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2021-01-16 每日甘肅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清水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玉芳

近年來,清水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效的治本之策,深入推進清水農業產業發展,形成了「草莓、畜牧、中草藥、食用菌、服裝加工」等多個特色產業,讓群眾實現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近日,清水氣溫驟降,但是踏進紅堡鎮的溫室大棚裡,卻是一派生機盎然。四溢的香甜果味撲鼻而來,入目是一棚綠葉、白花、紅果映襯的別樣風景,一顆顆鮮豔的草莓醒目地掩映在綠葉間,讓人垂涎欲滴。

村民劉永成一邊選摘草莓一邊告訴記者:「咱這個大棚草莓採用無公害管理方法,對人體有毒有害的農藥激素堅決不用,自從草莓結果以來,沒有用過任何農藥和激素,口感和糖度非常的高。自今年1月第一批草莓上市後,每天都能摘上幾十甚至上百斤,尤其是春節前後,平均每公斤能賣到80元。」

據了解,紅堡鎮草莓種植基地採取「農戶+合作社」的經營模式進行帶貧,目前,帶動貧困戶22戶,8人實現了穩定就業。此外,合作社還將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無公害農業,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清水縣著眼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佔地面積約38.05畝的清水縣扶貧獺兔養殖產業基地的建成,帶動6個未脫貧村的58戶229名未脫貧人口,每人每年增收500元。

「十九屆五中全會繪就『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著眼鄉村振興,我們培育壯大脫貧增收產業,獺兔養殖項目從2020年計劃分二期建成,投資1000萬元左右,目前獺兔養殖有1000多隻,一年收入達到400多萬元,健全飼料加工到獺兔養殖再到後期的深加工,健全產業鏈條。以此為基點,帶動全縣發展獺兔養殖產業,健全清水縣的產業體系。」獺兔養殖負責人張偉信心滿滿。

近年來,清水縣藉助天津市河北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東風,由縣農發公司整合貧困農戶六大產業入股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建設了集菌種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技能培訓等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扶貧示範園。

寒冬時節,走進食用菌種植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連綿起伏的溫室大棚,整齊劃一的菌棒安靜的依靠在鐵線上,一朵朵新鮮、嬌嫩的香菇從菌棒裡冒出頭來,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溫暖的大棚裡芳香四溢。

據了解,該食用菌種植基地共建成60座溫室和12座簡易大棚,配套物聯網、水電暖等設施,實現了一年四季出菇、穩定供應,並且帶動3個貧困村建立香菇種植基地,吸納8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就業,300餘人參與產業建設,實現產值1200萬元,有力帶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裁剪、拼接、縫合……在清水縣美特佳服裝總車間內,整齊擺放著20餘臺縫紉機,不少村民正在工位上忙碌著。在縫紉機的「嗒嗒」聲中,一件件嶄新的外套相繼成型。「這個服裝加工車間建起來以後,方便得多了,我第一時間就來報到了,去年有娃以後照顧娃、照顧老人都方便得多,工資主要是計件,也非常的好。」陳麗滿臉笑容地說道。

據負責人介紹,清水縣美特佳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是縣農發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扶貧車間」建設的有關決策部署,促進就業扶貧而打造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的平臺。吸納就業20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人,月均實現產值15萬元以上,人均收入達到2500元以上,有效促進了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脫貧。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清水縣把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新建扶貧車間6個,新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656個。落實到戶產業資金2844.37萬元,扶持14186戶貧困戶發展花椒、蘋果等特色產業,扶持4354戶貧困戶發展「五小產業」。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相關焦點

