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汀溪用鄉村旅遊引領振興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2021-01-13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古坑三角梅用芬芳花香喜迎八方賓朋。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近日,記者走進汀溪鎮,近距離感受這裡在過去一年的發展變化和接下來一年的發展步伐。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汀溪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汀溪有優勢有條件依託鄉村旅遊,讓全鎮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他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是全省十佳鄉村旅遊休閒集鎮,我們要做成全國鄉村旅遊休閒集鎮!」

  趁勢而為,更大作為。汀溪,正在蹄疾步穩地前進,迎接更大發展。

  一村一品

  古坑三角梅富一方百姓

  今年春節,汀溪鎮古坑村聲名鵲起,在六天的時間裡迎來超過了10萬人次的遊客。

  吸引市民遊客的,是自然生態恢復、生態水系建設後的西源溪旁清澈的溪水交映著鮮豔綻放的40餘萬盆三角梅。五顏六色的三角梅有序排列,形成了移步皆景、錯落有致的山水田園花景,幾乎每個路過的市民遊客都要在這裡駐車觀賞。古坑村主任葉開生告訴記者,村民靠在三角梅基地旁擺攤,總收入就有四五十萬元,吃上了「旅遊飯」。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個三角梅基地背後的產業構想。蔡志宏告訴記者,古坑村有悠久的三角梅種植史,而且這裡種出來的「同安紅」三角梅顏色更豔麗、花期更長,三角梅是古坑遠近聞名的「一村一品」。

  在生豬退養後,農民的轉產轉業成為擺在眼前的焦點問題。區、鎮黨委政府便謀劃通過三角梅來帶動古坑村村民轉產轉業,引進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三角梅產銷基地,並以三角梅為亮點同步發展鄉村旅遊,實現一三產融合發展。

  2017年10月,古坑村成立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上半年,古坑村引入福建省花協三角梅分會秘書長單位——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建集產、銷、學、研、旅為一體的三角梅產業示範園。目前「50畝+40畝」啟動區已經基本成型,另有170畝山地公園正在推動中。同時,企業向合作社下訂單生產,保證農戶三角梅銷售,並鼓勵商家與當地村民聯合進行初級苗木栽培,出售給企業進行控花與塑型,實現農民轉產增收。該公司總經理陳偉告訴記者,公司與村合作社達成了三年2000萬元訂單的合作,並且承諾保底回收。

  目前,村合作社已經流轉出一塊70畝的土地,即將開始種植三角梅,同時另有約200畝零散的村民田地將用來種植三角梅。

  以花為媒,興一個產業、亮一道風景線、富一方百姓。蔡志宏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古坑的村集體收入保守估計也有百萬元。

  連點成線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三角梅是古坑的特色,而在古坑往上12公裡的頂村村,則依靠優越的自然山水資源、「與世隔絕」的靜謐,成為近年來我市鄉村旅遊的熱門目的地。去年,頂村依靠成熟的民宿合作社模式,實現旅遊收入1500多萬元。

  今年春節,頂村迎客超6萬人次。蔡志宏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到頂村的遊客,都會在古坑的三角梅基地留下足跡,頂村和古坑的火爆,讓人們看到了汀溪鎮鄉村旅遊串點成線、集聚成片的格局。

  近年來,汀溪鎮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大力推進生豬退養、牛蛙退養等生態保護工作,同時大力做足「水文章」,把境內的每一條水系都打造成宜人的帶狀公園,為全域旅遊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汀溪鎮綜合分析全域農村山水肌理、人文傳承、產業體系等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各村的獨特資源,規劃了「一心三線六主題」的鄉村旅遊格局。其中,以頂村為首的西線,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頂村、堤內的寧靜山體休閒特色遊,荏畲、西源的青少年戶外體驗特色遊,古坑的三角梅賞花遊,褒美、路下的陶瓷文化和宗教文化特色遊等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補的旅遊產品。

  為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汀溪鎮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大力推動各村的規劃編制工作,為各村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引導。去年汀溪鎮已經推動完成了頂村村、古坑村市級鄉村振興示範試點村村莊規劃的市級初審,今年將持續開展五峰、造水區級鄉村振興重點村的村莊規劃和其餘9個村鄉村振興村莊建設規劃方案編制工作。

  蔡志宏特別指出,這一輪編制將更加注重政策、法律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指導作用,做細做齊做全規劃,在保護生態、保護耕地的基礎上,全面梳理發展空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一花獨放不是春。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已經全面開花,一個個「盆景」連線成片,汀溪正在成為鄉村旅遊百花齊放的「百花園」。

