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近年來,江西全省上下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感恩奮進、盡銳出戰,實現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脫貧攻堅的路上,贛鄱大地湧現出一批批先進個人,他們滿懷激情,用智慧和勇氣,帶領大家走上致富之路。從5月14日起,中國江西網推出系列融媒體報導,聚焦脫貧攻堅中湧現的感恩奮進典型人物,講訴他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感人故事。今日,推出第二篇,走近萍鄉市蘆溪縣新泉鄉河坑村村民歐陽暉。
統籌:中國江西網地市新聞部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陳成報導:「我感覺特別地幸運,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在困境中感受黨的溫暖。脫貧不能等靠要,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歐陽暉的一句話,他也是這樣滿懷信心地做著。在他看來,當前,國家的扶貧政策這麼好,大家只要肯實幹、肯吃苦,就一定都能過上小康生活。
今年53歲的歐陽暉是萍鄉市蘆溪縣新泉鄉河坑村村民,也是一名黨員。不惑之年的他危急時刻捨身救工友,導致下肢癱瘓,一生只能與輪椅為伴。有過絕望,有過迷茫,然而,他沒有氣餒、沒有消沉,而是在黨的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幫扶幹部支持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不僅成功脫貧,還發展起了物聯網民宿,在網上和微信朋友圈中賣起了農副產品,日子是越過越紅火,同時,先後成立了「愛心小屋」「好人驛站」、愛心基金會,力所能及帶動貧困鄉親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讓村民們都讚不絕口,大家都尊稱他為「輪椅哥」。
歐陽暉用一張輪椅「撐」起自強人生,用智慧和雙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先後榮獲「中國好人」「江西好人」「萍鄉好人」、萍鄉市殘疾人「自強模範」、2019年「江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
2019年3月20日,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在萍鄉市調研,專程登門看望了歐陽暉,並對他的事跡高度肯定:「脫貧攻堅就要有這股子勁,你給大家樹立了好榜樣。」那一句句懇切的話語,讓歐陽暉信心倍增,再次燃起了他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黨和政府的幫助讓他重燃希望之火
2008年,41歲的歐陽暉正當壯年,是家裡的頂梁柱,可一場意外之災降臨到了這平凡的農家漢子身上。他捨身救工友,不幸脊椎神經受損、兩節脊柱滑脫,導致下肢癱瘓,喪失了勞動能力。致殘後的歐陽暉,生活從此蒙上了一層陰影,曾一度生活在絕望和頹廢中,情緒低落,只得依賴妻子羅桃香挑起家庭重任。
「那時兩個小孩還未成年,再加上自己日常生活起居還要妻子細心照顧,妻子一個人忙裡忙外,幹完農活又做家務,有點時間又去村裡的竹筷加工作坊做手工包裝活,一天掙二、三十元錢來貼補家用。」面對當時的家庭困境,坐在輪椅上的歐陽暉只能無能為力,心中充滿了自卑和焦慮、痛苦與絕望。
2014年,當地黨委、政府根據歐陽暉家庭困難情況,通過精準識別將其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並享受了助殘補貼、教育扶貧和產業扶貧等扶貧政策,入股了村裡的金漢農業果園合作社,獲得了河坑村屋頂太陽能光伏貧困戶分紅受益,全家健康扶貧也得到了保障……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他們一家穩定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全家生活有了新的起色和改善。
看著鄉村幹部與幫扶幹部都在為自家的事忙上忙下,於是,歐陽暉決定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開始從精神上「站起來」,利用自己土生土長、人緣口碑好的優勢,為鄉親們做一點力所能及又有意義的事,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2015年,歐陽暉成為村裡的殘疾人專職委員,被聘為殘疾人農家書屋管理員和康復協調員。在村「兩委」的幫助下,還先後發起成立了「愛心小屋」和愛心基金會,不僅當起了鄰裡之間、夫妻之間矛盾糾紛的「調解員」,還將村裡有愛心的黨員、在外務工的村民等組織起來,通過愛心基金微信群開展募捐。
歐陽暉說,「這幾年,鄉親們信任我,把愛心基金會的事交給我打理,我衷心希望大家能用關愛溫暖更多的人!」歐陽暉始終用滿滿的正能量感召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