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深度貧困,啃下「三區三州」最難啃的「硬骨頭」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川青甘滇四省藏區和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雲南的怒江州,佔據了中國西部的大半版圖。「三區三州」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地方,也是今年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地。

民族地區發展得怎麼樣,少數民族貧困群眾過得如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牽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民族地區調研。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都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訪真貧、問冷暖、解民憂的足跡。

奏好「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主旋律」。 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是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重要區別之一。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始終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改善民生、為民謀利一直是我們黨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和執政履職的責任擔當。決戰深度貧困,啃下「三區三州」最難啃的「硬骨頭」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不變初心和價值取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主體思想,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動群眾,廣泛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實現預期目標,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

唱響「攜手並肩共小康」的好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要確保民族地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同步小康。「同步小康」的提出,為各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群眾吃下了「定心丸」,極大鼓舞了幹部群眾戰貧脫貧士氣,也彰顯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體現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精確理解「同步小康」的內涵,要科學把握其標準,既要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也要將客觀指標與群眾感受相結合,還要將現狀分析與前景展望相結合,通過綜合性判斷,實現真正的「小康」目標,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公平感、幸福感。

發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最強音。 據統計,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1個位於民族地區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國120個自治縣(旗),有8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都在民族地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全體扶貧幹部和貧困群眾要堅定信心,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引下,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淬鍊過硬工作作風,定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譜寫「民族團結是一家」的合奏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才能根深葉茂、茁壯成長。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團結統一的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沒有少數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也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共同奮鬥,在脫貧攻堅戰中再次彰顯中國力量,創造中國奇蹟。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只要56個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黨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各族人民的艱苦奮鬥,決戰深度貧困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來源:宣講家網)

賈玉寶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委組織部

(來源:宣講家網)

