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發展特色產業夯實脫貧攻堅的長效基石

2021-01-12 中國西藏網

  近年來,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強支撐」的總體思路,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和產業扶持基金8866萬元,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有力夯實了該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長效基石。預計到2020年,全縣貧困村產業助農增收人均增幅將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貧困人口增加人均純收入5800元以上。

  產業基地建設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丹巴縣已建成農業產業基地達13995畝,其中,水果基地1825畝、蔬菜基地3087畝、釀酒葡萄基地提檔升級1000畝、中藥材基地2179.3畝、核桃種植基地1296畝、花椒基地建設6682畝;新建畜禽繁育基地(黃羊)1個、藏香豬標準化養殖小區12個、肉雞養殖小區7個、肉牛養殖小區8個、中蜂養殖戶31戶,畜禽年出欄達5.53萬頭(只、羽);新建休閒農業專業村2個、農業主題公園1個。

  產業要素培育不斷加強

  為進一步築牢產業發展的要素資源配置,該縣新建了農機化生產道路7公裡、新增農機動力375千瓦;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基地6個、培育科技示範戶322戶、招募特聘農技員5個;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進一步加強,新建益農信息社59個,全縣龍頭企業發展至7家(省州級龍頭企業4家),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337家;獲得「三品一標」認證達12個農產品,推廣特色優質農產品18個。

  產業融合效應逐步顯現

  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發展方式和「公司+摘帽村+園區+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將政府工作目標、企業經營目標、農戶生產目標以及貧困戶脫貧目標全面對接融合,在生產領域實現「土地流轉、規模生產、科技引領、市場營銷、現代服務」等全流通環節的一體化經營,在建設領域實現田網、路網、渠網「三網合一」的集約化打造,在社會領域實現企業效益、群眾收益和脫貧攻堅的「三效合一」。2017年,丹巴縣在廣泛徵求貧困村意見的基礎上,採用「飛地」模式,將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收集1000萬元投入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使全縣54個貧困村「村村有產業,戶戶有增收渠道」,截至11月初,公司已向貧困村實現利潤分紅50餘萬元。

  產業示範帶動紮實推進

  為使扶貧真正實現「扶智」和「扶志」,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丹巴縣大力加強農戶勞動力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促進勞務輸轉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各個產業基地以訂單的方式與當地合作社進行合作,指導每個村種植技術,每個村培育10-30個示範戶,每個示範戶示範帶動1-10戶貧困戶,輻射帶動所有貧困戶。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年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60人,確保每個貧困戶有1個科技明白人,實現「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綜合效益。截至2018年底,該縣完成依靠產業脫貧總戶數達到1882戶、總人口4117人。