  綠色發展

  生態產業項目爭相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汀溪的產業基礎,絕不只是鄉村旅遊。在這片155.85平方公裡的綠色土地上,一篇更宏大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綠色文章正在書寫。

  作為廈門生態第一鎮,汀溪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近70%,山體資源佔廈門40%之多,坐擁豐富的溫泉資源和重要水源地汀溪水庫等,有「廈門綠肺」的美譽。獨特的自然資源,讓這裡成為綠色工業、生態農業和高端康養產業爭相落地的區域。

  在汀溪鎮東北部,總投資超過86億元的抽水蓄能項目以及景田礦泉水二期項目都將成為綠色工業旅遊基地。汀溪鎮鎮長莊毅介紹,去年汀溪鎮用兩個月完成了抽水蓄能項目全年1562畝的徵地任務,又用8個月完成了212戶113棟房屋的徵收和拆除工作,為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目前,項目建設正在推動之中。

  今年將投用的五峰禾灃現代農業園則將成為汀溪鎮綠色農業遊的拳頭產品。投資5億元的荏畲青少年戶外體驗基地也有望於今年底投用,使西部旅遊線更加豐富、飽滿。

  另一個重要項目是康養特色小鎮的建設。2016年,汀溪鎮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並引入市聯發集團,合作打造康養特色小鎮,擬建設健康產業研發基地及康養產業,成為廈門健康休閒度假村、健康產業聚集區和高端健康老人療養區。

  過去兩年,汀溪鎮一直通過徵地拆遷和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為康養小鎮的開發建設夯實基礎。今年,部分產業項目將有望開工。

  「汀溪擁有廈門這個濱海城市難得的山景資源,跟廈門的其他旅遊業態形成了互補。」蔡志宏說,汀溪鎮將念好「山海經」,堅持綠色發展,做大做強廈門北部生態產業,打造同安乃至廈門重要的旅遊和康養目的地。(廈門日報 文/圖 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 林玉芳)

  (原標題:念好「山海經」 烹飪「旅遊宴」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帶動村強民富)