相關焦點

  • 習聲嘹亮 | 練副「好牙口」,啃下「硬骨頭」
    今明兩年,脫貧攻堅「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鼓勵廣大領導幹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3月12日《人民日報》)「2020年中國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我黨要兌現這一莊嚴承諾,就必然要啃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塊「硬骨頭」。
  • 為了三江源頭亮明燈——青海「三區兩州」電網建設攻堅掃描
    但脫貧攻堅現場,「三區兩州」電網建設在一座座高山峻岭間拔節延伸,大山裡正在生長新的希望。作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區域,青海省是國家扶貧攻堅的重點地區,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中,青海佔據了6個,而這裡也是「三區兩州」電網建設的主戰場之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在三江源頭攻克「三區兩州」工程,無疑是一場「硬仗中的硬仗」。
  • 降成本:在啃「硬骨頭」中翻越山丘
    作者:湖北日報評論員 肖擎  「一流」坐等不來,「高地」靠一般化的行動和舉措也抓不出來,面對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困難得多的現實,正需要讓啃「硬骨頭」的舉措再多一些、有力一些,讓成效再明顯一些、持久一些。
  • 「暗涵」重見天日 深圳水汙染治理啃下「硬骨頭」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9日訊(記者葉梅 實習記者 廖章霖)深圳是全國面積最小、產業最密集、人口密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在快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深圳水汙染問題逐步加劇,水汙染問題成為城市最大的發展短板和生態痛點。
  • 「小項目」啃下「硬骨頭」
    「我現在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而且看著這些狗繁殖、成長,知道它們未來可以幫助到更多貧困殘疾人,我特別有成就感!」林德軍說的毫不誇張,這小小的寵物犬基地,在奈曼旗殘疾人脫貧攻堅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建行雲南省分行助力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側記
    怒江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也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2016年以來,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累計向怒江蘭坪縣兔峨村、小龍村等扶貧點投入定點扶貧捐贈資金154萬元,用於易地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改善貧困地區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助力當地舊貌換新顏。
  • 日照啃下小區配套幼兒園「硬骨頭」!
    6月23日,中國教育報第一版頭條報導《「一園一案」逐個擊破,普惠園覆蓋率達86% 日照啃下小區配套園「硬骨頭」 》。「這個幼兒園,是全市開展配套園整治工作以來,最早無償移交政府的3所園之一。」在觀瀾天地小區的西南角,山東省日照市教育局託幼辦主任王成梅指著一棟美式建築告訴記者。
  • 90後退役軍人潘傑威:投身志願服務 主動出擊啃硬骨頭
    疫情防控期間,潘傑威積極投身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主動請求承擔「最難啃的硬骨頭」。從大年初三開始,每天晚上7時到次日凌晨1時,他都會迎著夜間的瑟瑟冷風,一絲不苟地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信息核查和體溫檢測。寒冷的天氣,無法阻擋他以實際行動詮釋戰「疫」責任擔當。
  • 甘肅臨夏:「三區三州」脫貧路上的「牛羊經」
    早上8點,廣河縣三甲集鎮上,54歲的馬束爾卜從康家易地搬遷安置點下了二樓,騎上摩託車,三分鐘就到了自家的羊棚裡。2019年初,馬束爾卜一家三口從三甲集鎮南山的山區土房搬到了現在的康家易地搬遷三期安置點。按照每口人2500元的標準,他們家一共交了7500元錢的購房款。房子是裝修好的,用城裡流行的說法叫做「拎包入住」。原來和人混居在一個院子裡的牛羊,現在也餵養在小區幾百米外的牛羊養殖基地裡。一間160平米的棚裡養著百十來頭小羊,能吃能睡。
  • 【向黨說說心裡話】突破極限 咬緊牙關 啃下體能短板這塊「硬骨頭」
    【向黨說說心裡話】突破極限 咬緊牙關 啃下體能短板這塊「硬骨頭」 2020-07-04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葉永安教授:國家中醫醫療隊,就要啃硬骨頭
    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葉永安教授說,國家中醫醫療隊,就要啃硬骨頭 2月28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症ICU病房,上著呼吸機的周某,氧合指數85,四末不溫,循環功能不佳,生命垂危。第二批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總領隊葉永安教授馬上趕到病房,在查看病情後,決定進行中藥幹預。服用中藥後,周某的情況迅速好轉。兩天後,已經具備了拔管條件。
  • 愛啃硬骨頭的技術專家張永平:深耕油田數千米 搭建地下「高速路」
    勘探都在低洼地,在天氣最冷的時候才可以開展。劉宇說,往往東北的雪還沒完全化,冰面上是水,「勘探人把車當船開」。即使這樣,距離設備中心仍然有一大段距離得踩在刺骨的冰水裡,靠雙腳走到指揮車。這些苦,張永平本可以不吃,但是他總是一次次堅持在最前線。因為,張永平從心底感激當年上大學的機會,感激油田這塊廣闊天地給了自己施展的舞臺。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港澳珠大橋通車同濟團隊啃下「硬骨頭」
    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在這座大橋技術最難的節點人工島及隧道部分,處處體現了「同濟元素」,同濟啃下了「硬骨頭」。中國首創的深插鋼圓筒快速築島技術,創造了221天完成兩島築島的世界工程記錄。全國各個大學、科研單位都參與其中,把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既然我們能在外海造橋,那麼,在我們國家廣闊的海岸線上造橋,都可以成為可能。」由於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隧道深埋外海海底,規模為世界上最長、最深。在原來,巨大沉管的深水安裝是一道難題,荷蘭一家世界著名隧道沉管公司曾同意派出26個專家提供技術諮詢,諮詢費開價1.5億歐元,當時相當於15億元人民幣。
  • 塔裡木油田如何啃下「世界上最難啃的骨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感慨:「我們在理論和技術上的創新,啃下了世界地質界公認的13個最難啃的骨頭中的7個。這讓我們站在了世界石油開發的前沿,有了今天塔裡木油田的輝煌成就。」敢於在世界難題前亮劍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也是國內勘探難度最大、增儲上產潛力最大的盆地。
  • 你知道好氧和厭氧 誰啃骨頭誰吃肉嗎?
    而對於厭氧作用則是必須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將食物分解,那沒有氧氣,以什麼作為電子受體呢?自然就是各種各樣的無機物,像什麼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啥的都可以,還不明白?想想咱們剛說過不久的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它不就是以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酸根作為電子受體從而獲得能量完成反硝化脫氮作用?
  • 啃下「硬骨頭」 築牢「保障線」——黑龍江拜泉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側記
    如何讓貧困群眾實現「安居夢」?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聚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全力攻堅,共計投入補助資金3.85億元,改造農村危房20514戶,全面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掛牌督戰 落實責任豐產鄉有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姜英奎夫婦,一直住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土屋裡。
  • 冀州區「三個中心」 環環相扣築牢「防貧壩」
    當前,扶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在全社會共同參與下,大部分貧困人口通過產業就業扶貧政策實現了「精準脫貧」,但仍有少部分深度貧困人口由於已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已無法通過產業就業幫扶實現脫貧,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