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山,是為翻過這座「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行走「三區三州...

2020-11-27 人民網

  馬興全(左)和馬興軍兄弟倆在電商辦公室裡查看網上訂單。
  本報記者 賈豐豐攝

  核心閱讀

  從考上大學走出達坂山,到回鄉創業幫助鄉親們再翻過貧窮這座山,在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一根細細的網線成了馬興全、馬興軍兄弟倆戰勝貧窮的得力助手。

  成立牛羊養殖銷售公司、嘗試開展牧場旅遊、創辦電商服務站……在擺脫貧困的過程中,他們為鄉親們帶去一種信念:只有人翻過的山,沒有山擋住的人。

  

  「青海長雲暗雪山」,壯闊詩句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甘與掙扎:這裡不只有惡劣的條件、閉塞的環境,還有一代又一代傳遞著的貧窮生活。

  對於出生在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的馬興全、馬興軍兄弟倆來說,巍峨綿延的達坂山哺育了一代代門源人,卻也帶來了難以逾越的閉塞和貧窮。「考上大學,讓我們走出了達坂山,走進了富足的現代生活,但家鄉的人們還面臨著貧窮這座山。」

  於是,想方設法走出大山的兄弟倆,又毅然決然回到大山,懷著帶領鄉親們脫貧這個更大的願望。

  只有人翻過的山,沒有山擋住的人。在門源,有這樣一群人,正沿著一根細細的網線,努力翻過貧窮這座大山。

  記憶與選擇,兩個大學生回村了

  「馬家出去兩個大學生,回來了一雙。」2016年的春節還沒過完,這個消息就在北山鄉金巴臺村村民中傳開了,大夥想信卻不敢信。

  「走出去的艱難不言而喻,回來也不是一句話的事。別說大家了,我們自己也糾結。」馬興全回憶起當時的決定,至今仍然難忘,「如何說服父母、如何面對鄉親們的議論?說是創業,拿什麼創?怎麼創?」一面是對未知的焦慮,一面是翻湧的記憶。

  小學時,捉襟見肘的家境和父親到處借錢的身影,成了馬興全對貧困最深的印象,正如他後來總結的:「對我來說,貧困的滋味是鹹的,和眼淚是一樣的味道。」

  在門源,貧困的並不只有馬興全家。「低矮的門樓進個架子車都困難,被柴火燻得烏漆麻黑的牆壁長滿了雜草梗子。」兒時村裡的樣子,他記憶猶新,「誰家都好不到哪裡去,可世世代代不都這樣嗎?」

  後來去外地讀書,見了繁華的景象,才體會到落後的滋味。「那時候就經常想,鄉親們天生就應該貧困嗎?怎樣才能拉他們一把,翻越那橫亙在鄉親們心中、腦中的『大山』?」

  返鄉創業、讓富裕走進大山的想法在馬興全心裡扎了根。馬興全把想法告訴了弟弟,沒想到倆人一拍即合。可如何說服父親?誰也不敢開口。

  作為村裡人交口稱讚的對象,兄弟倆是父親馬良元最大的驕傲。大兒子馬興全考上了長安大學,成為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尕娃馬興軍考到了吉林財經大學。「在全鄉算走得最遠的!」「老馬的苦沒白吃,將來肯定有享不完的福。」這些是馬良元百聽不厭的話。

  「要是你們回來,我就當沒生過兒子!」聽到兒子要回來的想法後,父親只撂了這樣一句話。

  堅持與成長,農村天地大有可為

  「胳膊能不能拗得過大腿,沒拗怎麼知道?」打廣告、拉客戶、建倉庫、聯繫貨源……經過幾個月忙活,2016年,一個做牛羊肉預售的網店開業了。看著兒子忙前忙後,馬良元不同意又有什麼辦法呢?嘴上沒說好話,可實際上已經在到處幫忙了。「他們瞄準當地的特產牛羊肉,做起了預售,投入成本少,銷路也很廣。」算了算兄弟倆年底的收入,馬良元感覺到了些許欣慰。

  但網店規模較小,資金風險大,貨源不穩定,肉質也沒法保證。2017年初,拿著預售的收入,再加上東拼西湊的錢,兄弟倆一合計,成立了一個集牛羊養殖、銷售為一體的公司。「倆沒啥經驗的毛頭小夥子,就憑一腔熱情,能把養殖規模有上千頭牛羊的公司運營起來?」父親嘴上沒說,但暗地裡不由得打了問號,揪緊了心。

  哥哥馬興全負責後方生產,弟弟馬興軍負責前方銷售。聽起來分工明確,可對沒有任何養殖、運營經驗的兄弟倆來說,註定艱難!「上千頭的牛羊,光一天吃飼草料就要花六七千塊錢。」一邊是牲畜似乎永遠餵不飽的肚子,一邊是公司填不平的資金缺口,馬興全開玩笑:「休息的時間都在想著去打草。」