null

相關焦點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古坑村成立了以村支部為引領的同安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同安城建公司合作打造古坑三角梅基地。(通訊員何東方攝)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帶動村強民富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林玉芳)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我們將秉持『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目標,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和環境提升為抓手,圍繞一條動線提升優化、3個省級示範村引領帶動、3個區級試點村提檔升級等工作繼續打響做強鄉村振興品牌,走出一條農民更富、農業更強、農村更美的特色發展道路。」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說。農民更富黨建引領開拓富民強村之路五一期間,汀溪鎮頂村村迎來今年第一波客流小高峰。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靈秀汀溪,堪稱「廈門生態第一鎮」,「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波」,引得宋代大儒朱熹登遊題字,明末文士池顯方棲山隱居。  作為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同安汀溪鎮最近推出「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振興動線,推動實現「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介紹,汀溪古蹟有「五寶」:古瓷、古道、古民居、古渡口、古山寨;產業有五產:一棵樹、一朵花、一池溫泉、一間民宿、一條街。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同安紅」帶旺鄉村振興。 黃文水 攝  近日,「同安紅」三角梅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佳新優鄉土樹種」。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同安古坑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本報 記者 吳耀東 圖/通訊員 陳嘉新)昨日,市旅發委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條題為《同安又「紅」了!這兒的三角梅美到讓人窒息!》的微信,文章中的主角,就是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的「同安紅」三角梅。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古坑村的三角梅頗為引人注目。
  • 廈門周邊遊好去處,1小時到同安體驗汀溪美食和盛之鄉溫泉
    這次溫泉文化工幕式在同安的盛之鄉溫泉度假村,天空湛藍,飄著朵朵的白雲,剛一進入會場就被香氣襲人的桂花香到了,心情頓時好得不得了。文化節開幕式上有小鎮鎮長和嘉賓發言,還有從青春張揚的鼓舞飛揚到老年秧歌隊的中國紅的精彩的歌舞表演。用閩南語說菜單唱薄餅歌的老伯。當然,會場兩邊的農產品和同安地方美食才是亮點!
  • 同安汀溪康養小鎮暨溫泉文化節舉辦 將持續至明日
    (盛之鄉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陳萬泉 通訊員 張榮森)品同安特色美食,賞珠光青瓷璀璨,享小鎮康養生態。昨日上午,同安汀溪康養小鎮暨溫泉文化節在盛之鄉溫泉度假村拉開帷幕,八方遊客歡喜來逗陣,現場熱鬧非凡。文化節將持續至明日。
  • 同安汀溪學校二期小學教學樓獲批建 總投超5549萬元
    XMHOUSE消息(文/呂雅紅)本網從廈門市建設局獲悉,汀溪學校二期小學教學樓及室外工程(設計)已獲批准建設,工程主要建設小學部項目,規模為42個班,總投5549.58 萬元,現該項目的設計正進行公開招標。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訪談以「先行先試 善作善成 全力打造同安區鄉村振興示範村」為主題,講述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田洋村壯大甘蔗產業,延續重學之風發展研學產業;頂村村憑藉著敢於「吃螃蟹」的精神,依靠探索鄉村旅遊打開發展新局面。首播點擊量高達12.3萬。
  • 山東臨沭:青雲鎮文旅大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近年來,青雲鎮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堅持文化引領,深度挖掘青雲的鄉土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系統推進文旅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旅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文旅新坐標,讓青雲美譽度更高臨沭縣作為臨沂市後花園、東部經濟發展新高地,已逐步融入臨沂「一小時通勤圈」。青雲鎮與臨沂一衣帶水,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 星空旅遊目的地,如何成就鄉村振興?
    那麼,鄉村應該如何發展星空旅遊呢? 1、滿足觀星的基本條件 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適合發展星空旅遊發展星空旅遊的鄉村多數都山高路遠,無人知曉。
  • 南莊鄉村振興力創精品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調研南莊時曾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匯聚各方力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高標準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形成連片示範效應,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禪城鄉村振興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南莊將如何謀劃發力?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為強化頂層設計,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在吉林有力有序有效實施,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中發〔2018〕18號)、《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吉發〔2018〕1號)文件精神,制定本規劃。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近日,同安汀溪的陳先生在一工廠裡與兩隻「不速之客」打了個照面:它們有著寬大的翅膀,仿佛一隻蝴蝶;其中一隻拖著兩條長長的尾巴,就像一把剪刀;再加上粉紅、粉綠的「外衣」,看起來儼然一隻風箏。興奮之下,陳先生向本報報料。  記者請教了集美大學研究昆蟲生態的專家謝欽銘,原來,它們分別是綠尾大蠶蛾和長尾大蠶蛾。  一紅一綠,寬翅長尾,安安靜靜地趴在牆上。
  • 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新山片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蓮花山片區打造生態康養旅遊,兩條美麗鄉村景觀示範帶深入挖掘紅色、綠色的資源,讓沿線村莊成為一道道風景。近日,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海豐縣正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體驗區和旅遊休閒康養「後花園」的目標,聚焦「八大美麗」,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紅色旅遊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聚力凝神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遊出遊人數超過1億人次,整個「十三五」期間,紅色旅遊在國內旅遊市場中維持11%以上的市場份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紅色旅遊已形成「紅色+綠色」「紅色+民俗」「紅色+鄉村」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講堂·「一堂一品」|開化首家鄉村振興綜合體——「阿土伯...
    「五位一體」平臺建設,激勵先進、鞭策後進,衢州市委組織部近日公布了一批示範鄉村振興綜合體、3A鄉村振興講堂和市級實訓基地。   阿土伯鄉村振興綜合體坐落於池淮鎮池淮村,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綜合體圍繞「三主」定位和農村政府服務供給側改革要求,堅持黨建統領、區塊聯動,設置「一堂一園二帶二基地」,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核心,依託鄉村振興示範帶和田園黨建示範帶,結合水果種植採摘基地和茶葉發展培訓實踐基地打造而成,是集農業創業孵化平臺、農業產業技術培訓、農產品加工小微產業園、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振興」新引擎。   鄉村振興大講堂
  • |達州|通川區|文化旅遊|鄉村振興|...
    近年來,通川聚焦「達城百萬市民休閒文化旅遊示範區和川渝陝結合部鄉村度假目的地」兩大目標,一以貫之,一往無前。如今,通川城鄉景點爭奇鬥豔。羅江神劍園,浩氣長存;蓮湖波光裡,幾橋倒映;千年龍爪塔,古韻悠長;險峻犀牛山,松濤陣陣;月湖狂歡谷,人氣旺盛;金石動物園,看珍禽猛獸;青寧山水秀,遊雲門天寨。通川眾多景點星羅棋布,令人流連忘返!
  •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鄉村旅遊+漁業產業」助鄉村振興2019-05-05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網        瀏覽量: 359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在汕頭市南澳縣中部,有一個純漁業村莊——山頂漁村,這裡曾是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這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