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雖已進入農閒時節,但科左中旗勝利鄉額木勒吐嘎查村民吳代小依舊在忙碌著,起早貪黑拌料、餵牛、清理棚舍,正值隆冬,寒氣襲人,但她的臉上始終掛滿笑容,因為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幸福的日子就在前方。
過去,吳代小家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戶,僅依靠幾畝薄兒地維持生計,隨著丈夫病重等一連串的家庭變故,使她家的日子過得越發艱難,也因此欠了一大筆饑荒。2017年,嘎查黨支部將2頭基礎母牛送上家門,成了吳代小家致富的金鑰匙,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也讓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成為往事。
「2017 年村上給了我2頭基礎母牛,當年就下了2個犢,前年我用貸款又買了2頭基礎母牛,算上剛賣的5頭小牤子,已經繁殖到15頭了。現在每年光養牛就能掙5萬多元,不僅把欠的饑荒和貸款都還完了,還有了存款。養牛比種地強多了,明年家裡的地準備一半流轉出去,一半種青貯,再多養幾頭牛,老了老了咱也過上『牛日子』了。」日子有了起色,熱情開朗的吳代小也開始享受美好的生活,時常和文藝隊的老姐妹跳跳廣場舞,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
吳代小只是額木勒吐嘎查靠養牛增收的一個縮影,走進額木勒吐嘎查,村民們的談話三句不離牛,「家家養牛忙、戶戶有增收」是嘎查的生動寫照,而這得益於勝利鄉在2018年實施的「肉牛提質增量十百千工程」。「2017 年底,我們嘎查黃牛存欄不足 300 頭,到目前農戶家裡的黃牛存欄已經達到1200多頭,除了外出務工的,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養牛,戶均養殖能達到20頭左右,現在我們嘎查是遠近小有名氣的『牛村』 了。」額木勒吐嘎查黨支部書記李永剛自豪地說。
「依託額木勒吐嘎查現有的養殖基礎,年初我鄉利用上級扶持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對額木勒吐嘎查原有養殖小區進行全面修繕,打造了額木勒吐嘎查黃牛標準化養殖示範小區,引導周邊養殖基礎較好的嘎查村共同成立全鄉肉牛產業聯合社和肉牛產業協會,引進2家旗內大型養殖企業建場養殖,希望通過建立『支部+協會+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全鄉養殖合作社和農戶『抱團發展 』,切實提高勝利鄉肉牛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同時,加快推進『牛出院、樹進院』項目,目前嘎查牛存欄 50 頭以上養殖戶已經全部轉移至養殖小區,待二期工程建成後,嘎查內全部肉牛將轉移至養殖小區,真正實現『家家都養牛,戶戶不見牛』。」勝利鄉黨委書記李延來介紹。
念牛經、使牛勁、興牛業、發牛財,短短4年,額木勒吐嘎查將黃牛養殖作為產業發展重心,讓產業騎在「牛 背上」,村民真正過上了「牛日子」。
通訊員:王圓棋
來源:通遼日報
原標題:《【脫貧攻堅】產業騎在「牛背上」農民過上「牛日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