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肉牛養殖讓鄉親們生活更「牛」氣

2020-12-05 澎湃新聞

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點擊藍字關注「蘭州發布」 ●

肉牛養殖讓鄉親們生活更「牛」氣

「以前自己種地,靠天吃飯,收成不好只能餓著。自從到合作社來打工,溫飽解決了,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5月20日上午,在榆中縣甘草店鎮的芳美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裡,建檔立卡戶張宏喜邊餵牛邊告訴記者。

榆中芳美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現代標準化肉牛養殖基地,標準化牛舍整齊劃一地排列著,牛舍裡散養著肉牛悠閒自在,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張宏喜在合作社裡主要負責餵牛,打掃圈舍。他妻子在合作社裡做飯,兩人吃住都在合作社裡,一年有四五萬的收入。張宏喜還把自家養的兩頭牛託管到合作社,「這兩頭牛每年都能獲得合作社的分紅呢。」芳美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國慶告訴記者,貧困戶通過購買肉牛,以入股的方式交由合作社集中託養,合作社向貧困戶每年返還不低於10%的利潤進行分紅,目前已託管託養的貧困戶達92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近年來,合作社按照「支部+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母牛還犢」「分散養殖育肥」「集中託管託養」「訂單收購飼草」「入股分紅」等五種方式,有力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增收致富。

2014年,張國慶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榆中芳美養殖專業合作社,並與農戶籤訂收購合同,統一收購農戶種植的飼草。張國慶說,「最初牛場只有600頭牛,鄉親們送來的飼草不可能全部收購,鄉親們就在門口排隊,我就決定擴建合作社,如今二期工程已經建成,年底肉牛養殖規模可達到2000頭以上,成為榆中縣規模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

據了解,方美養殖專業合作社還積極嘗試「三變+特色養殖」發展模式,探索出「5+3+1」的芳美經驗,帶動全鎮發展肉牛規模養殖戶32戶 488頭,帶點農戶種植飼草玉米6000畝,帶動605戶農戶穩定增收,全鎮303戶建檔立卡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甘草店鎮共有建檔立卡戶1316戶4942人,去年年底剩餘未脫貧62戶。甘草鎮黨委書記魏立榮介紹說,甘草店鎮圍繞肉牛養殖產業,全鎮規模養殖農戶達到58家,貧困戶養殖達到100餘戶,同步配套1萬畝飼草種植,帶動周邊群眾增收。(全媒體記者 魏寧)

教技術 搞培訓

農民專業合作社助力村民脫「窮根」

永登縣柳樹鎮的憶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近年來致力於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吸納30餘名貧困戶務工,貧困戶年收入戶均增加2.5萬元。

5月20日,記者走進永登縣憶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是一家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農事體驗、循環農業於一身的田園綜合體,主要發展鄉村旅遊和無公害果蔬及食用菌的種植。食用菌種植基地裡,很多村民正忙著種植香菇。馬跟兄是永登縣柳樹鎮山岑村的建檔立卡戶,在合作社上班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家中有8口人,癱瘓在床的公公需要照顧。以前馬跟兄在蘭州新區打工,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現在在家門口的合作社上班,收入增加了,還能每天回家照顧家人,尤其是在這裡學到了香菇種植技術。馬跟兄高興地說,「我以前在工地做飯,現在在家門口學習香菇種植,還有錢賺,合作社真幫了我大忙。」

為擴大規模,永登縣憶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依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吸納本地村民入股合作社,2018年10月與牌路村65戶村民籤訂「入股分紅」協議,共入股資金49萬元,貧困戶年收益保底分紅6%。2019年10月與復興村32戶村民籤訂「入股分紅」協議,共入股資金22萬元,貧困戶年收益保底分紅6%。新的發展模式壯大了合作社的經營實力,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李萬福是柳樹鎮黑城村的建檔立卡戶,以前在蘭州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幹的也多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現在在合作社上班,李萬福不僅學會了香菇種植,還在香菇加工廠學習車間技術。李萬福一遍忙著手上的活一邊說,「明天就要去天津培訓了,作為農民以前想都不敢想,合作社不僅讓我們增加收入,更讓我們去外地學先進的技術。」

據永登縣憶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魏小琴介紹,2019年合作社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7萬餘人,收入360萬元;生產無公害果蔬、食用菌200噸,年收入280萬元,其中給合作社內工作的農戶發工資40多萬元。全年吸納貧困戶務工32名,貧困戶年收入戶均增加2.5萬元。除了務工收入,農戶還有土地分紅,還派合作社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批去外地培訓,在增收的同時,通過教技術,搞培訓,讓貧困村民徹底脫「窮根」。(全媒體記者 宋戈)

