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剩餘9個未摘帽的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這個昔日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66個貧困縣全部出列。
近日,貴州高院微信公眾號持續推送貴州法院人在脫貧一線的扶貧故事。敬請關注!
鄉親們順利脫貧是我最開心的事
——記黔西南中院幹警黃孚的扶貧故事
我叫黃孚,是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名幹警。2017年9月,黔西南州委組織部發出通知,號召州直部門青年幹部到極貧鄉鎮和深度貧困村所在鄉鎮掛職,助力脫貧攻堅。
認真考慮後,我向組織報了名,被分配到望謨縣樂旺鎮掛職副鎮長,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同時聯繫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人口最多的大灣村。
山高坡陡、缺水少土、交通不便,是樂旺鎮貧困村面臨的共同困境。
(查看水源地)
(飲水工程通水後群眾很高興)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至2018年,我們搶抓縣裡打基礎設施建設硬仗的機遇,申請到了18條48.8公裡的農村「組組通」公路和2條3.8公裡的農村扶貧公路。
但問題來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我從法院過來,之前沒有接觸過鄉鎮工作,更不用說比較專業的項目管理了。沒辦法,我只好從網上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就打電話給縣發改局和交通局的同志請教。
為了確保按期完工,我和鎮村幹部幾乎每天都要往各個工地跑,協調施工材料、處理矛盾糾紛、督促施工質量……經常忙到半夜,但想到路修通後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也就不覺得累了。
(農村組組通施工現場)
(修建好的通村路)
住房保障也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工作。大灣村地處麻山腹地,屬深度貧困村。2017年,我剛到那兒工作的時候,有的群眾還住在木質結構的房子裡面,屋頂有的是塑料布,有的還是茅草,冬天透風,雨天漏雨。
經駐村工作隊分析研判後,大灣村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重要工作之一,下決心幫助群眾改善住房條件。
搬家是大事,更別說舉家搬遷到陌生的環境。剛開始工作難度較大,群眾心裡有很多顧慮,擔心找不到工作、擔心城裡生活成本高等。
我和工作隊的其他同志梳理出適合搬遷的名單,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組織群眾到各個安置點參觀,有的老年人想不明白,我們就通過家裡的年輕人去做工作。
(下組開展工作)
(入戶走訪)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2017到2018年,大灣村共有198戶1002人搬到了城裡,住進了設施完備的安置房,改善了生活條件。對於人口較少、勞動能力較弱和不願意搬遷的家庭,我們通過申請危房改造,解決他們的住房困難,確保不漏一戶。
因為掛職期滿,2019年9月,我結束了在樂旺鎮的扶貧工作,回到原單位上班。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大灣村的危房改造戶楊小龍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高興地告訴我他家的新房建好了,已經住進去過春節了,讓我有時間去他家做客。接到這個電話,我當時很感動,也替他感到高興。
看到鄉親們順利脫貧,生活一天過得比一天好,大灣村越來越漂亮,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灣村新貌 )
來源:黔西南中院
作者:黃孚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黃孚:鄉親們順利脫貧 是我最開心的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