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2021-01-10 廈門網

  汀溪鎮古坑村成立了以村支部為引領的同安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同安城建公司合作打造古坑三角梅基地。(通訊員何東方攝)

  「騎士」共享汀溪騎行樂趣。(資料圖)

  圖為汀溪前格花海。(資料圖)

  圖為汀溪德安古堡。(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盧漳華通訊員林玉芳鄭素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對於以農村和山區為主的汀溪鎮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凝聚共識 統籌全鎮發展鄉村旅遊

  發展鄉村旅遊,是汀溪鎮在「百姓富」與「生態美」之間形成的有機統一。

  作為進出廈門的北大門,汀溪鎮轄區面積達155.85平方公裡,但是其中林地就超過9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68%,耕地面積只有約10平方公裡,生態公益林、基本農田和飲用水源保護區覆蓋全境。

  蔡志宏說,生態也是民生,汀溪鎮作為全市唯一無工業區的鄉鎮,發展的產業也不能有汙染。當前,同安全區進行了生豬退養,退養後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必須把生態保護和提高農民收入結合起來。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汀溪鎮認為,發展鄉村旅遊,走的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符合汀溪生態鎮的總體定位。為此,汀溪鎮把三大保護區的束縛轉化為發展鄉村旅遊休閒集鎮的強大動力,確立了汀溪「溫泉、養生、旅遊」的發展定位。

  居高望遠,統籌兼顧。發展鄉村旅遊是盤大棋,不能一擁而上、無序發展。汀溪鎮強化示範帶動,實行差異化發展,東北線的五峰、中線的前格和西北線的頂村都已經聲名在外。

  當前,汀溪鎮已經在全鎮域範圍內形成了「一心三線六主題」的鄉村旅遊格局。頂村、堤內的寧靜山體休閒特色遊,荏畲、西源的青少年戶外體驗特色遊,褒美、古坑、路下的陶瓷文化和宗教文化特色遊,隘頭的溫泉養生特色遊,前格、半嶺的森林峽谷與海絲文化特色遊,汪前、五峰、造水為一體的綠色工業和綠色農業特色遊,六大主題結合了當地的文化、生態資源、一村一品等,充分地體現了汀溪各村圍繞「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的思路。

  探索創新

  鄉村旅遊走出新路子

  差異化發展,這一思路或許我們可以從近期變化巨大的古坑村中窺見一二。

  位於西源溪畔的古坑村以三角梅聞名。近日記者來到古坑村,卻發現這裡的三角梅更多了。10月底,汀溪鎮古坑村成立了以村支部為引領的同安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同安城建公司合作打造古坑三角梅基地。

  古坑村黨總支副書記葉開生告訴記者,古坑村早有種三角梅的歷史,因此在去年完成生豬退養後,區、鎮黨委政府便謀劃通過三角梅來帶動古坑村村民轉產轉業。目前合作社已與128戶農戶籤訂流轉協議書,涉及面積88畝。未來,三角梅基地將擴大到2000畝,打造我市三角梅的主要供應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將推行「前店後場」的模式,除了在基地裡大面積種植外,村民將在自家的庭院養護、展示和零售由基地提供的三角梅。

  為此,許多村民主動對自家房前屋後進行環境整治,拆掉簡易搭蓋、違建和豬圈,有的村民還把密閉圍牆改造成可視的鐵欄杆――未來這些地方將擺上三角梅。屆時,村中3.5公裡主幹道和寨下至宮下一條街將滿滿都是三角梅。

  古坑村將以鄉村旅遊業為主業,積極引導村民加入三角梅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導向,讓村民在自家興辦農家樂和民宿,整合現有旅遊點,形成全村鄉村旅遊生態鏈,成為汀溪鄉村旅遊的又一個亮點。

  古坑村的模式,從一個側面反映汀溪鎮近年來在農村體制機制上和發展路子上的探索創新。蔡志宏說,汀溪從未停止探索:頂村村探索以村合作社為引領,由村級合作社進行自治,目前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前格村今年通過村級合作社與國企合作,由國企帶動;古坑則是「合作社+國企」模式,合作社和國企各有側重。

  思路決定出路。這個「廈門生態第一鎮」,正以在鄉村旅遊領域的不斷探索,為鄉村振興提供一個範本。

  項目帶動

  旅遊文章越做越大

  顯然,鄉村旅遊發展已經成為汀溪鎮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在鄉村振興戰略之中,汀溪鎮的鄉村旅遊無疑將有更大作為。

