太平洋碼頭的遠程操控中心,盧彪奮戰在科研一線、操控一線和產業一線。
與天津港的合作啟動後,盧彪需要盯項目,常常在不到4平米的狹窄電氣室裡一站就是一整天;因為實驗需要,恐高的他也不得不爬上高達20米的橋架上開展工作;還要克服巨大心理壓力,站在電氣室外面看著巨大的吊具甩過來。經過數個月的攻關,該項目大獲成功,許多關鍵指標上遠超國際知名廠商。
盧彪參與研發的32噸級自動吊車控制系統,擁有完全自主研發的軟硬體設施,一年以上穩定運行的良好記錄,事故率降低50%以上。經權威機構「國家起重運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該系統可大幅降低由於吊車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引起的負載運行速度過快、擺動過大、負載存在大的殘餘擺動、負載放置不穩等問題出現的概率,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緩解高水平勞動力不足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前景,可以說突破了技術封鎖,讓中國在核心技術上擁有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作為核心成員之一,盧彪參與的「自動吊車控制系統項目」入選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榮獲我國人工智慧領域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一等獎、2019 年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並為南開大學斬獲「網際網路+」首個國賽金獎。這些獎項的背後是先後對接7家企業,50餘次洽談,上百次設備調試,20000多公裡行程。
盧彪說:「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成就了站起來的新中國,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要接力民族復興的重任,在科研創新的角力中建設強起來的新中國。」
成大勢——匯涓涓細流,讓小我聚能
百年南開的公心、科研報國的雄心、服務他人的愛心,熔鑄了一位南開青年始終未改的初心。不言涓流細,莫道星火微,盧彪銘記初心,行於腳下。
服務於天津市智慧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年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會、國際圖像圖形會議等數十場科研會議,「優秀志願者」是盧彪用科研服務社會的最好答卷。
盧彪還十分樂於幫助年輕的學弟學妹。入學時,他主動為300餘名新生介紹專業,帶領他們走近人工智慧的世界;實驗室裡,他非常熱心指導師弟師妹做實驗、調設備,輔導他們的畢業設計;生活中,他常常和學弟學妹們交流科研經驗,鼓勵他們立大志、做大事。
盧彪還主動為校內外1000餘人次進行技術宣講。聆聽者既包括Science主編等專家團隊,也有各方企業人士,還有熱情的市民和中小學生。他與企業交流成果轉化,為市民科普人工智慧,為專家剖解技術要點,為學生分享科研經驗。他用火一樣的熱情累積起服務的溫度和熱度,播撒科學的火種。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盧彪第一時間匯入戰疫的「洪流」之中:他以最快速度奔赴天津港調試設備,解決技術難點,助力復工復產、港口重啟;作為天津市「愛國力行 共抗疫情」優秀師生高校巡講團成員,他的事跡,影響帶動著廣大南開青年,投身抗擊疫情阻擊戰,以實際行動踐行南開人「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初心和使命。
化得身千億,皆是同路人。
如今,已是青年教師的盧彪,仍願做一粒種子,在三尺講臺之上和實驗室裡把服務科研、服務他人、服務國家的初心播撒進更多南開學子的心田。
往期回顧:
*揭曉!南開大學2020十大學生年度人物*李正名先生九十自述*擴散周知!切勿大意*2020南開大學重要新聞回顧*南開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來源:南開大學新聞中心新媒體中心
記者:吳軍輝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這位南開學子,當選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