  弟弟馬興軍也不輕鬆。為了打開銷路,他到處跑酒店、找公司,聯繫訂單,甚至在展銷會上現場架起高壓鍋、倒進礦泉水,煮起牛羊肉來。「我現煮現賣,用煮肉的香味吸引顧客。別說,這招還挺管用!」後來,隨著訂單逐漸增多,馬興軍又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為了儘可能保證牛羊肉的鮮美,他們還給每一個訂單附上具體做法,連花椒、生薑和鹽都給裝好。

  「政府也給力,不僅協調了優惠貸款、減免了稅費,還幫著蓋了養殖大棚,甚至連路都修到了養殖場的大門口。」大約半年後,公司挺過了最難的時期,不僅還清了前期所欠的債務,還略有贏利。兄弟倆想著擴大規模,吸引牧民入股、建設冷庫廠房。如今,公司已經成了縣裡牛羊肉銷售行業的排頭兵。

  「老馬家的尕小夥,幹啥啥成!」鄉親們的交口稱讚,讓馬良元別提有多高興了。

  帶動與回饋,為鄉親們打開一扇窗

  門源是青海頗有名氣的「網紅打卡地」,而金巴臺村又是花海腹地。前年,馬興全兄弟倆依託養殖場,嘗試開展牧場旅遊、牧場體驗。光去年夏天,他們就接待了2000多名遊客。馬家養殖場附近的廣場成了村民們最愛扎堆的地方。「在這,能見到大山外面的人,聽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呢。」一個村民說。

  打開馬興全的手機,一個名叫八爪同城的電商APP極為醒目,點開一看,銷售的除了牛羊肉,還有極具當地特色的點心、炒麵、酥油等。「很多產品並不是我們公司生產的,有的是鄰居們在做,我正好給他們提供一個銷售平臺。」

  如今,兄弟倆的公司成了不少村裡人就業的新選擇。公司裡,7個大學生成為智能養殖、線上線下聯合銷售的主力軍,他們創辦的電商服務站也已經吸引了4家本地小微電商入駐。

  同村的馬有魁是海北藏族自治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學生,前陣子放假時跟著馬興全做了一段時間電商。「幾個月下來,我對網絡銷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發出很多想法。」他說,「現在全省都在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建設,有很多政策優惠,這也是我們縣的優勢。將來我也想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做一些有機農產品交易。」

  大學生原來也能放羊,牲畜也能戴智能監測項圈,放牧也可以用無人機……馬興全兄弟倆一次又一次刷新著鄉親們的認知。驚訝之餘,大家紛紛學習模仿:買智慧型手機的多了,輟學打工的少了,對網速的要求高了,各種直播短視頻軟體在村裡走紅了。

  「接下來,我們計劃在外地設立直營門店、完善銷售網絡,另一方面提升養殖水平、擴大養殖規模,讓更多的鄉親們參與進來。」說起未來的打算,馬興全信心滿滿。

  在馬家兄弟倆心裡,貧窮這座大山,距離跨越只有一步之遙。「我們要跟鄉親們一起翻過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 10 版)

 

(責編:嶽弘彬)