  而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戰略、區域協調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美好生活需求等關鍵詞,讓汀溪鎮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發展後勁,更加堅定了發展鄉村旅遊的信心。

  過去幾年,汀溪鎮先後被列為小城鎮建設試點和「百姓富,生態美」試點鎮。目前,汀溪鎮已經基本完成了小城鎮建設,交通基礎網絡基本形成,市政配套基本完善,鎮區功能布局逐步合理,鎮區環境不斷改善,小城鎮建設讓汀溪成為更加宜居之地。而前格、頂村等村在「百姓富,生態美」試點中不斷完善,鄉村旅遊的發展後勁更加強勁。

  去年,汀溪鎮又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並與聯發集團籤訂投資50個億的合作協議,打造健康矽谷特色小鎮,擬建設健康產業研發基地及養生產業,將把汀溪小鎮打造為廈門健康休閒度假村、健康產業聚集區和高端健康老人療養區。

  蔡志宏說,康養產業的養生、養老主題,與汀溪旅遊可以相互促進,康養小鎮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汀溪的品位和旅遊內涵。

  實際上,在蔡志宏看來,汀溪鎮當前正在積極推進的幾個重點項目,都可以形成產業帶動汀溪鄉村旅遊發展。總投資超過86億元的抽水蓄能項目以及將於明年開工的景田礦泉水二期項目都將成為綠色工業旅遊基地。五峰禾灃現代農業園打造以民宿及農產品為主的「一村一特色」鄉村旅遊品牌,並在未來可通過土地流轉進一步帶動農民增收。投資5億元的荏畲青少年戶外體驗基地將打造成集生態農業、科普教育、溫泉度假及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目前,汀溪鎮正在積極推進這些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和投產。蔡志宏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汀溪前景非常好!」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同安汀溪用鄉村旅遊引領振興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
  • 同安汀溪鎮推出鄉村振興動線 激活發展新動能
    第一花村600多畝「同安紅」三角梅年產值約2000萬元  8月28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公示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汀溪鎮古坑村入列,作為廈門鄉村的代表,古坑村與全國248個村落候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古坑村是靈秀汀溪的一面鏡子,折射了汀溪鎮鄉村振興的軌跡。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日前,汀溪鎮交出一份鄉村振興階段性工作的「高分答卷」——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成為廈門地區唯一入選的鄉鎮,將獲得1000萬元獎勵。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汀溪鎮召開專題學習會,把參會對象延伸到鎮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和村居幹部,再一次振奮精神,堅定全力趕超、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的決心。
  •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帶動村強民富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林玉芳) 古坑村三角梅綻放,春節迎客十餘萬人次;頂村村巷深酒香,常年遊客不斷;西部旅遊線山水人文風景獨好,吸引城裡的遊客流連忘返……經過持續幾年的大力推動,有「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稱的同安區汀溪鎮,鄉村旅遊發展的格局已經確定,特色亮點正在不斷顯現。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汀溪鎮的發展引起了更多關注。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同安古坑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本報 記者 吳耀東 圖/通訊員 陳嘉新)昨日,市旅發委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條題為《同安又「紅」了!這兒的三角梅美到讓人窒息!》的微信,文章中的主角,就是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的「同安紅」三角梅。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古坑村的三角梅頗為引人注目。
  • 同安汀溪康養小鎮暨溫泉文化節舉辦 將持續至明日
    (盛之鄉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陳萬泉 通訊員 張榮森)品同安特色美食,賞珠光青瓷璀璨,享小鎮康養生態。昨日上午,同安汀溪康養小鎮暨溫泉文化節在盛之鄉溫泉度假村拉開帷幕,八方遊客歡喜來逗陣,現場熱鬧非凡。文化節將持續至明日。
  • 廈門旅遊景點 107個景點
    廈門旅遊景點大全上傳僅僅部分圖片廈門環島路景觀廈門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日月谷溫泉奧林匹克博物館天竺山森林公園蓮花公園龍頭山寨遺址廈門書法廣場天界寺篔簹湖龜仔壠山南普陀寺萬石巖白鹿洞皓月園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太平石笑廈門海底世界廈門博物館廈門景州樂園航天城杏林灣溫泉度假區梵天寺汀溪水庫同安影視城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在廈門網開設專題頁面匯聚整合活動全部內容直觀呈現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市民網友可以通過該頁面全面深入了解相關內容
  • 山東臨沭:青雲鎮文旅大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近年來,青雲鎮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堅持文化引領,深度挖掘青雲的鄉土文化旅遊資源稟賦,系統推進文旅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旅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文旅新坐標,讓青雲美譽度更高臨沭縣作為臨沂市後花園、東部經濟發展新高地,已逐步融入臨沂「一小時通勤圈」。青雲鎮與臨沂一衣帶水,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 博興縣鄉村振興的「呂藝模式」