七裡河區:創新產業扶貧模式

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5月20日,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團來到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和黃峪鎮,實地感受在益生菌、百合等產業的帶動和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當地貧困戶生活發生的變化。

甘肅睿康現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蘭州市最大的食用菌標準化基地,項目年生產能力大約2000噸,其中包括平菇、杏鮑菇 、猴頭菇、袖珍菇、靈芝、桑黃等,也是甘肅省食用菌種植品種最多樣化的基地,產品主要銷往甘肅省的幾個大城市和青海省,其中猴頭菇及桑黃主要銷往廣州和上海。為進一步發展,該公司計劃通過當地政府協調再次流轉土地,力爭2021年年底建成西北地區標準化食用菌實訓基地,專門培養食用菌方面的人才。同時帶動51戶貧困戶和當地農戶按照「借袋還菇,借棚還菇」的模式,通過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致富,將「小蘑菇」做「大產業」,更好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成立於2008年的甘肅爽口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蘭州百合的獨特資源優勢,通過技術、理念等創新,不斷提升百合產業鏈的價值,並以特色產業為抓手開展精準扶貧,通過增強貧困片區的「造血」功能帶動農戶增收,探索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針對普遍存在的「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等農產品銷售環節的問題,該公司推出「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了15000畝生態原產地保護種植基地,帶動百合主產區2000多戶農戶開展標準化種植,實現增產和創收的雙贏。同時在西果園鎮、魏嶺鄉、黃峪鄉、阿幹鎮以及榆中縣銀山鄉等鄉鎮10多個基地建立原料採購點,破解貧困地區農產品銷路難題,近3年直接採購幫助農戶銷售百合原料共7423.12噸。

目前,該公司已經建成年產2000噸的百合系列產品精深加工「扶貧車間」,不僅提升了蘭州百合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扶貧車間還變身穩就業的「蓄水池」,安置了周邊農村近150多名鄉村婦女進廠務工,並在原料分揀、貨物搬運、種植採收等方面解決了500多名季節性短期工的就業問題。2019年公司工廠女工月最高工資達5350元,月工資最低有2670元。同時,採用「折資量化、分紅到戶」的方式,讓西果園鎮鷂子嶺村 73 戶貧困戶、 246人貧困人口參與享受公司生產線的發展紅利,增加家庭收入。截至目前,精準扶貧戶已實現分紅共17.52萬元。

計程車司機魯德誠是黃峪鎮魯家村村民,2016年按照易地搬遷政策從大山深處搬到黃峪鎮白家坪易地搬遷安置小區後,魯德誠開始跑計程車,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我一年跑車和種地的收入大概在10萬左右,生活確實好多了。」今年56歲的韓有仁是西果園湖灘村易民搬遷戶,之前家裡靠種地一年下來沒有多少收入,搬遷下山後,政府幫忙為韓有仁安排了環衛保潔工作。目前,韓有仁一家三口都在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三人每年的收入達到10萬多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全媒體記者 王彥達)

