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班級墊底到名列前茅,從落後的大涼山到繁華的大上海,從沒接觸過電腦到保研人工智慧碩博連讀,從走出大山到回報大山。
他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蛻變和成長,還一直致力於家鄉的「控輟保學」,用扶智助力扶貧。他就是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楊孟平。
在「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中,他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這也是華理學子近四年內第3次獲此殊榮。
2015年楊孟平通過「勵志計劃」考入華東理工大學。進入華理後,他還先後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2019年「上海市十佳資助宣傳大使」、2019年校「榜樣力量代言人」、2018年度校「大學生年度人物」等榮譽。
每年放假回家鄉,他都會回到高中母校,與學弟學妹分享大學生活的點滴以及自己在讀書方面的經驗,致力改變大山裡「讀書無用」的想法,累計幫助2000多名學生。
2019年暑假,楊孟平帶領著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心燈」實踐團隊再次出發,來到大涼山最貧窮的5個縣之一——昭覺縣。團隊的12名本碩博成員帶著VR一體機、無人機、智能車等先進設備,跨越2220公裡,攀爬2500多級到達懸崖村的鋼梯,深入5個村莊、8所學校,以科技為「芯」,開展以科技體驗為主的夏令營活動,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那盞燈。
2019年12月2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調研華理時,肯定並讚許了楊孟平的勸學工作。這讓他更堅定了以勸學扶智為家鄉脫貧攻堅工作添磚加瓦的決心。
如今,楊孟平在華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繼續攻讀碩博研究生,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他選擇了「人工智慧」方向,並潛心學習、深入探索、努力創新,讀研期間學業成績排名專業第一、獲得「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以第四完成人申請國家專利2項,並在投SCI英文論文1篇。
他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把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體現到學習中,落實到科研上,開啟勸學扶智扶貧的新徵程。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