相關焦點

  • 為了三江源頭亮明燈——青海「三區兩州」電網建設攻堅掃描
    但脫貧攻堅現場,「三區兩州」電網建設在一座座高山峻岭間拔節延伸,大山裡正在生長新的希望。作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區域,青海省是國家扶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中,青海佔據了6個,而這裡也是「三區兩州」電網建設的主戰場之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在三江源頭攻克「三區兩州」工程,無疑是一場「硬仗中的硬仗」。
  • 決戰深度貧困,啃下「三區三州」最難啃的「硬骨頭」
    「三區三州」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地方,也是今年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地。民族地區發展得怎麼樣,少數民族貧困群眾過得如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牽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民族地區調研。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都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訪真貧、問冷暖、解民憂的足跡。
  • 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助力「三秋」生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裘倩)近日,「三秋」生產工作開始,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三秋」生產和幫扶困難群眾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確保打贏秋季秸稈禁燒攻堅戰,嚴控「三秋」季節焚燒秸稈和秸稈柴草亂堆,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在廈門網開設專題頁面匯聚整合活動全部內容直觀呈現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市民網友可以通過該頁面全面深入了解相關內容
  • 「萌牛」出徵戰貧窮——平涼市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萌牛」出徵戰貧窮——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段睿?通訊員 張海民在距離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還有210餘天之際,記者走進貧困山鄉肉牛養殖合作社、新農村探尋基層幹部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心;一張張村民的笑臉幸福綻放,一座座產業大棚拔地而起,一個個宜居村莊蓄勢待發,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點燃希望「山大、路太遠,閉塞、致富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根第的黑羊賣了個好價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根第的黑羊賣了個好價錢 2020-06-04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山西
    7月3日,中央網信辦傳播局、山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在山西正式啟動。  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態度和決心,高位推動、持續發力、綜合施策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肉牛養殖讓鄉親們生活更「牛」氣
    據了解,方美養殖專業合作社還積極嘗試「三變+特色養殖」發展模式,探索出「5+3+1」的芳美經驗,帶動全鎮發展肉牛規模養殖戶32戶 488頭,帶點農戶種植飼草玉米6000畝,帶動605戶農戶穩定增收,全鎮303戶建檔立卡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聚焦脫貧攻堅原動力,決戰脫貧攻堅。 聚焦多措並舉專注力,決戰脫貧攻堅。實行「市級領導掛鄉包村與鄉鎮同責、科級幹部掛村包組與村組同責、一般幹部掛組包戶與考核同責」的「三掛三包三同責」工作機制,壓實了攻堅及幫扶責任,有效凝聚幫扶力量。每月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同時通過周例會、周通報等形式,及時將相關信息和主要措施通報至市級領導和行業主責部門。嚴格落實掛牌督戰,進行實地督戰,逐村、逐戶、逐項解決問題,消除脫貧「風險點」。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遍地英雄下夕煙 第四集《對望青山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遍地英雄下夕煙 第四集《對望青山 》 2021-01-07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吉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吉林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脫貧攻堅以來,吉林省廣大殘疾人沐浴著改革發展的春風。近年來,在中國殘聯、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一鼓作氣、決戰決勝,吉林大地響鼓勁催、旌旗如畫,殘疾人的生活變化喜人。
  • 交出無愧於新時代的好作品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06 決戰決勝脫貧...
    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堅持正面宣傳,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了解到當地農戶需求,紅塔銀行小微團隊驅車500多公裡趕到村裡,為農戶辦理貸款。疫情期間,在玉溪、大理、昭通、曲靖、文山等地的煙區,都能看到紅塔銀行工作人員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解決資金周轉難題,助力菸農春耕復產,助力當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瓜州:好豆腐樹起致富金招牌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腰站子鎮扎花營村的幫扶幹部多次上門溝通、出謀劃策,從豆腐坊選址、原材料選擇、豆腐製作加工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議。包村領導汪精發更是多次與馬萬明的父親一起到縣上、鎮上辦理相關營業手續。  「看到年輕人沉下心學技術不容易,大家對馬萬明做的豆腐評價很好,我們也用實際行動給年輕人一些實實在在的鼓勵。現在鎮上也鼓勵年輕人回鄉學技術,既能顧家也能賺錢。」
  • 山水美如畫、群眾笑哈哈,商城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咋幹的?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國家級貧困縣——商城縣,下足「繡花」功夫,強化攻堅舉措,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全縣整體脫貧摘帽。    12月15日,在信陽市舉行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商城縣專場上,縣長周哲詳細介紹了該縣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績。
  • 安徽臺臺長聶慶義:「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高品度謀劃  聚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宣傳主線,突出「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的新舉措好辦法」「典型事跡和感人故事」三個宣傳重點,確立以「輿論聲勢」化「決戰勝勢」的宣傳目標,在廣播、電視、網絡等陣地中統一開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看江淮」等專題專欄,構建涵蓋新聞宣傳、節目欄目、紀錄片、影視劇等多類型全媒體的宣傳矩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扶貧工作給鄉村帶來的新變化...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扶貧工作給鄉村帶來的新變化——記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雙崗子村 2020-09-1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智庫論壇|掛牌督戰脫貧攻堅
    本刊記者 馬玉榮訪談嘉賓孟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原副部長、研究員張鳴鳴,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農村人居環境戰略團隊首席專家、研究員、博士吳玉聖,貴州省黎平縣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2020年3月6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召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會議。
  • 甘肅臨夏:「三區三州」脫貧路上的「牛羊經」
    早上8點,廣河縣三甲集鎮上,54歲的馬束爾卜從康家易地搬遷安置點下了二樓,騎上摩託車,三分鐘就到了自家的羊棚裡。「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兩個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近年來,臨夏回族自治州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廣河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為像馬束爾卜一樣的困難群眾解決住房問題。僅三甲集康家易地搬遷安置點就投資4.18億元,安置群眾821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17人。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2020-11-30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爭朝夕 決勝決戰脫貧攻堅 | 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在陝西考察時的講話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四子王旗忽雞圖鄉三合泉村第一書記 房磊房磊,2018年10月由四子王旗教育體育局派駐忽雞圖鄉三合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