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駐澳部隊的一名戰士,他守衛祖國,英姿煥發;作為一名黨員,他奮發有為,堅貞不渝;作為家鄉的守護者,他初心不改,熱情奉獻。他就是南海區的90後退役軍人和大學生黨員——來自大瀝鎮聯窖社區的潘傑威。
疫情防控期間,潘傑威積極投身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主動請求承擔「最難啃的硬骨頭」。從大年初三開始,每天晚上7時到次日凌晨1時,他都會迎著夜間的瑟瑟冷風,一絲不苟地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信息核查和體溫檢測。寒冷的天氣,無法阻擋他以實際行動詮釋戰「疫」責任擔當。
社區人手緊缺
主動請纓戰「疫」
今年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基層社區迅速進入抗疫「戰時」狀態。在家休假的潘傑威得知家鄉聯滘社區人手緊缺後,立刻主動「請戰」。「我是一名黨員,肩上扛著責任,在國家有困難的時候肯定要第一時間站出來。」潘傑威說。
為嚴防疫情輸入,聯滘社區在各主要出入口設置了崗亭,潘傑威的任務便是站崗把關,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信息核查和測溫。身為「後生仔」的他體諒社區工作人員的辛苦,主動申領了每晚7時到次日凌晨1時的夜班時段。
一開始,由於對疫情認識不足,不少居民拒絕戴口罩和配合檢查,潘傑威便會耐心勸說:「疫情期間做好保障措施,對全家人都有好處。」一遍遍溫聲細語的解釋,提升了居民防疫意識,讓他們從抗拒變為積極配合。
潘傑威對進出車輛進行排查,為司乘人員測量體溫。/受訪者供圖
從大年初三至今,潘傑威已連續值班超70天。近段時間,隨著復工復產節奏加快,社區迎來大批返崗人員,崗亭值守壓力驟增。「以前晚上8點後很少人進出,現在到了深夜也有車輛和人員,有時甚至十幾個人排隊登記信息。」深知防疫的重要性,潘傑威和同事打醒十二分精神進行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細節。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潘傑威與家鄉的聯繫更密切了。如今不少居民經過崗亭時,都會主動問候,「甚至還有人掏出口罩要我收下。」談起鄉親們的善意,潘傑威言語間流露出笑意。
收到錄取通知書
他選擇參軍報國
目前潘傑威是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在讀大三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前,他有著另一重身份:駐澳部隊士兵。2015年,17歲的潘傑威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當他滿心歡喜地準備開啟新的人生旅程時,故事發生了轉折。
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特大爆炸事故,建築轟然倒塌、市民流血受傷的畫面,觸動了這位熱血青年的心。經過深思熟慮,他作出了一個決定——當兵去!「我從小就有個軍人夢,現在國家需要我們,我想先不讀書,去做一名守護國家和市民安全的戰士。」潘傑威說,他做好了吃苦頭的準備,哪怕被派駐到條件相對艱苦的地區,他也甘之如飴。
應徵入伍後,潘傑威被派駐到澳門,成為駐澳部隊的一名戰士。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多次執行外賓儀仗和軍營開放任務。為向外賓展示大國形象,他在完成部隊的常規訓練之餘,私下給自己加訓。「有段時間每天早上5點半到晚上9點半都在訓練,中間只有短暫的休息。」因為訓練量過大,他一度患上腳趾骨膜炎,但依然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2017年,潘傑威服役期將滿,本該返鄉的他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天鴿」而停住了回家的腳步。眼看澳門同胞的生命安全遭到颱風威脅,他和戰友們申請推遲退役,並主動請纓參與抗擊颱風。在完成救災任務返回營區的路上,一位接送他們的澳門司機肅然敬禮,感謝他們的付出。「當時,感覺自己做的一切都很有價值。」難掩內心的激動,潘傑威立即向司機回了個標準的軍禮。
退役復學後,潘傑威身上仍然保留著軍人的「紅色基因」。他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服務中,在校內擔任人民武裝部幹事和軍鷹隊國旗護衛隊隊長。在他的影響下,其就讀學校有十餘名學生選擇了從軍報國。
原標題:90後退役軍人、大學生黨員潘傑威
投身志願服務 主動出擊啃硬骨頭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丘媚
編輯|何欣鴻