    濱州市博興縣的呂藝鎮曾經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扶貧重點鎮,一躍成為農創小鎮、活力小鎮、幸福小鎮,摸索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呂藝模式」。    細數起來,呂藝鎮依託毗鄰大企業、呂劇之鄉、革命老區等天然優勢,堅持規劃引領、尊重民意,以鎮企共建為主要實現路徑,探索出「農業創優、農民創富、農村創美」的鄉村振興模式。以人為本、以業興農、以文鑄魂,成為呂藝鎮推動鎮企共建、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三大「兵器」。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吳紹博
  • 東豐縣鄉村振興: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良純村依託良好的人才可持續供給鏈,和區位優勢,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開展鄉村旅遊經濟、新型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打造建成1.8公頃產業發展園、1.5公頃田園採摘區、0.18公頃荷塘採風區、3公頃休閒垂釣區的「一園三區」,成為遊客前來騎行、納涼、徒步的熱門景點。  現如今,生態旅遊已逐步成為良純村產業發展的龍頭支撐。
  • 鄉村振興 丨千祥:振興箱包基地 打造中藥材之鄉
    「未來三年,千祥鎮要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振興箱包基地,打造中藥材之鄉,壯大傳統產業,打造文旅新業,建設魅力千祥。」日前,提到鄉村振興目標,千祥鎮黨委書記王鶴群如是說。眾所周知,千祥鎮的產業特色非常明顯。箱包、藥材、席草、羊肉,千祥鎮將圍繞這幾大傳統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鄉村特色,謀劃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新山片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蓮花山片區打造生態康養旅遊,兩條美麗鄉村景觀示範帶深入挖掘紅色、綠色的資源,讓沿線村莊成為一道道風景。近日,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海豐縣正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體驗區和旅遊休閒康養「後花園」的目標,聚焦「八大美麗」,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 南莊鄉村振興力創精品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調研南莊時曾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匯聚各方力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高標準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形成連片示範效應,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禪城鄉村振興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南莊將如何謀劃發力?
  • 星空旅遊目的地,如何成就鄉村振興?
    那麼,鄉村應該如何發展星空旅遊呢?發展星空旅遊的鄉村多數都山高路遠,無人知曉。 曾經默默無聞的澳大利亞維州小村鎮錫萊克(Sea Lake),就因一張絕美的星空拍攝照片突然火了起來,成為澳洲新晉網紅旅遊勝地!
  • 梁湖鄉村競風流:從鄂州市梁子湖區持續拉練感受鄉村振興加速度
    11月23日至24日,該區第三季度鄉村振興實績拉練拉開序幕,四大家班子成員、區部門負責人、各鄉鎮黨政主職99人,他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參加拉練考核,駐鎮的區級領導現場點評。
最終,塗家堖鎮、梁子鎮分別奪取第一名、第二名,獲得50萬元、30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
  • 福州這些村鎮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名單
    ,落實《福建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鼓勵基層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路徑模式,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培育各具特色的福建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引領帶動全省鄉村全面振興。全省確定50個重點縣(市、區)、100個鄉(鎮)和1000個建制村等開展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力爭到2022年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引領帶動全省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形成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由此可見這份省級榜單份量很重,這些試點地區重點要從下面幾個方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 古丈縣龍鼻嘴村:探索創新之路 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出列以來,該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有機銜接,鞏固脫貧成效,努力走出適合本村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產業興旺 探索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  根據默戎鎮「一山一水一小鎮」的生態發展布局,該村以脫貧攻堅工作為核心,努力開拓獨具苗鄉風情特色的茶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墨戎苗寨」周邊著名的鄉村旅遊景區。
  • 內蒙古尊恆律師事務所助力榆林鎮鄉村振興、綠色發展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基層法律服務、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內蒙古尊恆律師事務所作為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直屬律所,在呼和浩特市律師協會行業黨委的直接領導下,積極響應呼市司法局關於司法行政系統實施鄉村振興專項法律服務的號召,探索基層法律服務在鄉村振興中的法治實踐,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全力為榆林鎮實施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戰略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