來源:中國蘭州網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肉牛養殖讓鄉親們生活更「牛」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萌牛」出徵戰貧窮——平涼市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萌牛」出徵戰貧窮——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段睿?通訊員 張海民在距離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還有210餘天之際,記者走進貧困山鄉肉牛養殖合作社、新農村探尋基層幹部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心;一張張村民的笑臉幸福綻放,一座座產業大棚拔地而起,一個個宜居村莊蓄勢待發,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點燃希望「山大、路太遠,閉塞、致富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根第的黑羊賣了個好價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根第的黑羊賣了個好價錢 2020-06-04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吉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吉林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脫貧攻堅以來,吉林省廣大殘疾人沐浴著改革發展的春風。近年來,在中國殘聯、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一鼓作氣、決戰決勝,吉林大地響鼓勁催、旌旗如畫,殘疾人的生活變化喜人。
  •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牛文章」 2020-09-22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節目首播】第3期:勇做新時代新農民 帶領鄉親共圓小康夢隨著本期訪談的播出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專題活動也即將告一段落大家是否還有點意猶未盡還想看更多?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在廈門網開設專題頁面匯聚整合活動全部內容直觀呈現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市民網友可以通過該頁面全面深入了解相關內容
  • 做足「牛文章」念好「致富經」 陽信縣以新思路發展肉牛綠色循環...
    ■開欄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全力以赴、奮鬥攻堅。今天起,本報開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市縣調研行」專欄,組織記者深入各市、縣調研採訪,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主題,奔赴基層一線,見證齊魯大地昂揚奮進的姿態,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小康路上的山東故事。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山西
    7月3日,中央網信辦傳播局、山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在山西正式啟動。,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實質性突破。此次主題採訪活動,旨在集中報導我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顯著成效、典型做法、特色亮點,展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精神風貌的喜人變化,真實講述山西脫貧故事。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作者:雲南省社科專家沿邊地區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總結調研組在凝心聚力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騰衝市清水鄉司莫拉村實地調研時對脫貧攻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程中,騰衝市委、市政府通過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
  • 山水美如畫、群眾笑哈哈,商城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咋幹的?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國家級貧困縣——商城縣,下足「繡花」功夫,強化攻堅舉措,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全縣整體脫貧摘帽。    12月15日,在信陽市舉行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商城縣專場上,縣長周哲詳細介紹了該縣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績。
  • 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助力「三秋」生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裘倩)近日,「三秋」生產工作開始,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三秋」生產和幫扶困難群眾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確保打贏秋季秸稈禁燒攻堅戰,嚴控「三秋」季節焚燒秸稈和秸稈柴草亂堆,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 交出無愧於新時代的好作品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06 決戰決勝脫貧...
    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堅持正面宣傳,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有好辦法」    主持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瓜州:好豆腐樹起致富金招牌
    生活質量提高了,馬萬明也精神了不少,現在他對未來的生活信心百倍。  「馬家豆腐坊」靠馬萬明和父親兩個人打理,根據訂單生產,每天凌晨兩三點起床,經過煮豆漿、點豆腐、壓豆腐的工序,一直忙到早晨8點,才把豆腐放到三輪車上。馬萬明去送豆腐,父親在家泡豆子,兩個人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即使這麼忙,馬萬明仍然堅持上網、看書或者向同行請教,豆腐越做越好吃,前來買豆腐的人也越來越多。
  • 山東德州市二屯鎮 肉牛養殖讓貧困戶生活「牛」起來
    今年以來,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探索實施「肉牛養殖+扶貧」發展模式,通過以商招商、引資助企、聯結助貧,全鎮16戶貧困戶年均收益破萬元,讓貧困戶的生活真正「牛」起來。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遍地英雄下夕煙 第四集《對望青山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遍地英雄下夕煙 第四集《對望青山 》 2021-01-07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殖肉牛扶貧 讓群眾「牛」起來
    6月9日,在大化雅龍鄉勝利村弄代屯,貧困戶在肉牛養殖扶貧車間餵牛。目前,弄代屯發動群眾種植牧草100畝,先後養殖肉牛120頭,帶動貧困戶99戶495人增收。本報記者 何學俏/攝本報記者 袁 琳初夏的雨天,走進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勝利村弄代肉牛扶貧養殖場,致富能人蒙建祥等人正冒雨拉飼料餵牛,牛場裡70多頭牛「哞哞」歡叫。
  • 【脫貧攻堅】產業騎在「牛背上」農民過上「牛日子」
    【脫貧攻堅】產業騎在「牛背上」農民過上「牛日子」 2020-12-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富了起來!靠的就是一個成語:心▓手▓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上,殘疾人更需要來自社會的關注與關愛。建立一支殘疾人互助志願隊,以殘助殘、以殘養殘,保障殘疾人的權益,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助殘理念,是張利娜的另一個心願。「目前,公司發展勢頭非常好,我們正在建設一處近3000平方米的脫貧車間和殘疾人種養殖基地。基地建成後,將對所有殘疾人實行項目匹配,通過脫貧車間+合作社+項目的協作形式,打造產業鏈,估計未來能帶動200餘名貧困人口參與就業。」張利娜的更多夢想悄然實現著。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鄉風美產業強共同富
    作為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圍場採取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實施文化春風惠民工程、發展特色脫貧致富產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實現貧困群眾物質脫貧、精神富足。已成功帶動108個貧困村退出,7866戶貧困戶、17598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探索出一條精神扶貧、文化扶貧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廠搬到家門口 就業脫貧不遠走 青龍朱杖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廠搬到家門口 就業脫貧不遠走 青龍朱杖子村「化繭成蝶」 2020-07-06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的脫貧智慧】萍鄉「輪椅哥」歐陽暉:用智慧和真誠帶領鄉親...
    編者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有過絕望,有過迷茫,然而,他沒有氣餒、沒有消沉,而是在黨的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幫扶幹部支持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不僅成功脫貧,還發展起了物聯網民宿,在網上和微信朋友圈中賣起了農副產品,日子是越過越紅火,同時,先後成立了「愛心小屋」「好人驛站」、愛心基金會,力所能及帶動貧困鄉親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讓村民們都讚不絕口,大家都尊稱他為「輪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