  「隨著丹巴旅遊特別是鄉村旅遊的興起,在甲居、中路、巴底、黨嶺等旅遊熱點地區,逐步形成了農業、文化、旅遊、貿易、加工等綜合性的特色產業鏈條。在新的機遇下,我們正在謀劃打造有多元主體參與的涉旅綜合產業鏈創新品牌,這必將為我縣夯實脫貧攻堅成效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共丹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萬明如是說。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甘孜州丹巴縣:聚各界之力打贏精準扶貧最後的戰役
    丹巴尚作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丹巴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張黎萍):近年來,被譽為「千碉之國」的甘孜州丹巴縣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甘孜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全縣54個貧困村退出2179戶8300
  • 「動」起來 平昌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石
    這片400多畝的椒園是村幹部李白平創辦的,輻射帶動了村裡30戶貧困戶發展花椒52畝。同新場村的產業發展一樣,在脫貧攻堅戰中,平昌縣堅持把脫貧攻堅階段性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性目標相統一,龍頭帶動、品牌驅動、金融撬動發展起農業特色產業70萬畝,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石。
  • 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圍繞「三個最大」奏響脫貧摘帽最強音
    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地處大香格裡拉旅遊圈腹心地帶,藏語意為「手串上的佛珠」,是連接川西南與滇西北「咽喉」,茶馬古道和南絲綢之路重要走廊,被譽為「康巴江南」。該區域為乾熱河谷半農半牧縣,三谷四山六面坡地貌,是國定貧困縣之一。
  • 四川甘孜州:康巴雄鷹脫貧展翅
    近年來,甘孜州以實施「康巴英才雄鷹計劃」為統攬,鼓勵引導各類人才往基層流動、向一線匯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全州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504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22981人已脫貧致富;剩餘56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191人預計2020年下半年全部脫貧。
  • 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記大功,成都唯一獲獎單位是這樣做的
    在色達縣藏醫醫院開展包蟲病篩查凌昆 謝小英 四川在線 彭英松2020年,一個特殊的年份,一項重大的任務——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作為醫院,在脫貧攻堅中,也有著自己的任務——健康扶貧。12月24日,四川省人社廳公布了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記大功名單,溫江區人民醫院是成都市唯一一家被評為記大功集體的單位。
  • 甘孜州丹巴縣委縣政府領導蒞臨四川託普學院對接精準扶貧工作
    1月16日,甘孜州丹巴縣委副書記鄧民、劉記,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沈曉波,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波,縣發展改革和商務投資局局長徐富智,縣駐成都辦事處主任謝崢,縣機關事務局局長李麗敏等一行七人,蒞臨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對接精準扶貧工作及校地合作事宜。
  • ...為丹巴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 趙春淦率隊赴丹巴縣調研...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決戰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對口支援工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推動成華區對口支援丹巴縣工作,11月12日至11月14日,區委書記趙春淦率隊赴丹巴縣調研對口支援工作,與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
  • 寶雞大力發展蜂產業 「小蜜蜂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西部網寶雞訊(記者魯鵬飛)5月20日上午,由中國蜂產品協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寶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5.20世界蜜蜂日」中國主會場主題活動暨「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
  •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清水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玉芳近年來,清水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效的治本之策,深入推進清水農業產業發展,形成了「草莓、畜牧、中草藥、食用菌、服裝加工」等多個特色產業,讓群眾實現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 【地方篇】24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科協:黨建帶動科普 助力脫貧攻堅
    由於重點貧困對象缺技術現象普遍,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為提升「造血」能力,縣科協依託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專家針對貧困對象創新開展「三聯繫三服務」活動和進「科普專家農民夜校」服務基層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大力實施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為貧困戶提供種植、養殖科技政策、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普及科普知識,提升群眾技能,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技術和科學素質保障
  • 智庫論壇|掛牌督戰脫貧攻堅
    在川西的三個州,也就是阿壩州、涼山州和甘孜州,由於地處青藏和雲貴兩大高原的邊緣地帶,人口聚集比較少,城鎮化水平低,產業發展落後。四川90%的人口集中在全省30%多的面積上,無論是產業、經濟還是人口,空間分布都是非常不均衡的。農民工問題和經濟空間布局不均衡的問題疊加在一起,可以想像四川的脫貧攻堅難度。總書記最關心的是涼山州,這裡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難啃的硬骨頭。
  • 為脫貧攻堅收好「豹尾」
    必須注意到,為完成脫貧攻堅的硬指標,針對特殊情況和特殊對象,一些地方可能採取強力「輸血」的措施,但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扶貧絕不能揠苗助長,而應該是穩步向上的改善與提升。對當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市委書記瞿海曾多次強調要「力度不減、政策不變、方法不弱、監管不松」,持續補牢補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短板,進一步強化產業扶貧、農村基層治理和農民增收等各項工作。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發展觀察:據了解,全國各地解決相對貧困試點工作在緊鑼密鼓推進中,目前各地開展試點的情況如何?汪三貴:各地為探索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紛紛制定出臺了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武隆召開兩會圓桌會議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第二,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立足武隆資源稟賦,要積極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將扶持到戶產業轉變為培育到村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戶持續增收。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總結脫貧攻堅經驗,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秀美浠水」微信公眾號開設「決戰脫貧攻堅」專欄,集中報導扶貧領域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和亮點經驗。
  • 海口脫貧攻堅 | 林志聯:依託產業發展 促進脫貧增收
    海口脫貧攻堅 | 海口嘉聯源花卉專業合作社社長林志聯:依託產業發展 促進脫貧增收據介紹,海南全年熱量充足,氣溫溫差小,降水豐沛,對種植切葉來說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切葉產業是一個致富的好思路。海口市三門坡鎮因勢利導,用好當地合作社這個平臺,通過切葉生產結合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鼓勵支持村民種起富貴竹、巴西木、散尾葵等綠植,產品直接賣給合作社,合作社負責銷售、運輸一條龍服務,解決了切葉的銷售渠道問題。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導之五織密產業「安全網」 農戶吃上「定心丸」疏勒河灌區萬頃良田阡陌縱橫。(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亞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甘肅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省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繁重。
  • 再接再厲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11月1日至2日,省委書記劉國中在漢中市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圖為2日,他在佛坪縣秦嶺臻藥大健康產業園,了解黃精等中藥材藥用價值和培植情況。 本報記者 張辰攝本報訊 11月1日至2日,省委書記劉國中在漢中市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 多產業齊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重點貧困村「蝶變」市級文明村
    這份喜悅源自該村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推進的系統舉措。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磨峪村找到了脫貧的「密鑰」,給貧窮解鎖,開闢出不一樣的天地。磨峪村位於崔家峪鎮駐地北4公裡處,是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共有387戶、1248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42人。
  • 打贏脫貧攻堅戰 丹巴明年將實現貧困縣摘帽
    會上提出「1383」新工作格局,明年丹巴縣將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13%以上,實現貧困縣摘帽。  當天,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代表縣委常委會向縣委全會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工作報告,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贏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