  • 「動」起來 平昌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石
    同新場村的產業發展一樣,在脫貧攻堅戰中,平昌縣堅持把脫貧攻堅階段性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性目標相統一,龍頭帶動、品牌驅動、金融撬動發展起農業特色產業70萬畝,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石。龍頭帶動興產業西興鎮五童村的山峁間,一行行花椒樹長勢茂盛,給昔日的荒山頭鋪上了綠氈,空氣中瀰漫著椒香……「五童村的主導產業是花椒種植。」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魚菜共生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大國之基》立足中國現代化獨特性,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與策略
    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鄉村該何去何從,是必須要回答的理論命題。早在2003年,賀雪峰就提出了「鄉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的判斷。一直以來,賀雪峰主張將鄉村建設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固大後方。《大國之基》一書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與策略諸問題,從幾個層次展開作者關於我國現代化實踐路徑的思考。
  • 賀州市圍繞「四有」開展鄉村振興集成試點工作
    近年來,賀州市在開展鄉村振興集成試點工作中,圍繞有產業支撐、有秀美環境、有和諧民風、有服務保障的「四有」目標要求,重點抓好各試點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和社會治理,不斷夯實幸福鄉村「形、實、魂」的基礎,著力繪就一幅產業興、鄉村美、民風淳、百姓富的鄉愁畫卷
  •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發展特色產業夯實脫貧攻堅的長效基石
    近年來,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強支撐」的總體思路,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和產業扶持基金8866萬元,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有力夯實了該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長效基石。
  • 郟縣黃道鎮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
    作為擁有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縣級廉潔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的村鎮,近年來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家風引領、7「好」評選 構建文明鄉風「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口中有德、目中有人」、「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在擁有418戶、1566口人的紙坊村,家家戶戶的大門旁,都掛著一個精美的扇形家風家訓牌,這些家規家訓內容涵蓋了個人修養、處世交友、品德要求等方方面面,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特色靚麗景觀。
  • 全省農業特色產業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舉行籤約儀式
    全省農業特色產業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舉行籤約儀式 2020-09-26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鞏固脫貧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發展鄉村振興,要「補針點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過渡期內各項政策平穩過渡,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三角城村大膽探索,積極多方位尋求產業發展項目,實現多條腿走路。
  •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帶動村強民富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林玉芳)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
  • 鄉村振興 丨千祥:振興箱包基地 打造中藥材之鄉
    「未來三年,千祥鎮要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振興箱包基地,打造中藥材之鄉,壯大傳統產業,打造文旅新業,建設魅力千祥。」日前,提到鄉村振興目標,千祥鎮黨委書記王鶴群如是說。眾所周知,千祥鎮的產業特色非常明顯。箱包、藥材、席草、羊肉,千祥鎮將圍繞這幾大傳統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鄉村特色,謀劃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日前,汀溪鎮交出一份鄉村振興階段性工作的「高分答卷」——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成為廈門地區唯一入選的鄉鎮,將獲得1000萬元獎勵。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汀溪鎮召開專題學習會,把參會對象延伸到鎮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和村居幹部,再一次振奮精神,堅定全力趕超、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的決心。
  • 白沙:脫貧摘帽不鬆勁 鄉村振興再發力
    面對著這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白沙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四不摘」和「三不減、三提高、三加強」要求,聚焦鄉村振興再發力,即總結梳理好有益經驗,同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高標準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夯實黨建 靶向發力促脫貧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2019-05-05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網        瀏覽量: 359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在汕頭市南澳縣中部,有一個純漁業村莊——山頂漁村,這裡曾是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這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
  • 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和今後將重點抓好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
  • 同安汀溪用鄉村旅遊引領振興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同安紅」三角梅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陳嘉新 攝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魯山縣茶庵村:打造特色鄉村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據了解,茶庵村地處魯山縣熊背鄉西南20公裡,全村175戶、753人,面積大約13.08平方公裡,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2018年以來,村「兩委」班子依託當地優越自然資源,打造「蜜蜂小鎮」特色名片,發展袋料食用菌新型產業,謀劃旅遊觀光、民宿農家樂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廣東豐順:振興鄉村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近日,廣東梅州市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表示,要以潔淨為先、文化為魂、產業為基,深入實施百村示範、千村聯動、萬眾行動工程,堅定不移推動豐順蘇區振興發展,建設造生態美、產業強、農民富的幸福新農村。
  • 奮力打好鄉村振興的 開局之戰
    會議傳達了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精神和6月初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考察學習的有關精神,回顧總結了全市前段時間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情況,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會議要求,全市上下必須繼續積極進取,真抓實幹,奮力打好鄉村振興的開局之戰。  打好開局之戰,必須聚焦重點,善抓落實。俗話說,舉網以綱,千目皆張。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已進入到全面施工階段。
  • 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新型城鎮化助推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必然結果。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從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已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闖出了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